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司马炎的昏聩,贾南风的乱政,诸王的野心,最终引爆八王之乱

司马炎的昏聩,贾南风的乱政,诸王的野心,最终引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爆发的,前前后后总共酝酿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司马炎晚年的昏聩与贾南风的乱政彻底打开了权力的潘多拉魔盒,最终引爆了改变整个历史走向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第一幕:司马炎的选择

司马晋朝本来就是篡权得来的,大臣们也毫无忠诚可言,司马炎一方面靠金银笼络群臣,一方面大肆封同宗,以此来稳定晋朝的江山,这样的统治岂能会长久?而作为开国皇帝,能将自己建立的政权搞垮,司马炎也算“厉害”了,其晚年最大的败笔就是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司马炎

司马炎身为老父亲,对于傻儿子的皇位可以说操碎了心,不仅逼死了一母同胞对皇位有威胁的司马攸,还不遗余力的为傻儿子铺平道路,好在铺平道路上有两个人的支持才让他不再“孤单”,第一个就是司马衷的亲生母亲杨皇后,身为母亲,自然希望自己儿子登上皇位,但她未能等到儿子即位就去世了。

司马衷的一生都是悲剧

此时司马炎正在宠爱胡贵妃,杨皇后生怕胡贵妃上位威胁自己儿子皇位,先让司马炎下诏“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妾室不能成为正宫),从法理上断绝胡贵妃成为皇后的可能,其次就是将自己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嫁给司马炎,肥水不流外人田。

司马炎和杨皇后一生伉俪情深,对于杨皇后的要求一一答应,虽然杨家反对杨芷为后,认为一门二后是灭门之道,但司马炎不管,最终还是立了杨芷为后。

第二个支持司马衷继续为太子的就是司马衷的丑媳妇贾南风,司马衷当了皇帝,她就是皇后,自然为丈夫的上位不遗余力,要知道当年傻子司马衷能应付司马炎的考察,靠的就是贾南风使尽了各种手段才顺利通过。

贾南风奇丑无比

司马炎的担忧

司马炎明知司马衷智商有问题,但依旧立他为继承人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这就是司马炎选好的司马家第三代继承者司马遹(yù),为了孙子才如此坚持,不过司马遹并不是贾南风生的,而且贾南风生性嫉妒,自己生不了儿子也就罢了,但嫉妒心让她多次残害怀孕的宫人,令司马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要废了贾南风的太子妃位置,但在其他人的劝解下才作罢,但也因为这件事司马炎开始担心自己死后大孙子的安危了。

司马遹是另一个好圣孙

永熙元年(290年),司马炎自知时日不多,开始准备为儿子留下辅政大臣,环顾整个朝廷,司马炎发现居然没有心仪的辅政大臣,开国功勋都是父亲那一辈的,现在早已归西了,可以托付的兄弟司马攸被他逼死了,选来选去,只有汝南王太尉司马亮和车骑将军杨骏,一个是司马懿的第四子,资历足够老,一个是国丈,为了杨家的荣耀肯定支持具有杨家血统的司马衷。

司马炎的算盘打得很好,为了防止贾南风日后暗害皇孙司马遹,将自己儿子几乎全部分封出去镇守地方,用来威慑贾南风,其次就是重用杨俊,让杨俊和皇后杨芷联手,共同压制贾南风。

司马一系

但会如司马炎所愿吗?杨俊也是野心家,通过分析知道自己将会和司马亮辅政,但他不愿意和司马亮分享朝政大权,借着分封亲王的机会想要将司马亮赶到了许昌待着,此时的司马炎已经病入膏肓,已经不大能管事儿了,杨俊也完全不把司马炎当回事,直接撤换司马炎身边的人。

这让回光返照的司马炎大吃一惊,对杨俊有所警觉,趁着司马亮还未离开京城,司马炎趁着清醒召集中书令拟定诏书,要求司马亮和杨俊共同辅政,防止杨俊势大,可惜此时的杨俊早已掌握内廷,得知消息后直接去中书令那边要回诏书,而杨芷也与父亲联手,在司马炎弥留之际,劝说司马炎让杨俊单独辅政,此时的司马炎连话都不能说,杨氏父女直接默认他“答应”了,召集中书令写下了诏书。不久,西晋开国之君司马炎就这样在杨氏父女的戏耍下去世了。

第二幕:贾南风夺权

杨俊依靠诏书独掌大权,但朝政大臣却支持司马亮,劝杨俊退位让贤,掌握了权力的杨俊自然不甘心,虽然尽力讨好群臣,但群臣依旧反对,杨俊知道司马亮一旦回来,他必然失去大权,死活不肯松口,然而他忘了另一个人,这就是对权力有着极大欲望的贾南风。

八王参与者和世系

司马炎驾崩前,众人将贾南风排除在外,这让无法接受,尤其是杨氏父女,一个控制内廷,一个控制外廷,成为她夺权的绊脚石,既然如此,那么直接除掉就好了,贾南风首先找司马亮结盟,但司马亮就是不愿意趟浑水,无奈之下,贾南风找了小叔子楚王司马玮,和司马亮年纪一大喜欢享受不同,司马玮才二十多岁,司马家大权居然被杨俊把持,自然不甘心,双方一拍即合。

当时司马玮驻守荆州,多次表达对杨俊的不满,搞得杨俊非常不爽,一心要把他调回朝中软禁起来,正好司马玮“主动”要求回朝,杨俊开心不已,然而杨俊是回来兵变的,直接杀了杨俊、软禁已经是太后的杨芷,掌权没多久的杨氏一族势力全部被清除,此后朝政大权被司马亮和太保卫瓘掌握。

贾南风还是没能如愿掌权,但别急,她一直在谋划,就等一个机会。

虽然司马亮和卫瓘掌权,但他们看不惯司马玮清除杨氏势力大搞株连,想要把他赶回荆州去,司马玮好不容易回来,自然不甘心,正好遭到超级反骨仔岐盛在一旁煽风点火,这个超级反骨仔岐盛早些年投靠杨俊,杨俊死后投靠司马玮,后又投靠贾南风,贾南风让岐盛带了份诏书,言司马亮和卫瓘要行废立之事,要他带兵去免掉他们的官职。

矫诏

司马玮看到诏书也没多想,直接带兵就包围了两人的府邸,此时的司马亮和卫瓘还在一脸懵逼中,刚出来解释就被“乱兵”给杀了,两人“意外”死亡,让司马玮慌了神,毕竟两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臣,还有一个自己爷爷辈的人,这传出去,自己一生就被软禁了,慌乱中,岐盛鼓动司马玮,说诏书是贾南风给的,只要杀了贾南风,就可以将所有罪责都推给她一个人。

一旁的贾南风却早有准备,还没等司马玮过来,贾南风就派人向司马玮手下传话,说司马玮矫诏,这一下子让司马玮失去了行动的合法性,手下一哄而散,司马玮被擒杀。

司马炎死后的夺权混乱中,贾南风笑到了最后,扫清了挡在她面前的障碍,联合司马玮清除杨氏势力,矫诏司马玮杀辅政大臣,顺便杀了司马玮,可怜的司马玮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棋子。

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是八王之乱中最先死的两位。

第三幕:废杀太子开启乱世

贾南风掌权后,身边的亲戚党羽都被委以重任,包括族兄贾模、内侄贾谧等人,而一直出谋划策的名士张华则担任司空,坦白来说,贾南风掌权的八年除了祸乱后宫之外,朝廷外还算平静,但是她没有儿子,而太子司马遹,一直和贾南风不和,这让贾南风起了废立心思,换一个听话的太子以保证自己可以一直掌握朝政。

同时贾南风的侄子贾谧一直嚣张跋扈,在太子面前多次无礼,但他也害怕自己未来被报复,于是在贾南风面前不断谗言,而贾南风也一直存有这个心思,对于她而言,大权在握废立太子不过举手之劳,轻轻松松就让晋惠帝司马衷废了司马遹太子之位,囚禁于洛阳郊外。

轻松的解决太子之位让贾南风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除掉太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她忘记司马炎对于这个孙子重视,司马遹是晋武帝司马炎亲自选定的,不管朝廷内外斗争如何,朝廷内外都是认可司马遹太子地位的,也因此在各种斗争中,司马遹的东宫防卫力量一直不断加强,到贾南风废司马遹之前,东宫的守卫已经有上万人之多,是朝廷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司马伦人老心不老

东宫守卫就是保卫太子的,但如今太子被囚禁,东宫守卫们开始找到掌握皇宫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的儿子,是当朝皇帝祖父级的人物,位高权重,但和爸爸司马懿一样,人老心不老,想要浑水摸鱼,在谋士孙秀的授意下,先答应东宫守卫,但却按兵不动,一方面接触贾南风,劝贾南风趁早杀了太子,以免夜长梦多,毕竟一个死了的太子才有价值。

果不其然,在贾南风杀了太子司马遹之后,司马伦有了充分起兵的理由,靠着禁军和东宫的力量,顺利进宫收捕了贾南风一党,并且废了贾南风皇后之位,随后司马伦矫诏毒杀了她,彻底掌握大权,直到此时,司马伦的行为依旧具有合法性,虽然有专权的嫌疑,但依旧得到各方的认可,但是他不满足,他想要更进一步,就是成为皇帝。

你掌权可以,但不能逾越,司马伦称帝之心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晋惠帝的亲弟弟淮南王司马允,他认为天下是晋武帝一脉的,司马伦只是旁系宗室,皇帝的宝座还轮不到旁系指手画脚,双方爆发大战,司马允不敌被杀,解决了最大的反对者,司马伦开始着手准备称帝之事。

第四幕:司马伦称帝,三王起义

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为帝,软禁晋惠帝于金墉城,这下子引来了更多的反对力量,首先齐王司马冏,司马冏参与了司马伦诛杀贾南风的夺权,但司马伦太小气,只给他一个游击将军的官,还被赶到了许昌,未能掌握大权,让他很是气愤。

一言不合就开打

司马伦篡位,他觉得自己的报复机会来了,学袁绍发檄文宣布讨伐司马伦,最先响应的就是在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他和淮南王司马允一样都是晋惠帝的亲弟弟,当年也是因为得罪贾南风被赶出洛阳,现在晋惠帝被废,于公于私,都得讨伐司马伦。

齐王和成都王不断招兵买马杀向洛阳,司马伦仓促之间只能依托于神鬼占卜之术祈求退兵,令人惊讶的是,齐王和成都王联军被司马伦的官军杀的人仰马翻,根本挡不住,眼看就要顺利平定起义了,但司马伦派往前线的将领不想继续打下去,直接跑回洛阳说齐王赢了,一时间洛阳上下惊恐不安,趁机恢复的齐王和成都王率众反攻,而司马伦也因洛阳城内兵变被杀,齐王司马冏率先进入洛阳,成功的让司马衷复位。

司马衷至此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

三王起义不是三王吗?还有一个王哪里去了?另外一个就是墙头草河间王司马颙,河间王司马颙本来以为司马伦获胜,结果发现齐王的队伍越来越大,才改了主意加入联军,且派出的军队也是磨磨蹭蹭,等司马伦被杀后,他还没走出潼关,直接躺赢。

三王起义可以说是八王之乱的序幕,最先掌权的是赵王司马伦,但他也最先出局,不过三王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清算并没有太狠,连赵王都是体面的给他赐了自尽离开这个世界,当然除了赵王一系被清除之外,被牵连的只有义阳王司马威,这是晋惠帝点名要他死的,虽然晋惠帝痴傻,但他也知道,玉玺的重要性,而司马伦篡位的时候,就是司马威掰着他的手指抢了玉玺的,因此复位后的司马衷自然要杀了他。

第五幕:八王之乱的乱世

赵王司马伦被杀后,在各方妥协和商量下,齐王司马冏在洛阳辅政,成都王和河间王回到自己的驻地,参与的都升官加爵,但问题在于,齐王司马冏是司马攸一系的,属于远亲,如今太子已经身亡,如果晋惠帝一旦驾崩,那么根据血脉和实力,最有可能即位的就是和晋惠帝的亲兄弟成都王司马颖,一旦司马颖上位,齐王司马冏的大权就到头了,他非常不愿意,于是立了晋惠帝的侄子司马覃为太子,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

大战过后就是利益的划分

成都王司马颖自然有点不开心,然而还没轮到他想做什么,第一个跳出来的居然是河间王司马颙,河间王当初墙头草的做派白白躺赢,眼红齐王司马冏掌权,于是开始谋划推翻齐王司马冏。

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间王司马颙看到齐王辅政实在是太垃了,上表陈述司马冏的罪状,兴兵讨伐首都洛阳,声称当时驻军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齐王司马冏一听,当即派人进攻长沙王司马乂,双方在洛阳城里战了三天,齐王司马冏不敌被杀,长沙王司马乂取代齐王,成为新的辅政大臣。

河间王司马颙一看齐王这么菜,浑水没能摸鱼,长沙王司马乂又成为新的掌权者,心怀不满,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但都未能成功,一气之下,直接率兵讨伐。

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挑拨成都王司马颖,双方联合起来攻打洛阳,打了几个月,长沙王司马乂虽然多次击退双方的联军,但因为拖得太久,且没有粮食,被围在洛阳都快没吃的了,是在坚持不下去了,被身在洛阳的东海王司马越率先反水关了起来,直接投降了河间王,最后长沙王司马乂被火烤而死。

八王之乱的本质就是互相夺权

这一次战斗结束后,又是享受战果的时候,东海王司马越取代长沙王司马乂成为新的掌权者,废了司马覃的太子位置,河间王和成都王回到地盘,其中成都王司马颖被封为皇太弟,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东海王司马越辅政,但公卿百官和天子仪仗都被成都王回了邺城,洛阳只有空架子,双方迟早又得一战。

果然半年不到,东海王司马越带着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双方激战下来,东海王不敌,晋惠帝落在成都王手上,不过司马颖并没有为难司马越,下令宽恕他,要他回朝,但是司马越不听,联合东瀛公司马腾及王浚,结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共同攻击司马颖,在他们联合进攻下,司马颖自然不敌,彻底失去竞争天下的实力,而且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此时八王之乱仅剩两位还在竞争,分别是东海王司马越和河间王司马颙,一年的大混战中河间王司马颙不敌被杀,晋惠帝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洛阳,而东海王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中最后的赢家。

八王之乱前前后后打了十六年,朝廷诸王政权,外部氐人叛乱,还有南方的起义,对晋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打到了后期没兵的情况下联手异族助战,直接促成了之后的五胡乱华的局面,虽然司马越笑到了最后,但他昏庸不堪,排除异己,失去人心,和其他王公大臣一起死于永嘉之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八王之乱其实就是司马炎一手促成的,先立智障皇子为太子,然后再太子妃选择上引狼入室,造成贾南风弄权,其次就是司马炎给宗室们极大的权力,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可以说司马炎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早已埋下亡国的祸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杨芷,诸王,司马炎,野心,贾南风,引爆,儿子,杨氏,自然,杨俊,司马炎,司马玮,贾南风,司马伦,杨俊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杨芷,诸王,司马炎,野心,贾南风,引爆,儿子,杨氏,自然,杨俊,司马炎,司马玮,贾南风,司马伦,杨俊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杨芷,诸王,司马炎,野心,贾南风,引爆,儿子,杨氏,自然,杨俊,司马炎,司马玮,贾南风,司马伦,杨俊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