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七月,被朱元璋钦定为大明王朝接班人的朱允炆,在初登皇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燕王朱棣同母兄弟周王开刀,在这之后的建文元年四月,朱允炆又开始相继削齐王、湘王、代王三人再将他们逐渐贬黜为庶人。两个月后的六月,岷王也被建文帝贬黜庶人迁往漳州。
在把这五位自己的叔叔们,相继贬黜流放或是逼死后,朱允炆的目光则是瞄准在了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身上,作为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他向来都是朱允炆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防止实力雄厚的燕王起兵造反,建文帝早在洪武三十一年的十二月,就派军队驻扎北平并且削弱燕王封地所属兵权。在这之后朱棣为自保,便借故引用《皇明祖训》中靖难一次的旗号,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
而朱棣起兵造反这一战事,也被后世称为“靖难之役”。这场叔侄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引起了后世之人的广泛议论。彼时靠着靖难之役成功上位的朱棣,则是开创了大明三大盛世之一的永乐盛世。尽管朱棣开创的大明盛世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知晓他的名字也会名垂青史流传千古。
但让朱棣未曾预料到的是,他在夺位过程中所采取的”靖难”手段,虽是助其青史留名,但却也留下了一系列家族隐患。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汉王朱高煦也会效仿父亲的走上一条不归路。靖难之役的爆发以及成果,无论从历史角度而言还是站在朱棣的个人角度而言无疑是丰硕的。
但倘若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朱棣在1399~1402这四年的靖难之役中的斗争结果是失败,是否有可能改写明朝的历史呢?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朱棣及其势力可能无法夺取皇位,而建文帝朱允炆则可能继续统治下去。
然而,即使历史发可以重来,但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也不一定能够避免被铜缸烤死的悲惨下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朱高煦的性格,就会发现朱高煦在效仿父亲朱棣这场仿效父亲的行为中,朱高煦已经在政治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这种政治意识判断的错误也让他无法逃脱悲惨命运的束缚。
藩王在各个朝代都存在,藩王之所以能够成为藩王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国元勋凭借杰出的功绩成为藩王,另一种是作为皇帝的直系亲属拥有世袭的藩王称号及封地。在这两种情况之中,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代表着藩王是仅次于皇帝之下权势最为滔天的人物,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封地和领土。
也会随着己身势力的逐渐壮大,而开始滋生野心当藩王们的这种野心逐渐扩大后,就会对中央朝廷形成威胁。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一些消藩事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而最为成功、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消藩事件就是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
吴三桂原本是明朝在山海关驻守的重要将领,当李自成攻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时,吴三桂本打算投靠李自成。但是,李自成却绑架了吴三桂的家人和心爱的陈圆圆,这激怒了吴三桂,他决定与李自成反目,转而投靠清朝。
于是吴三桂开启了山海关大门,让清军进入中原,很快清军就消灭了李自成,建立了大清朝。由于吴三桂立下了大功,他则是被清廷封为平西王,还有其他一些藩王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但在这三人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为强大。
在康熙登基后,吴三桂的势力已经变得相当强大,成为了云南的实际领导者。康熙不能坐视这个巨大的威胁存在,于是决定消除吴三桂的势力,而吴三桂也不会袖手旁观,开始与大清朝对抗。当时,吴三桂拥有绝对的优势,几乎可以压倒大清朝,只是他没有统一整个国家的野心。
他的进攻一直持续到长江对岸,然后突然停止,打算与康熙通过长江划界治理各自的地盘。这种战略如今看来可笑,但也表明了吴三桂只想偏安一隅之心没有反叛意图。吴三桂的举动也给了康熙一个喘息和准备的机会。当康熙恢复元气时,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最终以失败告终。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也成为了一代佳话广为流传,但有赢必有输,“建文帝消藩“就是以失败告终的最典型案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仅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战友慷慨赏赐,对于家族成员更是毫不吝啬。他效仿历代开国皇帝的做法,封赏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希望能够确保他所奠定的江山能够延续下去。他从宋朝和元朝得不到宗室藩屏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重新建立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封藩制度。公元1370年开始,朱元璋将自己的皇子分散到各地封为王,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镇守大明的边疆。
他有26个皇子,除了夭折的第二十六子朱楠未被封赏以及原本就是皇太子的朱标,其他所有子孙都被封为王。这种封赏的制度也为明朝的继任者们提供了坚实的家族支持。朱元璋认为只有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才能使他建立的帝国得以长久。他封赏子孙,既是为了照顾家族利益,也是为了确保朝廷的稳定和边疆的安全。
对于朱元璋而言,朱元璋认为将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稳固王朝,因为他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这其实也是他的私心,他希望整个王朝都掌握在“朱家人”的手中。然而,这种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当我们看一看叶伯巨的下场后就会知道。
作为洪武年间的国子生叶伯巨曾经提醒过朱元璋,分封太多会导致诸王相互对立,在之后又以汉朝和西晋的历史故事来警示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完全没有听进去,反而将叶伯巨关进了大牢。
或许朱元璋自小生活贫困,但兄弟间的关系却十分融洽,他并不认为争权夺利会导致兄弟之间的纷争。他一直坚信,只要公平对待每个儿子,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朱元璋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就是问题,朱元璋的铁律他的子孙后代几乎都严格遵守,作为一个君王他最擅长的就是拿捏人性,但身为一名父亲和祖父,他却低估了子孙们的人性,历史事实证明,朱元璋恰恰也是在这一点上犯了错误。
朱元璋的藩王政策虽然让他的子孙后代人人都有封地有官爵,但最终却引发了内部纷争和争斗,他的子孙们为了相继争夺权力和地位,则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斗争和动荡局面。朱元璋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他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腐蚀性,而朱元璋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为朱允炆的悲剧和朱棣的上位埋下了伏笔。
在封建王朝时期于布衣百姓而言,子嗣过多的好处就是:家庭劳动力居多,当家庭劳动力过多时春耕秋种时就会有劳动力。于富商巨贾而言子嗣过多的好处就是在继承家产时,分散了财产风险避免了鸡蛋同属一篮子的尴尬。但于朱元璋而言子嗣过多的好处,则是可以帮其稳固大明江山戍守边疆,而坏处则是可能引发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
九子夺嫡从一定程度而言,在朱元璋的洪武朝时期几乎难以出现,对于皇位继承者的问题,朱元璋在还未创立明朝依附韩林儿龙凤政权,被封为吴国公时,就将世子之位传于自己的嫡长子朱标,在创立大明王朝后他更是早早地立朱标为太子,这样一来其他的儿子就可以成为藩王,不会因为皇位继承而产生争斗。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聪明才智,勤奋好学,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和赞许。
然而,随着朱标1392年的英年早逝,打破了朱元璋为其皇位接替人部署的计划。面对这一局面,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立朱标的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新的太子。他的这个决定首先引起了朝中文武和各地藩王的不满。他们认为朱允炆年纪尚小,难以胜任国家之主的责任,同时各地藩王原本以为朱标离世后,自己有机会成为太子,但朱元璋却没有考虑他们的意见。当时,众人对朱元璋的决定感到非常不满。
但是,大家对于立储的事情也不敢妄加评论。况且,朱元璋已经做出了决定,他怎么可能临时改变主意呢?所以朱允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朱允炆从来都和他的父亲一样博学多才,待人有礼。单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就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但,主少国疑即使朱允炆表现得再出色,也会引起藩王们的质疑。其中,朱元璋最为欣赏的四儿子朱棣则是公开挤兑朱允炆,一面是自己的儿子一面是自己的孙子,在这两者之间朱元璋,只好继续秉持自己的说法嫡长子优先。
说到朱棣,他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在朱元璋在世时他就特别欣赏四儿子朱棣,其他几个儿子都沉溺于酒色之中,只有朱棣勤于政务,朱元璋认为朱棣是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他有着非凡的气魄、胆识和个性。不得不说,朱棣具备成为一国之君的天赋。
在分封时,朱元璋将最重要的燕地封给了朱棣;在婚姻方面,他还赐婚给朱棣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对朱棣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然而,事实却出乎众人意料,朱元璋却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帝位,本来对自己能立太子的朱棣心里更是憋屈,或许也正是从此刻起,朱棣造反的小火苗开始燃烧。
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与朝臣们商议政务后感到疲倦不堪,决定在后宫休息片刻。然而,他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在明太祖朱元璋驾鹤西去后,朱允炆也如朱元璋当初计划的那般继承了帝位,新帝登基面临的事务向来都是繁忙的,既要服丧守孝,又要处理国家和朝廷的事务。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朱允炆上位仅仅三个月,就相继剥夺了周、湘、齐、代、岷五王的封地,将他们贬为庶民。这与朱元璋当初立藩王的初衷相悖,更何况这些王子们还是朱允炆的叔叔们。朱允炆为什么这么急着"削藩"呢?
朱允炆年轻资历尚浅,无法赢得众人的认同,同时缺乏内政经验,各位藩王对他不以为然,纷纷表现出轻视的态度,尤其是燕王朱棣,他对皇位觊觎的意图尤为明显。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在北平,因战事频繁,而朱棣勇猛善战,屡立战功,经验老道,手握重兵。他对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的决定感到极为不满,在朱允炆还只是太子的时候就屡次挑衅,让朱允炆在即位前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威胁。
"藩王作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允炆,尤其是众多藩王中,朱棣手握重兵,实力强大,让朱允炆寝食难安。他苦思冥想,如何制约这些叔叔们手握重兵的藩王们呢?在朱允炆的头脑中,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他感受到了危机的迫近,但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为了巩固皇权并夺取藩王们手中的兵权,朱允炆认为"削藩"是最快速、最有利的解决途径。于是登基不久的朱允炆采取了削藩行动,这将是一场政治的赌局,也是对权力争夺的一次决战。
说起朱允炆登基后的处境,确实是个艰难的局面。年轻的朱允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身边缺少可靠的将领,只有一群满口儒家理论的文臣,这些文臣固然善于纸上谈兵,但对实际领兵打仗的策略却一窍不通。再加上朱元璋曾为了帮助朱允炆巩固将来的统治,除去了许多精英将领,却没有为朱允炆培养出可靠的将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面对如此困境,朱允炆并没有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也没有选择合适的统帅。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他只能临时派出老将耿炳文带兵削藩。结果可想而知,耿炳文在真定的战斗中遭遇了惨败,朱允炆又临阵换将,让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的指挥。这种频繁的更换指挥官无疑给军队带来混乱,最终导致了惨重的失败。朱允炆的这些决策和行动,让他的叔叔、燕王朱棣看出了机会。朱棣并不具备谋略,内心又狭隘,无法容忍叔叔们的存在。于是朱棣借此机会起兵造反,美名其曰是被侄子逼的,靖难之役也由此彻底拉开历史帷幕。
朱棣从来就不是吃素的,现在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自然要好好利用。再加上朱棣眼看着藩王们死的死,贬的贬,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兄弟们的下场已经告诉他,想要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跟朱允炆对着干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朱允炆眼中,燕王朱棣是最难搞定的,于是朱允炆任命张昺、谢贵和张信掌握北平的控制权,并调动了宋忠和徐凯等将领在关键地区驻守,加强对燕府护卫军的监察。为了保证计划的万无一失,朱允炆还将朱棣的三个儿子作为人质,以此来受制朱棣。
为了迷惑朱允炆和朝廷的耳目,朱棣装病和装傻,他向朱允炆谎称重病,请求朝廷允许他的三个儿子回来探望自己。朱允炆心软放了朱棣的儿子回去,但他并不知道这只是朱棣的诡计。与此同时,朝廷大臣齐泰成功抓获了朱棣的心腹邓庸,知晓了朱棣谋反的证据。慌张之下朝廷下令张信逮捕朱棣,然而张信出于对朱棣的忠诚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朱棣得知消息后,发动了十万大军起兵造反,号称要铲除朝廷的奸臣,以靖难为名。他在战斗中屡获胜利,尽管军队规模不如朝廷,但将士们在朱棣的培养下完全可以和朝廷抗衡。
经过数月的鏖战,朱棣最终攻克了南京,而朱允炆的下落则成为了一个谜团。在1402年,朱棣毅然自立为皇帝,但他并非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终于落下帷幕,朱棣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皇帝。
登上王位的朱棣,自知自己的位置不是光明正大传下来的,于是对建文帝旧臣大开杀戒,用酷刑处死了儒臣方孝孺和他的门生。同时又没有人能保证,其他藩王或者他们的子孙会群起效尤。所以自登基后,朱棣虽然在表面上宣称,要恢复朱元璋时代的藩王秩序,但在暗地里,他却和朱允炆一样,逐步剥夺王爷们的特权。
朱棣意识到,其他藩王或者他们的子孙可能会效仿他的做法构成威胁。因此尽管表面上声称要恢复朱元璋时代的藩王秩序,朱棣在背地里逐渐剥夺王爷们的特权。
不过,朱棣的手法要比朱允炆高明得多,他立即着手解决问题的核心——兵权。藩王之所以能够掌握兵权,导致过去汉朝和西晋的内战频繁。因此,朱棣的第一步就是废除各藩王的护卫军队,从而使藩王失去了兵权。
接着,他将原本驻守边塞的藩王调回内地,削弱了他们的实力,自然而然地,朱棣自己成为了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要说朱棣高明之处,就即使是夺取兵权这一行动,朱棣也没有像朱允炆那样毫不顾忌地行事。相反,他审慎地考察了藩王们是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许多藩王由于手握重兵,又具有皇室身份,往往会做出许多超越职权的行为,利用这些行为名正言顺地对他们进行处罚。
就好像受到了"朱允炆的诅咒"一样,朱家争权的事情又发生在了朱棣的身上。朱棣的儿子朱高煦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野心和聪明才智,但朱棣立其兄长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一直心怀不满。等到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成为皇帝,不过短短数月过不了多久就去世了,接替他的是儿子朱瞻基,即明宣宗。
对于朱高煦来说,当他目睹类似的事件发生在自己眼前时,他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他要走上与父亲相似的道路。于是,朱高煦将朱瞻基视为又一个建文帝,而自视为永乐帝的化身。然而,时光流转,朱高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对手的智谋。宣德元年,朱高煦起兵叛乱,但还未展开战火,他的部下就背叛了他。最终,朱高煦只能无奈投降。
与此相比,朱瞻基对待朱高煦比朱允炆对待他的叔叔们宽容得多。然而,朱高煦心怀不甘,妄想自己是命中注定的皇帝,时刻谋图造反。在一次探视中,朱高煦竟然突然袭击了朱瞻基。愤怒之下,朱瞻基下令用铜缸罩住他的叔叔,并让手下点火,将朱高煦活活烤死了。这段朱家历史的荒诞剧终于画上了句号。
朱棣虽然夺取了皇位遭受世人的耻骂,但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勇敢且谋略高超的人,功过相抵,算得上是一位谋略家。可惜他的儿子这位冲动的藩王,心怀敬仰之情,却最终学不到父亲的智慧,反而误了自己的性命。
回顾朱棣一生,似乎真的受到了朱允炆的"诅咒"。他的一生与朱元璋如出一辙,虽然成功登上皇位,但他的儿子和孙子却陷入了相同的境地。这一切是"诅咒"的作用还是他们自己招惹的结果呢?显而易见,这不是"诅咒"所致,归根结底,是他们对权力的争夺和贪婪,导致了藩王们拥兵自重、争霸一方,而老百姓们无辜地承受着纷争和战争的苦难。无论争斗如何,天下始终是朱家的,这样的争斗根本毫无意义。
回头再看,如果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失败,明朝的历史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虽然他能在短期内稳定局势,但从长远来看,仍然存在其他边塞王叛乱的可能性。一旦这些边塞王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甚至与蒙古勾结,明朝很有可能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中,最终导致四分五裂甚至亡国的结局。想象一下,如果朱棣未能成功夺取皇位,他对藩王们的限制和剥夺权力的举措也将无法实施。这意味着藩王们仍然能够保持其拥有的兵权和势力,而他们的野心和权力争夺势必会威胁到明朝的统一和稳定。
如果藩王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明朝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或许组成强大的联盟,共同抗衡朝廷的权威,甚至可能与蒙古建立联盟,共同对明朝发动战争。这样的混乱局势将使明朝无法有效统治国家,各地的动乱和战争会像无尽的漩涡一样不断蔓延,最终导致明朝四分五裂,甚至灭亡。所以明朝的历史转折点就在朱棣靖难之役的胜利之后,他的勇智和谋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明朝的统一和稳定,阻止了藩王的叛乱,维护了百姓的安宁。尽管朱棣夺取皇位的方式备受争议,但他的行动确实为明朝的历史注入了不同的走向。
回顾这段靖难之役的历史,朱棣的胜利虽然为明朝带来了相对的稳定,却也让他为权力的本质付出了代价。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和统一,但也可能引发内乱和衰亡。朱棣在夺取皇位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对手的反抗,更是他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的胜利虽然暂时维护了明朝的统一,但也让他的子孙陷入了类似的权力之争中。藩王们对权力的渴望和争斗,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无辜百姓的苦难,他们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威,忽视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最终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过度追求权力,只会引发无尽的争斗和混乱,甚至导致整个国家的覆灭。而对于统治者来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应该是最重要的责任,而非个人的权力欲望。在当今世界,权力之争依然存在,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谨慎权力的运用,注重公正和人民的福祉。只有在平衡和谐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