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波澜壮阔,而她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能就是她的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想当初,她在感业寺里,会想到将来当皇后吗?会想到将来当皇帝吗?在那样的境地里,武则天也许觉得能出寺回宫就已经不错了,能够有一份皇帝的宠爱,能够脱离整日陪伴青灯古佛的生活就已经满足了。然而,时过境迁,当环境改变了,她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
武则天回宫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要取代王皇后呢?在做王皇后的侍女期间,武则天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位皇后,这个可怜的皇后虽然一向形象良好,有“佳儿佳妇”之誉,却似乎从未得到过丈夫的青睐。虽然母仪天下,可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如此,又怎么能够母仪天下呢?而她待人处事的能力就更加不如自己了,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后宫生存所需要的智慧、能力、以及对男人的细心体贴,这些需要后天学习,需要靠自己努力掌握的东西,王皇后可以说是样样都不如自己,那她凭什么能够位居中宫呢?
武则天把王皇后了解得十分透彻,这时候,她应该就想到要取代这个女人了吧,王皇后之所以能够位居中宫,仅仅是凭着家世和傲人的背景,而她的能力和地位,至少在武则天看来,是并不匹配的,古人说,一个三岁孩子棒着宝贝在大街上走,必然会引起灾祸,王皇后没有位居中宫的能力,却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必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难道说仅仅凭着与生具来的血统,就可以成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么?难道说人的命运可以由出生就决定了吗?武则天这时候有理由愤怒和不甘心,自己比王皇后有能力,比王皇后得宠,为什么就不能取代她呢?试想,如果你十年寒窗苦读,吃尽无数苦头最后一门门功课全优毕业,最后到社会上,却发现由于血统这种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东西,就抹杀了你的全部努力和竞争机会,你也会感到如武则天一般地不服气。有些人可能只是在口头上抱怨几句,而武则天却不同,她会去行动,她会去挑战。
虽然武则天不服输,要去挑战,可是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毕竟,唐高宗李治虽然对她万般宠爱,却并没有废后的意思。在唐朝,士族的力量仍然强大,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虽然经过隋末的大乱,以往煊赫无比的贵姓们有些也沦为贫贱,然而他们的门第对于新进的贵族们来说依旧有着十分巨大的吸引力,娶贵姓女人是当时新进贵族梦寐以求的事情。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以娶了弘农杨氏女为妻而洋洋自得。王皇后出身好,就是当时人们眼中上得了台面的女人。王皇后即出身于太原王氏,她与李治的婚姻,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定的,他的舅舅柳奭当时是宰相级别的高官。而且当时朝中的宰辅重臣几乎一面倒地支持王皇后。
那么武则天是怎么成功的呢?当时,唐朝出现了一个苗头,开始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士族高第为核心的精英政治虽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科举为寒门庶族提供了进身之阶,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甚至还有意识地加以延揽和破格提用,所以在大唐,开始出现了新旧兼容,士庶合流的情况。而李唐皇室南北混一,胡汉兼容的风格,也让他们对于传统封建伦理不甚看重,对于妇女的束缚也没有后世那么严重。新旧在更替,南北在交融,尊重传统的同时不乏创新,唐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为武则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武则天知道,高宗李治对于王皇后虽然没有感情,却也不会轻易废后,因为王皇后代表着传统势力和主流价值观。因此要扳倒王皇后,走上层路线是根本行不通的,既然如此,武则天便把目光投到了下层。下层的宫女和宦官成为武则天拉拢的对象。武则天知道,这些人虽然没有一言九鼎的力量,却是重要的消息来源,因此对于王皇后身边的人必然倾心接纳,赏赐起来毫不吝啬,配以她谦虚诚恳的态度,的确非常打动人心。因此很快便组建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皇后的一举一动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入她的耳中。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武则天就是通过下层路线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后来,她当了皇帝也同样采取这样的路线,借助下层的力量,大开告密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自己的情报网,酷吏政治为她整肃政敌,巩固君权扫清了障碍。
武则天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她不服输的精神和她的智慧,另外,当时唐朝的大环境也为她的成功提供了土壤,当时她选择的下层路线能够成功实施,是当时新旧兼容,士庶合流,而且对女性比较宽容的社会环境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