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仍有3个遗憾,分别有关于1件物品和2个人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仍有3个遗憾,分别有关于1件物品和2个人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真正的布衣皇帝只有两位,一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但是这两人的生活经历对比起来,明显朱元璋的更具有传奇色彩。

从1352年加入红巾军开始,朱元璋用了16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当托钵沙弥,到当军事集团首领,再到开国皇帝的三连跳。其社会身份重构的历程,绝不是所谓“命运”的简单概括。

首先,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的身世,其实他的身世还是很可怜的。他的小名叫朱重八。小时候,朱元璋在农村长大。当时朱元璋经历了人间的苦难。再加上他的长辈和父辈都是农民,所以朱元璋其实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没有背景的皇帝。而且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读书,所以朱元璋一开始其实是不识字的。

直到这时,朱元璋因为实在走投无路出家了。其实这虽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朱元璋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在元朝那个年代,佛教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朱元璋在寺庙里当了和尚,虽然过着悲惨的生活。但是这时候,朱元璋慢慢开始认识文字、懂得读书了。这在朱元璋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当年庙里粮食不多,朱元璋只好离开庙去淮河乞讨。三年后,他回到黄觉寺。

在这三年中,朱元璋交了很多朋友,其中很多人暗中进行反元活动,朱元璋也受到了影响。回到黄觉寺后,朱元璋收到好友汤和的一封信,力劝他去郭子兴那里投奔义军。

于是1352年,朱元璋成为郭子兴麾下的红巾军士兵。他的聪明和灵活很快得到了赏识,因此他被调到帅府当差,被任命为亲兵九夫长,并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

后来,朱元璋又在军中精挑细选了两万人加入自己在滁州南部的队伍,可以说,他们战无不胜,朱元璋在军中赢得了众多的支持。

后来有一天,他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在哭。一问才知道,他父母都被自己的军士掳掠到军营去了,朱元璋意识到军队出了问题。

起初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一些城池后,烧杀抢掠,掳掠妇女。长此以往,军队肯定会失去民心,于是他下令整顿军队风气,不准军队扰乱社会民众,这才逐渐赢得了民心。

然后,朱元璋将庆忌改为应天府,表明他的起义是按照上天的旨意才发动的。

显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显示出君临天下的帝王气息了。

不过归根结底,朱元璋的成功有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第一、大势所在

明太祖朱元璋的起义始于元末,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这时候,我们又会想到刘邦,这位汉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开始自己的事业的。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

秦末之乱,看似是秦暴政所致,但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秦虽然以武力统治天下,一举消灭了六国,但未能处理好与留下的六国贵族的关系,最终造成始皇帝死后的混乱。秦最后还是灭于六国贵族之首的项羽。然后刘邦把它从项羽手中夺走,建立了汉王朝。而刘邦也是在建国几年后就去世了。

朱元璋面对的是一个异族统治的王朝,统治方式和制度都有点粗糙,再加上不加控制的腐败,和对人民的无限盘剥,最后谁也救不了这个曾经辉煌的蒙古帝国。他们执政能力差,跟他们是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有很大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他们不相信汉人,时刻提防着汉人。虽然他们在统治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重用了一些汉族知识分子或精英,还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归根结底,他们对汉人还是充满了防范和怀疑,不屑和玩弄。他们把人分成三六等,蒙古人自然是最高等,而汉人被划为下等,任人宰割,受尽屈辱。

而他们所谓的蒙古铁骑在建国后养尊处优,也渐渐失去了作战的勇气,贪腐带来的无尽欲望,加剧了他们对中原汉人的盘剥。

此外,汉族知识分子或精英没有办法崛起,(因为大多数重要职位都由蒙古人自己担任),汉族人只能做小官小吏。最后内乱爆发,各路叛军举起抗元大旗,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朱元璋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最终在各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朱元璋的成功也印证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

当然,朱元璋在某些方面的作为也可以说是英雄造时势。套用现在的一句话,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但是,只有天下大乱的大势是不够的,还有其他条件。不然乱世的人可都成了皇帝皇后了。

第二、朱元璋的“狠”

当然只有仁,是不可能在乱世中杀出重围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夹缝中生存,是因为他的“狠”。

在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中,陈友谅看起来是最无情的,但他的残忍是一种急躁,一种色厉内荏。在真正的危机中,他不敢放手一搏。

张士诚是三人中最不狠的。他生来就是个私酒贩子,起义后表现得像个商人。他从不打无准备的仗,他喜欢等着看什么时候有事情发生。

只有朱元璋真的很残忍。朱元璋是刀尖舔血的人。他白手起家,敢打硬仗,遇事敢于决断。

郭子兴死后,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旭为都督,朱元璋为副都督。但他之所以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统帅,是因为他足智多谋,意志坚定,可见他的魄力非同一般。

朱元璋一旦决定一件事,就异常坚定。军人和战争都是如此。在应天上,朱元璋为了积粮禁酒,但他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设却非法酿酒牟利。得知此事后,朱元璋下令杀了胡三设,但有人劝朱元璋,胡大海这时在前线,不能杀他的儿子。朱元璋反而更是生气,直接提着刀,亲自动手去杀了他,从此以后,明军在也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了。

攻打太平时,有士兵在缴获大量物资后,想先回去享受一番。朱元璋直接命令人切断船上的缆绳,让船只顺流而下。士兵见后路已断,只能集结,于是太平被成功攻克。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很多人劝朱元璋先避其锋芒,朱元璋却率领二十万大军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

这种拼死拼活的勇气,是陈友谅和张士诚都没有的,所以朱元璋才能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可惜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还是有三个遗憾,分别涉及一个物品和两个人。

首先没有得到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命运的代表。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和氏璧的身份出现。当时在各诸侯国视为珍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他也视和氏璧为非常重要的信物。新帝国建立后,秦始皇命能工巧匠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并请宰相李斯在上面题词,代表秦朝命运的传承。

秦始皇是夏商周以来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受到后人的尊敬。而他所建立的封建帝国体系也被后人传承下来。正因为如此,他所造的玉玺自然成了一件神圣的东西。秦朝灭亡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土地,当然也继承了传说中的和氏璧。经过汉朝400年的传承,和氏璧得到了后世的认可。任何建立新王朝的人都必须得到和氏璧才有合法性。

朱元璋结束元朝统治后,建立了明帝国。但是他没有得到传说中的玉玺。当时社会上流传说传国玉玺是元朝皇室弄丢的。朱元璋为了夺取玉玺,当时多次追击蒙古王庭,但这个愿望直到朱元璋去世也没有实现。

其次未能擒降王保保。

王保保被朱元璋称为“怪人”。又名扩廓帖木儿(蒙古语意为“青铁”),是元朝抵抗朱元璋军队的主力。在与王保保的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所以朱元璋非常重视他的才能。

朱元璋一直想把王保保收在自己的麾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元璋至少七次写信给王保保,劝说他加入自己的阵营。这七封信都收录在《明史录》中。然而,王保保没有回复任何信件,并多次扣留朱元璋的使者。朱元璋对此很无奈。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都没能活捉王保保。这件事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元太子无音讯

元太子指的是元顺帝的王储爱猷识理答腊。爱猷识理答腊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储君。当他是王子时,他关心国家大事,差点和他的父亲元顺帝宣战。元顺帝死于漠北后,爱猷识理答腊继位北元,重用王保保,试图复兴元朝。但毕竟天下大势已定,元太子的“中兴”理想终于变成了白日梦!

朱元璋为什么把元太子作为三大遗憾之一?这就跟我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有关系,因为王朝被取代后,前任的君主要不臣服于新君,要不就被杀死,这样就可以向世人宣示自己王朝的合法性。此外,还有现实意义。毕竟亡国之君曾经是皇帝,他也可能是天下动荡的根源。所以历史上亡国之君不是被杀就是被软禁,做吃等死。所以朱元璋不愿意放过他,可惜这个意愿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统治,刘邦,小时候,朱元璋,蒙古帝国,件物品,皇帝,郭子兴,汉人,军队,观点评论,王保保,朱元璋,郭子兴,陈友谅,玉玺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统治,刘邦,小时候,朱元璋,蒙古帝国,件物品,皇帝,郭子兴,汉人,军队,观点评论,王保保,朱元璋,郭子兴,陈友谅,玉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统治,刘邦,小时候,朱元璋,蒙古帝国,件物品,皇帝,郭子兴,汉人,军队,观点评论,王保保,朱元璋,郭子兴,陈友谅,玉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