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之制,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这是欧阳修在其著作中,追忆自己知制诰这一段历史时所说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北宋王朝担任知制诰是需要经过朝廷的召试的。
但翻开史籍会发现,北宋王朝的召试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制诰从唐朝中书省的起草诏令,到翰林学士负责诏敕,在到后期区分了内制与外制,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北宋从公元960年建国,立国的一百余年,在外制召试制度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朝廷实际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一、唐朝制度对北宋王朝的影响
有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分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众多的看法之中,来自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所谓唐宋变革论就是认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分为“上古”、“中世”和“近世”,而宋代就是中国“近世”的开端。
唐宋变革论是十九世纪提出的,这一百余年来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究,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我国学者针对此进行分析。
经过探讨后,很多学者认为,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确实发生了一些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在内的变化,但否达到了“变革”这一程度还是需要严谨商榷的。
为了证明唐宋间历史并没有出现“变革”那样猛烈的程度,学者们列举了许多的实例进行探究,证明了唐宋间诸多方面存在着“一脉相承”。
在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官职的发展与变化,在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有感于前代王朝的频繁更替,进行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北宋王朝“二府三司制”的中央官僚机构得以确立,有些人认为,这与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不同的,是唐宋之间变革的表现之一,但事实并非如此。
唐王朝的三省六部制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分工合作又互相制衡,加上隶属于尚书省的六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央官制,这在宋朝时期也是得到了延续的。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中的“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且不说“中书门下”与唐朝的“三省”有着紧密的联系,就连枢密院长官之一枢密使最早也是设立于唐朝初年。
不仅在中央官制机构的建制上北宋对前代唐王朝有所承袭,就连一些细节之处却十分重要的官职设定及其聘用方式,也是有所承袭的,例如朝廷中不可或缺的诏制官员的任命与考核。
因此,在唐宋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的变化,但由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故此,宋代诏制官员相关制度的探究,也需要从唐朝时期开始。
二、唐代外制召试制度对宋代的影响
宋代在许多机构和官职的设立上,都受到了唐朝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政治形式的变化,北宋王朝的统治者也相应地作出了一定的改变,使得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唐代知制诰的“内制”与“外制”
“国初知制诰,必召试而后除,唐故事也。”上文提及,北宋时期的一些建制,与唐王朝有很大的联系,有关于知制诰的相关内容也是有很大联系的,因此才会说是“唐故事也”。
在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是朝廷机构运转的核心,在这三省之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主要肩负这一项任务的是中书舍人。
这一时期,虽然在史记记载中,有其他官员曾经起草过诏令,但并未形成定制。
到了武周时期以后,朝廷的政治机构开始发生一定的变化,从“北门学士”到“翰林学士”,一些三省以外的官职设置开始担负起草诏令的职责。
唐玄宗时期,在皇帝的授意逐渐形成了以翰林学士草拟诏令并颁发的诏书颁发形制,由于这些诏令和敕命是由宫中直接发出的,故而被称之为“内制”。
但这一时期并没有裁撤中书舍人,这一官职仍然拥有起草诏令的权力。同时,皇帝也会派其他官员代替中书舍人起草诏令,这样的诏令和敕命则被称为外制。
以上的“内制”和“外制”,被史学家简称为“两制”,被下一个中原王朝北宋所沿袭,但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不同于唐朝中书舍人拟“外制”的一个现象。
2、北宋外制召试制度的确立
北宋初年,朝廷用了许多办法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其中一个方式就是确定了“官”、“职”、“差遣”的不同。
区别于前代的官职,北宋将“差遣”作为实际的官职,而将“官”与“职”作为官员品阶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的“故事”也就发生了变化。
中书舍人也并不是实职,而是成为了一种“寄禄官”,起草诏令的权力也变为了制敕院的职责。
制敕院内则设置有舍人院,北宋以其他官员兼掌外制,若临时承担这一职责,就称之为权知制诰。
北宋时期,对于担任外制这一职位的官员是有一定的考察的。
“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宋朝知制诰官职的设定,并不是完全以皇帝的好恶来确定的,而是需要一个召试的过程。
“本朝既重学士之选,率自知制诰迁,故不试,而知制诰始亦循唐制不试。雍熙初,太宗以李文正公沆及宋湜、王化基为之,化基上章辞不能,乃始中书并召试制诰二首,遂为故事。”
北宋雍熙年间,知制诰的选拔方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规制,这是两宋几百年这一制度较早的记载。
在此之前的太平兴国五年,史料中出现了官员召试之后知制诰的记载。
但众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召试之后再进行知制诰的任命是一种偶然现象,并不是朝廷的定制。
终宋太宗一朝,外制召试制度逐渐成熟,在方式和内容上都有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在这一官职的人员来源上,学者也发现了变化。
宋太祖在位时间不长,所以北宋初年的很多制度建设都是在宋太宗时期完成的。
在宋太宗即位前期,知制诰官员的来源主要是前朝旧臣,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北宋立国的时候,中国传统的汉地尚未完成统一,赵宋政权仅仅是继承了后周所统治的黄河流域,在经过十几年的南征北战后,才统治了传统的汉地。
在这个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北宋王朝吸纳了许多的前朝旧臣,这一群体既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还拥有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
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安排就是一个非常需要考量的事情,知制诰既是天子近臣,又需要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诏令,给了前朝旧臣体面也并未让他们拥有呼风唤雨的权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北宋初期尚未形成严格的外制召试的制度,所以任用经验非常丰富的前朝旧臣在此时也是上佳之选。
到了雍熙年间以后,朝廷对于外制召试的相关制度逐渐成熟,从这一时期以后,前朝旧臣逐渐淡出了视野,代之而起的是新晋地通过了召试的进士群体。
关于外制召试的方式也是逐渐发展的。最初召试的方式并不固定,有“直除”、“献文而授”、“推荐”或“自荐”等多种方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外制召试的内容逐渐稳定了下来
“故事,入西阁皆中书召试制诰三篇,二篇各二百字,一篇百字。”官员担任知制诰的差遣,最重要的就是能够顺利地起草诏令,使得上传下达能够通畅,因此对于这些官员能否胜任,就必须要检查他们是否拥有知制诰的能力。
这样的考察方式并不是宋朝的首创,其实在前代任命制诰官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实行了,只是那时候这些做法并不能成为定制。
知制诰这样的差遣是官员们比较热衷的,因为这一职位是天子近臣,那么,在担任了这样的差遣之后,官员仕途之路的迁转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外制的官员在担任了一定的时间后,一般会升迁为内制。
唐朝时期的内制召试到了宋朝时期终于过渡到了外制召试,这是历史上一次非常明显的变化,历经了唐、五代、北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
3、北宋外制召试制度的变化
召试制度在宋太宗时期逐渐成为定制,但到了真宗。仁宗、神宗时期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不仅是试制诰的篇数和字数发生了调整,更是在熙宁年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宋神宗是北宋王朝一位非常具有改革精神的皇帝,在熙宁年间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
故此,在熙宁和元丰年间,朝廷的很多制度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时期,原本的知制诰的权力为中书舍人所掌握,召试制度也一并发生了转移。
除此之外,对于制诰官员的考察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是要考察候选人的才能与其敏捷程度,但到了南宋以后就逐渐有更多的路径了。
三、结语
虽然唐宋之间还有长达五十余年的五代时期的存在,但两个王朝还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的。
唐朝的制诰制度,对宋朝的制诰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唐朝的中书省起草诏令,到北宋王朝的知制诰逐渐成为定式,其中是统治者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结果。
北宋王朝的外制召试制度,有继承前代的一部分内容,也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所创新的内容。
召试制诰体现了朝廷对这一职位的重视,并且由此衍生出了外制与内制官员的迁转、考核等一系列的问题,南宋在南方立国之后,制诰召试制度一直延续了下去。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
2、《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
3、《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4、《名臣碑传琬琰集校证》
5、《欧阳修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