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初八至初十,三天之内在长安举行了三场盛大的祭典,分别是祭轩辕、太庙和天帝。如此三大盛典同时举行,其规模和影响力显然是前所未有的。杜甫看准了这个良机,费尽心思写了三部《大礼赋》,呈献给唐玄宗。他一边赞颂三大礼,一边介绍自己的身世。这恰恰合唐玄宗的胃口。唐玄宗看了后,十分赞赏,当即召杜甫到集贤园。皇帝亲自主持,宰相考杜甫。但杜甫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好的入仕机会,竟如梦似幻破灭了。虽然皇帝亲自赏识他的文章,但李林甫却容不下有学问的人。
杜甫在长安待了十年,不仅找不到工作,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为了糊口,杜甫不得不卑微到王公贵族的府邸,从那里得到一点施舍和帮助;有时上山采药,或在房前种些药草,到集市上卖钱。官场的挫折和生活的贫困让杜甫意识到了社会的不公。他开始关心百姓疾苦,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杜甫到郊外采药。来到咸阳桥,只听远处传来一声巨响。走近一看,只见成群结队的新兵腰间挂着弓箭和刀,正在远走高飞。去。父母妻子前来送行,揪着他们的衣服直跺脚,一边拦路一边痛哭。呐喊声、车轮的滚动声、马的嘶鸣声融为一体。场面实在是惨不忍睹。
“你要去哪里?”杜甫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
“去边疆打仗!”老兵回答。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叫你去?”
“唉”老兵叹了口气说,“我被征召了也无能为力!我听人说有的人十四十五岁就被抓起来当兵了年纪大了,四十多岁才能回来,我去的时候,怕连老骨头都埋在边疆了。家里还有几亩薄田,留给我的。老婆,怎么长得这么好!税收一点都不减,唉,活不下去了!”说着,老兵泪流满面。
杜甫听了老兵的话,眼眶湿润了,心中悲愤交加。当晚,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兵车歌》。在这首诗中,杜甫用生动的语言,反映了百姓的心声,诉说了战争带来的伤痛。这是杜甫第一首为百姓说话的诗。
经过多年的奔波和努力,杜甫终于在四十四岁时被朝廷任命为掌管军事装备的小吏。受任后,他决定前往奉贤(今陕西蒲城)探望失散多年的妻儿。
这天半夜,杜甫从长安出发。那时是冬天,寒风凛冽,青草枯萎。杜甫骑着毛驴慢慢地走着,手指冻得发麻。突然,他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下去一看,原来是个饿死的穷人。
杜甫同情地摇了摇头,继续赶路。黎明时分路过历山,隐约听到悠扬的音乐声。抬头一看,朱红色的华清宫门掩映在松柏丛中。杜甫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冬天都会来这里避寒,此时她们正在宫中嬉戏。
杜甫认为:长安城中,达官贵人身穿皮衣,吃山珍海味,设歌舞宴,尽享其乐。然而,有多少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饿死或冻死在荒野中。这是一个多么不公平的世界!
回到家,杜甫还不知道自己不到一岁的小儿子已经饿死了。他立刻想起了路上看到的情景。后来,他写下了非常著名的一首诗《北京到奉贤永怀五百字》。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上冻死白骨”的千古名句。
杜甫在化州时,唐军在洋人的帮助下打败了起义军主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相州(今属河南省)一战,唐军大败。地方官员为了补充军队,派人抓捕壮士勒索钱财,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不堪言了。
一天,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来到新安县(今属河南省)时,遇到官府征兵,未成年少年全部被捕。一旁哭死了。
“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去当兵?”杜甫问群臣。
“我们县城小,壮士早就累死了,上级还在催兵,没办法!”县官说。
杜甫闻言,难过地摇了摇头。过了新安西行,杜甫到了石昊村,寄宿在一户穷人家。半夜,突然敲门声把他吓了一跳。一觉醒来,原来是官府来抓壮汉了。这家老爷子知道他们是来抓人的,翻墙逃了。老太婆出去开了门。
“你们家那个男的去哪了?”这位官员问道。
“我家三个儿子都上前线打仗了,家里没有别的男人了。”老太婆哭了。
“那你家的人怎么办?”官员毫不留情地问道。
“要出去就让我去吧!我家老太婆虽然年老体弱,但还是会做饭的。”老妪恶狠狠的说道。
听了老太太的话,官员们怒火中烧,不过他们看到家里真的没有人可以抓,所以才真的把老太太带走了。
一路上,杜甫也看到了很多悲惨的景象:一对年轻夫妇刚刚结婚,男方被逮捕送去当兵;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了,他也被带进了军队。知道他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妻子在路边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战败而逃的士兵,回到村里,只见屋子四周长满了草,屋子里空无一人,亲人垂死逃亡,一片凄凉的景象。当他拿起锄头耕荒时,县令派人逮捕他,再次出征。
杜甫怀着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六首诗,分别是《新安官》、《潼关官》、《世豪官》、《新婚送别》和《崔《辞旧别》、《辞别无家》。这六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风貌,写得生动感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