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也在众多皇子中备受宠爱。或许正因为这份宠爱过于沉重,导致他的心生变化。尽管皇位近在咫尺,他却在迫不及待的谋划一场逼宫让位的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还未开始就被泄露了,因此让他从皇储之位一下子变成普通百姓。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的长子——李承乾。
李承乾于公元619年降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历史记载,在太极宫的承乾殿,李承乾呱呱坠地,因而得名“承乾”。尚在婴儿时期,他即被封为恒山王。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武德年间,作为皇孙的他又受封为中山郡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在平定王世充之后,安排了两位知名的儒学大师陆德明和孔颖达来为李承乾传授儒学经典。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立即册封李承乾为皇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对他赞赏有加。这里的“太宗”即指的是李世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越发注重培养李承乾,并对他的宠爱不断加深。
公元630年,年仅12岁的李承乾就受李世民的诏令,开始听理诉讼和审案,显示出他比其他皇子更早地接触政务。这也表明李承乾在出生后的命运比其他皇子更为优越,李世民有意培养他作为储君的政治才能。不久后,李世民前往岐州,并特意委任李承乾担任监国一职。在这个职位上,李承乾表现得非常出色,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
后来李承乾不幸生病。尽管李世民原本不信佛教和道教,但为了儿子的健康,他还是请来了道士和天竺高僧为李承乾祈福。李承乾康复后,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李世民准许他减少学习的负担,让他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但是,李承乾并没有因此而放纵自己,反而坚持继续学习。
不久后,李世民担心深居皇宫读书的李承乾无法体验民间百姓的疾苦,于是委派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等人向李承乾讲述民生百姓的艰辛。不久之后,李承乾举行了成年礼,李世民为此大赦天下,举行盛大宴会,邀请群臣共庆李承乾的成年。
公元635年,李承乾获得监国权,并被准许参与朝政。从这些迹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爱。然而,这种情况似乎在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后发生了变化。父子之间的相处逐渐变得生疏,或许每位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
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后,李世民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培养李承乾这位储君身上。他不仅为李承乾建立了学馆,还特意委任名臣如于志宁、房玄龄、魏征等辅助李承乾。
在这紧张的学习环境下,任何李承乾的过失都会受到辅助大臣的严厉教育。比如,他建筑房子被批评为奢侈,与宦官玩乐被指责不务正业。在高压学习环境下,李承乾的过失受到了严厉批评,这也让他逐渐心理失衡。
不久后,李承乾与一位歌舞娴熟、容貌出众的太常乐人产生了感情。然而,这件事被李世民得知后,他立即下令处决了那位太常乐人。李承乾得知此事后感到十分伤心,甚至为了纪念已故的男宠而建立了一个纪念之所。李世民的干预加深了他的内心矛盾。这个经历甚至影响到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随着魏王李泰的《括地志》问世,李世民的赏赐和激励不断,但这也加剧了他与父亲的隔阂。在这一时期,一些朝臣猜测李世民可能会废黜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不过,李世民却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传达出他并没有废黜太子的意图。
然而,李承乾对于自己太子地位的担忧愈发加深,他试图通过暗杀李泰来先发制人,但失败了。他与侯君集、汉王李元昌等人合谋谋反,但计划曝光后。皆因李世民无法忍受伤害自己最爱的儿子,于是废除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并流放他到黔州。不久之后,李承乾在黔州去世。
李承乾作为太子储君,原本是备受期望的继承人。或许是李世民对他寄予厚望。然而,这种期望和压力也可能造成了他的内心挣扎和逃避现实的选择,最终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