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公元619年即被处死)即因谋反罪被处死。史书上说,刘文静和裴寂原为好友,同为大唐立国建下不世功勋,但因妒忌裴寂职位在自己之上而心有怨言。本来他抱怨是在自己府邸之中,外人也未必知晓,但由于他有一个小妾因失宠对他心怀愤恨,就告他谋反,他因此入狱。

刘文静影视形象

《旧唐书.刘文静传》记载:“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尝与弟散骑常侍文起饮酣,有怨言,拔刀击柱曰:‘当斩寂!’会家数有怪,文起忧,召巫夜被发衔刀为禳厌。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入狱后,李渊派裴寂和萧瑀审问,虽然刘文静直接回复没有造反之意,只是妒忌裴寂而已:“昔在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略等。今寂已仆射,居甲等,宠赉不赀。臣官赏等众人,家无嬴,诚不能无少望。”可李渊直接下了结论:“文静此言,反明甚。”即使李纲、萧瑀一再表明刘文静谋反纯属诬告,秦王李世民也为他求情,但李渊还是执意处死他和其弟刘文起。刘文静临刑之际感叹说“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极其伤感。

虽然在刘文静谋反案中,裴寂有落井下石之举,《旧唐书》记载:“寂又言:‘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下未靖,恐为后忧。’”但即使没有裴寂之言,恐怕刘文静也难逃一死,你看看李渊的态度就知道:首先他派与刘文静不对付的裴寂去审问,就表明了他的立场;其次在刘文静明白表达了他只是妒忌裴寂才颇有怨言后,直接下了结论”反明甚“;后来在同为此案主审官的李纲、萧瑀力证刘文静无谋反罪和李世民为之求情的情况下,他还是不为所动,《旧唐书》说他对刘文静“素疏忌之”。那么李渊为何要在大唐江山未稳,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一定要处死这个对自己有莫大功劳的刘文静呢?他为什么对刘文静从亲近到了疏远猜忌呢?背后有何隐情?我们先来看一看刘文静的履历,从中寻找一下线索。

李渊影视形象

筹谋反唐

刘文静生于公元568年,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今陕西武功县)人,他父亲刘韶为隋朝战死后追赠仪同三司,他袭任父职,《旧唐书》说他“倜傥有器略”。隋末大业年间,他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期间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成为好友。大业13年(公元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期间,刘文静看出他胸怀大志,更认为李世民是不世之才,因此与李渊交好。

后来因为他与瓦岗李密有姻亲关系而被捕入狱,李世民去探望他并与其讨论时局。刘文静说:“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从国内形势,到兵将来源,再到起事方略,逐一分析,颇有诸葛亮隆中对的意思,只不过诸葛亮出山时不过二十来岁,刘文静此时已年近五旬了。

李世民听从了他的话,暗中策划起义,自然刘文静也就出狱了。他们担心李渊不同意起兵,又将裴寂拉了进来,因裴寂与李渊素来交好,由裴寂去说服李渊更合适。这期间刘文静又为起兵造势,他伪造隋炀帝杨广的敕令,称要征发太原、西河等地百姓去远征辽东,让百姓人心惶惶,都想作乱。这时候马邑刘武周自立为帝,勾结突厥,准备进犯太原。李世民趁机让刘文静和长孙顺德等人以讨伐刘武周为名,大量招募士兵,刘文静又伪造了隋炀帝的敕命文书,调出宫监库物以为发兵之用。一切准备妥当后,李渊于公元617年起兵反隋,自称大将军,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裴寂为长史。

刘文静剧照

佐命开唐

太原起兵后,李渊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势力也不大,且西北地界有马武周和薛举等割据势力,又有突厥虎视眈眈。刘文静建议李渊与突厥交好,并作为使者出使突厥,刘文静许以突厥可汗始毕“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这就是赤裸裸地称臣纳贡,始毕大喜,不但支援了李渊军马1000匹,还派了2000部队支持。出使结果让李渊非常满意,称赞刘文静“非君何以致之”。

接着刘文静又被李渊派到潼关,抵御隋朝大将屈突通的进攻。刘文静率兵与屈部将桑显和苦战,死伤数千人,最后趁桑显和兵士懈怠,偷偷派奇兵从隋军后面袭击,大败隋军。屈突通本想带残兵数万退回东都洛阳,被刘文静紧追不已,最终屈突通被俘投降,新安以西地区全部平定。此战后刘文静因功转任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䘵大夫、鲁国公(此时李渊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自己任大丞相)。

公元618年,李渊逼杨侑让位,自立为帝,国号唐,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宰相职),同时还与李世民、裴寂一同获得“恕二死”的特权。当时唐朝初建,李渊命刘文静主持修正了《开皇律》,这是唐朝的第一部通法。同年6月,刘文静跟随李世民讨伐薛举,7月由于他以己之短,主动出战,在高墌被薛举大败,唐军死之五六。他逃回长安后,被削职除名。不久后他以戴罪之身再次跟随李世民征讨薛举之子薛仁杲,获得胜利,平定了薛氏父子建立的西秦政权,他因功恢复爵位、封邑,官拜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后来他又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直到被处死。

裴寂影视形象

被杀背后原因

看完刘文静履历,除了他高墌之败有过外,其他全部是功劳,并且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功劳应该仅次于李世民。公元619年,唐朝建国不到两年,地盘也仅限于关中之地和西北部分地区,四周强敌环伺,他应该还有很多功业可以再建,毕竟那时他才52岁,而且他的所谓谋反罪名已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可李渊为什么一定要把他置于死地?仅仅是因为他心胸狭窄,与裴寂交恶吗?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原因促使李渊痛下杀手。

第一,党争让李渊顾虑。《旧唐书》说刘文静对裴寂“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什么意思?就是不管裴寂说什么,他都持反对意见,为反对而反对。历朝历代都有党争,聪明的帝王会利用党争来进行政治力量平衡,我们且不考虑李渊是否具有这种帝王之术,仅从当时的情势来看,党争对大唐可能是致命伤害。大唐成立不久,说白了就是一初创公司,需要所有人勠力同心,这时候作为宰相的两个权臣意见相左,政令如何统一?决策如何正确?何况作为宰相,刘文静与裴寂身后肯定各有一批拥蹩,两党一直争斗,政权可能会倾覆,何况此时还要经略四方呢?两害相权取其轻,必须要处罚一个,处罚谁呢?肯定是与自己关系相对远点的刘文静。

第二,向突厥称臣是李渊的一个污点,他很忌讳。刘文静建议李渊向突厥称臣是形势所迫,一来他缺少战马,二来害怕刘武周等势力联合突厥进攻自己。《贞观政要》中说“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故,称臣於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资治通鉴》也记载李渊起兵时“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李渊自己也承认“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李渊自己当了皇帝后,对这样的过往很忌讳,《旧唐书》只是说“(文静)又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说得很隐讳,但事实上就是称臣纳贡,不然“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算什么?

刘文静作为此事的建议者,又是执行者,对其中细节自然是知道的,现在刘文静认为裴寂职位高过他,表面上看是妒忌裴寂,潜台词是说李渊办事不公,对李渊有看法,长此以往,难免刘文静不会大嘴巴将向突厥称臣的事说出去,这让李渊这个皇帝的脸往哪搁?同样是皇帝,一个向另一个称臣,古来都是奇耻大辱。就凭这一点,让李渊也要把刘文静灭口,毕竟死人是最安全的。

第三,刘文静并不像裴寂那样忠于李渊,他又奇谋多才,李渊不能容忍。刘文静一直看好李世民,还没起兵时就对裴寂说“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殆天启之也”,虽然裴寂不以为然,但这番话想必也会传给李渊;而且刘文静素与李世民交好,算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裴寂说的“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下未靖,恐为后忧”更是让李渊心惊胆战。

三国时许攸背叛袁绍、张松背弃刘璋,都给主人带来了灭顶之灾。作为皇帝,李渊在乎的倒不是刘文静与李世民交好,毕竟那时李世民还未形成对李渊的威胁,他在乎的是作为臣子对自己未必忠心耿耿,而且刘文静还善使“阴谋”(两次弄假诏可以证明)。裴寂之所以一直官居高位,凭的就是他对李渊至始至终的“忠”,而刘文静却未必,今天他能因裴寂位高于他而置疑皇帝处事不公,明天就可能因别的事和别人对自己下手,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这才是李渊最害怕和最不能容忍的,所以刘文静必须死。

李世民影视形象

总结

一代名臣就因为自己才高八斗、自视过高就这样陨落了。初时赐其“恕二死”,可是皇帝毕竟说了算,结果一死未免就身首异处。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刘文静的肚量显然没有这么大,他如果能稍微修身养性一点,学会一点夹着尾巴做人的技巧,陪李世民走入贞观之治,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会有一个更伟大的宰相出现!刘煦对他的评价“奋纵横之略,立缔构之功,罔思宠辱之机,过为轻躁之行,未及封而祸也,惜哉”倒是颇为中肯!当然李渊的气量如果也能和他儿子李世民一样,刘文静的结局也许会不一样,历史不能假设,刘文静临死也没能领悟到做下属的道理,死得倒也不冤。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于公元,太原留守,李世民,权位,刘文静,突厥,态度,裴寂,起兵,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静,突厥,裴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于公元,太原留守,李世民,权位,刘文静,突厥,态度,裴寂,起兵,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静,突厥,裴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于公元,太原留守,李世民,权位,刘文静,突厥,态度,裴寂,起兵,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静,突厥,裴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