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伟大的“诗圣”杜甫在去世前一年发出凄凉的感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句凄凉的感叹反映的恰恰是一个冰冷无情的现实:杜甫活着时,他的诗无人转发,无人赞赏,甚至无人问津。
杜甫去世43年后,大诗人元稹认为“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甫,字子美)”,这是杜甫第一次受到的最高赞誉。杜甫跟随自己的诗歌走上神坛,则是从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继续提倡古文运动后开始的。此后,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自己被尊为“诗圣”。
杜甫生前籍籍无名,诗作也无人问津,直到200多年后才被捧上神坛。是杜甫不优秀吗?是杜甫的诗作不出色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活着的时代是一个只喜欢歌功颂德,却刻意屏蔽现实之痛的时代。
只喜欢歌功颂德,却刻意屏蔽现实之痛,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不是杜甫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
杜甫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打进潼关的时候,杜甫带着家人在奉先县。此地离潼关很近,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往陕北方向一路北逃,一直逃到了鄜(fū)州(今延安市南边)。
杜甫那时候的鄜州就是现在的陕西富县,现在这个地方仍不算很富裕,在杜甫那个年代更是荒凉、偏僻、又贫穷的地方。杜甫就在鄜州一个叫羌村的地方,把家人安置好了。
这时期,“辗转蛾眉马前死”,也就是发生了“马嵬坡事件”,太子李亨策划兵变成功,并在朔方军大本营灵武擅自登基为帝,即为唐肃宗。灵武,也就是现在的银川靠南,距离长安很遥远。
杜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很兴奋,马上动身投奔灵武而去,偏偏在半路上被“安史叛军”给抓住了,带回长安。当初,“千乘万骑西南行”的唐玄宗带着心爱的杨贵妃匆忙逃跑,甚至连文武百官都来不及通知,很多官员就此留在长安。
不久,长安被“安史叛军”攻陷,很多官员都被抓,接着就被逼着在安禄山这边接受伪职,名震天下的大诗人王维就是这样被迫接受了伪职。好在王维留下了“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的诗句成为想念唐王朝的铁证,后来凭此获得朝廷减罪。
杜甫那时候压根就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虽然被叛军抓住了,但也没受到叛军多少注意,他在长安还可以自由走动,没有被软禁。
2年后,唐肃宗的政府南移到了凤翔(今凤翔县)。这年4月,杜甫冒死逃离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战场,投奔凤翔。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也正因此杜甫得到了朝廷的重视,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与此前相比,杜甫官升两级。
杜甫的这个官职“拾遗”是皇帝为了表明他的统治开明而设立的,本意是指,皇帝或者朝廷在为政举措上有什么纰漏或者不周到的地方,“拾遗”就可以帮助朝廷拾遗补缺,实际上也就是向皇帝或者朝廷提意见。
安史之乱
设置“拾遗”这么个职位本来是个好制度,可惜的是,大多数皇帝只不过用这个来装点门面而已,并不真的希望有人来给他来拾遗补缺,唐肃宗也不例外。遗憾的是,忠诚老实的杜甫,并没有看透个中的玄妙,竟然傻乎乎地真的给皇帝拾遗补缺。
事情是因为一个叫房琯的人,他与叛军作战打了败仗,朝廷要严惩他,杜甫不认可朝廷的做法,要为房琯辩护。杜甫却不了解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是因为肃宗朝的新贵与玄宗朝的老臣之间的矛盾,房琯是玄宗朝的老臣,所以肃宗严惩他,是想借机对老臣杀一儆百。
杜甫这样奋不顾身地冒出来替房琯说话,唐肃宗当然很恼火,就打发杜甫回家探亲,言下之意是这里不再需要你给我拾遗了,于是,杜甫就回了陕北鄜州探亲。这只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杜甫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但这个小插曲却让我们看到了杜甫与所处时代的格格不入。
杜甫所处的时代只喜欢歌功颂德,只喜欢粉饰太平,当然要刻意屏蔽现实之痛。杜甫没有歌功颂德倒也罢了,还偏偏要跳出来,把被刻意隐藏起来的现实之痛扒出来,这不是给皇帝和朝廷上眼药水吗?
这就导致了杜甫的遭遇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被刻意地闲置起来,他的诗被刻意地屏蔽起来。尽管杜甫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往来,这些往来几乎全被他记录进了自己的诗里。
但悲哀的是,与他有过往来的著名诗人,却没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诗中提及杜甫以及杜甫的诗。同时代赞赏杜诗的人有三个,但这三个都是文坛的边缘人物,讽刺不?
杜甫和杜甫的诗直接被无视也就算了,他这种直接揭露现实之痛的写作风格,还招惹了不少同时代人的批评与攻击。
尽管对杜甫的这种批评与攻击在几十年后被韩愈嘲讽为“群儿愚”,但这种批评与攻击,却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对杜甫和他的诗进行刻意过滤和屏蔽的效果。这就导致杜甫活着乃至于他死后的数十年中,他的诗无人转发,无人赞赏,甚至无人问津。
马嵬坡兵变(剧照)
杜甫的这种直接揭露现实之痛的写作风格,在当时饱受批评与攻击,也备受冷落。而200多年后让杜甫走上神坛的恰恰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写作风格。自北宋中期开始,杜甫的诗被越来越多的人尊为“诗史”,尽管这一说法,其实最早发源于晚唐。
晚唐孟棨在《本事诗》中最早把杜甫的诗尊为“诗史”,他认为,杜甫遭遇了安史之乱带来的颠沛流离,于是,杜甫把安史之乱这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剧变,和个人颠沛流离的遭遇,都实实在在地写进了自己的诗里,包括了一些极其细微、隐晦的细节都没有遗漏,所以可以称为“诗史”。
自北宋欧阳修等人发起新古文运动之后,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的说法就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了。认为杜甫“善陈时事”,因而世号“诗史”。比欧阳修稍微晚一点有一个叫胡宗愈的北宋人,他对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有一段更为详尽、贴切的论述。
胡宗愈认为,杜甫一生的政治行为与个人生活状态,以及内心感受、悲欢离合,连带他强烈的是非感、价值判断等等,全都被他写到自己的诗里去了。人们只要读了杜诗,就可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所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而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则对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有更为准确的阐释,他认为杜甫的诗“一人之性情,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也就是说,杜甫的诗写的都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好贤恶(wù)恶”,反映的都是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三朝的国家大事。
杜甫所经历的“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整个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二消失了,这并非天灾,而完全是人祸导致的。可想而知“安史之乱”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但所有的历史文献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粗线条的概貌和一个冰冷的数字,这个灾难的具体细节却能从杜甫的诗中看到。
比如杜甫的《白马》一诗中就有“丧乱死多门”来生动反映“安史之乱”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的事实,至于人民遭遇了怎样形态各异的非正常死亡,则可以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看到具体的描述,这就是杜甫的诗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这也是杜甫和他的诗伟大的地方。
但杜甫这种直接揭露现实之痛的写作风格写出来的伟大诗篇却不是杜甫那个时代所欢迎的东西,从“安史之乱”的巨大创伤中捡回一条命的大唐王朝,需要的、喜欢的是能给统治者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所以,必然就要刻意拒绝和屏蔽杜甫这种直接揭露社会现实之痛的写实作品。
唐肃宗李亨(剧照)
从杜甫那个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1300年,统治王朝也几经更迭,“安史之乱”这样的惨剧也曾数次重演,其中又有几个王朝不是“只喜欢歌功颂德,却刻意屏蔽现实之痛”呢?所以,活在那个“只喜欢歌功颂德,却刻意屏蔽现实之痛”的时代,不是杜甫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