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周朝人对生育的看重,让婚礼变成了求子仪式,也摧毁了女性的地位

周朝人对生育的看重,让婚礼变成了求子仪式,也摧毁了女性的地位

周朝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其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直到今天我们的许多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中,依然有周人的影子。

其中周朝的宗法制度,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刻。

至今,家族传承依然是中华文化的最鲜明特点之一。

在家族模式的影响下,古人对于生育尤其重视,在周代便出现了许多求子的仪式。

周代作为一个宗法制立国的朝代,家族的延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点从一些《诗经》中的篇章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周代古人聚会

比如《周南·螽斯》中就用羽翼众多的螽斯,来比喻子孙众多,并用此歌谣来祝福他人: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除了民间诗歌之外,当时的思想家们,对于子嗣延续也是十分看重的。

比如孔子认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便是“庶、富、教”,其中庶便是指人口众多。

孔子认为富足的人口,是实行宗法制的关键,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极力维护宗法制度的孔子

继承孔子学说的孟子,进一步强调了“子嗣存续”的重要性。

我们熟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成为了中国人的生活准则,在周代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就连道家的庄子,都在其《天地》一篇中写道:

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周代百姓对于子嗣的渴求和重视。

古人对于子嗣的重视,除了宗法制的影响之外,也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周代时,我国绝大多数百姓都依靠小农经济模式生活,在农具和耕种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里,劳动力就是粮食产量的保障,而生育就成了增加劳动力的关键手段。

▲劳作的农民

但在古代,由于宗法制对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打压,因此在周代有着十分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这种思想的产生,除了女子不能参加祭祀和继承爵位之外,也和女子出嫁后就要帮助夫家劳动有关,女孩从出生开始,便不被其家族,视为未来的劳动力,因此也不会受到太多的重视。

虽然周代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因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局限性造成的,但其依然对中国文明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古人的部分做法,还是需要被批判的。

周人对于生育的重视,也体现在他们对于婚礼的安排上。

如今婚礼更多代表着爱情,但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婚礼对于家族来说,代表着香火的延续。

因此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求子也成为了主旋律。

在周代婚礼的第一步“问名”中,有一个关键点是“同姓不婚”。

这种做法,如今一般被认为是古人为了防止近亲结婚设置的禁令,但我们知道古代表兄妹结婚是很常见的事情,因此古人这么做,其实是有其他的目的。

▲《百家姓》书影

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记载。

意思是:若同姓男女成亲,那么他们的子嗣数量就会很少。

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由此可见,从定亲的第一步开始,求子就成为了整个过程的主旋律。

在问名结束之后,双方家长还要带着新人的生辰八字到祖庙进行占卜,在卜辞中很关键的一项便是两人结婚之后,能否子孙满堂。

如果占卜结果不好的话,那么这门亲事,也要就此告吹。

定下结亲之后,在婚礼当天也有为求子安排的特殊仪式。

比如在迎亲的时候,新郎必须要穿着用葛编成的凉鞋“葛屦”,而且鞋子的重量必须是五两。

▲葛屦

对于这个重量的含义,我们不妨从《说文》入手进行研究。

《说文》将“五”解释为:“从二,阴阳在天地交午也。”

阴阳相交在古代,代表男女的结合,而“二”字则被认为是夫妻交叠的形状,这让“五”有了隐晦的生育象征。

与此同时,在古代巫术文化体系中,鞋子也代表着女性的身体,这让“葛屦五两”有了“继后世”的含义,这也是周代婚礼上的第一个求子仪式。

第二个仪式叫做“共牢礼”。

新郎将新娘迎娶回家后,新郎需向新娘作揖,请其进门,在进门后两人要一起吃一份祭祀用的餐食,之后用酒漱口,即“合卺”。

▲未成熟的葫芦

而合卺时用的酒壶,一般都是葫芦形状的,由于葫芦膨大的腹部像极了孕妇的肚子,因此从远古时代开始,它便是生育的象征。

共牢礼中的合卺仪式,其实也是一种隐晦的求子活动。

在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还需要带着礼物拜见新郎的父母,而这些礼物也是很有说法的。

其中两种必不可少的物品,便是大枣和栗子,这是取“早立子”之意,也是寄托了长辈对于孙辈的期盼之情。

▲如今的宗族祖庙

而在新婚三个月后,新人还要到男方的祖庙中进行祭祀,以祈求先祖的庇佑。

在祈求的内容中,生儿育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代婚礼仪式中的许多流程都和生育相关,这说明了当时百姓对于人丁兴旺的重视,其中部分习俗在我国一些地区,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在周代,如果一对夫妇在成婚之后很久都没有孩子的话,那么他们不但要承受身边人的非议,而且这段婚姻也很有可能走到了尽头。

因为当时“无后”,是最为常用的休妻理由。

为此那些长期没有子嗣的夫妇,就要想尽办法求得儿女,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古人最常见的方法是去祭拜送子观音。

但在周代佛教尚未传入我国,古人的祭祀方法,也和后人完全不同。

▲送子观音像

当时的第一种方法是祭拜神祇,而这种掌管怀孕生子的神祇,被称为“高禖”。

其中高指代地位尊崇,而禖字则取自“腜”,腜字在《说文》中的解释为“妇胎孕腜兆也”,意思是孕妇怀孕的样子,因此高禖便是古人祈求儿女的对象。

高禖作为神祇,其形象在周代并不固定,许多人会将自己的祖先当作高禖来进行祭拜,也有人将伏羲、女娲这些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当作高禖。

▲伏羲女娲

除了百姓之外,周天子在每年春天的时候,也会带着妃嫔们祭拜高禖,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将播种的春天视为一切生命的起点。

在这个时候祭祀高禖,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增加人口的强烈愿望。

除了祭祀高禖之外,古人还会通过巫觋的方式来求子。

由于周代部分诸侯国对于巫术较为抵制,因此相较于祭祀高禖,巫觋求子的方法,只存在于一小部分地区。

其中以陈国,最具有代表性。

▲如今的巫觋仪式

根据《毛诗正义》的记载,当时陈国公满,娶了大姬为妻,但是婚后很长时间大姬都没有怀孕,陈国公对此感到十分焦虑。

于是他便找来了巫师队伍,在大姬身边舞蹈做法,没过多久大姬果然怀上了孩子。

除了向神祇祈祷之外,在周代百姓还有向灵兽祈祷的风俗。

在众多灵兽中,被誉为“四灵”的麒麟,成为了孕育子嗣的吉祥物。

从周代开始,百姓就有向麒麟求子的风俗了,而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还会被叫做“麒麟童”,这也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麒麟的喜爱和认可。

▲麒麟送子图

在《诗经·周南·麟之趾》中就有用麒麟比喻公子的内容: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因此在许多地方,人们都会制作麒麟的挂饰来向其求子。

一旦有人说在哪里看到了麒麟,那些长年无子的夫妇,就会马上去到那里拜访,希望麒麟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孕”。

▲灵兽麒麟形象

周代百姓对于传宗接代看得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其甚至超过了夫妻感情,变成了评估婚姻的最重要标准。

在这种氛围下,古代的夫妻成为了从属于宗族的附庸,这对于他们感情的建立,非常不利。

而且在周代的生育观下,女性的价值被大大削减,本族的女性成为了族人眼中的“负担”,而出嫁的女子,则被当作生育工具。

这极大地危害了女性的尊严和地位,甚至威胁到了部分女性的生命安全。

而在周代之后的封建王朝中,宗法制依然是统治者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手段。

这也造成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女性的地位,一直相对低下。

▲古代婚礼

而且人们对于婚姻中的夫妻感情,也并不重视,这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进步,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但与此同时,这种重视生育的观念,也让我国形成了独有的家族文化。

中国人对于亲情的重视和维护,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

因此我们要努力从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中“去粗取精”,在保留传统文化特点的情况下,去除其糟粕,助力中华民族再次腾飞。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诗经》、《论语》、《庄子》、《说文解字》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周代,家族,古代,影响,子嗣,中国,婚礼,仪式,生育,女性,周代,螽斯羽,宜尔,婚礼,麒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周代,家族,古代,影响,子嗣,中国,婚礼,仪式,生育,女性,周代,螽斯羽,宜尔,婚礼,麒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周代,家族,古代,影响,子嗣,中国,婚礼,仪式,生育,女性,周代,螽斯羽,宜尔,婚礼,麒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