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金朝时期,藁城最显赫的官宦之家

金朝时期,藁城最显赫的官宦之家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女真原为辽朝臣属,第一代女真人祖先就源于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黑水”是黑龙江的诸多名称之一)“黑水靺鞨”部族。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于1115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即“靖康之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延续大宋国脉,史称“南宋”。

海陵王弑杀金熙宗继位后,于天德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正式迁都燕京,定名为中都大兴府,改元贞元。此时的金国疆域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中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

在金熙宗、海陵王、世宗时期,藁城出现了一个声名显赫的杨氏家族即杨伯雄兄弟。

“杨伯雄,字希云 ,真定藁城人。八世祖彦稠,后唐清泰中为定州兵马使。后随晋主北迁,遂居临潢。父邱行,太子左卫率府率。伯雄登皇统(金熙宗)二年(1142年)进士。海陵留守中京,邱行在幕府,伯雄来视,海陵见之,深加器重。久之,调韩州军事判官。(参见《金史》)”

杨伯雄的八世祖叫杨彦稠,曾是后唐时期一名武将,官至定州兵马使(节度使属下武官),到后晋时,出帝石重贵(946年)为契丹(即后来的辽国)擒获,被流放(即“北迁”)到东北临潢(即黄龙府),杨彦稠也跟随流落到东北。“黄龙府”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龙兴”之地。虽说杨伯雄的伯父杨邱文,曾官至辽国的中书舍人,却英年早逝,其父杨邱行能成为金朝皇帝身边的亲信重臣,宫廷禁军负责人,是如何起家的?是否是跟随金太祖一起反辽?文中虽未提及,但一个汉人能在金国皇帝身边受到如此信任,当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

杨伯雄在朝中,历任右补阙、兵部员外郎、翰林待制、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著作郎、少詹事、左谏议大夫、礼部尚书、沁南军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丞相、詹事、定武军节度使、平阳尹等,出将入相,声誉达于朝野。“官僚有诡随者,人必称杨詹事以愧之”。后卒于河中尹任上,享年六十五岁,谥曰庄献。

族兄杨伯渊,字宗之,“天会初(1123年不,以名家子补尚书省令史。十四年(1136年),赐进士第,历吏、礼二部主事,御前承应文字。”后历任永定军节度使、司计郎中知平定军,平州路转运使,山东东路转运使等,大定三年(1163年)退休于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杨伯渊退休前,其子杨蟠官至左赞善,与叔父杨伯雄同朝共事,“言听谏从,时论荣之”。

杨伯雄之弟杨伯仁,字安道,初名伯英,为避太子光英讳,改名伯仁。登皇统九年(1149年)进士第,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左拾遗、镇西节度副使、大名少尹、滨州刺史、左谏议大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直学士、侍讲、太常卿等,以体劳多病卒于任上。

金国皇帝年谱

金国从辽国的“后院”起兵,与宋朝签订“海上之盟”,不仅得到了宋朝的支持,更得到了在辽国统治之下,特别是像杨伯雄这样的家族做了亡国奴的汉人支持,金国很快灭亡辽国,统一了北方大半个中国。金朝崇尚儒家文化,实行科举制度。杨氏兄弟生活在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在科第中脱颖而出,并以自己的德与才成为名垂青史的贤士名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藁城县志》上,只有一位金朝县令的记载:“褚承亮,真定人,(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这说明县令褚承亮本是宋朝的进士,并由宋朝任命为藁城县令。藁城位于宋朝北部与辽国边壤接近的地段,1125年辽国一灭亡,金国南犯大宋,藁城首当其冲,眼见无力回天的禇县令,极可能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而归顺了金国,被保留了县令一职的,成了藁城在金朝时的第一位县令,其时间不会晚于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这一年。因此可以说早在杨伯雄少儿时期,藁城就变成金朝比较稳固的“解放区”了。特别是迁都北京后更成了京畿之地,杨伯雄家族在朝野的声望可谓是显赫至极。

据《藁城县志》记载:“学士庄献公杨伯雄墓,吏部侍郎杨伯仁墓,此二墓在县东郭庄村南,明嘉靖元年,里人起土见其志,而复埋之。今冢夷”。杨伯雄祖籍是否在今天的廉州镇郭庄村,无有记载,但其墓地位于郭庄村却是确凿的史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海陵王,辽国,杨伯雄,金太祖,时期,宋朝,藁城,金国,节度使,金朝,观点评论,辽国,杨伯雄,金太祖,藁城,金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海陵王,辽国,杨伯雄,金太祖,时期,宋朝,藁城,金国,节度使,金朝,观点评论,辽国,杨伯雄,金太祖,藁城,金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海陵王,辽国,杨伯雄,金太祖,时期,宋朝,藁城,金国,节度使,金朝,观点评论,辽国,杨伯雄,金太祖,藁城,金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