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 扭转弱需求

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 扭转弱需求

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 扭转弱需求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4010亿元(人民币,下同)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和204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1.8%,较上次操作分别下调15个基点与10个基点。本次降息有两个特点。一是间隔时间短,上次降息是6月,三个月内两次降息;二是非对称式,1年期MLF比7天逆回购降幅高5个基点,这是2019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之后的首次。

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再度降息?笔者理解,一则是落实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精神的落地;二则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转负(-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仍处低位(-4.2%),实际利率水平仍偏高;从同期出口、经济数据与金融数据表现来看,经济有效需求仍偏弱,仍需要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来刺激需求;三则也是改善微观预期的手段。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且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为什么采用非对称式的降息?从中国的利率体系与调控机制来看,7天逆回购利率是DR007(7天期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的政策锚,主要影响货币市场利率;1年期MLF利率是国债利率和LPR的政策锚,主要影响债券市场和贷款市场。给予MLF利率更高的降幅,可以引导国债收益率和LPR更大幅度的下行,降低政府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更有效的刺激需求;而给予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略低的降幅,理论上会使得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利差系统性的收窄,套息空间更低,有助于控制金融机构加杠杆,避免助长资金空转套利。

另外需注意的一点是,给予MLF利率更高的降幅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息差偏低的关系并不大。现在利率传导机制是“MLF利率─国债利率与LPR利率─存贷款利率”。MLF利率的下调会带来存贷款利率的同步下调,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步下调,息差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部分观点认为“降息对经济作用有限”,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待商榷。一则经济是复杂的系统,稳定经济需要一篮子政策协同;二则货币政策在公众当中的关注度历来偏高,降息是比较好的向外传递积极的政策信号、稳定微观主体预期、抑制“需求不足─预期差─减少消费与生产─需求更不足”的负反馈的手段;三则降息能够降低广谱利率,减轻政府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债务压力,拓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刺激需求。

LPR降幅成关注点

稳增长政策需要一篮子政策协同,单一政策来稳定经济需要较高的临界值。如果只有财政政策,政府融资成本会偏高,政府债务压力较高,财政的空间会受到影响,高利率环境下私营部门需求修复也不易;如果只有货币政策,流动性充裕,利率可能偏低,但缺乏政府部门投资与购买,需求形成正向循环也不易。也正是因为稳增长政策需要协同,我们在评价其效果时也应该以系统全局的思维来评判,单一割裂来评价政策的效果都可能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今次降息后,年内货币政策操作还有四个看点:一是在房价与地产销售转弱及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之后,LPR的调整及其调整幅度;二是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落地;三是对地产领域信用风险升温的应对;四是降准及其他结构性工具。

6月调降MLF利率10个基点之后,1年期LPR与5年期LPR也同步下调了10个基点,并没有给予5年期LPR更高的降幅。相较之下,8月LPR报价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有两处不同:一是对房地产形势的定调不同,7月政治局会议未提“房住不炒”,强调的是供求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二是房价与地产销售变得更弱。是否会有因为这两处不同,8月LPR报价给予5年期LPR更高的降幅,这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一个看点。

对债券资产而言,降息有利于利率曲线的整体下移;对权益资产而言,Wind全A指数在6月26日触底后,波动有所加大,至8月15日基本走平。

从支撑因素来说,一则目前应该大致在实际GDP和名义GDP底部区域;二则政策稳增长大方向确定;从约束因素来说,一则受到经济金融数据摇摆、信用风险影响;二则受到对政策斜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这次降息时点和速度均超预期,有助于重新带动对政策空间的想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扭转弱需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扭转弱需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前沿思潮/人行果断减贷息,扭转弱需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