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永乐大帝朱棣的次子,喜功好杀,素有战功,他与朱棣相似,都是战场杀伐之人。作为次子,眼看着其貌不扬的长兄朱高炽,一步步的从世子成长为太子,又登基称帝,他始终有颗不安分的心。
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朱高煦作为大将,冲锋陷阵,为靖难成功屡立战功。朱棣在征战过程中,数次处于险地,又是他的这个儿子,神兵天降,替他解围。朱棣欣赏自己的这个儿子,因为他跟自己很像,再加上数次解救自己于危难之中,感念之心溢于言表,所以,他对朱高煦勉励道:“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翻译过来就是,朱棣老了,世子朱高炽又多病,朱高煦你要继续努力,还是有机会成为世子的。就是这句勉励的话,让朱高煦那颗不安分的心开始燃烧,他觉得父亲是支持自己的,再加上自己军功卓著,从此,在夺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管形势如何、艰难坎坷,他始终没有放弃。
早在靖难还未成功之时,朱高煦就买通朱棣身边的太监,诬陷世子私通朝廷,这件事最后被朱高炽轻易化解。永乐时期,朱棣令朱高煦就职藩王,但朱高煦不是嫌路远,就是抱怨蛮荒之地,朱棣慢慢地察觉到,朱高煦有了争储之心,他斥责朱高煦,将其贬为庶人并囚禁起来。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苦苦哀求,这才保住朱高煦一命。事后,朱棣勒令朱高煦就藩乐安,不得有误。朱高煦的就藩之路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朱高煦就藩乐安后,并没有做一个清闲王爷,而是磨枪练兵,枕戈待旦。公元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尚在南京。此时,处于山东乐安的朱高煦,比朱瞻基先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所以他准备在朱瞻基由南京返回北京的路上截杀他,然而这个计划又落空了。叔侄俩交往二十余年,彼此相知,朱瞻基了解朱高煦的用兵之道,所以未做准备,率领轻骑,星夜赶回北京。
有些人的行为,外人看起来甚是不解。朱瞻基是朱棣钦定的皇太孙,仁宗立诏的皇太子,身边有夏原吉、三杨、张辅等大臣辅政,而且朱瞻基本人能文能武,且上位后,对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都很好。最为重要的是,此时朱高炽已死,无人会再迁就朱高煦。就是在如此形势下,朱高煦依然要反。朱高煦首先在乐安周边,烧杀抢掠,以试探朝廷的态度,而此时朱瞻基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让朱高煦看清形势,不要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朱瞻基本意是给自己的二叔一个悔改的机会,没想到在朱高煦眼里,这竟成为皇帝示弱的信号。公元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随后,朱瞻基御驾亲征,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朱高煦制服,并带回北京囚禁。
朱瞻基毕竟念及亲情,有一次,他去看望被囚的朱高煦,却不想被朱高煦绊倒。皇帝威严,岂容挑衅,随后朱瞻基命人用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将朱高煦活活烤死。
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朱棣没有传位给朱高煦?首先是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规矩。如果抛开这个身不由己的条件,只看个人行为,会发现朱高煦实际是个顽劣不安分,寡恩不仁义的人,有朱棣压着的时候还不会太出格,但是一旦得权,必将祸及天下,朱棣对这点看的很明白。朱高炽父子对待朱高煦算得上仁至义尽。朱高煦本可以成为一个位高权重,养尊处优的王爷,却被一颗不安分的心,折腾到不能善终。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朱高煦的自作孽,也许是源于朱棣对他的那句勉励,也许即使没有那句勉励,凭借他的性格也依然会走这条路。历史没有如果,但人却需要自知,倘若朱高煦在截杀朱瞻基不成后,能正确分析形势,及时止损,那最后也不至于落得个兵败身死。人要安分,人贵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