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晋国,不得不提唐国,南北朝徐才《宗国都城记》载:“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陶唐氏乃帝尧后裔之国,居于山西黄河、汾河一带。根据《史记·晋世家》,成王初立,唐人作乱,周公灭之。成王将唐人迁到杜国(陕西西安雁塔区杜城村)。成王“桐叶封弟”戏言成真,叔虞在唐国故地受封,是为唐叔虞。叔虞之子燮父继位后,改国号为晋,晋国自此始。晋国初始辖地以今山西翼城县、襄汾县一带为主,翼城素来被誉为“晋南咽喉”要地,襄汾县境内则有著名的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
“晋”的甲骨文为“两箭簇插入箭匣”之形,《集韵》:“晋,子贱切,音箭。”古时晋、箭的发音是一样的,两 者渊源颇深。本义跟“习射”有关,故有“挺进”之义,后加“扌”为“搢”,代替“晋”之本义,其“习射”之义消失。从《周易》之“晋卦”及出土铭文可知,商周之际“晋”字已引申到“晋级、疾进”等字义。“晋”字仅出现于甲骨残片,其义不确。《史记·晋世家·索隐》:“唐有晋水,至子燮改其国号,曰晋侯。”古籍中说燮父改唐为晋源于唐地晋水。既有以晋命名的山水,那么曾经这里必存在活跃着一支晋氏族系,虽已消亡,但地名却被保留了下来,甲骨中提到的“晋”很有可能是商代晋方。
有学者以《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的“唐叔得禾,异母同颖(唐叔得到二茎共生一穗的粟禾)”为依据,得出燮父改唐为晋的真相,并阐释“晋”字本义实为“嘉禾”,与“习射”无关。此说法也可以认为燮父不但改国号为“晋”,还创造了一个“晋”字,难免牵强。周代方国名基本都是上古时代存在过的,原创几乎不大可能。从残片的甲骨文到金文的“晋”字来看,两字一脉相承,可见该字早已存在。再说“唐叔”是指唐叔虞,且“得禾”后受成王之命施恩于当时尚处于贫瘠之地的东土鲁国,周公感恩方作《嘉禾》。这件事跟多年后燮父改唐为晋之因果并无直接关联。
晋的甲骨文
故笔者以为晋国当源自上古晋族,这支晋族精于习射,擅长捕狩,曾与陶唐氏并存,由于种种原因而没落。姬姓接国后,崇尚武功的燮父觉得“晋”有进取开拓之义,遂改“晋”为国号。战国时韩国以“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噱头名扬一时不是没有依据的。
国名寓意满满,被戎狄环伺的晋国却在将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直到东西周交替之际,晋国第十一任国君晋文侯(仇)迎来了使晋国扬眉吐气的机会。《竹书纪年》记载,犬戎乱周后,幽王死,西周亡,申侯等诸侯拥立周平王,而虢公翰等则拥立周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二十一年后,即前750年,晋文侯果断站队周平王,举兵诛杀周携王,成为匡扶周室的大功臣,晋国的国际地位因此水涨船高。
但另一面晋文侯诛杀周携王的行为也为日后晋国内乱种下了因果轮回。晋文侯得到周平王大量的土地赏赐,晋国疆域大大扩展,使得国君有大量闲置土地封给亲族。晋文侯死后,其子晋昭侯上任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不顾违返封地不得大于国都的礼制、将曲沃(山西闻喜县)封给当初跟随君父攻打周携王的晋国功臣叔叔姬成师(曲沃桓叔,晋文侯之弟),为日后“曲沃代翼”兄弟阋墙埋下了祸根。
晋国真正崛起自晋献公(曲沃桓叔之玄孙、晋武公之子)始,灭狄降戎,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使得晋国疆域空前膨胀,控制范围一度包括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广大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超级大国。晋献公开疆拓土手到擒来,其创造的“假道伐虢”成为后世教科书式的军事案例,被列入《三十六计》。然而家族经营却是一地鸡毛,一手 炮制了“骊姬之乱”,致使父子兄弟相残,险将晋国推向万劫不复。却意外孕育了春秋第二任霸主晋文公(重耳),从此开启晋国称霸一百余年的历史。
六卿势力分布
但所谓物极必反,晋国最终走向灭亡的也是源于强大。当初晋武公以小宗取代大宗后,其子晋献公为防止诸公子作乱,采用大夫士蔿的主张,大肆削弱公族势力,大量族人外流,致晋无公族,为日后外卿当权提供了温床。晋文公流亡国外时,追随他的基本是异姓,如赵衰(赵成子)、魏犨(魏武子)等。这些人因辅佐晋文公称霸有功,家族地位节节攀升,直接影响到后来赵氏、魏氏的发家。晋国晚期的政坛形成了以中行氏、范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为首的六卿十一大家族轮流当政的局面。各家族之间明争暗斗,经过层层血腥涮洗,最后以赵、魏、韩三家联合击败最大政敌智氏而告终。前403年,赵魏韩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前376年,晋国正式灭亡。部分晋人以晋为氏,形成晋姓。
文/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