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
历代太子,都是高危职业。表现太好,皇帝觉得是威胁,不满意;表现不好,皇帝觉得担不起江山,不满意;啥都没做,皇帝有了其他宠爱的皇子,还是想要废太子。
有人统计过,历朝历代的太子,能顺利登基的,差不多也就一半左右。
不过,太子这项高危职业,到了明朝,就变了。
明朝276年间,有过6个太子,未能顺利登基。但是他们都不是因为被废而无缘皇位,而是没有活过父亲,或者是父亲丢了皇位。
其余的太子,不管皇帝对他们多么地不满意,地位多么地不稳,最终还是能当上皇帝。
明朝曾经被废过的太子,也只有一个朱见深。他还不是被父亲废的,而是被叔叔废的。后来他的父亲登基,他也就恢复了太子的地位。
为什么明朝太子的地位如此稳固呢?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明朝有哪些太子曾游走在被废的边缘,他们又是怎么保住太子之位的。
一开始,朱棣就不想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更喜欢的,是像自己一样英武、跟随自己驰骋沙场的二儿子朱高煦,而不是这个胖得连马都骑不上的朱高炽。
朝中的大臣,也分成两派,文官支持嫡长子朱高炽,武将支持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朱高煦。
朱棣犹豫了整整2年,才把朱高炽立为太子。
可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之争,并未就此结束。
朱高煦依然留在京城,不断地在朱棣面前陷害朱高炽。
而作为储君的朱高炽,手里也没有前代太子朱标的权力,一开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接待工作。
直到朱棣开始御驾亲征,长年不在南京,朱高炽才接过监国重任。
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也逐渐长大。朱棣向来宠爱朱瞻基,在朱瞻基12岁那年,立他为皇太孙。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这才算是稳固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朱棣选定朱高炽为继承人,主要是出于3个原因。
朱棣并不是以太子身份继位的。他是在打败了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之后,自行登基。古代管这叫做“得位不正”。
为了证明自己有资格继位,朱棣可谓是绞尽脑汁,一方面,编写史书,说朱元璋原本就想传位给自己,迫于无奈,才选了朱允炆。
另一方面,就是坚决维护朱元璋的各项政策,证明自己才是朱元璋的继承人。
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朱元璋写进皇明祖训的金科玉律。
所以,朱棣不会公然违反朱元璋指定的继承法,以落人口实。
明朝的文官,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坚决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而朱高炽,仁厚,爱民,也符合文官心目中的理想继承人形象。
因此,文官是坚决地站在朱高炽这一边的。而支持朱高煦的,大多是武将。
打天下,靠的是武将。治理天下,则要靠文官。对于登基后的朱棣而言,文官的意见,显然比武将的意见重要。
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却极度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他对朱瞻基的喜爱,远胜于次子朱高煦。
倘若传位给朱高煦,那么朱瞻基再也没有上位的机会了。
因此,为了大孙子,他选择了大儿子当太子。
而后来,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也意味着,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再也不可动摇,并最终成功登基。
朱见深是在非常特殊的背景当上太子的。
正统十四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瓦剌的大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而后,兵锋直指北京城。
消息传到北京,太后孙氏和大臣们乱了套。
慌不择路的孙太后,赶紧把年仅2岁的朱见深立为太子,以求稳定人心。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商议过后,决定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任皇帝。朱祁钰已经成年,比2岁的朱见深更能安定人心。
由于这不是正常的皇位传承,朱祁钰登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维持朱见深的太子地位,并在百年之后传位给朱见深。
朱祁钰在于谦的帮助下,率领众臣打败瓦剌、保住大明之后,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
他不惜贿赂大臣,也要废了朱见深,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于是,朱见深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废的太子。
然而,朱见深被废后5年,他的父亲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
11岁的朱见深,再一次被立为太子。
可是,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依然不稳固。没过多久,朱祁镇又计划着,要废了朱见深。
这和朱祁镇时期的后宫之争有关。
朱祁镇的皇后,是原配钱氏。钱皇后在朱祁镇被俘虏的时候,哭得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又和朱祁镇在南宫共患难7年。
朱祁镇非常敬爱这位发妻。
而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则是周贵妃。她不愿意屈居于钱皇后之下,早在朱祁镇复位的时候,就曾让太监禀告太后:钱氏无子,不该继续做皇后。
朱祁镇后期,缠绵病榻。他担心,自己去世之后,周贵妃会仗着皇帝生母的机会,欺辱钱皇后。
于是,朱见深让钱皇后认次子朱见潾为养子,并计划着要废了朱见深,立朱见潾为新太子。
朱祁镇在病重之际,召来大学士李贤,试探他关于废太子之事。
然而,李贤作为一个文官,自然是要坚决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他义正辞严地告诉朱祁镇,不要被奸人离间于太子的感情。
朱祁镇已经时日无多,无法和大臣硬刚,只能无奈放弃了废太子的打算。
不久之后,朱祁镇去世。18岁的朱见深,终于顺利登上了皇位。
关于朱祐樘的童年,有一段著名的故事:
明宪宗的万贵妃残害皇子,以至于朱祐樘的母亲朱祐樘的母亲怀孕之后,不敢告诉皇帝,而是偷偷地生下了孩子。
直到朱祐樘6岁那年,一天,明宪宗对着镜子叹息:我老了,却还没有儿子。
一旁的太监张敏,噗通一下跪下来,说:陛下已经有儿子了,秘密养在西内。
朱祐樘这才得以和明宪宗父子相认,并当上太子。
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朱祐樘当太子之前,明宪宗就已经立次子朱祐极为太子,只是朱祐极随即夭折。
而明宪宗,一共有14个儿子,大多数长大成人。
所以,万贵妃残害皇子之说,恐怕不怎么站得住脚。
而明宪宗有这么多儿子,对朱祐樘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他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他年纪渐长,明宪宗越来越不喜欢他,而喜欢四子兴王朱祐杬。
与此同时,有人开始怂恿无子的万贵妃,收朱祐杬为养子,并让明宪宗改立朱祐杬为太子。
明宪宗动摇了。
他先召来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稍微透露了一下想废太子的口风。
不料,怀恩一下子就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说:陛下若要废太子,我绝不敢从命。
接下来没多久,泰山又发生了地震。
拥护嫡长子继承制的文官们,趁机告诉明宪宗:这是上天在示警,不让陛下废太子。
无论是在太监里,还是在文官里,都得不到支持的明宪宗,只好认命作罢,不再提废太子之事。
朱祐樘得以顺利登上皇位。
朱常洛,就是万历年间著名的“国本之争”里的男主角。
他的母亲,是李太后身边的宫女王氏。一次,18岁的万历皇帝朝见李太后,见这个宫女貌美,便偷偷临幸了她。
不料,就这么一次,王氏就怀孕了。
李太后知道之后,非但没有生气,还为自己将能抱上孙子开心,召万历来商量此事。
万历却不想承认,想把这件事糊弄过去。还是李太后让人拿来起居注,找到上面的记载,万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王氏封为了“恭妃”。
2个月后,王恭妃顺利生下一个儿子,便是万历的长子朱常洛。
可是,万历自始至终都觉得,王恭妃身份低微,不配做皇子的生母,也连带着看不上朱常洛。
而且,万历很快就有了自己宠爱的妃子,那就是郑贵妃。
郑贵妃也为万历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皇三子朱常洵。
出于爱屋及乌的心态,万历格外宠爱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并想立他为太子。
然而,由于万历的王皇后无子,而朱常洛是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万历应该立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本就瞧不上这对母子,怎么会甘心朱常洛登上太子之位呢?
可是,无论是群臣,还是李太后,都坚决支持嫡长子继承制,要求万历尽早正式立朱常洛为太子。
围绕这件事,万历君臣,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5年间,因为这件事,4个首辅被逼退,100多个高级官员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牵连到的各级官员,有300多人。
最终,万历皇帝在太后和群臣的压力下,于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并封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福王。
可是,朱常洵并未按照明朝的惯例,外出就藩,而是一直留在京城,威胁着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明末三大案中的“妖书案”和“梃击案”,都是发生在这期间,目标直指朱常洛。
最终,在群臣的维护之下,在夹缝中当了19年太子的朱常洛,终于熬死了万历皇帝,顺利登基。
结果,他在位仅仅一个月,就突然去世。他的死,则涉及到明末三大案中的“红丸案”,成为千古之谜。
这便是万历年间著名的“国本之争”。
在这场斗争当中,没有赢家。明朝已经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共有4个皇子,居然只有4个太子的地位摇摇欲坠。
而且,这些地位受到威胁、差点被废的太子,最终也顺利登上了皇位。
可以说,在明朝,只要太子能活得比皇帝长,且皇帝能保住皇位,太子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最终都可以登基。
除了朱见深被废之后又复立,算是半个废太子之外,明朝再也没有一个太子被废。
这和其他出现过多个废太子的朝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朝太子的地位,为什么这么稳固呢?
我想,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读圣贤书的文官,是最拥护嫡长子继承制的,也是最重视太子的废立问题的。
在他们眼里,太子只要不是犯了板上钉钉造反的大罪,都不能轻易废黜。
在明朝,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加上明朝皇帝刻意打压外戚,导致文官力量无比强大。皇帝在做很多决策之前,都要问文官的意见。
而废立太子,就是一件需要获得大臣支持的事情。
哪怕是李世民,在废了嫡长子李承乾之后,想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越过嫡次子李泰,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都要先问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保证说,大臣们都不会有意见的,李世民才放心下来,并对李治说:你的皇位是你弟弟给你的。
而明朝的皇帝,没有像长孙无忌这样的外戚支持,他们只能亲身和文官对抗。
我们可以看到,朱祁镇想废朱见深,朱见深想废朱祐樘,都是在文官的反对下作罢。
皇帝当然可以任性一把,不顾任何人的意见,强行废太子。
但是接下来要面对的反对声,以及为了和大臣对抗而对朝政带来的影响,都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这让废太子的难度,大大增加。
很多太子被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让皇帝觉得受到了威胁。
而明朝的太子,除了朱标和朱高炽之外,基本上没啥权力。
即便是朱标,朱元璋让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可是他连断案和朱元璋不一致,朱元璋都能逼疯大臣。
朱高炽纵使监国多年,军国大事,也都是由朱棣本人决断的。而且朱棣一回朝,就会想办法打压朱高炽。
而从朱高炽的太子朱瞻基开始,我们就几乎看不到明朝的太子参与朝政了。
他们基本上只能安安稳稳地在东宫读书,唯皇帝之命是从。
没有权力,也就不会让皇帝感受到威胁,被废的风险,自然就小。
明朝16个皇帝,寿命超过50岁的,只有4个。
其中,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深得朱元璋宠信,地位稳如泰山。
而嘉靖皇帝,在第一个太子13岁病逝之后,就再也没立过太子,最后是由他唯一活着的儿子裕王继位。
还有两个,是朱棣和万历。他们的太子,地位都风雨飘摇,在文官的保驾护航之下,才惊险登基。
其余的皇帝,寿命都不长。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太子直到继位的时候,年纪都不大。很多太子,登基的时候,都还不到20岁。
年纪不大,也就意味着还没有时间来挑战皇帝的底线,让皇帝不顾一切也要把太子废了。
同时也意味着,皇帝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废太子。
我们可以预见,如果明英宗和明宪宗长寿,他们的太子,或许会有被废的风险。
但是他们都是在太子尚年少、才萌生废太子念头不久,就早早去世,来不及推进这件事。
因此,明朝的皇帝平均寿命短,也是明朝太子难以被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