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国搏杀是人类史上永恒的主题,但几乎所有的大国搏杀都是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唯独大唐灭突厥是一战定乾坤。
那大唐和突厥经历了怎样的关系转变,李世民又为灭突厥做对了什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得到了突厥的支持。于是后世有人认为,李渊只是突厥扶持的众多傀儡之一,和刘武周、梁师都是一类人。
但其实李渊和突厥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臣服,这点在李渊给突厥的书信里很清楚:
“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我要起兵迎杨广回长安,如果愿意共同行动就一起来,如果不愿意就算了,我成功之后也会重重的回报你。
你看,书信措辞没有臣服的意思。
既然没有臣服的意思,李渊为什么要和突厥合作呢?
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李渊缺战马,希望和突厥合作得到战马,武装起义军队。
其二是刘武周已经占据太原北部的马邑,并得到突厥的支持。李渊和突厥合作,是为了稳住刘武周,防止后院起火。
这是兼顾了军事援助和国土安全的合作模式。
突厥始毕可汗的心态也很有意思。
615年,始毕可汗在雁门包围隋炀帝杨广,已经结下很深的仇恨。而隋炀帝杨广是有仇必报的人,始毕可汗担心杨广回长安以后,集结中原的人力物力灭了突厥。
于是突厥的始毕可汗建议李渊,如果你到长安称帝建国,我就派兵马助你。
突厥始毕可汗要扶持战略盟友,避免灭国危机。
既然双方利益有重合的地方,李渊便和突厥结为战略盟友。突厥向李渊提供千余匹战马的无偿援助,另外还有大量的战马,以半价的优惠价格卖给李渊。
但半价的战马,李渊只是象征性的买了一些,没有按照突厥的意思全部买下来。
因为他不愿意给突厥留下人傻钱多的印象,以后没完没了的推销战马。到那个时候,打又打不过,不买还不行,在大国外交上就落了下风。
事实证明,李渊和突厥的合作很成功。
李渊起兵以后,不仅用突厥战马武装了一支骑兵,在汾河两岸攻城略地,刘武周和突厥也没有骚扰太原。
仅用半年时间,李渊便攻入长安,尊杨广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帝,李渊封唐王、大丞相、大都督内外诸军事,总揽朝廷军国事务。
618年,李渊接受群臣拥戴,废除杨侑,登基称帝建立大唐。
随着唐朝建国,突厥认为投资的政治团队成功了,姿态摆的特别高。
突厥使者和李渊在朝堂上谈笑风生,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普通突厥人也是长安的一等公民,长安人民丢了钱包都不能立案,普通突厥人丢个自行车俩小时就能破案。
有时候,长安人民也分不清,谁才是大唐的主人。
史书记载:“突厥恃功骄倨,每遣使至长安,多横暴,帝优容之。”李渊的内心苦闷,可想而知。
但李渊也不是完全纵容突厥。
大唐建国的那年,梁师都准备和突厥大将阿史那咄苾联合,趁机攻取长安。结果李渊得到消息后,派出使者和阿史那咄苾谈判,说你无非是要财宝罢了,与其亲自跑一趟,不如我送你啊。
能空手套白狼,阿史那咄苾便没有出兵的动机。
得到不出兵长安的保证以后,李渊继续引导,劝他把中国边境的郡县归还中国,以后保证每年供奉不断。
一次军事威胁便得到一张长期饭票,阿史那咄苾非常满意,于是放弃对中国部分边境的控制,武都、五原等郡归降大唐。
总的来说,从太原起兵开始,大唐和突厥就没有纯粹的蜜月期,始终是一边合作一边斗争。
二、
大唐和突厥一边合作一边斗争的关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大唐必须是隋末群众之一。
这样的话,李渊、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等群雄都要向突厥示好,突厥可以众建诸侯少其力,实现利益最大化。
大唐稍微有些“斗争”的行为,突厥也认为在可控范围内。反正可以用其他群雄来制衡李渊,不怕李渊跳出突厥的手掌心。
突厥的安全感来自势力间的制衡,以及大唐国力薄弱。
但随着大唐的统一战争快速推进,尤其是李世民在山西灭了刘武周以后,突厥的心态开始变了。
刘武周是突厥扶持的傀儡政权,驻守在山西北部做为突厥的战略缓冲区,失去刘武周,突厥便要和大唐直接交锋。此外朔方的梁师都也唇亡齿寒,害怕大唐的兵锋指向朔方。
于是梁师都游说新继位的突厥处罗可汗:
“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弱,故皆北面归附突厥。今定杨可汗既亡,天下将悉为唐有。不若及其未定,南取中原,如魏道武所为,师都请为乡导。”
梁师都建议突厥,在大唐完成统一以前出兵中原,和拓跋氏建立北魏一样,在中原建立突厥政权,出兵的时候我带路。
突厥处罗可汗听进去了,并且制定了宏大的进攻计划:
一路出原州、一路出延州、一路出幽州,同时让窦建德进攻晋南。打下半壁江山以后,册立隋炀帝杨广的孙子杨政道为傀儡皇帝。
此时李世民正在洛阳和王世充作战,长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如果处罗可汗的计划成功,大唐将面临突厥(北方)、窦建德(东北)、王世充(东方)的三面包围,政权能不能存在还是个问题。
好在天佑大唐,处罗可汗“将出师而卒”,就这,李渊还得在长安设灵堂,罢朝三日,给处罗可汗开追悼会。
你想想李渊有多憋屈。
新继位的突厥颉利可汗继承兄长遗志,“士马雄盛、有凌中国之志”,同时李世民在洛阳“一战擒两王”,打断突厥制衡大唐的工具。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强盛的突厥和崛起的大唐,直接碰撞在一起。
突厥很清楚,随着马邑的刘武周、河北的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纷纷灭亡,突厥制衡大唐的工具已经没有了。一旦大唐彻底统一中国,那么凭借中国的人力物力和突厥持久抗衡,突厥肯定不是对手。
此外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也在吹枕边风,极力怂恿突厥进攻大唐,希望借突厥的力量复兴隋朝。
义成公主和现在的某些美籍华人似的,大唐崛起剥夺了她的统战价值,只有灭了大唐,她的人生才有价值。
于是为了国防安全和经济利益,突厥亲自下场。
620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突厥每年都要在河北、山西、甘肃一带入侵大唐,大唐边境上烽火不熄,甚至窦建德旧部刘黑闼战败,突厥也要武装起来进攻河北地区。
622年甚至到了“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的地步,晋州是现在山西临汾,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还是大唐给颉利可汗送了大量财物,才把突厥送走。
突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其一是通过侵略战争掠夺大唐人口,壮大突厥的实力,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其二是用侵略战争的胜利,换取大唐求和的财富,持续给大唐放血。
其三是打出突厥的军威,稳固依附于突厥的势力,重新建立突厥的战略缓冲区。
为了应付突厥的入侵,刚晋升为天策上将的秦王李世民,基本没有享受生活的时间,每年都和太子李建成到处奔波。
要么是秦王李世民出秦州、太子李建成出幽州,要么是秦王李世民镇守并州、太子李建成在河北驻防,总之哪里有突厥骑兵,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而边境的烽火也影响到两国的外交。
突厥扣留大唐使者郑元寿、长孙顺德,大唐扣留突厥使者热寒、阿史那德,直到李渊私下贿赂颉利可汗,两国才互相放还使者,维持了表面的友好对话。
在这个阶段,大唐和突厥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双方都知道,以前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这不是谁能改变的,都是时势使然。
三、
随着突厥的侵略战争越来越猛烈,大唐君臣都有些吃不消了。
624年,有大臣向李渊建议:“突厥兵锋直指关中,是因为天下财富都在长安,如果我们把长安城烧了,迁都到其他地方,突厥便没有继续侵略的理由了。”
李渊的反应是“上以为然”,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宰相裴寂也都赞成迁都的意见。在一片恐慌声中,李渊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考察樊州和邓州,准备迁都到湖北襄阳一带。
从大国搏杀的角度来说,这是典型的鸵鸟思想。
大唐的土地上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大唐崛起确实让突厥没有安全感,这是大唐和突厥的结构性矛盾,根本不是迁都能解决的。
你以为烧了长安迁徙都城,突厥就不来了?屁嘞,如果都城不在长安,便没有强大的军队驻守北方,那么突厥不是停止侵略,而是侵略的更开心了。
而且一旦迁都在襄阳,我们熟悉的唐朝就不会出现了,那个懦弱的北宋,将出现在7世纪的中国,“靖康耻”也会提前600年发生。
但就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一个天降猛男出现了。
26岁的秦王李世民拍案而起: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遂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
言外之意,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别特么丢人现眼了。
面对众人的疑惑,李世民向他们保证:“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虚言也。”
自太原起兵以来,李世民就是从无败绩的无敌统帅,那些属于李世民的辉煌,给了李渊坚守长安的勇气。于是不久之后,李渊便下诏书,派李世民、李元吉镇守豳州。
哥俩镇守豳州不到一个月,就遇到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举国入寇。”
豳州在长安西北150公里左右,现在开车俩小时就到了,唐朝时交通不方便,但突厥骑兵一上午也差不多兵临城下了。
做为防守方,李世民的牌面其实不行。
因为关中连日下雨道路断绝,导致李世民军中缺粮,突厥“举国入寇”的雄厚兵力,也让唐军将士发怵,有些未战先败的意思。
战场形势非常危急,但在李世民看来,烂牌也可以打出王炸。
于是李世民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绝佳战例。
那时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已经结成政治同盟,准备做掉战功显赫的李世民,共享大唐江山,所以李世民和突厥作战,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住李元吉,防止他在背后捅刀子。
李世民问李元吉:“突厥实力强大,我们绝不能示弱,必须一战,你能和我一起吗?”
听到这番话,再看看对面的突厥骑兵,李元吉怂了,磕磕巴巴的说:“这......为什么要轻易出战呢,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李元吉不敢去,但这正是李世民要的效果——不敢出战,你就安分呆着,别给我添乱。
说罢,李世民率领一百骑兵冲到战场中心,向颉利可汗喊话:“我秦王也。可汗能战,独出与我战。若以众来,我以此百骑相当耳。”
这个男人太霸气了。
从战场形势来看,李世民轻兵冒进,是违反传统兵法原则的。但反过来说,如果你是颉利可汗,看到李世民这么做,是不是也会发出疑问:
“秦王肯定不可能出来送死,难道是布下伏兵,亲自出来引诱我进埋伏圈?”
这个疑问一旦涌上心头,颉利可汗即便想围攻李世民,也要再想想。
而这犹豫的瞬间,恰恰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
李世民骑马继续向前走,派人到突利可汗的阵地喊话:“我们曾经盟誓,有事要互相帮助,现在带兵攻我,是不念香火之情吗?”
突利可汗是颉利可汗的侄子,掌管突厥东部的部落,实力强大且有继承权。
李世民和突利可汗说的话,在颉利可汗听起来,另一个疑问又产生了:“突利和李世民结盟,唯一的目标是围攻我啊。”
这句话,李世民用的是离间计。
想到这里,颉利可汗再也不敢在战场了,害怕晚走一分钟,突利可汗就和李世民联手把自己给做了,于是颉利向李世民服软:“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和秦王重申盟约而已。”
说完,拍马就走。
到了晚上,雨下的更大,而下雨就有潮气,突厥骑兵的弓箭便会松懈,杀伤力急剧下降。
李世民抓住这一闪而过的战机,亲自带兵冒雨冲击突厥大营,同时派人游说突利可汗,声明只打颉利,你不要参战,颉利死了突厥就是你的。
突利可汗果然心动,抱着观战的态度按兵不动。
而突利不出兵,颉利害怕他在背后捅刀子,也不敢独自出兵,于是就不打了,派突利和阿史那思摩向李世民请和。
至此,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吓退突厥的侵略大军。
整个过程非常精彩,李世民把敌我双方的心理揣摩到极致,这才是于尺寸处见大马金刀啊。
不过这不是颉利第一次被吓退。
两年后,李世民刚完成玄武门政变,以极小的代价接手大唐江山,颉利可汗准备趁大唐换届的机会大捞一把,又带着突厥倾国而来,兵临长安城下。
李世民和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到渭河畔,首先声讨颉利可汗违背盟约,然后指挥后续到来的大军布阵,自己继续和颉利可汗唠嗑。
颉利可汗拿不准李世民的动机,担心继续在渭河畔对峙下去,突厥大军就被包围了,没聊几句便溜了。
同样的攻心战术,李世民玩了颉利可汗两次。
事后,李世民和宰相萧瑀复盘说:
“如果突厥将领前来拜谒的时候,我把他们灌醉,趁机冲击突厥大营,必然摧枯拉朽。然后命令长孙无忌和李靖赶到豳州,南北夹击突厥,易如反掌。只是打仗要损耗钱粮,也要和突厥结怨,不利于长治久安,我不愿意做罢了。”
也就是说,只要李世民的底线低一些,突厥在626年就完犊子了,根本不用等到4年后李靖北伐。
这就是“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天降猛男。
他做的事情看起来是走钢丝,其实人家心里有本账,双方利弊算的明明白白。不战是等待机会,一旦发起战争,那就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
这份战略定力,谁不得点个赞啊。
说完,李世民问萧瑀:“卿知之乎?”你懂不懂啊,细狗。
萧瑀很诚实:“非所及也。”
是啊,你懂个屁。
四、
但防守就是胜利,那是宋真宗的专利,李世民可是“一战擒两王”的天降猛男啊,不反杀回去,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天赋。
于是逼退颉利可汗以后,李世民开始励精图治的太宗时代。
首先是李世民亲自督导练兵,他在诏书里说:
“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汝师,突厥入寇则为汝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历来抵御侵略战争失败,都是因为不能居安思危,趁现在太平无事,我亲自指导你们练兵,将来打仗我亲自指挥你们作战,如此才能保护中国人民。
在李世民的示范效应下,他亲自训练的战士们,“数年之内,悉为精锐。”
其次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李世民认为,民间之所以有盗贼出没,都是因为徭役繁重,导致人民活不下去。只要减免赋税休生养民,让人民有口饭吃,盗贼自然消失了,根本不用重兵清剿。
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逻辑,于是“数年之后,海内生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夜宿焉。”
大唐天下一片太平祥和的景象。
最后是选举贤才、从谏如流。
李世民号召士大夫们到长安备选,一下到了七千人,吏部侍郎刘林甫按照各自的能力和特长,都给安排了工作,基本达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效果。
而且李世民和宰相在政事堂议事的时候,还让谏官参与,随时弹劾纠正君臣的过失。
此外五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到中书省值班,李世民随时召见,询问民间疾苦,以及政策在地方的落实情况。
李世民后来和房玄龄、萧瑀谈论隋文帝,说隋文帝虽然励精图治,但天下不是一个人可以治理的。与其效仿隋文帝一人独治,不如选拔贤才做官,政务交给宰相处理,我只要把握大方向、赏功罚过即可。
这种执政风格,和汉高祖刘邦的“无可无不可”非常像,即红线之外的事一律不能做,红线之内的事一律不管,既能调动百官和人民的积极性,又不至于违法乱纪。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沛上亭长和太原公子,便成为执政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峰。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大唐便初具盛世规模。
628年,群臣劝李世民修补长城防备突厥,但李世民不同意,说我给你们扫清沙漠就是了,修什么长城,劳民伤财的多费劲。
李世民的自信是有道理的,因为突厥分裂了。
突厥原本是个小部族,本族人口并不多,隋朝初年趁着柔然衰落,才到处征战整合草原部族,以“小族凌大国”的姿态,建立起草原部族联合政权,和现在的联邦制差不多。
所以别看突厥“控弦百万、地跨万里”,实际上内部非常复杂,部族间的矛盾非常激烈。
627年,薛延陀、回纥等铁勒部族脱离颉利可汗,要求在漠北自治,颉利可汗派兵平叛,结果败的一塌糊涂,史称“颉利不能制。”
内部分裂也就罢了,偏偏草原上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大暴雪,牛羊和战马冻死的不计其数。对于草原游牧部族来说,这意味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内部分裂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突厥的国力一蹶不振。
而突厥国力的衰落,导致突厥麾下的部族更加离心离德,反过来又催化了各种内部矛盾。
于是在628年,曾经和李世民拜把子并掌控东北的突利可汗,和薛延陀一样脱离颉利可汗,上表请求入朝,受封为北平郡王、右卫大将军,紧接着契丹酋长带部族归附大唐。
同年,大唐拒绝西突厥和亲的请求,不给西突厥借大唐旗号奴役西域诸部的机会。
从大国外交的角度来看,大唐是向西域诸国释放善意,表示我不支持西突厥,你们可以和我达成统一战线。
于是西域诸部抓住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宣布脱离西突厥,玉门关以西乱成一锅粥。
漠北以薛延陀为首的铁勒部族、东北的突利和契丹脱离颉利可汗、西突厥分崩离析,意味着大唐真正的敌人不再是铁板一块的草原部族,而是大唐和铁勒部族南北夹攻孤立的颉利可汗,东西方向坐山观虎斗。
这是李世民版的《论持久战》,也是李世民自信能扫清沙漠的现实条件。
所以在628年,李世民册封薛延陀的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赏赐宝刀和鞭子,让他统领漠北,如果铁勒诸部有违令的,大罪用宝刀砍头,小罪用鞭子抽。
有薛延陀坐镇漠北,便可以牵制颉利可汗。
629年,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李世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分别从山西、河北、甘肃进攻突厥。
这份出兵名单里,有主攻、有辅攻、有牵制,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630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骑兵夜袭定襄,颉利可汗一路逃往铁山,即内蒙古的白云鄂博。
原本李世民派唐俭出使突厥,准备招降颉利,但李靖和李世绩、张公谨会师后商量,与其招降突厥留下隐患,不如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违背李世民的决定。
趁唐俭和颉利可汗谈判的时机,李靖命令苏定方率两百骑兵为先锋,袭击颉利可汗的牙帐,大军随后跟进,一战斩首万余级,俘虏十几万人口、牲畜数十万。那个不灭大唐不罢休的隋朝义成公主,也被斩首示众。
可能颉利可汗练过凌波微步,这次又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跑了,准备到灵州以北收拢突厥部族,投奔吐谷浑。
但是在这,任城王李道宗的部队俘虏颉利可汗,然后送到长安,灵州以北的突厥部族归附大唐。
至此,突厥彻底败落,大唐用最小的代价击败最强大的敌人,打下最广大的疆土,报了十四年来的心头大恨。
史书写到这里用了一句:“漠南之地遂空、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
看着非常提气。
五、
太阳底下无新事。
李世民领导大唐一战击败突厥,其实和窦宪“燕然勒石”的策略是一样的:
对内发展经济、整顿社会秩序,然后以中国的强盛国力为后盾,在国际上结成反对颉利或北匈奴的统一战线,最终带着一大波带路党,围殴被孤立的敌人。
而战后,大唐要对盟友论功行赏。
薛延陀的夷男在战前就封赏过了,战后封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统领甘肃北部的突厥部族,封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北开州都督,统领山西北部的颉利旧部,封突利为北平郡王、顺州都督,统领河北以北的突厥旧部。
如此一来,草原各部族的领导,都成了李世民册封的,大唐也就成了草原各部族的宗主国。
于是草原各部族的领导们,给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刚开始李世民不愿意接受“天可汗”的尊号,我堂堂大唐天子,做什么蛮夷的可汗?但是草原各部族的领导们都说挺好,大唐天子治中原,天可汗治草原,一国两制嘛。
李世民想想蛮有道理,才接受“天可汗”的尊号,从此以后,李世民给草原各部族的诏书后面,都要加一个特定的称呼——天可汗。
而被迫退休的太上皇李渊,听说颉利被抓到长安了,发出意味深长的一声叹息:
“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当晚,李渊和李世民、亲王、后妃、功臣等数十人在凌烟阁喝酒庆功。李渊弹起心爱的小琵琶,李世民闻声起舞,玄武门之变给父子造成的裂痕,至此烟消云散。
是啊,亲手创建的大唐如日中天,后宫又有娇妻美妾陪伴左右,李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能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为什么不早点传位给李世民,这样还能保住两个儿子......
我们是现代唯物主义者,向来以唯物史观读历史,不太喜欢个人英雄主义,但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你不得不承认天降猛男的作用。
如果没有李世民,大唐真的就是翻版的北宋。
而有了天降猛男李世民,大唐在立国十三年的时候抬高国运天花板,如雄鹰展翅横绝万里,我们熟悉的大唐盛世,才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有李世民这样的天降猛男,是中国的幸运,更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