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万历皇帝的棺材板怎么跑到村民家,还被做成柜子,这是怎么回事?

万历皇帝的棺材板怎么跑到村民家,还被做成柜子,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用过的东西,即便是棺材板也不能随便用,福分不够,是要倒霉的。”村中老者看着这伙人不断摇头说道。

原来,村民看万历皇帝棺材板挺好,不听族中老者相劝,将万历皇帝金丝檀木棺材板腐烂处去掉,做成了一个躺柜,这才发生了所谓的折寿事情。

万历皇帝的棺材板怎么跑到了村民家中,还被做成了柜子?

别说棺材板,甚至是万历皇帝的遗骸,都不知道被哪条野狗给吃掉肚子了。

原来,万历皇帝的老坟被刨了,还是被万历皇帝厌恶的文人给刨开的。

万历皇帝生前肯定没有想到,二十年不早朝都拿他没办法的大文人,狠起来死后都不让他睡个安稳觉。

1956年,郭沫若先生为首的历史学家以“国内外形式稳定,考古技术成熟”为由,开启了对皇帝陵寝的发掘。

当时,文化部文化局局长等大多数考古学家,纷纷认为当时国家的考古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各种文物保护措施及方法不完善,坚决反对皇陵的开发和挖掘。

出于想通过皇陵中珍贵文物,详细了解历朝历代历史的目的,有关部门同意了对皇陵的发掘。

实际上,万历皇帝是替老祖宗永乐皇帝背锅了!

原本,当时郭沫若先生并没有看上万历皇帝的皇陵,而是看上了永乐皇帝朱棣的皇陵,作为明十三陵的祖陵,总规模是最大的,并且皇陵中可能存有号称“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怎能不让文人墨客郭先生眼红呢。

没想到,用时一年,永乐皇帝的皇陵大门都没有找到,反而意外发现了万历皇帝的“家门口”。

就这样,永乐皇帝躲过了一劫,他的子孙万历皇帝要遭殃了。

皇陵之中的金银财宝文物古器让所有人的为之震撼,认为这将是中国考古历史的最大进步。

然而,还没等所有人继续沉浸在喜悦中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说实在话,即便是现在的技术都不敢保证发掘皇陵,对于文物有百分百的保护,更不要说刚建国之时的技术了。

果不其然,一些珍贵的字画、丝绸,出土后皇陵内部封闭环境被打破,经过与新鲜空气、水分等接触,出现了严重的氧化,发黑腐烂,有的直接化成了粉末,一点拯救的机会都没有给郭老先生留下。

据后来报道,定陵中共计出土3000多件历史文物,大都是金石玉器,珍贵字画寥寥无几,,大多数珍贵的文物还来不及问世就已经消失,一点踪迹都无法查找了。

由于当时环境过于复杂,缺乏完善的措施,现场人来人往,很是混乱,万历皇帝的金丝檀木棺材也是混乱中被丢弃,才被附近的村民捡到,也就解开了万历皇帝棺材板流落民间的迷雾。

这事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万历皇帝的棺材肯定是不见了,目前在博物馆中的只是赝品而已。

经过定陵这次意外,有关部门也发现了现在发掘皇陵为时过早,在考古技术不够发达,技术装备不先进,皇陵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目前发掘皇陵是对文物的破坏。

因此,考古界留下了一个不变的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有的人认为郭沫若先生对定陵发掘是错误的,是毁灭性的。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已经无可奈何,已经没法改变。

起码来说,一座定陵的损失,换来了今后所有皇陵的安全,也不可谓不划算。

定陵发掘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针对万历皇帝不早朝的疑惑,有多了一个解释:万历皇帝两条腿长短不一,身有残疾。

定陵的发掘,也让所有人认识到,丰富的考古经验、技术和条件,对于保护文物是有多么的重要。

但是,定陵的发掘,也给某些人一些警告:

不能因为皇陵中存在的文物价值高,而不管不顾的发掘,真正的考古并不是靠发掘来彰显价值,而是应该通过考古来更好的保护文物,尊重文物的历史价值。

对于皇陵,不管是明十三陵,还是清东陵和清西陵,虽然对于以前可能是压迫剥削,当时对于现在来说就是历史价值,保护性的发掘,才是根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定陵,皇陵,技术,历史,皇帝,价值,村民,先生,文物,考古,观点评论,皇陵,万历皇帝,永乐皇帝,文物,棺材板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定陵,皇陵,技术,历史,皇帝,价值,村民,先生,文物,考古,观点评论,皇陵,万历皇帝,永乐皇帝,文物,棺材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定陵,皇陵,技术,历史,皇帝,价值,村民,先生,文物,考古,观点评论,皇陵,万历皇帝,永乐皇帝,文物,棺材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