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大场面镜头太多了,冀州之战,战马在大火中穿行;殷寿率质子团大胜而归,天子六驾,满朝文武;巍峨的祭天台;申公豹驱使饕餮……
特效,实景,银子在燃烧啊!
《封神演义》是全民皆知的顶级大IP,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但是电影《封神第一部》将视角对准两个年轻人,殷商太子殷郊和西岐质子姬发,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知道他们的未来走向,电影同样也在渲染无法逃脱的宿命感。
殷商覆灭,不仅仅是因为纣王和苏妲己,电影开头殷商带领将士讨伐冀州,间接说明了这个拥有500年历史的王朝,已经走向了腐败。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冀州处在苦寒之地,贵族团们统一穿着皮草,恶劣的自然环境必将导致农业产量受损,殷商不断增加赋税,冀州承担不起,地方诸侯苏护只能用极端方式对抗王权,儿子和臣民,他选择了后者。
殷寿手握八百质子,他们来自不同的诸侯国,虽然出身高贵,但绝大部分都是家族的弃子,比如崇应彪,他们既是储备干部,也是人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殷寿精神控制苏全孝,命令他自戕于阵前,这段太震撼了!三言两语让一个无辜的少年,埋怨亲生父亲,自愿奉献年轻的生命。殷寿虚伪、诡辩、利己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殷寿利用狐妖弑父杀兄,得到了王座,殷郊顺理成章晋升为太子,但是对他而言不是捡漏,而是家破人亡。原本他和王位无缘,母亲对他的教育以仁爱为主,登基大典上,殷寿说用活人祭天,他下意识的看向母亲,眼睛里透露出不忍,人如刍狗的奴隶时代,作为上位者却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以姜子牙认为他将会是天下共主,拯救苍生。
姬发和其他质子不一样,他主动要求来朝歌当人质,他不是弃子,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朝气,西伯侯一家三口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发挥到极致,是儒家理论下的家庭范本,西伯侯更是纣王的对照组。姬发比殷郊多了一份智勇,纣王命令质子弑父并取而代之时,他选择了斡旋,暂时保住父亲的性命;之后提着假脑袋,为父亲争取时间;法场挟持纣王,救好兄弟殷郊。他具备了领导的三要素,智商高、组织能力强、人缘好。
《封神第一部》是人的故事,神仙、妖魔的参与度不高,手持封神榜的姜子牙失去了法力,杨戬、哪吒专注跑腿送“快递”,反派申公豹更像是个丑角,身首分离大法练了上千年,还在四处找脑袋,说明他法力有限,后期也只是操控饕餮。
但是姜子牙是必不可少的破局者,封神榜成功打碎殷寿的“英雄”滤镜,姬发顿悟,但殷郊被亲情所困,对神仙三人组穷追不舍,势必要拿到封神榜,帮父亲消除天谴,维持人皇的权势与威严。
电影删减了很多细节,比如殷郊提剑冲向摘星楼之前,他梦见了姜王后,母亲告诉他事情的真相,梦醒之后他又在院子里发现了母亲的尸体,所以他只穿着寝衣就冲向父亲的宫殿,被亲情所困的他,认为是狐妖迷惑了他英明神武的父亲。
纣王下令质子们弑父夺权,在此之前姬发已经看穿了他的虚伪与无情,所以他既没有选择递投名状,也没有硬碰硬,而是和他斡旋。英雄滤镜破碎,对姬发而言太残酷了,8年的敬仰和崇拜只是一场笑话,所以听到四大伯侯的计划,他既委屈又悲愤。
结局,姬发如同一块破布一样,趴在马背上,哥哥用自己的性命换回了父亲和弟弟,他被温暖的阳光笼罩着,久违的暖色调再次出现,预示着他将是天下的希望。
纣王被挟持,野心家崇应彪趁机砍下殷郊的脑袋,以北伯侯的身份发号施令,他想取而代之坐上金光闪闪的宝座,野心都写在脸上,坏的明明白白。
殷郊虽然被砍了脑袋,但是被及时送到了昆仑,会复活的。
在祠堂当着列祖列宗的面,他见识到父亲的伪善,善良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死穴。
姬发和殷郊的结局早已注定,一个是冉冉升起的新帝王,另一个是悲情的亡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