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丨以特奏名为中心谈宋代养老政策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丨以特奏名为中心谈宋代养老政策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诗准确精练地描述了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直至清朝末年被废除,历经1400年,为中华文明贡献无数人才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此后科举制度成为了隋唐之后历代中华封建王朝最基本的人才选拔制度,无数读书人将一生奉献于科举中。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直观地为当代人介绍了科举中最高荣誉——进士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即使五十岁中了进士也显得很早。

“噫!好了!我中了!”——仅仅是中了举人就可以让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范进喜痰上心。得了疯症。

进士对于普通人来讲更是遥不可及,非得“文曲星”下凡不可了。范进无疑是科举制度中最幸运的一批,虽然他已年过五十,家里人也受穷多年,但他最终成功中举飞黄腾达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像范进这般幸运的人并不占多数,许多人一生为科举奔波,却到死而不得,让人叹息!

宋代以武将篡权立国,由此极度恐惧武将掌权,故有宋一代,对文人是极端地偏爱,而对武将又是极端地压制。

宋太祖为了保护文官,竟然立誓不杀言官、士大夫。宋代对文人的重视,也造就了宋代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殊局面。

爱屋及乌,宋代对文人集团的偏爱的恩泽也洒在了那些多次考试而中进士不得的考生,宋代在科举考试最基本的常科之外还设置了恩科以鼓励那些因特殊原因而不能在常科中夺魁的学子,而特奏名正是恩科的重要组成。

一、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的明星——科举制度

1、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

人才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古至今始终如一。而人才选拔制度则是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之后的封建王朝时期。《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先秦时期实行的是“选士、养士制”。

当时流行养士之风,如以战国四公子为代表的诸国公子都培养了大量的门客以供自己执政时所用。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气氛浓重的状况。

“令郡举孝廉,策试以尽其才”——两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之后的历代皇帝依靠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

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在开始实行的时候打破了阶级障碍,让那些出身寒门拥有真才实学的士人拥有了被朝廷录用的机会,让天下的读书人可以做到“学而优则仕”。

东汉末年,连年的战争使得地方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底层的士人读书的机会大为减少,察举制失去了大片的土壤。

战争也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减弱,地方大族为了自保开始培养自己的甲兵,并抱团取暖,地方门阀势力开始扩大。

在此基础上地方推举的孝廉大都为地方门阀势力的成员,察举制度背离了设置的初衷,已经名存实亡了。

魏文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唯才是举”的选拔标准也让底层重新有机会获得晋升的机会,此后一直到隋代建立,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中华大地上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

但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门阀政治最兴盛的时期,受此影响九品中正制最后也沦为了门阀大族掌控朝政的工具,选拔标准从“唯才是举”变为了“唯出身是举”。

世家大族的子弟一出生就获得了被朝廷录用的机会,而底层才子拼搏一生也很难进入核心权力系统。国家的人才选拔系统进入了弯道。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深刻地认识到门阀政治对于国家的危害,当时的关陇贵族掌控朝政现象极为严重。

公元587年,隋文帝设置“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二科,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此来选拔人才。

但此时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其在历代经过完善和改进,到宋明时期才达到较为完备的水平。此后科举制度一直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机制。

2、宋代的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代以武将立国却极度偏爱文人,在文人待遇方面宋代可谓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故对文人极为重要的科举选拔制度也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主要的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

“凡与殿试者始免黜落”——首先,在宋代科举考试中才正式确立了殿试制度,在宋以前的唐与五代时期,皇帝对考中的学子的亲自考核并不固定,依当世皇帝个人的意愿而改变。

但在宋代,殿试制度纳入了科举考试的正式制度之中,且经过殿试考核的学子可以直接为官,不必再如唐代一般需再经过吏部的考核方才可以录用为官,这在一定方面既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也笼络了文人集团。

在殿试制度确立之后,宋代时期也正式形成了地方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

“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法公荐,违者重置其罪”——其次,宋代时废除了以往的公荐制度并且在批改考生试卷时实行糊名与誊录的批改制度。

在唐代,虽经历武后一朝,门阀大族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此后门阀势力依旧强大,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试卷不会遮挡考生姓名,甚至官员可以推荐考生为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考场舞弊的风险,宋代的改革极大地利益了普通考生。

宋代也改变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变考诗赋为考经义,这种改变收益与弊病同时存在。

最后,宋代增加了恩科并且提高了录取名额,这又在一个方面笼络了文人集团,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宋一代冗官冗员的局面。

宋代对科举的完善总体上符合历史的走向,同时也拉拢了文人集团巩固了宋代上层阶级的统治。

二、宋代科举制度中的奇葩——特奏名制度

1、特奏名制度的产生

《宋史》中记载:“凡士贡于乡而屡细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别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这是宋史中对特奏名的具体记载。

关于官方录取特奏名考生的具体记载于开宝三年的科举考试之中,宋太宗在录取了八名正式考生之后,又录取了十五次考试皆未中的一百零六人,至此,特奏名登上了科举考试的历史舞台之中。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特奏名只出现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之中,在它的前代隋唐皆未出现,在它的后代元明清亦未出现,为宋代之特有制度。在宋真宗之后,特奏名慢慢形成了一种官方的制度,延于两宋。

2、特奏名的具体内容

特奏名在宋代属于科举考试之中恩科的内容,专门为那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至年老而仍不中的考生所设。

从录取人数上观之,特奏名考试的录取人数每次都达到数百人,与正式考试相当。从考生待遇来看,以特奏名为由中进士的考生只有少数能做些下品级的官职,大多数人只能做虚职,更有甚者无官可做。综合来讲,特奏名是对年老考生的安慰制度,实际功用不大。

3、设置特奏名制度的目的及内核分析

前文曾经反复提及,宋代以武立国却崇文抑武,整体政策偏于拉拢文人集团。一方面,设置特奏名制度可以拉拢那些能力不足以考中进士的“大多数”,让他们安稳为民,服从上层阶级的统治。

另一方面,特奏名制度可以防止出现那些如黄巢一般科举不如意的考生发动叛乱或投降敌国而对本国造成危害。

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特奏名制度,在目的性方面,特奏名制度无疑是成功的,两宋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农民起义数量较前代与后代都是少数的,这显然达到了上层统治者设立特奏名制度的目的——巩固统治地位。

但不被其所意料的是,特奏名大量录取的底层官员造成了两宋时期严重的冗官冗员现象,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两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总结:

特奏名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科举制度,它服务于那些年老的落榜者。纵观两宋历史,特奏名制度成功达到了统治者设立其的目的——巩固统治。

但却造成了另一个重大问题,官员集团的冗重,成为了两宋孱弱的重要因素。这也为我们后世的人们设立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建立新制度要考虑其长远效用。

参考文献:

《略述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刘术永

《论宋代的特奏名制度》——裴淑姬

《宋代恩科论述》——龚延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英雄,时期,皇帝,白头,人才,制度,门阀,殿试,养老,中心,观点评论,科举,宋代,范进,制度,文人集团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英雄,时期,皇帝,白头,人才,制度,门阀,殿试,养老,中心,观点评论,科举,宋代,范进,制度,文人集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英雄,时期,皇帝,白头,人才,制度,门阀,殿试,养老,中心,观点评论,科举,宋代,范进,制度,文人集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