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明王朝1566:皇上也缺粮

大明王朝1566:皇上也缺粮

大明王朝1566:皇上也缺粮

文 | 马亚轩律师

(01)

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朝中神仙赚银,百姓遭殃的事。

故事开头,是嘉靖和大臣在算账,首先戚继光和倭寇打仗需要军费几千亿;然后地方自然灾害赈灾,至少也得几百个亿;还有内阁、六部委,两京一十三省的公务员要开工资,少说也得几百亿;还有宫里十万太监、宫女、锦衣卫,还有皇上的日常花销,用嘉靖的话说,宫里这么多人,总不能上街要饭吧,每年大几百亿跑不了。

这么大的朝廷,银子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在上缴朝廷的过程中,要有五船白银,一船得悄摸黑运到总理严嵩的老家江西分宜,还有一船得偷偷运往直接经手的官员家里,再加上,每道交接程序的瓜分,到国库就所剩无几了。

大伙掰着指头一算,国库亏空,入不敷出,没有这么多银子。

那得想办法,总不能躺平,任由倭寇打,或让皇上上街要饭吧。

(02)

下面大臣眼巴巴地看着嘉靖,嘉靖只能苦笑:瞅我干啥,朕也难。

毕竟家大业大,用银子地方多,于是,大家聚拢起来,一起想办法搞银子,奸臣严嵩提出个办法,就是在浙江,改稻为桑,因为多种桑苗就可以多产生丝,织成丝绸,卖到阿拉伯换白银,或直接当成硬通货流通使用。

嘉靖添个孙子,就直接赏赐了十万匹丝绸,可见这玩意在当时可以直接兑换白银,就相当于现在的黄金直接兑换人民币。

总之,种桑比种水稻来银子快,于是,改稻为桑被嘉靖一道圣旨定为国策。

(03)

改稻为桑的国策,其实有个大八嘎,桑苗的培植需要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浙江的水稻可能一年收好几茬,但这过渡期间,蚕丝产出之前,老百姓吃什么,这个问题却没人解决,所以,老百姓打死不愿意改稻为桑。

按说老百姓响应朝廷政策,把稻田毁掉改成桑苗,朝廷应该给过渡费或粮食补贴,那么多百姓,需要不少银子。

刚才说过,国库亏空,没有钱,于是,事情陷入死循环:

朝廷缺银子——改稻为桑——种桑苗需要过渡费——但朝廷缺银子——没有过渡费——老百姓不愿毁苗改桑——加剧朝廷缺银子。

(04)

打破死循环,就得有一环做出牺牲,官僚们肯定不会牺牲自己,也不敢变卖皇上家产,那只有牺牲弱势的百姓。

当时,恰逢河道发大水,郑必昌,何茂才两位官员,就干脆派武警搞毁堤坝,毁堤淹田,老百姓种不了田,没法度日,饿死之际,只能变卖稻田,这时,官僚又安排狗腿子富商沈一石,去低价收购土地,等土地集中收起来,就可以顺利完成改稻为桑的任务。

这样的方案,要没一肚子坏水是想不出来的,哪有一点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精神,仅有的稻田也被低价贱卖,让老百姓彻底成为无产者,这完全是动用朝廷权力,给老百姓下套,侵吞他们的财产,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05)

综上,即便对朝廷来讲,货币在历史上也一直都是稀缺品,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内阁大臣,都在盘算如何搞银子,但一个中国古代官僚统治系统,他们一般会把银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仗军费。

打仗的白银,是决不能少的,这块经费不够,大家一起完蛋,管你封疆大吏,还是平头百姓,所以,砸锅卖铁,军费开支也不能少。

所以,正直的浙江大官僚赵贞吉为了筹措军费,在牺牲老百姓这一块,竟然毫不含糊。

二、宫里开销。

几千年了,皇权的逻辑就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讲究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所有人和物都是皇上的财产,可以任由支配。

所以,搞财政预算,皇上花的钱是不能少的,敢少一分,轻则不给你签字通过,重则免职流放。

三、官僚贪污。

官僚贪污自古有之,明朝搞剥皮食草都禁不住,可见银子对官员的诱惑之大。

只不过大多时候,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庞大的帝国还要他们维持运转,都抓了,没人干活,岂不天下大乱。

四、官员工资。

古代叫俸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也是维持帝国庞大机器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该项支出,虽然重要,但与前三项相比,也没那么重要,大明王朝1566里,朝廷经济拮据时,首先就是停发官员的工资,导致很多官员竟没有过年的大米,当场引发大型官员群殴事件。

五、赈灾支出。

明朝那会,经济基础薄弱,朝廷盘剥又厉害,老百姓手里基本没余粮,经不起任何自然灾害,饿死人应该是常事。

赈灾当然重要,但朝廷如果太缺银子,该项支出常被安排在前四位之后,除非引起民变。

(06)

大明王朝1566告诉我们,自古以来,朝廷议事,主要是围绕经济建设和经济收支为核心展开的,银两的支出方向和多少,是多方权力博弈的结果,当然也决定着帝国的死亡存亡。这个过程,我们尝试得出这些结论:

一、国策面前,个体利益不值一提。

大臣和皇上在宫廷议的都是宏观大事,比如打倭寇需要银子,不打,倭寇就要提前几百年发动侵华战争,地方自然灾害需要赈灾,这个银子也不可少,老百姓走投无路,就会揭竿而起,聚众闹事。

大型国策当然是宫廷神仙们议论的结论,有一定现实考量,但所有宏观政策,都必会与个体利益产生巨大冲突,比如改稻为桑不给过渡费,有个齐大柱的人带头反抗,差点被判s刑立即执行。

当然,这背后还有无数因没有过渡粮而饿死的普通平民,还有无数毁堤淹田无家可归的百姓,历史上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历史的尘埃,但他们遭受的痛苦却数百年绵延不绝。

二、白银是稀缺品,朝廷也缺银。

法律或政策是权力博弈的结果,这里的博弈主要是指利益博弈,更直接点就是白银博弈。

谁能量大,谁就在朝廷财产分配会议上,占有更大主动权,但历史反复告诉我们,至少在中国古代,普通平民一直不占优势。

三、永远牺牲平民的利益。

海瑞有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老朱家传到嘉靖这里,所有子孙,王爷小舅,皆有世袭爵位,享受朝廷供养,这个群体少说五万人,我们称之为核心圈人士。这群人偏偏又是大地主,占有土地约为全国的二分之一,本身经营有大公司,收入不菲,家财万贯,还不用向朝廷纳税,且每年朝廷还发放巨款,根本花不完。

而剩下的普通平民,人户占总人口绝大多数,但却只占全国二分一土地,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向国家交税,接受盘剥,打仗军费他们出,宫廷开销他们出,官僚贪污的钱出自他们,官员的工资也他们出,他们压力山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任何朝代,得把经济给玩转,根据有关史料,明朝之所以会灭亡,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当时朝廷的经济运转出现了严重状况,军饷一直发不出来,一直打败仗,京城闹瘟疫,地方闹旱灾,朝廷没钱赈灾,引起数百万平民民变,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导致大明王朝覆灭,对了,崇祯当时面临财政困境,为什么不学现在,开动印钞机直接印银票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嘉靖,朝廷,支出,白银,银子,官僚,老百姓,缺粮,大明,王朝,嘉靖,朝廷,银子,官僚,皇上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嘉靖,朝廷,支出,白银,银子,官僚,老百姓,缺粮,大明,王朝,嘉靖,朝廷,银子,官僚,皇上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嘉靖,朝廷,支出,白银,银子,官僚,老百姓,缺粮,大明,王朝,嘉靖,朝廷,银子,官僚,皇上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