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今年初正式全面进入复常状态,并与内地全面通关,楼市曾现出一线曙光,但很快便又显疲态并重展跌势,成交淡静,其中二手市场陷入寒冬。特区政府近期略为放宽住宅按揭成数,但仍然维持住宅辣招。面对加息、外围经济及政治环境多变,业界和部分学者都认为现在是适合时机,特区政府可检讨放宽或撤销住宅物业多项辣招税,并希望在10月的施政报告会有好消息。\大公报记者 楼仕佳
地产建设商会回复《大公报》指出,辣招需求管理措施由最初推出时的所谓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至今已经横跨13年,面对大环境急剧变化包括息口上升、楼市下行、市区老化急需重建等,辣招却依然一成不变。
美国为压抑通胀,短短两年内强力加息至超过5厘,同楼按有关的最优惠利率与1个月拆息已相继跟随上升,供楼成本大增自然亦已令炒家绝迹。根据税务局的数据,无论係买家印花税(BSD)或额外印花税(SSD)的宗数和收入都已大幅回落。楼市的所谓小阳春也只是昙花一现,成交从4月开始已经开始回落。
另外,高达30%的从价印花税亦会成为旧区重建的绊脚石,与特区政府土地房屋政策背道而驰。再者,辣招也不利于抢人才,因为当人才置业时,辣税是先征后退(人才在7年后成永久居民)的,但不会提供利息,试问吸引力何在?
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蔡宏兴表示,楼市辣招推出至今已逾10年,经济及楼市环境也产生很大改变,现时楼市已是“过冻”,市民对后市信心有所不足。此外,特区政府要争取更多专才来港发展,相关专才多数也希望在港置业,但他们要先垫付楼价30%的辣招税,并在居住及工作满7年后才可获退还,试问“有几多肯贴钱买楼打工?”他认为,辣招是干预市场正常运作的行政措施,在时移势易后,现时是特区政府检讨全面撤销辣招的适当时机。
缩短SSD期限 便利市民换楼
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表示,辣招已推出逾10年,比较当时的各种环境,现今已有很大改变。但自己没有足够数据,不敢妄下断语应否撤辣。不过,特区政府应有充足的数据,现阶段应可去重新审视市况,辣招是否再有存在的需要,以及如何制定更合适的政策,以配合经济及楼市的发展和帮助市民上车。
富豪国际旗下富豪物业代理卫振声指出,现时二手市场不时出现蚀让个案,特区政府应设法提振市场信心。他续称,早前的进一步放宽按揭成数举措似乎帮助不大,特区政府可考虑逐步放宽辣招,如先考虑港人购买第2套房时,由目前划一征收楼价15%的新住宅印花税(NRSD),改为以往的双倍征税(DSD),即最高只达8.5%。另外,他又建议缩短征收SSD的期限,由3年降至2年或1年,以方便市民换楼或按自身财务需要出售单位;至于BSD,因只涉公司或非本港居民的买家,可容后再作考虑。他认为,只要是因应时势逐步放宽,相信不会给市场一种要急于救市的感觉。
邓清河:豪宅市旺有利经济
宏安集团主席邓清河认为,特区政府可考虑无论买家是以私人名义或公司名义,凡购买楼价5000万元以上物业,都只征收最高4.25%的从价印花税,毋须再付15%NRSD及15%BSD,这可激活该类豪宅市场的交投,带动经济发展,更易吸纳高端人才,以及增加库房卖地收入。
仲量联行香港主席曾焕平表示,鉴于现时楼市面对的多项不利因素,如加息、股市波动、外围经济疲弱,以及新出生率及结婚数字减少,今次下行周期将较以往的周期更漫长。特区政府应撤销冷却楼市措施,尤其是印花税方面的措施,并取消压力测试,让银行更有弹性自行评估按揭风险。他认为,市场忧虑撤辣会令楼市进一步下跌,政府却担心撤辣加速楼市升势;但只要有足够的交投,楼价便会自然调节,最终能找到平衡点。
第一太平戴维斯估值及专业顾问服务董事总经理陈超国则指出,辣招推出多年来,楼价却以倍数上升,相信当楼市转跌,也会出现下跌过急的情况。因此,既然特区政府指未来已有足够的土地房屋供应,现时便趁楼市刚开始调整期时,撤销所有辣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