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南宋名臣留下铭文
堪称家风教育典范
陈远扬
清流镇,因地处大清流河畔而得名,宋时即设镇,距离资阳安岳县城29.6公里,南宋名臣杜孝严就诞生于这里。庆元5年(1199年),杜孝严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翰林”两字,也成为当地重要元素,有翰林社区、翰林街、翰林洞石刻等。
虽时隔近千年,但杜孝严撰写的《清流杜氏宝田铭》至今仍广为流传,其中最著名的是记录其祖父杜孟留下的家训“忠孝二字,吾家之宝。经史二字,吾家之田”。
翰林洞石刻是安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疑问小镇为何多有“翰林”元素
“可能是缘分吧。”清流镇团委书记李烜宇来自四川达州,2020年12月,他通过公招考试来到清流镇。在日常工作之余,他发现当地很多地方都会见到两个字:翰林。“镇上有条街叫翰林街,还有翰林社区、翰林洞石刻等。我当时就很好奇,作为一个小镇,为什么地名里会有‘翰林’。”带着疑问和好奇,李烜宇开始查阅安岳县域内所有考中进士的名单,在翻阅了《宋史》《方舆胜览》《宋会要辑稿》《安岳县志》《乐至县志》等书籍后,他发现了一个名叫杜孝严的人。《安岳县志》记载,杜孝严为清流人,庆元五年中进士。此后,他历任内史省起居郎、实录院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等记录皇帝生活、国家礼仪大事、重要会议、修撰国史的职务,最后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成为南宋名臣。“我们从小就听说过,屋头的人经常拿他(杜孝严)来教育子女。”谈起杜孝严,今年95岁高龄的清流镇居民蒋有仲说,杜氏一族曾先后出了8个进士,这也是当地“翰林”元素多的重要原因。
背后“忠孝经史”背后的家风故事
随着了解的深入,李烜宇发现,杜孝严给清流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清流杜氏宝田铭》。据《安岳县志》记载,杜孝严辞官后回到家乡,在溪边的岩壁上铭刻下了这篇铭文,并被后世广为传诵,《方舆胜览》《宋代蜀文辑存》等都有收录。《清流杜氏宝田铭》全文两百余字,全篇以忠孝为主题,旨在教育子孙谨承忠孝之义。其中以“忠孝二字,吾家之宝。经史二字,吾家之田”广为流传,成为家风教育的典范。
而上述16字,其实源于杜孝严的祖父杜孟。据《乐至县志》记载,杜孟于宋徽宗年间曾在太学求学,后因奸佞当权,不肯同流合污,愤而归乡。相传,杜孟辞官时,皇帝问道:“你归隐回乡,内无家财、外无田地,何以为生?”杜孟回答说:“忠孝二字,吾家之宝。经史二字,吾家之田。”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没有什么财宝能留给子孙后代,但你们要记住,忠和孝就是我们家里的财宝。我也没有田地留下,但你们一定要记得,经史子集、潜心研学就是我们家里的田地。”李烜宇解释道。
传承 开设讲堂开展学习教育培训
走过清流镇翰林社区,穿过几块已抽穗的稻田,记者来到翰林洞石刻。在一处崖壁上,用繁体字刻有“艮岩”二字,而旁边一块石壁相传刻有《清流杜氏宝田铭》,但因风化等原因,如今已看不清相关文字。“杜孝严的后人现在都没在清流了,但这篇铭文却流传至今。”李烜宇说,《清流杜氏宝田铭》能在多部古代典籍中找到,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在清代有一本和《三字经》《千字文》比肩的幼儿启蒙读物叫《幼学琼林》,书中就记载有“杜氏之宝田斯在,薛家之磐石犹存”。如今,依托“忠孝经史”的宝田文化,清流镇按期开设“翰林大讲堂”,针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此外,当地还让《清流杜氏宝田铭》走进校园,让忠孝之义在琅琅的书声里世代传唱。
>>扩展阅读
清流杜氏宝田铭
昔我皇祖,节范处士。实居溪上,题于石壁。字有十六,忠孝二字,吾家之宝,经史二字,吾家之田,为我子孙,留此基铭。旧屋改矣,溪山自如,面溪背山,新构吾庐。山现巨壁,可以大书,仍作斯铭,以毋忘厥初铭。曰:
忠孝之宝,出尔性天。忠不待贵,葵藿有尊,孝不待富,菽水尽欢,苟能宝此,既美且安。经史之田,在尔菑畲,穗穋是格,稂莠是除,苦心立志,斯为良图,虽有饥饿,必有丰余。光明之山,韞玉初露,卜筑山根,宝田所富。此山不磨,此宝长明,此山不灭,此田长耕,环堵既新,勒山为铭,子子孙孙,生生成成。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3年7月19日A6版
作者:陈远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