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五次御驾亲征,北伐蒙古,到底是功还是过?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五次御驾亲征,北伐蒙古,到底是功还是过?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呜呼,盛哉!

明代诗人敖英在他的《东谷赘言》写下了这气势磅礴之句,有人说这句话是对大明王朝的总结,也是明朝人绝不屈服的气节。

明朝也一直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明朝所有皇帝均遵循着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天子守国门的先祖之言,无论兴衰,却都有着宁死不降的骨气。

但说到将“天子守国”四字做到极致者,非明成祖朱棣莫属。

朱棣画像

“靖难之役”后,朱棣顺利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下江山,改年号为永乐。

即便有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人当了皇帝,但北方元朝残余的蒙古势力似乎并无收敛(当时元朝残余势力已主要分为瓦剌、兀良哈三卫、蒙古本部鞑靼三大部落,其中鞑靼部与明朝关系最差),只要一有机会就出兵骚扰明朝北方边境,大有想要“反明复元”的想法。

靖难之役

朱棣一开始本不想再与蒙古大动干戈,而是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通过笼络西蒙古瓦剌部,让蒙古各部落之间自相残杀,以此削弱他们的实力。

这一策略起初还挺有效,至少瓦剌和兀良哈三卫在接受了明朝的恩惠后都有了“称臣”的意思,但蒙古本部鞑靼本着自身实力雄厚的基础,再加上鞑靼大汗本雅失里自傲的心气,明朝与鞑靼部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直到此时,朱棣仍和平相处的希望,并于永乐七年四月派出使臣郭骥前往鞑靼交涉,表明自己不想兵戈相见的意愿,没成想高傲的本雅失里下令处决了郭骥。

此事传到朱棣耳里后,皇威大怒,朱棣从小是文武兼修,且也算是在战马上长大的,自己打了大半辈子仗,哪会真怕了这区区元朝残部,憋了多年的气终于有了借口释放出来,当即决定起兵北伐。

出师不利

无奈曾经与自己打天下的且有统帅之才的猛将要么已经离世(例如为靖难之役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张玉、朱能均已离世),要么已有其它重要军务在身。

选来选去,最后决定派邱福带兵十万出征北上,同行副将为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参将为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

邱福,剧照

虽然已有众多名将同行,但对于邱福的领兵能力朱棣心中难免会有担忧,在朱棣眼中,邱福确实是一位实打实的猛将,但他的能耐更多的是在冲锋陷阵上,而不是用兵,怕就怕邱福轻敌。

为确保万无一失,朱棣在大军出发后,甚至派人用快马追上部队,传达自己的担忧:

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果然,鞑靼部的用兵方式似乎早就被朱棣参透,他们用的正是诱敌深入的打法。

当明军队伍打到胪朐河时,取得了一场小规模的胜利,并且抓获了鞑靼部的一名高官,几乎没费什么劲明军就从这位高官口中套出了“机密军情”,称鞑靼大营就在不远处,只要率军追击便可一举拿下。

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头脑的邱福信以为真,立即率大军追击,结果可想而知,中了鞑靼埋伏的邱福大军最终全军覆没。

痛失十万大军的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因为在他眼里,此时的明朝再也没有人比他自己更适合带兵去教训这些蒙古残部了。

御驾亲征‍

拿下本雅失里

公元1410,永乐八年,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蒙古,鞑靼部终于慌了神,五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就算把鞑靼部的军队全部派出都还不够明军塞牙缝。

朱棣(中)剧照

于是鞑靼部从一开始便没有了要抵抗到底的想法,而是想着如何突围逃跑,最终却又因为高层意见不统一,本雅失里与阿鲁台闹翻,决定各自带一部人马分散逃跑。

本雅失里大汗带兵朝西打算去投靠瓦剌,可惜朱棣亲自率领的明军精骑还是在本雅失里抵达瓦剌前将其拦截。

一场血战就此展开,早失去抵抗之心的鞑靼军队自然不是明军精锐的对手,刀光剑影之后,本雅失里率领的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7人成功突围,其中就包括“命大”的本雅失里大汗。

见本雅失里大势已去,朱棣没有继续追击那几位残兵败将,而是挥师东去,追击想要去投奔兀良哈鞑靼太师阿鲁台大军。

再破阿鲁台

阿鲁台到时在与明军接触前跑到了兀良哈,可惜兀良哈早已对鞑靼这个自称蒙古正统的部落看不顺眼,同时也惧怕明朝大军,因此兀良哈并未接待阿鲁台。

无奈之下,阿鲁台只好退回草原,与明军开始了“躲猫猫”游戏,打起了游击战。朱棣也明白此时战线已拉得太长,且军中粮草已剩不多,所以下令班师回朝。

但命运似乎给双方都开了个大玩笑,当明军行至阔滦海子时,却误打误撞地碰上了阿鲁台大军,在迟迟未得到阿鲁台受降的消息后,朱棣亲率先锋部队突入阿鲁台大营,阿鲁台大败,也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但阿鲁台还是和本雅失里一样,得以从明军的大刀下逃脱。

仅此一战,鞑靼部算是损失殆尽,再无抵抗明朝的想法,后来阿鲁台于亲自前往明朝国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明朝。至于本雅失里,在逃出明军追击后自然投奔到了瓦剌的地盘,可惜的是瓦剌部并没有接纳他,同时还顺便取走了他的项上人头,被用来向明朝邀功。

至此,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其嫡系部落注定再无崛起希望,之后虽还有抗争,但也已是强弩之末。

瓦剌“逆袭”

鞑靼偃旗息鼓,但蒙古方面却还有另外一支部落却又悄然崛起,它就是瓦剌。

曾经向明朝俯首称臣太久的瓦剌在吞并了不少鞑靼部资源后,也终于有了能与明军“正面一战”的实力,瓦剌首领马哈木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有了称霸蒙古并“光复元朝”的实力。

在不断吞并鞑靼部的同时,马哈木也开始向明朝使脸色、摆架子。蒙古本部鞑靼都被拿下了,明成祖朱棣自然不会容忍瓦剌这一“旁支”。

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朱棣再次披上铠甲拿起战刀,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蒙古瓦剌。此次出征,朱棣还带上了配有火铳、火枪与火炮等热武器的神机营。

据《皇明经世文编》记载:神机营配置共5000人,配有火铳、火枪共3600杆,多管火铳200杆,同时配有火炮160门,此外还有战车128辆,骑兵1000人。

朱棣明白,瓦剌部骑兵队伍实力强悍,若真要与其硬拼,自己带的这点骑兵根本不够看,所以在忽兰忽失温与瓦剌的决战中,便有了算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先出现的“火力压制”。纵然瓦剌骑兵骁勇,但在明军火器面前还是成了活靶子。

此后,在马哈木之孙也先崛起之前,瓦剌部再也没有在蒙古草原上掀起过什么风浪。

火铳对骑兵

驾崩于军中

后来见瓦剌被明朝收拾了后,鞑靼旧部阿鲁台又出来搞事情了,在成功控制了兀良哈三卫后,阿鲁台实力再次崛起,同时也开始表现出对明朝的不满,还经常性的派兵骚扰明朝边疆。

公元1422年,永乐二十年,年事已高的朱棣不得不再次北伐,在把握住兀良哈反叛阿鲁台之际,成功击败阿鲁台,随后班师回朝。

朱棣剧照

公元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再次出兵征讨逃跑的阿鲁台,最后在瓦剌后裔也先 的“协助下”终于击败阿鲁台军队,首领阿鲁台再次逃脱。

好景不长,公元1424年,阿鲁台再次起兵来犯,朱棣又一次北伐之旅开启。

在追击鞑靼部至答兰纳木儿河无果后,遂下令班师回朝,然而这位征战一生的大明皇帝,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岁月与病痛的侵蚀,1424年7月18日,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回京路上的榆木川。

朱棣剧照

功与过‍

至于明成祖五次北伐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确实,若用当今“性价比”一词来评价成祖伐蒙,这样做性价比确实不高。五次北伐均是几十万大军一起出动,因此说是北伐,其实更有点像是大人教训小孩,因为朱棣大军永远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不管瓦剌还是鞑靼,几乎都没有与其正面交锋的实力,要么就是在草原上打游击,要么就是集结全部兵力打一次伏击。

而且从北伐效果来看,虽然歼灭了蒙古大部分力量,但朱棣并没有因此为大明朝开拓多少疆域,反而是为了供应北伐开支,还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几座军事卫所,使得明朝虽然从名义上击败了蒙古残部,但实际却彻底失去了长城以北地区的控制权。

并且明朝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北伐期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把永乐前几年积攒下来的国库耗空。

因此,不少人便抓住这些点一味地否认朱棣北伐,但五次御驾亲征真的就没有给大明朝带来点什么吗?

剧照

功在千秋

“相与和好,朕(朱棣)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这是朱棣在开启北伐前向鞑靼部大汗本雅失里传达的意思,事实证明,朱棣虽善战,但绝非是好战,他也想专心治国,修他的《永乐大典》,立盛世之功,但蒙古人不愿意啊。

之所以要五次北伐皆是在蒙古残部的挑衅下发起,为保大明江山永固,不再受北方蒙古势力侵扰,明成祖几乎为此耗尽一生。

至于为何每次都是出动几十万大军,其实这里面也有朱棣自己的考量,一方面大军出击可以在气势上震慑蒙古军,还未交战便让敌方战力自减三层。

另一方面,朱棣深知北征塞外讲究的就是速战速决,只有一次性将敌人主力剿灭干净,才能获得一段时间的和平,若只派出一小股军队与蒙古人周旋,难以歼灭敌人不说,最后还可能将战争打成持久战,长期消耗国库。

朱棣虽因北伐在百姓心中落下口实,甚至还出现了礼部、兵部、工部、户部四位尚书一起反对北伐的情况。

但正所谓“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他在位期间不仅将文治武功做到了极致,创下了明初永乐盛世,同时也仁宗皇帝和宣宗皇帝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若没有朱棣为仁宣两位皇帝平定北方叛乱,他们何来心思搞盛世之治?

结语

对于明朝,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作出评价:

“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确实,相较于明朝其它皇帝的斗蛐蛐、炼丹药、当宅男、做木工,为了大明朝鞠躬尽瘁、拼搏一生的明成祖朱棣,真不是我们后人能随便评价的。

《大明风华》剧照,朱棣

(参考文献:《明史·列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军,北伐,明朝,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蒙古,明成祖朱棣,大军,邱福,观点评论,明朝,鞑靼部,阿鲁台,蒙古,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军,北伐,明朝,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蒙古,明成祖朱棣,大军,邱福,观点评论,明朝,鞑靼部,阿鲁台,蒙古,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军,北伐,明朝,本雅失里,阿鲁台,鞑靼,蒙古,明成祖朱棣,大军,邱福,观点评论,明朝,鞑靼部,阿鲁台,蒙古,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