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大多数人脑海之中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刚强不阿的坚硬形象。事实也正是如此,纵观明朝存在的两百多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直是其鲜明的标杆。
多年来都为人津津乐道。但除了这种陆地之上的强硬态度之外,明朝在海洋之上的霸权宣示也是毫不逊色,特别是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更是值得多加探讨。
郑和下西洋真切反映出了明朝的海权意识
自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立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后,便开始着手发动一系列针对其他势力的攻伐。他对蒙古发动的五次征战均取得了胜利,对安南及倭寇的防备政策也都十分顺利。再加上一系列励精图治的措施,朱棣统治下的明朝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强盛无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将自身的威名扩张到海外,“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著当代之盛典,舆图开拓,万善咸臻”,同时也是为了维持南洋地区的和平稳定,朱棣决定派遣郑和集结军队出使西洋国家。
既然都已经获得了皇帝的支持,郑和整个舰队的装备自然也相当完善。船只数量众多的同时规模也无比庞大。“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所携带的许多武器火炮也都是明朝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
罗盘、指南针还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水手,则为这次航行提供了基本经验保障。可以说,这支舰队是当时乃至之后几百年之内都最为强大的远洋船队。从这一系列的准备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海外出使一事是呈极其重视的态度的。
但是,郑和下西洋一事之所以会准备如此强盛的军事力量,并不是为了靠武力攻伐其他国家形成自己的统治,更多地只是为了自保和维护正义。事实上,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只是进行例常的宣诏和封赏,让他国感受到明朝的强盛和友好,从而扩大明朝的影响力。
同时,他还会在当地的佛寺、清真教等宗教场所前去拜访,以宗教的方式来联络双方的感情。最后,郑和将中国先进的历法、冠服、度量衡等大力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正如郑和自己所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在他看来,下西洋只是为了自保和促使国家繁荣而已,贸易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与军事考量毫无关系。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西洋地区的国家地处偏远、周边自然环境也较为复杂,明朝花费大力气远道而来进行攻占和维持自己的统治,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中国的社会环境使明朝形成了独特的海权意识
1、强大的国力提供了基本的出使能力
作为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国家治理这件事上可谓是不遗余力。虽然他的诸多措施和政策十分严苛,但对明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兴盛的状态,人民生活总体来说较为富足。
到了朱棣接手的时候,这种良好情况得到延续,“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明朝国力越发蒸蒸日上。随着安南的平定,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也方便快捷了许多,所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来说也减少了,为它的进行和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思想体系之中的和平交往
纵观中国的历代王朝,对海权一事其实都展现出相当消极的一面。一来,广袤的陆地就已经足够他们进行探索,无法分出心神来对更加广阔的海洋进行探索;二来,他们的主要敌人都来自陆地,根本没有必要来防范海洋的敌人,如日本、朝鲜等国在明朝以前对中国都持敬仰、学习态度,明朝自然无法从其中例外。
由于明初时期频繁的沿海倭寇,使朱元璋一度放弃了对海洋的设防,“海道险,勿出兵,但令诸卫严饬军士防御之”,而这也是明朝海禁政策的最初由来。
连周边沿海的防御都已经呈如此消极的一面,更何况主动出击前往更远的其他国家。另外,当时明朝的主要敌人依旧是逃窜到北方草原的蒙古旧部,朱棣对外所发动的战争中大多也是针对他们,只有将蒙古彻底打垮,明朝才有精力去在军事上做别的考量。
因此,虽然郑和下西洋是当时的一大创举,却依旧没有跳出这种局限之内——陆地争霸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注定郑和下西洋在实力上就不可能是一次讨伐行为。
而在思想上,朱元璋的外交理念并非是一昧攻伐,而是建立一个以明朝为主、其他国家听从的藩属国的朝贡贸易体系,他甚至还在《皇祖明训》当中亲自罗列出了十五个不要攻打的国家。
虽然在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免不了动用军事手段,但战争只是过程,维持和平交往才是最终的目的。虽然朱棣是靠的武力夺得皇位,但对朱元璋的这一思想他也并未就全盘否定,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接受,从而最终形成了以和平为目的的大规模出使活动。
总结
总的来说,明朝的对外海洋意识其实始终是以和平为目标的。无论是受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主观思想上的愿望,相比较于用战争来建立并维护唯我独尊的唯一帝国,明朝更想采取文化渲染及金钱拉拢的方式形成主辅有明的朝贡贸易体系,由郑和下西洋一事深切体现出来。时至如今,郑和下西洋已经成了人人皆知的美谈,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