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又被央媒关注!禹会村遗址再出圈…
赓续千年文脉
焕新时代精神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推出的六集系列纪录片
《大运河之歌》
从8月9日起每晚八点档
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
重磅首播!
▲《大运河之歌》官方海报
8月9日晚间
播出的《大运河之歌》第一集
重点关注了“蚌埠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是四千年前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其中最为关键和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便是一处大型祭祀台基。该台基南北长108米、北部东西宽23.5米、南部东西宽13米,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经过人工挖坑、堆筑、铺垫、覆盖等不同程序建造起来的祭祀场所。祭祀台基自下而上分别由灰土堆筑、黄土铺垫、白土覆盖,从北往南分别排列有柱洞、凸岭、凹槽、烧祭面、方土台和长排柱坑,为祭祀台基面赋予了丰富而又神圣的内容。
▲祭祀台基俯视图
《史记》中写到
“夏之兴也以涂山”
涂山就在安徽蚌埠
蚌埠
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
淮河穿城而过
禹在涂山娶妻,并诞下儿子启
最终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
夏朝
▲位于蚌埠的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
让我们通过
新华社近日编发的一篇电稿
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蚌埠
一起寻踪禹迹
寻踪禹迹,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
新华社合肥7月5日电题:
寻踪禹迹,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
新华社记者 李亚彪 陈尚营 刘美子
北半球的夏天,白昼来得特别早。
太阳从涂山东边露出脸庞。山南,淮河边,安徽省蚌埠市的禹会村也正半梦半醒。
村民们大多还没有出门,杜康佳却已背着无人机、全站仪、三脚架等考古测绘工具来到村口。晨光淡淡地洒在他的脖颈上,让黝黑的皮肤格外闪亮,像光滑的青铜器表面一样。
这位小伙子和同伴们要趁着白天最热的时段到来前,完成当天的禹会村遗址考古测绘任务。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祭祀区烧燎遗迹复原展示。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摄
20世纪末出生的杜康佳正参与的考古工作,与21世纪中国考古学界最关注的课题之一——夏文化研究密切相关。
考古学者认为,夏朝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王朝国家的起点,夏朝建立者启的父亲禹和涂山有多重关联。
《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司马迁在《史记》中则写到,“夏之兴也以涂山”。史书还称,禹在涂山娶妻,并诞下儿子启。
涂山在哪里?早些年考古界有不同推测,并无定论。
如今,禹会村遗址似乎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线索。考古发现让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等专家认为,史书中禹会诸侯的涂山就在这里。
禹会村北面就有一座山,山名就叫涂山。涂山海拔尽管只有300多米,却在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上十分显眼。
登临涂山山顶,可以望见西侧的荆山。两山间,千里淮河穿流而过。
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山顶可以望见西侧的荆山(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亚彪 摄
“民间有大禹‘劈山导淮’的治水传说,与今天荆涂二山隔河对峙的区位地貌相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领队张东博士说,“考古发现则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禹会村考古始于2007年。自此,这座北纬32度线上的普通小村不再默默无闻。
在禹会村多轮规模性考古发掘中,一座内城规模至少18万平方米、外城规模至少50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一点点显露其本来面目,引发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核心现场一角。新华社记者 陈尚营 摄
“这些发现,勾勒出4000多年前当地人口激增,开始筑城并集中生活的历史进程。”张东说。
遗址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地面上排列的、好似巨型脚印的35个柱洞。禹会村遗址公园负责人寇魏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柱洞可能是诸侯聚会时插旌旗所用。
柱洞开挖于高台之上,台基上还分布有烧祭面、祭祀沟、祭祀坑等。“这是很有趣的发现,我们推测这里曾举行过大型集会、祭祀或宴飨活动。”张东说。
在时间上,碳14测定结果、出土的鬼脸鼎足等极具龙山文化特征的器物,均显示禹会村遗址年代和禹所处的时代相符。
“这里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遗迹特征,与史书记录和民间传说相印证。”最早带队从事禹会村考古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认为,禹会村应该是4000年前禹会诸侯的地方。
顾名思义,禹会村的村名也喻意着其所承载过的历史。不过,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说,村名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难以溯源。
研究人员注意到,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记载的禹墟与今天禹会村的方位吻合,为这个小村庄与远古文明的联系提供了佐证。
学界认为,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禹会村考古价值也许远不止于此。
淮河流经蚌埠
流经禹会村的淮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独特的地理区位让南雨北雪、南船北马、南稻北麦、南秀北雄在此汇聚交融,各种文化也在这里被消化、被吸收、被沉淀。
这是6月16日在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考古科研基地拍摄的文物标本库房。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摄
禹会村考古研究基地库房中,摆放着各类初步修补、拼合的出土器物。“它们既有黄河流域文化特征,也有长江流域文化特征。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4000年前已相当频繁。”张东说。
文化交融让禹会诸侯的历史更加清晰,也预示着此后夏王朝的诞生。“我们很自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在这里均有体现。”蚌埠市文体旅局文物科科长郭全说。
为了激励后人,作为中国治水历史上最著名的代表性人物,包括蚌埠在内的中国很多地方每年都有纪念禹的盛大节日。
对这种纪念活动,也有人认为“治水者或许不是禹”。而张东认为,这种争议可以暂时搁置。
张东说,事实上,中国人把对无数代治淮人物和企盼大河安澜的情感寄托,都浓缩到了禹一个人身上。我们纪念的也许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而这才是中华民族最需要传承的。
近年来,一项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淮河治理工程在蚌埠市启动,生态修复和文明复兴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同时发生着,禹的后人正一代代把接力棒传递下去。
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蚌埠日报社
蚌埠发布客户端特别策划
推出的“溯源蚌埠”系列
“一起挖呀挖”
寻踪禹迹
禹会涂山
禹会村遗址
“大禹治水劈山导淮”“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于涂山”……作为华夏民族的先祖之一,大禹在中国历史传说中具有崇高地位。他不仅带领先民治理为患多年的水患,而且成为继舜之后的又一伟大首领,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至今广为流传,而地处淮河沿岸的蚌埠更与大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禹治水浮雕 市博物馆供图
在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有一处名为禹会村的地方,正因“禹会诸侯”而得名,《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而禹会村遗址的发现则为史料记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揭示出蚌埠作为淮河流域文明起源地的悠久历史。
01
▶禹会诸侯的涂山◀
涂山,是古涂山氏国的所在地,也是史载大禹劈山导淮、娶妻生子、大会诸侯并确立“盟主”政治地位之地。由于涂山的重要历史地位,汉唐以来就出现了关于涂山的地望之争,二十世纪中叶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对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和地理地望的考证研究,证明了这座中华民族的圣山就在蚌埠境内。
涂山地望 (涂山所在地的五说)
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开拓者谭其骧先生关于涂山在蚌埠的考证
2001年7月,“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七届年会”在蚌埠召开。研讨会上,对于涂山的地望之争,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蚌埠涂山说较为可信,而历史上的众多文献都对禹会涂山、禹娶涂山做了记载。
蚌埠涂山的相关主要文献
02
▶重新认识禹会村◀
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前郢村,西临淮河,东毗天河,背靠荆、涂二山,相传是“禹会诸侯”之地,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还有“禹陈岗”“禹会古台”“禹帝行祠”和“禹帝庙”等古地名。该村之名由来已久,在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这里就被称为“禹墟”,可见最迟在东周,人们即认定此地有禹迹,而成书于晋朝司马炎太康年间的《太康地志》载:涂山“西南又有禹会村,盖禹会诸侯之地”,说明这里至迟在汉代就被称为禹会村了。
禹会村遗址卫星地理位置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通过数次调查发现,禹会村遗址出土了各种具有鲜明祭祀性质的遗迹和遗物以及一座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城址,除了与文献记载中的古史传说时代吻合,又契合了涂山周边的大禹传说,更烘托出“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
禹会村遗址标志牌
2009年发掘现场
2011年春季发掘现场
考古发现,禹会村遗址内有一处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大型礼仪建筑,该建筑是依托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台基表面存在烧祭面、方土台和成排分布的柱洞等一系列特殊遗迹。大型礼仪建筑(“祭祀台基”)西侧发现了一条“祭祀沟”,沟内填埋有大量陶器,还有一条铺垫白土的道路通向西南区域,这一区域则发现了填埋大量陶器的“祭祀坑”,以及功能不明的圆圈遗迹,包括间杂其中的临时性“工棚建筑”(浅基槽)。
祭祀沟内陶器堆积现象
以聚落考古研究的视角,早在双墩文化时期,禹会村遗址就有人类活动遗迹,但到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聚落人口集中化趋势明显,发展成为活动范围达20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遗址南部的龙山文化核心分布区发现了规模至少18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内城,以往发现的“祭祀台基”就是内城东城垣一部分。
祭祀台全景
柱坑排列现象
祭祀台基面上的方土台
禹会村遗址的各类陶器,均为手制,并经慢轮修整,其造型多为生活用具,但普遍制作粗糙,器形欠规整,低温陶比例大,表现出典型的祭祀用器物特征。这些出土的文物,既有淮河中游地区强烈的文化个性,又兼有黄河下游地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苏北地区、长江流域、江汉平原地区同期文化的特色,表现出禹会村遗址复杂的文化面貌,说明该地区既是南北两地文化交汇的地区,又是两地文化传播、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陶鼎 蚌埠市博物馆藏
陶罐 蚌埠市博物馆藏
陶簋 蚌埠市博物馆藏
陶盉 蚌埠市博物馆藏
陶鬹 蚌埠市博物馆藏
陶壁形器 蚌埠市博物馆藏
龙形陶塑 蚌埠市博物馆藏
禹会村遗址出土器物的文化特征
禹会村遗址出土器物的文化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深入, 2021年年底,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更令人惊喜的一个成果,就是这18万平米的面积的城址仅仅是龙山文化核心分布区的一个内城,他们在外围又找到了第二圈的外城,从出土遗物时代特征判断,外城应是在内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目前外城的勘探工作还在进行中,城址规模至少在50万平方米以上,是淮河中游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考古工作平面图
03
▶保护传承大禹文化◀
为了更好地开展考古发掘和文化资源保护,2017年12月,禹会村遗址成功获批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成立。公园规划总面积6785.25亩,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已完成“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保护修缮项目、公园北部村庄建筑立面改造项目、考古工作站暨标本整理基地主体建筑、考古学家的院子、环境整治一期”等规划项目建设。
蚌埠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未来,公园管理处将继续推进双墩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存保护展示项目、公园博物馆、公园主入口、游客配套服务设施等项目实施,努力打造集考古科研、文化传承、主题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汇“吃、住、游、学、娱、购”等诸多元素为一身的现代化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公共空间,早日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
禹会村遗址公园
禹会村遗址航拍图
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历程:
2001年7月,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2月,国家文物局立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1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名录。
除了“禹会村遗址”
你知道在蚌埠这片土地上
又有着怎样的文明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