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宠信安禄山
安禄山从偷羊贼到三镇节度使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李林甫和唐玄宗。自私的李林甫撤走了压在胡将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改为宰相遥领边境,任由胡将掌控一方军权。唐玄宗大批启用胡人,委任他们为地方节度使,甚至兼领其他诸镇,致使精兵尽归北境。
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宠爱也非比寻常,除了给他河北三镇节度使的官职,还破例将其封王,李唐兵马五十四万,安禄山独占十八万,且是最精锐的骑兵。
李林甫活着的时候,安禄山不敢有异动,李林甫死后,接任的杨国忠不学无术,败坏朝纲,却对领兵在外的安禄山非常敌视,屡屡密告唐玄宗,安禄山将要谋反。
李林甫制约安禄山
唐玄宗并不相信杨国忠的话,但还是将安禄山召回长安,当着杨国忠的面赏赐给安禄山一千万钱,并委任他为御马总监和牧马总管,将全国的马匹交到安禄山的手上。
安禄山得寸进尺,向唐玄宗要了几千张空白委任状,用以收复契丹、铁勒诸部的人心,唐玄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长安三个月,安禄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兵马、钱粮甚至笼络人心的官职,只要安禄山开口,唐玄宗一概批准。离开长安时,担心杨国忠私下命人暗杀,安禄山始终闷闷不乐,却被唐玄宗和高力士理解为对攻击他的朝臣不满意。
于是,唐玄宗又将除杨国忠外的其余不满安禄山的朝臣全部贬黜外放,重臣、宗室、百姓,但凡有人言及安禄山将要谋反,唐玄宗立刻将其拘捕,送到范阳,交给安禄山处置。
唐玄宗宠信安禄山
安禄山收买辅璆琳
天宝十四年,七十一岁的唐玄宗发现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真话了,最亲近的宦官高力士也不再言语。安禄山照常送来官员的任命状,他用二十多个亲信胡人将领取代了河北的汉人将领,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并未因为朝臣不断的告状而下降分毫,大手一挥,又为安禄山送上了一份造反的资本。
宰相杨国忠和韦见素担忧自身的未来,安禄山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二人力劝唐玄宗密查安禄山,为了协调宰相和将军的关系,唐玄宗非常不情愿的派遣宦官辅璆琳前往范阳,早就被安禄山收买的辅璆琳在范阳大吃大喝一顿后,回到长安对唐玄宗一顿忽悠,年迈的老皇帝确信,安禄山永远不会反。
唐玄宗的自信没过多久就被安禄山击得粉碎,侍中裴士淹宣抚河北,差点被安禄山砍了脑袋,密使冯神威宣读圣旨,安禄山不跪不拜,已经万事俱备的安禄山,根本不把唐玄宗放在眼里了。
而辅璆琳收受贿赂被告发则彻底击溃了唐玄宗的自信心,他终于相信安禄山要反了。
安禄山要反
安禄山建立燕国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军十五万,南下洛阳,七天后,河北各郡县告急,战败、投降、被杀的信函连续不断的送往长安,交到唐玄宗的手中。
唐玄宗没有御敌之策,他在逃避,和平的日子太久了,他已经忘记了如何打仗,朝中宰辅面面相觑,唯有杨国忠一人眉飞色舞,他在为提前预知安禄山造反而沾沾自喜,更为马上就要建立一个不世之功而兴奋异常。
一个平定南绍都需要损失二十万兵马的无能宰相竟然夸下十天内扫荡安禄山的海口,这种玩笑话,老皇帝唐玄宗竟然相信了。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第七天,大唐军界最闪耀的三颗将星,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陆续奔赴战场,这些打穿西域,名震寰宇的大将肯定想不到,不入流的安禄山竟然让他们从神坛跌落到谷底。
十二月初,安禄山大军渡过黄河,攻占陈留,与封常清对峙与虎牢关,与杨国忠一样,封常清也犯了轻敌的毛病,在他看来,安禄山的手下不过是一群蝼蚁,翻手之间就可将其碾为齑粉,但是很不幸,齑粉却是封常清和他手下的六万兵马。
封常清对阵叛军
封常清兵败虎牢关
封常清在虎牢关五战五败,只身逃离,投奔陕郡的高仙芝。高仙芝接到的是唐玄宗的死命令,进军虎牢关,援助封常清,可如今叛军攻势太猛,前进无异于送死,他想到了撤退,退守潼关将安禄山挡在关东。
高仙芝还未动,安禄山大军就已经袭占了陕郡,叛军的战斗力和速度都不是高仙芝手下能够相比的,他只能按照原计划,狼狈逃往潼关,固守待援。
十二月十六日,安禄山进占洛阳,自范阳起兵到吞并洛阳,安禄山仅仅用了三十七天的时间,除去行军时间,他只用了半个月就占有了河北、河南。
安禄山进占洛阳
不仅唐玄宗感到意外,安禄山也没有想到唐玄宗的盛世如此不堪一击,他在范阳刚刚起兵,河北诸郡太守跑得跑、逃的逃,当他的大军占据河北后,河南各地太守也陆续跑了,攻占洛阳,山西、陕西的太守们仓皇逃窜,占据长安,甘肃太守弃城逃亡。
太平日子过久了,李唐从上到下都失去了最起码的抗压能力,遭遇重大苦难时,只懂得顾影自怜,丝毫不去反抗、斗争,更重要的是,长久的盛世让他们不愿意相信灾难的到来,他们只能逃避。
洛阳失陷,安禄山在李唐东京正式称帝,建立大燕国。退守潼关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有了难得的喘息之机,赶紧加固城防。
安禄山称帝
李光弼增援河北
就在高仙芝与封常清静候安禄山大军攻城时,唐玄宗却将与高仙芝素来不和的宦官边令诚的诬告当作至理名言,残忍地斩杀了两位大将,可怜高仙芝与封常清,为李唐打了一辈子天下,却死在了最信任的皇帝手里。
高仙芝被杀后,病重的哥舒翰被推上了潼关守将的位置,带着唐玄宗临时募集而来的十八万虾兵蟹将,哥舒翰极不情愿的前往潼关。
此时,天平仍然是倾向于唐玄宗的,河北战场的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异军突起,搅扰的安禄山后方不得安宁,安禄山不得不将史思明放在河北,围攻颜氏兄弟。山西战场,五十九岁的郭子仪所向披靡,击破叛军薛忠义后,围攻云中,他的亲信将领李光弼领兵一万,直插河北常山,连胜史思明,解了颜真卿的围。
李光弼
等郭子仪到达河北后,史思明在两大名将的连续攻击下,惨败九门城,损失数万人,河北大部被郭子仪、李光弼和颜真卿占领,昔日清河少年李萼为颜真卿谋划的固守潼关、扫荡河北,切断洛阳与范阳的联系,南北分兵,各个击破的战略时机已经来临。
以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能力,加上强大的朔方军和河北各地百姓自发组织的义军,实现李萼最终的规划并非难事。
但是,丢掉半壁江山的唐玄宗和不学无术的杨国忠却在这个时候催促哥舒翰从潼关出兵,这种急功冒进的行为立刻遭到了郭子仪和哥舒翰的质疑,可惜,皇命难违。
唐玄宗仓皇逃跑
世人都知道,守住潼关就是对郭子仪最好的帮助,安史之乱或许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平定,身在洛阳的安禄山已经准备逃奔范阳了,他所面临的危局要远远高于李唐,可唐玄宗就只相信杨国忠。
唐玄宗想要哥舒翰用一场大胜来重振他皇帝的声威,却不曾想,等来的是一场大败,哥舒翰带着十八万杂兵被迫钻进安禄山的口袋中,主帅被擒变节,却安禄山屠杀,十八万将士血染沙场。
潼关失守,唐玄宗秘密地带着宠妃、宠臣、宗室和禁军连夜逃离长安,第二天早上,群臣和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丢掉他们跑了。
李唐的人心已经被唐玄宗完全搞散了,长安城不战而降,百姓被屠戮,财产被掠夺,皇宫被霸占,昔日的盛世长安,如今沦为吃人的地狱。
唐玄宗逃亡
马嵬驿兵变
唐玄宗前往巴蜀的逃亡之路与难民无异,靠百姓的接济走走停停,饱一顿饥一顿,闻讯而来的百姓都在指责老皇帝的不是,唐玄宗的龙威在百姓诚恳的责备面前也丢失的一干二净。
抛家舍业、丢妻弃子护送唐玄宗逃亡的禁军更是非常不满,到了马嵬驿时,禁军一个个都不走了,群情激愤,禁军将军陈玄礼自知已经很难驾驭这些怒火中烧的将士们了,他为众人找了一个发泄对象,杨国忠。
杨国忠当这个发泄对象其实有点冤,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唐玄宗和李林甫,杨国忠更像是一个背锅的,但此时已经别无选择,总不能拿老皇帝的人头发泄吧。
杨国忠被愤怒的禁军将士乱刀分尸后,不仅没有平息众人的愤怒,禁军将士反而开启了一波又一波的疯狂杀戮,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他们内心的不满和恐慌,朝中的宰相、尚书,唐玄宗的宠妃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相继被杀,一直杀到唐玄宗的住所,万般无奈的唐玄宗只好硬着头皮出面安抚士兵。
唐玄宗万万没有想到,士兵还有一个要求,诛杀杨贵妃,杨国忠是她的哥哥,杨贵妃虽然从未干政,却也成为三尺白绫下的亡魂,与其说他是被禁军逼死,不如说她与杨国忠一样,替唐玄宗背黑锅而死。
李唐遭逢这样的乱世,总要有人来承担这一切的罪名。
李亨北上
缢杀杨贵妃后,禁军将士终于消停了,但在第二天,他们又不走了,剑南道是杨国忠的老巢,他们刚刚诛杀了杨国忠,肯定不愿意再去剑南道了,唐玄宗没办法,只好顺从他们的心意,前往扶风。
马嵬坡这个地方让唐玄宗失去了宠爱的妃子和大臣,他的儿子,太子李亨也在此处与他分别,唐玄宗前往扶风,直奔蜀地,继续逃亡,李亨则跳出了唐玄宗的控制范围,前往灵武,成为反击安禄山的新一任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