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元顺帝逃出了元大都,也宣告着朱元璋这次北伐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基本上可以安安稳稳的坐江山了。
两年后,朱元璋为了让明朝可以长治久安,就想方设法的加强皇室的力量。
在《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可以看出,朱元璋是非常忧心明朝后续发展的,所以提出设立藩王来保家卫国、安定民生。
据悉,朱元璋有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被封为藩王。这些藩王的权力都很大,可以单独设置官署,还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
可以说,藩王就是一个独立于中央的一个小朝廷。这引起了一些朝中大臣的警觉,一个官员就曾站出来告诉朱元璋,说藩王势力太大的话,会影响中央集权,对明朝的统治是极具威胁的。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后,顿时火冒三丈,认为这个官员是在危言耸听,于是将其处死了。事实上,这个官员说的没有错,历朝历代以来,藩王势大,势必会引起割据分裂的局面。
往远点说,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全都是因为藩王势力太大。往近点说,唐朝也是因为藩镇势力太强,导致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从而造成藩镇可以威胁、甚至取代皇帝。
老朱能从一个要犯流民,最终做到皇帝,凌驾于万人之上,肯定是有一定实力的。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肯定懂。
那么,他为什么还敢封那么多藩王呢?就不怕藩王造反,兄弟之间手足相残么?
朱元璋为什么要立那么多藩王?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我们来看时间线,朱元璋大封藩王的时间是洪武三年。这个时候,朱标还没去世。
作为朱家长子,朱标在弟弟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也都很尊重他。朱标也确实有能力,也能压得住这些弟弟,所以朱元璋根本不害怕藩王作乱。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元璋为防止藩王叛乱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被封王的皇子要立即离开京城,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得擅自进京。
这样一来,那些有异心的藩王自然也就没法巩固在朝中的势力,形成与皇帝对抗的力量。
第二,就是藩王之间不得私下来往。进京城也是如此,藩王只能一个一个去,不得结伴而行。
这点,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实力强大的藩王勾结在一起,从而对中央造成威胁,与中央对抗。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不害怕有那么多藩王的原因,因为他早就留好了后路。
不过,这一切,都因为朱标的过早去世而被打乱。按朱元璋所设想的那样,他退位后,朱标继位。二人在藩王中有威严,藩王们也不敢乱来。慢慢的,那些藩王就会习惯这种制度。渐渐的屈服于中央。
削藩引起叛乱
但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朱标居然早早去世。在看得孙子朱允炆身上有朱标的影子后,就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临死前,已经将朝中大部分的开国功臣全都清洗了一边,朝中已经不具备什么样的势力可以威胁到皇权。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为朱允炆留下了齐泰、方孝孺等人辅佐他。本以为朱允炆可以坐稳皇位了,但没想到只过了四年,就被皇叔朱棣给揪了下来。当时齐泰这些人一上任后,就给朱允炆讲藩王势力太大不好,容易引起叛乱,应该尽早的削弱他们的力量。
朱允炆停了,立刻开始对自己的皇叔们动手。很快,周王、湘王、齐王、代王等人都被朱允炆给拿下,要么被贬为庶人、发配边疆,要么就是押到京城软禁。
这个时候,其他的藩王都害怕了。特别是朱棣,他认为早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头上,就打算起兵谋反。
但当时他的力量是不足以与中央王朝对抗的,为此,朱棣装疯卖傻,暗中积蓄力量。等到实力发展的差不多的时候,就高举“清君侧”的大旗发动了叛乱。
朱棣当时的驻地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所以要南下才能打到南京。在南下的途中,朱棣曾经过一个小镇。随后,他为这个小镇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可能朱棣也没想到,自己随便改名的一个小镇,在数百年后成为了一线大城市。
朱棣霸气改名,数百年后小镇成国际都市
这个小镇最早的名字叫直沽寨,在四千多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经过黄河泥沙的不断冲洗,慢慢露出海底。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泥沙累计,这片地区慢慢的形成了一片陆地。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不错、航运通达等因素,这个地方吸引来不少人定居。
但那个时候,直沽寨还没有形成城市,基本上都是部落。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在该地区设立了盐官。
隋炀帝修建运河的时候,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也刚好在这个地方。到了唐朝的时候,又在这里开辟了盐场,负责产盐。
辽占领时期,该地区也被设置了管理盐务的官员。可以看出,这个地方,一直都与盐离不开关系。
一直到南宋金国时期,这个地方才慢慢发展起来,逐渐有了街道。值得一提的是,直沽寨这个名字,就是南宋金国时期起的,这也是它最早的名字。
到了元朝的时候,这个地方被改名成海津镇,是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到了明朝的时候,该地区依旧像元朝时一样履行着最初的义务,名字也还是海津镇。
一直到靖难之役后,海津镇的命运才发生了变化。当时,海津镇是朱棣南下的必经之地。在路过途中,朱棣发现这个城镇意义非凡。
首先,它靠近北京。其次,该地地势险要。而北京是朱棣当时的根据地,所以又在这里修建军事重地来拱卫北京。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毕竟他当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靖难。于是,他就向人询问此地叫什么。当属下说出“海津镇”的时候,朱棣觉得不够霸气。
属下便问要取什么名字为好,朱棣想都没想,随口说出“天津”,其意思就是天子的津渡。
当时朱棣可还没做上皇帝,就已经敢自称天子了,可见其信心不一般。之后,朱棣一路打到了南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最终取得了明朝的江山。
正式命名
当上皇帝之后,朱棣就打算将都城迁到自己的根据地北京去。因为当时北方有游牧民族时常南下,将都城定在这里,也好方面做统筹工作。
在决定定都北京后,朱棣便开始着手天津事务。他先是派出了近2万的将士来到这里,设立了天津卫,打算将这里打造成军事要地,拱卫京城的安全。
而随着天津发展的越来越快,人口聚齐的越来越多,朱棣又先后在这里设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朱棣这一举动,也揭开了天津发展新的篇章,为天津后续成为国际都市做下了铺垫。
天津的后续发展
清灭明后,依旧以北京为都城。和朱棣一样,清朝的皇帝也都非常重视天津的发展及拱卫京城的作用。
顺治在位时,将朱棣当初所设的三个卫合并成天津卫。然后大力发展天津的盐运、民政以及军事实力,设置了非常多的官署。总的来说,天津的职能越来越多,之所以会设置如此多的官署,也是因为它越来越像一个大城市。
乾隆年间,正式将天津卫天津州,不久后又升为天津府,所辖的地区也越来越大。
到了近代以来,天津依旧继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像晚清的时候,清朝被迫开放了天津,列强先后在这里设置租界。
清朝覆灭后,天津又成为清朝遗老以及废帝溥仪的聚集地。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武力统治了天津,是这里成为人间地狱,不少人惨遭日军杀害。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才终于恢复到正轨上来。在改革开放的途中,天津被国家设成直辖市。
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一个城市,天津自身的工商业发展的非常不错,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工商业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天津还是国家科技的研发中心、北航的核心区域。
2020年,天津市GDP为14007.99亿元。2021年的时候,为15695.0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2%,发展势头非常猛。
这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排名也稳定在前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线大城市。而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以及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总有一天,天津可以一跃成为像北上广那样的国际大都市。
相信朱棣得知天津日后会发展的这么好,肯定也会露出惊讶的神情吧。毕竟他当初将这里设置为城市,也只是出于军事考虑,只是将将其发展成军事重地。但没想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里慢慢的成为了一个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