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解密民族秘史:周朝时的肃慎人都生活在什么地方?(连载第十五)

解密民族秘史:周朝时的肃慎人都生活在什么地方?(连载第十五)

发现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连载之十五)

第十五章 北土肃慎

这里的北土是由我国古代时的周朝人定义的,指的是在周朝中心都城北方的广阔疆域。

肃慎位置示意图

肃慎在周朝那时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行政隶属关系,主要是通过朝贡方式来体现,即肃慎归属于周朝王室的统治范围之内。

爱新觉罗氏源于女真,女真源于肃慎,由此可见,无论是元朝以前的金朝,还有明朝以后的清朝,由于她们都是肃慎的后裔,所以从周朝算起,都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

那么肃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代人类族群呢?

关于这一点,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经历应该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信息。

公元的492年,即陈湣公十年。

这一天,陈国王宫内一片寂静,国王陈湣公正在读书,突然庭院中一阵喧嚣。

国王急忙命人前去查看。

一会儿,宫中官人前来报告说,有一只很大的鸟坠落在庭院内,鸟儿很大,嘴爪都很尖利。

奇怪的是,大鸟的身上还有一支没有脱落的箭。看来大鸟受伤很久了,应该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那箭杆是用桦木制成,而箭头却是用石头制成。

这就是司马迁书写在《史记·孔子世家》一书中的一段文字记载。

国王陈湣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想到大学问家孔子正住在自己的国宾馆中,便命人前去请教孔子。

孔子画像

孔子看见箭后说,这箭来自北方的肃慎氏。

他还说,在早年周武王战胜商朝,取得了胜利后,北方的肃慎氏就曾派人向周武王进贡了一批他们精心用楛木石镞制成的箭,祝贺周武王的丰功伟绩,以示臣服。

周武王为显示推崇以德治国的理念,命人在箭杆上刻有铭文六个字:肃慎氏之贡矢,并把它作为长女大姬的陪嫁礼物,转赐给女婿陈国国王舜的后代胡公满。

周武王把来自远方臣服部落的贡品,也同时郑重赐给其他异姓的诸侯,目的是为让他们不要忘记服从周王室的管理,守好国土,爱护百姓。

孔子最后还肯定地说,国王的宫廷储藏库里一定还保存着这件陪嫁的礼物。

陈湣公将信将疑,随即命宫中官人前去库房中寻找,

过了几日,宫中官人们果然从一个精致的金匣中找到那支来自周武王赏赐的肃慎之箭。

孔子辨箭图

孔子的在陈国辨箭之来历这件事,使他名声进一步大振。

孔子果然是博学多识之人,陈国的官吏和百姓们户户知晓,家家传诵,陈湣公更是因此对孔子敬佩有加,求教不断。孔子也就在陈国一住就是三年之久。

孔子的这则事迹,最早记载在《国语·鲁语下》中,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史料来源,应该来源于《国语》一书。

《国语》这部书,据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这是我国春秋时期分国叙述的记言体史书,也被称为《春秋外传》。唐朝以后,各朝的学者都认为,此书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原始记录的资料汇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这就说明,肃慎就是周朝的臣民,肃慎人所生活的土地,就是中华民族先祖们繁衍生息的土地。

肃慎这个古老的民族发明的楛矢和石砮,是一种精良的武器用品。

这种箭是用坚硬而笔直的桦木制成箭杆,再用当地特产的锐利青石,磨制后制成箭头,最后用动物胶把两者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箭杆长约一尺八寸。

楛矢石砮

肃慎向周王朝进贡的楛矢石砮,是肃慎人民在长期狩猎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而精心制造出来的武器用品。

可以想象,如果不锋利,不仅不能打到猎物,恐怕还有性命之忧。

肃慎人贡献之箭,由于品质精良,射程远,准确性高,杀伤力强,所以周武王使用后非常喜欢。

此后,楛矢石砮被中原各个王朝视为来自边疆的宝物之一,因为这是肃慎人的独创,为其他少数民族的贡品中所稀见。

据史料记载,到春秋末年时,这种箭作为周朝贵族们打猎的工具,还在社会生活中流行。

肃慎人的独特贡品也因此在中原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文化和政治活动的标志。

由此可见,肃慎是东北古老的各民族中,最早同中原建立政治隶属关系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出现于我国历史典籍记载中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肃慎族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承脉络清晰。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分布于不咸山(今长白山)以北、东濒大海的包括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其实比周朝时更早,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人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大禹抵定九州时,周边各族来朝纳贡,其中就有东北夷、息慎等族,而息慎之族就是肃慎。

楛矢石砮是肃慎人物质文明创造的标志物,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因而成为该民族的象征。

一些学者把肃慎人的文化称为楛矢文化,其原因也在于此。

楛矢文化成为东北地区北部文化的一个源头和标志物,与肃慎族系的诸民族如勿吉、挹娄、靺鞨、女真,直至满族的诸文化之间形成了渊源关系。

因此,肃慎的楛矢文化具有东北民族古代文化开创的意义,尽管这一文化古老原始,但其文化的内涵价值不能被低估。

到周朝的周成王时,肃慎又曾遣使来中原进贡朝觐。史料还记载,后来到周康王时,肃慎人继续来朝贡不绝,与中原王朝联系不断。

周朝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范围时,曾宣称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意思是说,肃慎、燕、亳等边疆之地,都是我周朝北方的国土。

这就确凿的表明,远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之前,肃慎人就已经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臣服于中原王朝,并成为中原王朝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黑龙江流域曾出土过战国时期魏国的货币平周布,以及在当今吉林、黑龙江两省肃慎人遗址中普遍发现的鼎、鬲等青铜器来看,都表明出肃慎人与中原王朝很早就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频繁的交往和密切的联系。

孔子时代的肃慎人居住在什么地方?

依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记载可知,肃慎人的居住地就在今长白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此后据《新唐书·地理志》中的记载,肃慎人当时居住在今牡丹江中游及其以北。这里确实是已经距离孔子生活的中原地区很遥远了。

近年来的诸多考古发现也表明,在长白山西侧、黑辽分水岭北侧的整个松辽平原,就是肃慎人繁衍生息的传统区域,

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记载了肃慎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狩猎。

而到了商朝和周朝时,古肃慎居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已经开始出现农业,而家畜的饲养也相当普遍,其中猪是当时主要被饲养的家畜之一。

在肃慎人居住遗址处出土的生产工具中,发现有石锄(镐)、刀、斧、锛、凿、磨盘等。而且青铜制品也已经被较为广泛的使用,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中除了有斧、刀等生产工具外,也有刀、矛等武器。

肃慎人已经开始过着氏族的集体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房屋采用长方形半地穴式,也出现有公共墓地。

男人与女人已开始有明确的社会劳动分工,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纺织,男子们则主要从事农耕和狩猎。

结合有关史料可以认定,远在3000年以前,在肃慎人中已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阶层地位的不平衡状态,这表明当时肃慎人的社会形态已经较为发达,比想象的要先进得多,这说明他们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但肃慎人在不同地域中,群体的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前文中的肃慎人群体所代表的肃慎文化,属于这一共同体的先进部分。

而在长白山以北及以东地区,还有更多的肃慎部落只从事渔猎生产活动,没有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迹象,表明他们仍处在社会发展中较低的阶段。

肃慎族群后来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呢?

未完待续,本号将全面解开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欲知后续,敬请关注本号。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发现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连载之一)

时隔不到一年,6岁的儿童竟然两次登基为帝,后一次是在紫禁城

一个家族是如何用九代三百年的奋斗建立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封建王朝

爱新觉罗皇室血脉源流:吉林敦化清祖祠清朝十二帝塑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生活,文化,民族,国王,秘史,周武王,孔子,中原,周朝,观点评论,陈湣公,肃慎人,周武王,孔子,王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生活,文化,民族,国王,秘史,周武王,孔子,中原,周朝,观点评论,陈湣公,肃慎人,周武王,孔子,王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生活,文化,民族,国王,秘史,周武王,孔子,中原,周朝,观点评论,陈湣公,肃慎人,周武王,孔子,王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