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指的分别是齐、楚、燕、秦、赵、魏、韩等七个诸侯国。
那么这七国的国君,分别是什么姓氏呢?
齐国国君:他们比较特殊,前期是姜姓吕氏,后期是妫姓田氏。
楚国国君:芈姓熊氏。
燕国国君:姬姓燕氏。
秦国国君:嬴姓赵氏(或者嬴姓秦氏)。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
魏国国君:姬姓魏氏。
韩国国君:姬姓韩氏。
从以上各国国君的姓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几类:
第一类,姬姓诸侯国,他们分别是燕国、魏国、韩国。
第二类,嬴姓诸侯国,他们分别是秦国、赵国。
第三类,其他姓氏的诸侯国,分别是齐国和楚国。
那么问题来了,归为一类,难道就证明,他们有亲戚关系吗?同一个姓氏,是否代表他们的祖先相同呢?
一、姬姓诸侯国国君,未必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分封的过程中,还是相当偏心的。当时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居然有53个诸侯国都是姬姓诸侯国。
好家伙,难怪周天子前期的大位固若金汤,原来周围这么多亲戚在旁边鼎力支持。这也是西周天子为啥能号令群雄的重要原因,大家都是亲戚嘛!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姬姓诸侯国实在是太不给力了,陆续被人家兼并了一大半。为数不多剩下的,也只能是苟延残喘,再也没有当年的实力了,这么一来周天子的权威也就跟着一落千丈了!
那么到了战国时期,姬姓诸侯国只剩下3个的情况下,这3个诸侯国的国君,是否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呢?
第一,燕国国君,大概率是周文王的后代。
燕国第一代国君,是大名鼎鼎的召公。一般大家都知道,周武王去世以后,让周公旦辅政。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
其实在周公旦辅政的同时,还有一个召公奭,也是辅政大臣。召公奭,全名姬奭,他的封地在蓟,也就是北京,在这里,他建立了燕国。
但是姬奭并没有到燕国去治理地方,而是依旧在镐京辅佐周武王及其后人。为了让姬奭在京城安稳工作,周武王便在京城周围划了一块地给姬奭,这块地就是召地,因此他又被称之为召公奭。
燕国历代国君,全部都是召公奭的后人,而召公奭在很多史料中,都被证明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所以说燕国国君按道理就是周文王的后代。
第二,魏国国君,板上钉钉的周文王后代。
魏国在战国以前,压根就不是个国家,三家分晋以后,他们家才出来创业的。此前魏国先祖,一直都是给晋国打工的。
周文王姬昌,有一个庶子叫毕公高,被周武王分封到毕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结果毕国被西戎给灭了,毕国的宗族子弟四处流散。
其中一部分到了晋国生活,到了毕万这一代,得到了晋献公的赏识,因此他们家才再次发达起来。所以说毕万的后人,那自然也是周文王的后代了。而毕万便是魏国的祖先。
第三,韩国国君,未必是周文王的后人。
这事儿就说不清楚了,因为韩国国君的祖先韩武子,虽然是姬姓韩氏,可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他是周文王的后代。
而且在《史记,韩世家》当中,只是说韩武子和周天子都是姬姓,并没有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好下定论。
二、嬴姓赵氏诸侯国,系出一脉。
战国七雄当中,最惹人眼球的两个诸侯国,自然是秦国和赵国。因为他们俩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悍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他们俩打起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他们的国君都是嬴姓赵氏呢?难道说他们是一家人?还真是这么回事。
商朝末年,有个叫飞廉的大臣,他有俩儿子,分别是恶来和季胜。
其中恶来的后代里,有个叫秦非子的人,便是秦国始祖。
而季胜的后代里,有个叫造父的人,便是赵国的始祖。
由此可见,秦国和赵国的国君,其实系出一脉,都是飞廉的后代。飞廉号称飞毛腿,常常在外面出差。
有一次他被纣王派出去办事情,他儿子恶来就跟着纣王一起对付周武王的军队。结果恶来在大战中战死,他的后人们也就成了周武王军队里养马的奴隶。
第一,嬴姓赵氏的由来。
等到飞廉回来以后,发现纣王已经被灭了,商朝也被周朝给取代了。因此飞廉就带着小儿子季胜隐居了起来。
不过季胜的后代比较给力,很快得到了周成王的赏识,继而开始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地盘。一直到季胜的曾孙造父,成为了周穆王的亲信,得到了封地赵城,因此就有了嬴姓赵氏。
第二,嬴姓秦氏又是怎么回事?
按照道理,恶来这一支,和季胜这一支,到了后来就八竿子打不着了!为啥恶来的后人里也有嬴姓赵氏呢?
其实这跟嬴姓秦氏发家的时间有关系。当初恶来被杀了以后,他的后代长期得不到重用,可季胜的后代,却早就发达了起来,尤其是第四代人造父的时候,更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赵城。
因此恶来的后人们,也就跟着季胜的后人们后面混了!一直等到秦非子出现,状况才得以改变。周孝王时期,想找一个善于养马的人给国家养马。
选来选去,终于找到了秦非子。秦非子养马的技术很高,很快就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因此有了秦地这么一块封地,自此也就有了嬴姓秦氏的说法。秦国国君都是秦非子的后代。
三、齐国要分两部分来看。
西周建立以后,论功行赏,因此姜子牙得到了齐地作为封国,建立了齐国。所以说姜姓吕氏便是齐国国君的姓氏。
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姜姓吕氏开始越混越差了!这期间,有个叫陈完的公子,从陈国逃难到齐国混饭吃。为了躲避仇敌,他甚至改氏为田氏,这就是妫姓田氏的由来。
陈完的后代,越混越给力,一直到田和将齐康公流放以后,妫姓田氏彻底取代了姜姓吕氏,成为了齐国新任掌门人的姓氏。田氏代齐,也成了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之一。
四、楚国国君,是祝融后裔。
以上6个诸侯国的国君,不管咋说,都能跟三皇五帝扯上关系。可楚国国君的先祖,却是火神祝融。
祝融的后代里,有个叫季连的,他是芈姓的第一代始祖,此后芈姓便在楚地逐渐演化成了各种不同的氏,比如著名的屈景昭三氏。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