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凭借一篇《滕王阁序》而封神,至今让后人仰望和敬佩。
不过在政治上,王勃的所作所为却着实令人无语,他的人生好似与当官犯冲,往往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会遭遇重大波折。
王勃少有才名,十分聪颖,六岁的时候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便读完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顺带还找出了不少专业的错误,并撰写了《指瑕》十卷来更正。
等到十岁的时候,他更是读完了《六经》,这就相当于自学读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这等天资,绝对是旷世神童,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读书上的顺利,让王勃觉得没有任何难度,便萌生了去学医的心思,于是他又跟随曹元在长安学了两、三年医,如果他能坚持下来,说不准还能成为华佗那样的神医。
可是学医学累了,王勃觉得还是读书轻松,于是便重新捧起课本,并报名参加了唐朝举行的特殊人才招生考试。
至于说为何不能他不参加正常的招生考试,这是因为当时的王勃在年龄上还不达标,按照古人所讲的“二十而冠”,此时年仅16岁的王勃就是未成年。
可他在这次考试中,愣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至于还被朝廷授职朝散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王勃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编制内官员。
未成年的王勃凭借实力取得了古代无数读书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度,当真让人忍不住夸赞其顶呱呱。
在所有人看来,王勃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即便是整个宰相当当也不在话下,可是让人们没想到的是,王勃却栽在了一篇斗鸡文上。
王勃写斗鸡文
王勃当上了朝散郎之后,经过主考官的介绍,成为了沛王府中的修撰,也就是沛王的陪读和文字秘书。
沛王指的是李贤,这位仁兄可了不得,他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后来他的哥哥李弘猝死后,被册立为了皇太子,期间曾三次监国,受到了唐高宗的称赞和满朝文武的拥戴。
只是李贤有个心狠手辣的亲妈,在权力面前,受到了武则天的猜忌,最终被废为庶人并流放巴州,武则天主政后,被酷吏丘神勣逼死,当然这是后话了。
王勃在沛王府当秘书,很快获得了李贤的赏识,不过王勃对此并不满足,毕竟他的志向是当大官,必须得有皇帝的赏识才管用。
所以王勃有机会就会用自己华丽的辞藻来拍一拍唐高宗的马屁,只是唐高宗对于政事不太感冒,王勃自然没有等到出头的机会。
时间一晃,又过了两年,18岁的王勃觉得是时候做点改变人生的事情了,于是便开始继续在李贤身上寻找突破点。
当时李贤的玩心比较大,平日里总会和弟弟们斗鸡,斗鸡这个活动在古代是很受王公贵族欢迎的,看着两只原本温顺的鸡斗得你死我活,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那么一天,英王李显来找李贤斗鸡,王勃觉得此时应该为李贤的斗鸡鼓鼓劲,于是提笔写下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打算用文字让李显的鸡失去斗志,让李贤的鸡斗志昂扬。
这文章写得洋洋洒洒,令李贤看的十分过瘾,可谁也想不到,这篇开玩笑性质的檄文会传到唐高宗那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唐高宗看到后,龙颜大怒。
唐高宗很生气
在古代,檄文可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这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德政府公告,或者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说白了,就类似于现在的政府公告,是非常正式隆重的官宣,容不得半点玩笑。
可是王勃却用在了斗鸡上,很显然,这是十分荒唐的行径,作为一个聪明的才子,王勃哪会不知道檄文的作用。
他如此这般行径,倒也不全是故意为之,很可能就是开玩笑的,毕竟他还年轻,看不懂朝堂的肃杀。
或许很多人觉得,开个玩笑而已,唐高宗有生气的必要吗,更何况王勃此举还是为了讨他儿子的欢心。
其实,这倒不怪唐高宗小心眼,而是这种檄文实在是太敏感了,拿檄文开玩笑,就是在拿官府的权威开玩笑,无论哪个朝代这都是大逆不道的。
唐高宗为了杀鸡儆猴,自然要抓住他的小辫子,所以直接下命令:
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作檄文,有意夸大事态,实属挑拨二王关系,当立即逐出长安。
雄心勃勃的王勃就这样灰溜溜地被贬了出去,随之而去的还有他刚刚有起色的仕途。
此时的王勃仅仅只有18岁,按理说,年轻便有无限可能,只是紧接着王勃又犯了事,这次犯的是故意杀人罪。
王勃差点被杀
王勃被赶出长安后,去了虢州当参军,相当于地方武装部的文职干事。
本来王勃对于被贬这事就挺闹心,但很不巧的是,当地有个名叫曹达的官奴,因为犯了事躲到了王勃家里。
一开始王勃并不知道此人犯了事,但是等他知晓后,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因为王勃此举已经属于窝藏罪犯,按照唐律,窝藏罪犯也要被处以刑罚。
害怕受到牵连的王勃,便私自将曹达给杀死了,这下好了,王勃直接从窝藏犯变成了杀人犯,被人告发后,王勃也因此犯了死罪。
不得不说,王勃这波操作实在是太迷幻了,让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按照唐律规定,死刑犯需要地方上报到中央核准后才能执行,只要核准完毕,王勃就得脑袋搬家,好在王勃命不该绝,在中央核准死刑的时候,唐高宗换了年号,随后进行了一波特赦,王勃因此捡了一条小命。
只是王勃也连累了他当官的父亲,此举直接让他们王家走向了家族数年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
王勃被特赦出狱后,在家里呆了一年多,此时王勃杀人的事件也已经平息,朝廷还打算将其官复原职,可是王勃实在是怕了,他并没有接受,反而打算去探望被贬到交趾县的父亲。
这一路上,王勃想了很多,当他见到生活窘困的父亲后,内心自责不已,如果不是他的任性妄为,他的父亲也不会遭此一劫,只是他却无力与命运抗争。
在回去的路上,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身亡,终年27岁。
纵观王勃短暂的一生,那篇极不起眼的斗鸡文都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何其悲哀!
参考文献:《旧唐书》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