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除马皇后外,朱元璋的嫔妃和宠幸的宫人有近40个,而郭宁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也是相对特别的存在。
说她特别,一是因为她嫁给朱元璋比较早,那时朱元璋还未发迹,而且出嫁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二是她的两个哥哥都被封侯,这对于一直注重抑制外戚的朱元璋来说属于唯一特例;三是她的儿子朱檀是朱元璋所有封藩王的成年儿子中最短命的,19岁就把自己作死了。
父亲相面得佳婿
郭宁妃,原名郭宁莲,安徽凤阳人,父亲郭山甫,母亲单氏,郭山甫有子四人:长子郭长君、次子郭兴、三子郭德成、四子郭英,郭宁莲是最小的一个女儿。
郭家虽不是什么官宦之家,但郭山甫为人高义,乐善好施,在当地颇受敬重,而且他还有个过人的本事,就是会给人相面。
元末时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朱元璋听从同乡汤和的建议,加入濠州郭子兴的队伍中,有一次征战路过郭山甫家,当时他还没发迹,只是郭子兴队伍中的一个小军官。
郭山甫见到朱元璋,顿时大惊失色,他断定将来朱元璋一定贵不可言,立刻让家人大摆筵席,盛情款待,席间更是和妻子亲自侍奉,酒过三巡,郭山甫又关上门,跪在朱元璋跟前,说:“公非常人也,尝言钟离有王者气,当在公也。”
不仅如此,郭山甫还让儿子郭兴、郭英追随朱元璋,虽然当时朱元璋已经娶了郭子兴养女马秀英,郭山甫还是提出愿将女儿郭宁莲嫁给朱元璋做妾室,侍奉左右。
面对郭山甫如此盛情,又是送儿子又是嫁女儿,刚刚崭露头角正在发展力量的朱元璋自然有点求之不得。
当时郭兴24岁、郭英18岁,对父亲的做法初有些不解,但郭山甫对他们说:“你们二人本来只是个田舍郎,我给你们相面,却发现你们将来都能封侯,就是应在这里啊。”二人听了很高兴,从此便追随朱元璋所有。
郭兴和郭英兄弟勇武过人,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很快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饱受郭子兴排挤的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自立门户,当时追随他的二十四个人中就有郭兴、郭英兄弟,这些人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后来都成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列土封侯,被称为“淮西二十四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应验了郭山甫当年的预言,只可惜此时他已经去世,不能见证这个荣耀时刻了。
儿子封王兄列侯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封郭宁莲为郭宁妃。洪武三年(1371年)二月十七日,郭宁妃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当年四月七日,朱元璋首次大封诸王,出生才一个多月的朱檀被封为鲁王,是当时年龄最小的一个,还是被抱着行礼的。
郭山甫曾孙郭登所写《临淮郭氏郭山甫传》记载说郭宁妃还生了两个女儿,即南康、大名公主,郭宁妃还经常带着他们去哥哥府上做客。
大名公主是朱元璋第七女,洪武元年出生,史载生母不详,也许是郭宁妃所生。南康公主是朱元璋第十一女,生于洪武六年,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南康长公主圹志》明确记载,她的母亲是林氏,所以很可能林氏位分较低,南康公主出生后由郭宁妃抚养。
洪武三年时,不仅儿子出生被封王,郭宁妃还迎来了另外一件大喜事,就是朱元璋首次大封功臣,二哥郭兴被封巩昌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免死铁券,父亲郭山甫追封营国公,母亲单氏也封营国公夫人,并累追封三代。
不久之后郭宁妃的四哥郭英被任命为河南都指挥使,镇守河南,离京时,朱元璋还特意让郭宁妃回娘家为哥哥饯行,并赐白金二十罂,厩马二十匹。由此可见朱元璋对郭氏兄妹还是相当宠信的。
人生际遇难预料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去世,年51岁,痛心不已的朱元璋决定从此不再封皇后,只是下令让李淑妃管理后宫事务,但不久之后李淑妃也病逝了,宫中地位相对较高的就是郭宁妃了,于是朱元璋让郭宁妃掌理后宫,而与此同时,她的几位亲人命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洪武十七年(1384年),郭宁妃的二哥郭兴去世,年56岁,朱元璋下令辍朝三日,追赠陕国公,谥号“宣武”,下令葬于聚宝山之原。而也是在这一年,她的四哥郭英因为平定云南有功,被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赐铁券。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二十四日,15岁的朱檀迎娶了信国公汤和之女为鲁王妃。汤和是朱元璋的同乡发小,当年也是他写信力劝朱元璋到濠州投军的,并随同朱元璋南征北战最终取得大业,因此汤和与朱元璋关系很不一般。
对于儿子的亲事郭宁妃自是非常满意,但她并没高兴多久,因为这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朱檀就得前往封地就藩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郭宁妃总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含泪看着儿子远离京城,前往封地兖州。
朱檀自幼聪明好学,爱读诗书经史,他的老师周宣不止一次向朱元璋称赞他天分过人,他“谦恭下士,博学多识,好文礼士,善诗歌”,因此颇得朱元璋喜欢。他在兖州的鲁王宫都是朱元璋让其舅舅郭英亲自督建的,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对朱檀的重视和对郭氏一族的宠信。
儿子就藩恶行多
但就是这样一位颇具才情的年轻鲁王离开京城,到达封地后很快就变了一个人,没了父亲朱元璋的管教和在京城时的约束,就藩之后的朱檀开始过上了享乐奢靡的生活。后来又和鲁王妃一起迷上了金石之术,在其封地广求方士道士,为他练就长生不老的仙丹,并且变得愈发暴虐荒淫,无法无天。
夫妻二人还听信方士的谗言,命人从民间和军中找来很多孩童绑入王府进行阉割,将所阉割之物当作药引,配合炼丹。如此伤天害理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当地军民和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有人将朱檀的行为报告给了朱元璋,得知此事的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将鲁王夫妇带回南京。
夫妇二人回到南京后,朱元璋下令将鲁王妃凌迟处死,但鲁王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再加上郭宁妃和武定侯郭英的面子,自然不能真杀了他,但为了惩戒,还是下令对朱檀施以“髡刑”,即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是上古五刑之一,在当时相对来说也是对人极为羞辱的刑罚了。
中毒而死谥号“荒”
处死了汤和女儿,朱元璋自感有些过意不去,为了安抚,洪武二十年(1387年)七月初七日,朱元璋下令将汤和的另一个女儿再次封为鲁王妃。
甲申,册信国公汤和女为鲁王檀妃。妃,前妃之女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六月十二日,朱檀侧室戈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朱肇煇。九月十五日,鲁王与秦、晋、燕、周、楚、齐、潭、湘等八王一同到南京觐见。眼见鲁王有了子嗣,又是一副改过向善的样子,朱元璋对他劝诫一番后,便让他回了封地,郭宁妃也为儿子能松了口气。
只可惜朱元璋的一片苦心还是白费了,不思悔改的朱檀其实一直在继续服食着金石丹药,药石的毒性甚至把他眼睛都弄瞎了。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朱檀最终毒发过重,不治身亡。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他仅活了19岁。又气又伤心的是朱元璋给了朱檀一个“荒”的谥号,古人云“外内纵乱、好乐怠政曰荒”,是一个十足的恶谥,朱元璋给这个谥号更是为了昭示后人,以示警戒。
鲁荒王檀,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曰荒。—《明史-列传第四》
呜呼!父子,天性也。谥法,公议也。朕于尔亲虽父子,讵得以私恩废公义?今特谥尔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来。—《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八》
后继有人略欣慰
儿子年纪轻轻就去世,死得还如此荒唐,郭宁妃更是伤心欲绝,即使掌管着后宫大权,她内心的痛苦也无处可解。唯一让她略感慰藉的是儿子朱檀留下了一根独苗朱肇煇,也算是后继有人。
朱肇煇后来封鲁靖王,活了79岁,一生有六子四女,子孙繁盛。而且鲁王一系传了共293年,是明代诸王里传世最久的一支,末代鲁王朱以海被称为“监国鲁王”,是当时南明重要的抗清力量。由此可见朱檀的后代子孙比他靠谱多了。
而且朱元璋虽然给了朱檀一个恶谥,但还是下令为朱檀修建一座豪华的墓葬,并让其舅舅郭英亲自督建,几年前刚为外甥修建了鲁王宫,如今又要为19岁的外甥修建墓葬,郭英心里是五味杂陈。
传说处死疑殉葬
关于郭宁妃的结局,正史中并没有确切说法,查继佐《罪惟录》中说她是被朱元璋赐死的。
郭宁妃执掌后宫时,李贤妃(生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葛丽妃(生朱元璋二十五子伊王朱㰘、二十六子朱楠,3岁殇),二人自恃身份贵重,生育皇子有功,有一天因为一点宫廷小事和郭宁妃争执起来,郭宁妃势单力薄吃了亏,心里委屈,便跑去跟朱元璋抱怨。
晚年的朱元璋因为马皇后及太子朱标的去世,变得非常暴躁易怒,听到这种琐事更是心烦,一气之下让人将郭宁妃拖出去处死,又下令将李贤妃和葛丽妃二人也处死,而且因为在气头上,朱元璋还下令将三个妃子的尸体装在大筐中,草草安葬于太平门外。
过了几天气消了的朱元璋想起这事觉得很后悔,但人死不能复生,朱元璋只好命人将三个妃子挖出来好好安葬,结果由于天气炎热,地又潮湿,三人的尸体都已腐烂,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朱元璋没办法只好下令将三个尸体立了一座坟堆了事。
但此说仅属于野史传闻,并不可信,毕竟朱元璋再残暴,还不至于因为一点宫廷琐事就处死三个妃子,而且郭宁妃的哥哥武定侯郭英一直健在,且深受朱元璋宠信,直到永乐元年才去世,即使看在郭英的面子上,郭宁妃也不会这么轻易被处死。
郭宁妃最大可能就是殉葬而死的,《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
《明太祖实录》记载,祔葬在朱元璋明孝陵旁的妃子有三位,孙贵妃、永贵妃、汪贵妃。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马皇后入葬钟山之阳时,孙贵妃、永贵妃、汪贵妃都一起祔葬。己巳。以孝慈皇后梓宫将发引,具醴(lǐ)馔(zhuàn)告太庙,遣官致祭金水桥午门等神。仍遣官祭钟山之神,曰:兹以今月庚午安葬孝慈皇后于钟山之阳,以成穆贵妃、永贵妃、汪贵妃祔,尚祈神祐永保安宁。——《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
朱元璋死后,他身边的后妃、宫人被逼殉葬在很多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因此郭宁妃最终的结局极有可能是殉葬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明史》、《国朝实录》、《罪惟录》、《胜朝彤史拾遗记》、《明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