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胡惟庸案:势力滔天的大明初代权臣,是如何把自己玩没的?

胡惟庸案:势力滔天的大明初代权臣,是如何把自己玩没的?

(胡宅)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

这一年,时任大明丞相的胡惟庸向皇帝报告,自家宅邸中的一口古井里,突然涌出了醴泉,此乃祥瑞之兆,特邀皇帝来家中观赏。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早已经枯死的古井突然涌出甘甜的泉水,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兴致勃勃,骑着一匹枣红色的良驹,带着贴身太监云奇,简装出行,只身前往。

皇帝的马走到南京城西华门附近时,牵马随行的太监云奇却一把勒住缰绳,拼命地把马头往回拽。

朱元璋十分不悦,难不成你一个小小的宦官,胆敢阻拦天子去欣赏祥瑞不成?

皇帝一时恼怒,正要出言斥责,却发现今天的太监云奇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儿。

这位平日里低眉顺眼,对自己诚惶诚恐的小宦官此时脸色涨红,目光焦灼,一只手拼命地拽住缰绳,另外一只手,却用力的指向不远处的胡宅,一刻钟也不曾放下来。

朋友们,朱元璋是什么人呐。

从至正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参加红巾军起义,到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定鼎中原,一路走来,朱元璋同志经历过太多的尔虞我诈,血雨腥风了。

狡黠的皇帝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宦官)

小宦官云奇的种种反常举动,似乎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于是,朱元璋回转身形,调转马头,快速返回了南京皇宫。

返回皇宫后,朱元璋没有休息片刻,立即登临城头,向远处的胡宅眺望。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胡惟庸的的府宅上空尘土飞扬,旗帜闪动,宅院中各处都摆放了强弓硬弩,内宅之中,更是安插了几百装备精良的士卒。

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不觉让朱元璋倒吸了一口凉气。

倘若刚才自己没有被小宦官云奇阻拦,直奔胡宅,此刻恐怕早已经是胡惟庸的刀下亡魂了。

此刻,皇帝的脸色铁青,他颔首立在城墙之上,遥望着千里江山,万里锦绣,神情复杂,复杂中又透出一丝忧虑。

夕阳西下,云层红褐如血,朱元璋就这样沉默地站立着,最后一缕日光勾勒出这位大明开国皇帝肃穆的身形,然后是昏昏沉沉的黑暗将他完全笼罩。

——题记

(胡惟庸 形象)

胡惟庸,男,汉族,祖籍濠州定远,和朱元璋算是半个老乡。

相比之淮西功臣集团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如李善长,汤和等,胡惟庸根本不能算做是朱元璋的创业伙伴,抑或是心腹重臣。

他在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才投奔朱元璋,那个时候的老朱,已经占据和州,在元末农民起义军里有了一席之地。

不过虽然投奔的比较晚,但胡惟庸同志却很受朱元璋的待见。

他历任元帅府奏差(跑腿的),宁国主簿(算账的),吉安通判(诉讼的),湖广佥事(做秘书),太常少卿(管礼仪的),虽然是从基层干起,但升迁速度极快,很快就进入了中央政府,成为了明王朝的一名参知政事。(候补丞相)

在作者来看,这其实是十分可以理解的。

高皇帝朱元璋虽然没上过学,没有文化,但他骨子里还是极为敬重文化人的。

朝廷里如刘基这样的文人不少,但在政见上和皇帝并不相投,而胡惟庸素有才学,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自然深得皇帝的器重。

并且,胡惟庸同志不仅深谙为臣之道,明白如何跟皇帝打交道,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想要在政坛里四平八稳地过日子,哄好领导是一方面,跟同事搞好关系,是另外一方面。

于是,胡惟庸很快攀上了淮西集团的高枝,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辅佐朱元璋成就功名大业的第一功臣。

汉初刘邦有萧何,而李善长之谋断,不亚于萧何。

(李善长 形象)

作为陪伴老朱同志走过最为艰难困苦的一段岁月的创业合作伙伴,朱元璋授其左柱国,兼任太师,中书左丞,恩遇不可谓不重。

按理说,此等开国重臣,和胡惟庸这种半路出家的投机主义者,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巧的是,俩人都是濠州定远人,是同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俩人的关系就要比一般的臣僚要近一点。

又巧的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迎娶了胡惟庸的侄女,这么一来,两家又成了儿女亲家,关系则更为紧密。

同窗之谊不如同籍之谊,同籍之谊又不如同宗之谊。

胡惟庸和李善长同籍又同宗,两家的关系很快便发展得如胶似漆,基本上算是穿上了一条裤子。

对朱元璋来说,朝廷上有朋党的情况出现,他是可以允许的。

他的帝位之巩固,靠的也是淮西朋党的支持,所以只要朋堂没有发展成政党,那就无关紧要。

时间来到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对胡惟庸来说,是他仕途中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李善长极力推荐胡惟庸担任中书右丞,百官更无异议,皇帝准许,又过了四年,即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胡惟庸政绩斐然,又升任中书左丞,位居百官之首。

升职升得这么快,百官们难免有意见,但皇帝力排众议,表示丞相之位,有德行才干便能居之,胡卿忠君体国,才学出众,自然能堪此位,此后更是不许百官妄议。

皇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胡惟庸是朕亲自启用的人,朕爱怎么用怎么用,朕想安排什么官儿安排什么官儿,你们老老实实给我打工,以后就少管朕和胡爱卿的闲事儿吧。

帝王乾纲独断,往往偏听则暗,但事实证明,胡惟庸的确没有辜负皇帝的栽培和信任。

他在丞相的位子上政绩卓著,办事果决,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极高,凭借着过硬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大臣们的诸多好评。

选得如此贤臣,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福祸相依,好消息往往又会伴随着坏消息。

之所以说是诸多好评,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胡惟庸在做丞相的这段期间里,虽然笼络了一大批朝中的官员,形成了以自己为首,势力极为庞大的“胡党”,但总还是有那么几个忠贞不屈的官员,不愿意和胡惟庸同流合污的。

朝廷里有几位秉公守正的御史们时常弹劾胡惟庸,说他表为中书左丞,实为大明独相,表面上做政务工作滴水不漏,但实则中饱私囊,贪赃枉法,党同伐异,更有诸多可疑行迹。

(锦衣卫)

在皇帝看来,御史的话不能全信,这些官员最喜欢没事找事,吹毛求疵,可不能让他们冤枉了自己一向倚重的胡爱卿,于是皇帝又着南镇抚司的锦衣卫秘密调查,检验御史们是否所言属实,结果锦衣卫查来查去,不仅证明了御史们对于胡惟庸的弹劾并非虚言,还顺带着搜集了出了胡惟庸的海量罪证,诸如纵容不法,仗势行凶,侵吞田地,强抢民女等,其中还包括胡惟庸四处招揽亡命之徒,并且和北元政权互通书信等内容。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对臣子严苛,对百姓宽容的帝王,例如东汉孝明皇帝刘庄,清世宗雍正等,而明太祖朱元璋,同样是一个宽政于民,严法于臣的帝王。

朱元璋同志出身凄苦,死过爹妈要过饭,当过和尚撞过钟,他深知普通百姓的疾苦,所以他身上有种极强的民粹主义精神。

对百姓们的体恤进而演变成了对贪官污吏异常强烈的刻骨仇恨,所以皇帝在反贪工作中所下的力度,比历朝历代都要大。

皇帝曾经规定,大明官员只要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便要处以死刑,足见皇帝治臣下之严苛。

从皇帝登基到现在,因为贪污违法等各种罪名而死于皇帝屠刀之下的官员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而我们胡惟庸同志偷偷摸摸犯下的这屡屡恶行,恐怕死个一百次也不为过。

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听完了锦衣卫的奏报之后,只是若有所思,却并没有什么反应。

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愤怒,更没有气急败坏,反而在几天之后的朝会上,表扬了丞相胡惟庸工作认真负责,还给予了物质嘉奖。

皇帝对胡惟庸作恶累累装糊涂,但朝廷里对胡惟庸的反声却越来越多。

(大明文官)

御史上完折子,六部的官员上折子,六部的官员上完折子,都察院又上折子,都察院的官员们告完状,大理寺的官员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上疏弹劾胡惟庸。

但奇怪的是,对于这些铁证如山的弹劾,朱元璋一概留中,置之不理。

不仅如此,皇帝对胡惟庸的礼遇日渐隆重,今天封官,明天赏爵,后天遣送礼物,君臣之间的感情无以复加,已经到了一定程度。

这不禁让人们开始怀疑,这还是那个法度严明,冷酷无情,手段狠辣的朱元璋么?

不仅百官们怀疑,连胡惟庸也怀疑过这一切。

百官们控告他的奏疏他早有耳闻,有时候他甚至自己指使几个胡党中的御史去告他的黑状,去试探皇帝的底细,但换来的似乎都是皇帝无条件的信任。

胡惟庸还曾经多次以身试法,纵容手下行凶,自己也在朝廷收支上露出马脚,以此来激起皇帝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无一例外,朱元璋一概置之不理,把这一切都当做没发生过。

到最后,胡惟庸甚至在胡宅中安排兵马和人手,诓骗皇帝来自己府上赴宴,希望以此控制住皇帝,虽然事情败露,被皇帝发现,但自己等了好几天,并没有等来皇帝震怒,抑或是将自己罢官免职的消息,反而再次获得了皇帝一笔十分丰厚的奖赏。

一连贯的小心试探之后,胡惟庸终于放心了。

是啊,朱元璋已经不是年轻时的朱元璋了。

他用了半生的时间来征战天下,又用了另外半生的时间来建设明帝国,此刻,他已经是心力交瘁,强弩之末了。

这盘根错节,复杂无比的大明政务,皇帝已经不能掌握,不能处理,皇帝需要我胡惟庸来帮他的忙,皇帝必须依靠我,并且,事到如今,皇帝唯一能指望的人,只有我。

(大明政坛)

所以无论我做什么,干什么,皇帝为了保住我,只会装作视而不见。

而在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胡惟庸的内心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掌握大权,统领百官的丞相,而是萌发了更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就是取朱氏皇帝而代之,自己来做这个王朝的新帝。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王朝的掌控,自己就算是举兵作乱,皇帝也已经无力抵挡了。

朱元璋啊朱元璋,事到如今,都怪你自己当年心狠手辣,把淮西集团的功臣都杀了个一干二净,到如今你独木难支,倒叫我胡惟庸后来居上了。

此刻的胡惟庸,已经完全陷入了自己甜蜜的想象之中,他开始勾结党羽,暗中培养军事力量,和沿海倭寇以及北元政权相互结盟,只等着自己万事俱备,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势,将朱元璋一脚踢开,自己再度升级,成为这天下的新主人。

但让胡惟庸没有想到的是,想象虽然是甜蜜的,但现实却并不那么甜蜜,不仅不甜蜜,反而十分残酷。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早朝。

南京皇宫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笼罩在一片朝阳之下。

(南京皇宫)

作为始建于至正二十六年的皇家府邸,明南京皇宫是中世纪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它是之后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宫殿的母本,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两侧太庙,社稷坛巍峨矗立,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层层递进,皇宫自南而北,一派春秋鼎盛的气象。

这一天的早朝如期举行,御史中丞涂节率先启奏,弹劾胡惟庸蓄意谋反。

谋反,这在封建帝制时代,可不是说着玩的。

按理说,区区御史敢在早朝时弹劾官员,还是朝廷大员,必然是有着十足的把握的,此言一出,一定会引得朝堂之上的轩然大波。

但奇怪的是,涂节的弹劾似乎并没有在大臣们之间引起多大的反响。

事实上,大臣们对弹劾胡惟庸这种启奏,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一年到头,弹劾胡相的折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无论什么罪名,有无罪证,皇帝一概偏袒,从不处理,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甚至连当事者胡惟庸本人,也懒得站出来反驳了。

反正皇帝总是会替自己说话,替自己摆平,那么还何必自己出马呢?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今天的皇帝,似乎有点反常。

他听完涂节的弹劾之后,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来,对着奉天殿宽敞明亮的大门轻轻招手,很快,几队亲兵从殿外涌入,直奔胡惟庸,片刻就将他按在地上,不能动弹。

(明太祖朱元璋 形象)

百官们还尚未从这剧烈的变故中醒来,皇帝身边的小宦官的嘴里已经传出皇帝的上谕:

中书左丞胡惟庸蓄意谋反,罪无可赦,着立刻处死,一干胡党,系与同谋,同罪论处,兹事体大,以胡惟庸首罪之恶,危害之深,自此废黜左右丞相,永不复议,胆敢妄议复立丞相者,皆斩。

大臣们很快找到了这段话的重点:

第一,处死胡惟庸。

第二,废黜丞相这一职务。

第三,打击胡党,同罪论处。

一段话字数寥寥,却听得所有人都骇然了。

最骇然了,当属那个已经被押出去准备砍头的胡惟庸。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昨天朱元璋还和自己打得火热,对自己的一概罪行多有包庇,今天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这还是自己服侍了这么多年的那个整天稀里糊涂的朱元璋么?

刽子手手起刀落,有明以来权势最大的大明文臣人头落地,到死也没有想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儿。

而从胡惟庸人头落地的这一天开始,往后十年,朱元璋开始了借用胡惟庸打击胡党的血腥十年。

三万多是或不是胡党成员的官员们纷纷引颈受戮,大批功臣,如左柱国李善长,荥阳侯郑遇春,南雄侯赵庸,永嘉侯朱亮祖纷纷受到牵连,被皇帝送上了西天。

这场帝王在须臾片刻之间发起的政治清洗运动,即为明洪武年间赫赫有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

但其实,案件的名字虽然叫做胡惟庸案,但此案真正的主题,并不在胡惟庸,而在胡惟庸所担任的官职,中书右丞(即丞相)上。

从一开始,皇帝的目的就非常简单,那就是废黜掉丞相的职务。

目的的确很简单,但对朱元璋来说,却是一个十分艰巨,并且很难办到的事情。

从秦汉以来,丞相制度就一直流传,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已经成为了封建帝制时代必须恪守的规矩。

有政权,就必然有皇帝,皇帝是帝国的核心,是无上的权威。

但有皇帝,就必然要有丞相,丞相是权力的中间人,服务于帝王,统领于百官,是替皇帝分担工作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但在朱元璋的眼里,丞相却成了制约皇权的架构,成了 一种变相的权臣。

身为帝王,他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人凌驾于文武百官之上,所以他一定要废黜丞相这个职务。

但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则,不是一个小小的朱元璋就能轻易撼动的。

皇帝如果闲着没事儿就废黜丞相的职务,百官们会如何反抗,大臣们会如何议论,百姓们又会作何反应,废黜丞相的过程是否顺利,会不会激起变故,这都是朱元璋不得不考虑的。

(皇权)

朱元璋考虑了很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皇帝其实已经任用了很多丞相。

李善长做过丞相,但李善长为人谨慎,丝毫不会露出马脚。

徐达做过丞相,可徐达常年领兵在外,并没有在中央政权发挥作用。

汪广洋也做过丞相,但汪广洋只不过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为官一任,只剩下风花雪月和不切实际的理论。

唯一一个在丞相位置上露出马脚的杨宪,也只不过是在做事的手段上过于狠辣,而并没有什么别的纰漏。

对皇帝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皇帝需要一个人,一个愚蠢的人,一个邪恶的人,一个可以在丞相的位置上辱没了这个官职,糟践了这个官职的人。

是的,这个人可以大权独揽,可以尸位素餐,可以贪赃枉法,可以为祸朝堂,这个丞相的罪行越多,越大,就越能让丞相这个职务变得人神共愤,得而诛之。

只有让丞相这个职务沾满污名,失去权威,失去公信力,皇帝才能扳倒它。

而胡惟庸,就是朱元璋选中的那个人。

事实证明,胡惟庸很好的完成了朱元璋安排给他的任务。

他在皇帝刻意的包容和放纵之下,把一个奸佞之臣能干的坏事儿基本上都干了一遍,最终竟然走到了谋反的道路上。

在胡惟庸到达了临界点的那一刻,朱元璋果断地发起了攻势,开始彻底地对胡惟庸和他身上的丞相职务开始进行清算。

(老子 形象)

看来,不懂文化的朱元璋,最起码是看过《道德经》的。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四两拨千斤,看来,这位大明帝王做到了。

相权和君权的斗争,在这一天终于落下了帷幕。

皇帝很满意,皇帝发自心底的感谢胡惟庸。

胡惟庸一死,皇帝借势废黜了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百年的丞相制度。

自朱元璋之后,天下再无丞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元璋,胡惟庸,势力,李善长,皇帝,宦官,大明,公元,权臣,云奇,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元璋,胡惟庸,势力,李善长,皇帝,宦官,大明,公元,权臣,云奇,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元璋,胡惟庸,势力,李善长,皇帝,宦官,大明,公元,权臣,云奇,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