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要论明朝十六帝里最被低估的我觉得应该是嘉靖皇帝,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或者轻点喷。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仅次于明神宗万历帝的四十八年)。明世宗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为什么说嘉靖是最被低估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嘉靖十八年收复安南,国榷记载就一句话,“上问安南事,云何”就是嘉靖问大臣,安南这件事怎么说,然后大臣竟然都说,“宜耀师”,就是应该打。这明显就不正常,因为自从朱棣之后,明朝的文官就开始和皇帝抢军权。皇帝再想打个仗,那困难极了,像明英宗朱祁镇还有明武宗朱厚照非得要亲征,最后把自己都搭进去了。那么嘉靖是怎么让这帮大臣痛快答应的呢,套路!全是靠套路!
嘉靖十八年,安南篡位的莫登雍向明朝乞降,希望得到嘉靖的册封,但是嘉靖没答应他。因为嘉靖就惦记着想要收安南。但是出兵安南,肯定得和内阁商量,嘉靖第一次提出要出兵内阁的回答用屁股都能想得出来,肯定是什么钱粮耗费巨大,国库空虚这词肯定是带着吐沫星子往外蹦。嘉靖多聪明啊,其实他早就想到内阁会这么说,那好,套路就来了,“众位爱卿所言极是”那这样吧,出兵的事先放一放,然后嘉靖就指着刚才说的最欢的吏部尚书黄绾说,“朕敕书一封,命你出使安南”,看看莫登雍是否真心归降。
嘉靖的那封敕书里肯定是一句好话都没说,什么乱臣贼子啊、跳梁小丑啊、待我王师驾到定让你鸡犬不留的话我估计比比皆是。这个吏部尚书黄绾拿到敕书后一看,心里肯定咯噔一下,就拿着这玩意去安南,那真是九死一生。所以国榷记载:“黄绾 未行 乞赠诰”。就是他在京城原地画圈,就是不走。然后他跟嘉靖说,皇上,不管是东西啊、封号啊、你总得让我带点赏赐去啊,这要是空手去,不好意思不说,小命也够呛了。嘉靖多坏啊,就不可能给,因为让你出兵,你不同意,然后让你送信,你还不走,那么好,抗旨不尊。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当时就给免了。
然后嘉靖再次召集内阁,还是这一套,你看吏部尚书让他去他也不去,之前还有哪位说不建议出兵的,替他走一趟呗。这个明朝能混到六部堂官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就是谁也不可能拿脑袋上的那顶乌纱帽开玩笑,然后内阁的态度一下就转变了,国榷原文是:“廷议 莫氏狡 难信其降 宜耀师”。翻译过来就是,“皇上,不用再派人去了,肯定是假投降,其中一定有诈,咱还是干他吧”。
然后嘉靖就以“不朝”就把安南打了。理由我觉得特别的苍白,你看朱棣当年为了征交趾,整整套路了一年,才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嘉靖这就以一个为啥不来看我就打了。
嘉靖收复安南后敕书中写道:“如乍服乍叛 仍踵前人故辙 则天讨必加 罪在无赦”。就这个语气跟当年朱棣一模一样,朱元璋说话都比这温柔。
嘉靖收回安南的目的和朱棣也是一样,就是为了控制海上的贸易。在嘉靖时期因为内阁的破坏,明朝官办的大型船厂已经没有了,下西洋的资料也被藏起来了,重开下西洋肯定不现实,所以嘉靖用最简单的办法,“海禁”,禁止私人海外贸易,所以就有了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打的倭寇,有叫徐海的、有叫王直的,但是没有一个日本人,那都是武装的走私集团。而嘉靖朝抗倭功劳最大的是东南总督胡宗宪,他节制南直隶、江苏、安徽还有浙江、福建,控制了明朝整个的东南海面。相当于嘉靖的海关关长。他手下有三名缉私队队长,分别是戚继光、俞大猷、还有卢镗。所以嘉靖朝的财政状况是非常好的。当然和永乐朝没法比。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到他去世的1566年,明朝已经建立了198年,小二百年了,中国几个大的朝代里,汉、唐、宋、清别说二百年了,一百五十年基本就乱套了,诸如外戚专权,军阀割据,比比皆是。而嘉靖交班的时候,明朝不仅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且还算是盛世,嘉靖中兴嘛,所以嘉靖这个老道,你别看他不上朝,但是他确实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