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廷政局影响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廷政局影响的前前后后

内容摘要: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宠爱太监王振,导致王振权倾朝野,进而主使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导致土木堡之变发生,朱祁镇沦为瓦剌俘虏。朱祁镇弟弟朱祁钰即皇帝位,在于谦的领导下,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来朱祁镇意外归来,被朱祁钰软禁,石亨、徐有贞等人密谋并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成功复位。

仁宣之治(又叫仁宣盛世)是明仁宗朱高炽和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共同创造的。他们奉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任贤纳谏,君臣关系融洽,完善并确立了内阁制度和巡抚制度,改善并加强了明代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同时大力发展明代的宫廷文化,经济也稳步发展,政治较为清明。宣德十年(1435年),一代英主明宣宗朱瞻基去世,终年三十八岁,仁宣之治结束,长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次年改元正统,开始了他与众不同的皇帝生涯。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时候,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者直接同意,让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不过朱瞻基对太监监视和管理很严密,办事的太监们不敢有越轨行为。虽然朱瞻基不愿动手写字盖章,却经常检查司礼监的批红情况,因此这套程序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朱祁镇时太监王振的出现。

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全国各地教育机构的官员,如有长期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但前提是必须“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意思是必须要接受阉割当宦官的条件才能入京。实际上,极少人愿意这样做。王振本来不是太监,他有老婆孩子,但他因为在宣宗时犯错即将受到惩罚。于是他心一横,不顾家人的反对,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来到京城成为了一名宦官。由于他有文化,被选中给当时还是太子朱祁镇侍奉读书,并把朱祁镇一手带大,久而久之,朱祁镇对王振很是依恋。王振由此野心膨胀,想在朱祁镇即位后大权独揽,进而控制皇帝。

朱祁镇即位后,随着辅政大臣杨荣的去世,另外两名辅政大臣杨士奇、杨溥年老多病(杨士奇后来因为儿子杨稷杀人被勒令以老疾退休、杨溥病逝),更加上张氏太皇太后的病逝,原来低眉顺眼、低头哈腰的王振终于熬出头了。王振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他深得皇帝信任,广结党羽,独掌大权,鱼肉百官,成为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但王振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建立功业,名留青史。

机会很快就来了。

正统四年(1439年),称霸蒙古的瓦剌太师脱欢去世,其子也先代替了他的职位(大汗脱脱不花沦为傀儡),此时蒙古已经统一,也先做梦都想恢复大元帝国,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把矛头指向了明朝。

蒙古与明朝经常进行边境交易,也先每次做生意都会给王振行贿,然而时间一长,也先就忘记了这事,这让王振感到非常愤怒。他下令减去购买蒙古马匹应付金额的五分之四,这大大刺激了也先,他彻底被激怒,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三十五年前,祖父马哈木就是被眼前的这个大明帝国所击败,现在新仇旧恨要一起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骑兵分四路对大明帝国发动进攻。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自己统领大军攻击大同。

消息传到京城,大臣心里没底,商量对策,唯独王振异常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扬威天下的机会。明朝边境将领接连告急,王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年轻学生朱祁镇。于是皇帝朱祁镇决定亲征,召集大军二十万,这些大军当时都是朝廷的精锐部队。不仅如此,王振还要求部分大臣跟随队伍出发,包括兵部尚书邝埜和老臣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内阁成员曹鼐等人。同时,朱祁镇把国家大权交给和自己关系非常好的弟弟朱祁钰,兵部侍郎于谦代理兵部事宜。临行前,朱祁镇向原配夫人钱皇后道别,他和钱皇后的关系非常好。钱皇后说,我会等你回来的。

同年七月十七日,不顾无数人的阻拦,王振执意出征。就在出征的同一天,大同地区的阳和发生大战,明军全军覆没,大军主将石亨逃回。也先打扫战场后,等待着朱祁镇一行的到来。可是,王振听到大同会战明军的失利惨况后,立即下令班师。

部队回来时,王振还想回到自己家乡蔚县。如果从此地由紫荆关入京,是完全可以平安返回京城的。但是八月三日,部队接到通知,返回大同,沿来时的居庸关回京。这样部队来回折腾被拖来拖去就已经十分疲惫了。八月十日,部队到达宣府,眼看就可以安全进入居庸关了,但是也先已经一路跟随明军并提前在这里埋伏。所幸也先的行动被明军发现,成国公朱勇立即率五万人马阻击,但中了埋伏,五万人马战死。这样,也先可以就直接追击明军大部队了。八月十三日,明军大部队到达土木堡,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公里了,很多人为此松了口气。

但是,王振却不让大家立即返回京城,他说他还有一千辆车的物品还没到,必须等到了一起回京。这样,就给了也先充足的时间赶到土木堡,悲剧就此酿成。

八月十四日,也先立即组织瓦剌军队对明军发起攻击,明军此时已经疲惫不堪,也先大开杀戒,明军彻底崩溃,二十万大军毫无组织,人人四散奔逃。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丁铉、内阁成员曹鼐等人均死于乱军之中,二十万大军就此全军覆没。在正统十四年的这次军事行动中,太监王振以错误开头、用错误结尾,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意见,导致了这场大部分重臣和朝廷精锐部队被消灭的悲剧和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发生。

护卫将军樊忠在混乱之中找到了王振,不容分说,一锤敲碎了他的脑袋,结束了他祸国殃民的一生。

皇帝朱祁镇虽然没有识人之明,但他不是个窝囊废,他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保留大明皇帝的尊严。他心里虽然非常自责和痛悔,但已无济于事。他平心静气地做了也先的俘虏。

在怀来的守军亲眼看到了这一幕惨剧,但他们没有办法,只得快马加鞭给北京报信。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皇帝被俘,无数文武将官战死,二十万大军特别是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京城已经不堪一击。

在此之前,蒙古多次被大明帝国打得狼狈不堪,如今大明帝国皇帝却做了蒙古人的俘虏,也先感到非常欣喜。瓦剌重臣伯颜帖木儿建议,留下朱祁镇不杀,只要皇帝在我们手里,不怕得不到好处,还可以带着他命令边关守军打开城门,这样大明就是我们的天下了!也先就把朱祁镇交给了伯颜帖木儿看管起来。

朱祁镇是个宽厚和有亲和力的人,他经常与看守他的人交往,对瓦剌的大臣也彬彬有礼,搞得蒙古兵和军官对他也有好感,心甘情愿为他驱使而效力。而伯颜帖木儿多次也向也先进言,放掉朱祁镇,主动为朱祁镇回去争取皇位(此时大明已由朱祁镇弟弟监国摄政),可以使大明更加听话。

但是,当初和朱祁镇在一起的太监喜宁却别有企图,他抛弃了朱祁镇,投靠了也先。他主动向也先提出,北京空虚,他愿意为蒙古军带路,可立即进攻,必可得中原。也先深以为然,决定做南下准备。由于喜宁背叛了故主,朱祁镇身边无人照顾,也先就安排了一个叫袁彬的仆人照顾他,袁彬也是在土木堡战役中被俘的。

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钱皇后惊呆了。她首先想到的是用金银珠宝赎回丈夫,很显然也先不可能把朱祁镇放回来,钱皇后只好每天以泪洗面,无计可施。特别是在得知也先即将率大军进攻北京时,很多大臣竟然想到了南迁,其中逃跑派中,一个叫徐珵的人决定第二天在朝会上提出南迁计划。

按照事先的约定,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代理执政,是战是逃让他心烦意乱。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早朝刚开始,就以大臣们嚎啕大哭拉开序幕,朱祁钰不知所措。这时候徐珵发言了。他说,他夜观天象,发现只有南迁才能避过此乱。此话一出,朝廷立即有很多大臣附和。在这危急关头,兵部侍郎于谦大吼一声:“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于谦,为官清廉,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到朱瞻基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于谦曾入朝觐见皇帝时不给王振送礼被下狱过,后来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朝中重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都很欣赏他、栽培他,而升任兵部侍郎。他以南宋文天祥为榜样,立志要为朝廷出力。如今,他愿意站出来,勇敢地承担起保卫京城的重任,最终坚定了朱祁钰誓死保卫北京的决心。

此时,皇帝朱祁镇沦为瓦剌蒙古人的人质,城中百姓惊惶失措,精锐的主力部队已在土木堡被消灭,加上朝中有徐珵这样的人煽风点火,明帝国实际已经到了生死的关头。这一切在于谦看在眼里,他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两京与河南备操军、备倭军、运粮军、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接到命令后,务必日夜兼程赶到京城,不得有误,这部分部队大多是预备队或后勤部队,合计约有十余万人。于是,帝国境内可用可调之兵纷纷开始集结,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快赶到京城。

与此同时,一场政治风暴也已到来,那就是清算王振在朝中的余党。由于王振的无能和愚蠢才最终导致土木堡的失败,朝廷精英都毁在了王振手中。大明帝国昔日的辉煌,被这家伙搞得颜面尽失。更重要的,一个死太监仅凭利用陪伴皇帝的机会就青云直上,这叫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谋得一官半职的士大夫,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八月二十三日,整个明朝历史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朝堂斗殴开始了。

首先上奏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鐿,他声音之大吓了朱祁钰一跳:“王振祸国殃民,作恶多端,害得皇上身陷敌营,如此恶行,不灭族不足以安定人心,平民愤!”一时间,朝堂上七嘴八舌乱了起来,哭声、骂声此起彼伏。朱祁钰哪见过这种阵势?只好说容后再议。糊弄谁呢?群臣不干了。朱祁钰明白,不说清楚,自己是难以离开朝堂了。恰在此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竟然呵斥群臣,让群臣们立即退出大殿。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大臣们愤怒到了极点。只见户部给事中王竑冲上前去,抓住马顺的头发,手拿笏板一个劲猛拍,撕扯间还咬下了马顺的一块肉。王竑的举动惊呆了大臣们,他们突然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撩起官袍,手脚并用,一会儿马顺就被打死。

朱祁钰吓得不行,这时大臣们直接冲朱祁钰而来,要朱祁钰交出王振其他同党!此时身边太监金英见势不妙,立即派人去叫王振另外的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这两人刚来就被群臣群殴致死。同时继续向朱祁钰要人!大臣们失去了耐性,直接去找王振的侄子王山,因为王山此人劣迹斑斑,罪恶昭彰。朱祁钰吓得不清,他选择了逃走。于谦没有参与斗殴,他看到朱祁钰要走,担心锦衣卫报复,因为马顺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所以他立即拦住朱祁钰,大声说:“马顺等人都是王振同党,其罪该死,请赦百官们无罪!”朱祁钰这时逐渐清醒,他答应了于谦的请求,并同意将王山绑到刑场,凌迟处死!群臣拍手称快!

如果没有于谦的及时出手,这些参与斗殴的大臣们肯定会被锦衣卫展开报复,能否活着都是个问题。群臣对于谦报以敬佩的目光。

各地军队陆续尽快地到达了北京,此时粮食也很充足,王振的余党也已经彻底清除了。在于谦的努力和安排下,许多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地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皇帝还在人家的手里,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样会给也先要挟明朝的把柄,因此必须要重新立一个皇帝,这样就可以摆脱也先对大明王朝的掣肘。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还小,现在又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执政,因此只有立朱祁钰为皇帝最为合适,可是遭到了朱祁钰的拒绝。

朱祁钰认为,现在的大明王朝危机四伏,也先又即将攻城,能否守住北京都是个问题。万一也先攻破北京,自己又会跟哥哥一样,沦为也先的俘虏。自己本是个藩王,根本没有做皇帝的准备,他做这个监国执政已是迫不得已和勉为其难。而且处理政务要承担风险。如果干得不好,不仅地位不保,还可能遗臭万年。但是于谦的理由很充分:“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加上皇太后也同意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无法推迟,只得勉强答应。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朱祁钰并非矫情和假意,而是真的不愿意做皇帝,他认为做皇帝的风险实在太大。

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封建皇权是一种很让人上瘾的东西,权力对人有天生的吸引力,一旦深入其中,就像吸食毒品一样,实在难以戒掉。朱祁钰是个很正常的年轻人,现在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看到了手中的权力确实很管用,于是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我们不能苛求朱祁钰是圣人,这是人类一种惯性和正常的思维过程。朱祁钰和他哥哥朱祁镇一样,都是感情很温和的人,兄弟俩关系也很好。但是皇权和权力就此硬生生地把兄弟之情分开。说白了,在权力的欲望支配下,什么父子亲情、兄弟情深都显得苍白无力。很不例外,朱祁钰也是这样的人,一旦权力到手,任何人胆敢碰触他权威的人都将是他的敌人,哥哥朱祁镇当然也不例外。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六日,朱祁钰正式即皇帝大位,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定年号为景泰,第二年为景泰元年,朱祁钰就是后来所称的明代宗,也就是景泰皇帝。

这样,明朝廷有了主心骨,于谦又上下协调,京城防卫已基本完善。

此时也先也很烦恼。刚开始他经常去伯颜帖木儿那里看看俘虏朱祁镇,越看越高兴。在他的眼里,朱祁镇已经不是个人,而是一堆堆白花花的真金白银。如果搞得好,朱祁镇还能帮他打开进入中原之路,甚至有可能恢复昔日蒙古大元的荣光。也先安排使者多次向明朝提出赎金,可是,明朝没有任何反应,这让他懊恼起来。于是,他又企图利用朱祁镇骗开城门,兵不血刃地攻破大明城池,这个计策其实就是那个死太监喜宁出的。也先喜欢真刀真枪的厮杀,对搞阴谋诡计不在行。于是,他们依计而行,目标是宣府和大同。

令也先想不到的是,宣府守将杨洪和大同守将郭登拒绝打开城门,尽管皇帝朱祁镇也在场。即便朱祁镇亲自喊话,两地守将以各种理由给与了拒绝。也先的忍耐到了极点,他决定绕过宣府和大同,从紫荆关直接进攻北京。十月一日,紫荆关破,。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也先带着太上皇朱祁镇,率领所有精锐兵临北京城下。在此之前的八日,于谦下达总动员令。十八日,明朝总兵力达到二十二万人。大战一触即发。

也先不过几万人,明军有二十二万,但仍感兵力不足,原因是北京外城有九个城门,每个城门都要兵将把手。也先完全可以攻其一个或两个城门,加上敌人全是骑兵,机动性很强,故防守处于劣势。从阳和大战逃回的石亨被罢免了职务,但此时被已是兵部尚书的于谦破格任用,帮助于谦一起守卫北京城。

于谦下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九门为京城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丢失者斩!此令连石亨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们都震惊了!这样一来,但凡出城决战者,只有拼力死战,方有生路!

安定门,陶瑾!

西直门,刘聚!

东直门,刘安!

正阳门,李端!

崇文门,刘得新!

宣武门,汤节!

……

德胜门,于谦!

于谦对兵部侍郎吴宁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擅敢放入城者立斩!

也先原先认为,北京是个空架子,土木堡之战,明军精锐全军覆没。此次进攻北京,可以不战而胜。直到到了北京城下,他才发现,他认为不堪一击的明军已在城外列阵等着他!也先决定进攻西直门。守将刘聚看到也先大军,满腔怒火,杀害自己同胞的蒙古人竟然找上门来,不是找死吗?刘聚他们开始拔刀,一声令下,齐齐向瓦剌蒙古军冲去。瓦剌军猝不及防,明军不要命的打法第一次让他们感到了恐惧,于是一触即溃,四散奔逃。见到这种情况,卖国贼喜宁这个死太监建议,不要再打,在城外扎营,通知明军,太上皇朱祁镇在这里,要明朝派人来迎驾。于谦第一次派人谈判没有成功,也先(喜宁的主意)提出,谈判对象只限于谦、石亨、胡濙(时任吏部尚书)和王直(时任吏部尚书)四人。于谦理都不理。

也先感到被戏耍了,派弟弟孛罗率军一万攻打德胜门。然而,此时明朝的二线神机营(精锐的一线神机营在土木堡之战覆灭)正埋伏在敌人前往德胜门的路上。

不用细说,孛罗战死,一万瓦剌大军几乎被全歼,德胜门之战,明军彻底干净利落地取得了胜利,也先得到的除了更加怒火万丈就是再次失去了耐性,他命令所有骑兵对京师九门同时发起进攻,自己也率军进攻安定门。除了守将陶瑾,老对手石亨也等着他。石亨因为阳和之战明军全军覆没,心里恨得牙痒痒的。他以石亨的侄子石彪率军与瓦剌军战斗,自己率军迂回摸到也先的后路,一阵猛冲猛打,也先腹背受敌,瓦剌军打乱,死伤无数,也先只得脱离战场逃跑。

西直门战斗也在激烈进行,守将孙镗死战不退,后来实在支持不下去了,要求进城。但守城言官牢记于谦的命令,不放孙镗进城。孙镗无奈,只得回头再与敌军厮杀。好在城头上言官比较配合,命令士兵用火器朝瓦剌军开火,加上石亨率军赶到,敌人支持不住,彻底崩溃。

也先退到城外,决定进攻居庸关。他认为居庸关明朝兵力很少,事实也确实如此。守将罗通无计可施。但是老天爷来帮忙了,此时已经十月,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也先第二天攻城时却惊呆了!原来一夜之间,砖土结构的居庸关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冰砖。别说攻城,就连往上爬的地方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也先暂停攻城。

也先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惋惜再次遥望了北京城,他很不明白,主力被歼灭、临时拼凑的明军预备队,是怎样歼灭装备精良、士兵强悍的瓦剌军的。此时,于谦已得到情况,他决定再给也先以致命打击。夜晚来临,瓦剌军进入了梦乡。突然,远处的明军大炮开始了猛烈地轰击,数十门大炮对准也先营地齐放。很多瓦剌军在睡梦中就已丧命,也先翻身起来拔刀抵抗,却发现四周并没有明军。此时瓦剌军营一片火海,损失惨重,清点人数竟被大炮轰死上万人!这仗怎么打?也先郁闷、绝望、落魄地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有读者会问,太上皇朱祁镇不是和也先在一起吗?如果这次被明军大炮干掉了怎么办?其实,这正是于谦所安排的。如果在北京城下,朱祁镇死亡,无论如何无法对明帝国臣民及军队交代,毕竟是大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看着太上皇被自己人干掉的,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但是到了城外,晚上黑灯瞎火,太上皇是死是活,就不用管了,顶多报个为国捐躯,用以鼓励后人,说太上皇英勇战斗,结果被蒙古兵所杀等等。

北京保卫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也先一统天下的梦想就此破灭!

于谦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最不幸的应该数太上皇朱祁镇,从大同到宣府,到北京,再退回关外,他一直被也先裹挟着来回奔走,堂堂的大明皇帝竟成了一名人质。更重要的是,也先对这个过期人质早已不感兴趣,他随时会有被杀的危险。但朱祁镇依然气度优雅,对蒙古人始终以礼相待,很多士兵包括伯颜帖木儿都被他感化。

袁彬一直跟随在朱祁镇身边不离不弃,后来又有蒙古人哈铭也对朱祁镇竭尽忠诚,这让朱祁镇非常感动,正是这两人的帮助,后来朱祁镇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重获自由。喜宁十分厌恶朱祁镇,也同时十分痛恨袁彬和哈铭。他经常找茬为难朱祁镇等人,搞得朱祁镇经常失魂落魄。为了解除这个心头之患,朱祁镇经过仔细思考,与袁彬、哈铭订了一个完美的计划,那就是要借明军之手除掉喜宁。于是朱祁镇向也先提出,让喜宁为特使找明朝要赎金,希望明朝把自己赎回去。也先大喜,立即照办。结果明军杀掉了这个卖国贼。

虽然喜宁被除,但朱祁镇依旧回来不了。不是他不想回来,而是弟弟朱祁钰不希望他回来。朱祁钰本来不愿意当皇帝,是于谦等大臣架着他当上了皇帝,可是自打当上皇帝后,他发现了皇帝权威的美妙,加上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他的威望如日中天。可怜朱祁镇只能经常瞭望南方,心里孤苦寂寞。当然钱皇后日夜盼望丈夫朱祁镇能够回来,但是朱祁钰没有理会,钱皇后只能以泪洗面。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全是于谦坚持和主持的,他独撑危局,力挽狂澜,朝廷上下心里都有数。朱祁钰感念他的功劳,给他很多封赏,但于谦坚决推辞不要,只勉强接受了太子少保的虚衔。即便于此,还是有些大臣比如翰林院学士刘定之、居庸关守将罗通等人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总是喜欢骂他,对此于谦毫不理会,直到引起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公愤,这些人才作罢。接下来,朝廷忠臣王直等人上奏朱祁钰,请求接太上皇朱祁镇回来,朱祁钰表扬了他们后就没了下文。礼部侍郎李实再次向皇帝朱祁钰提出接朱祁镇回来,朱祁钰缠得没法,就让李实出使瓦剌,但结果依旧没有成功。直到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善的出使,阴差阳错将太上皇朱祁镇接了回来!

朱祁钰为杨善出使瓦剌接回朱祁镇设置了很多障碍,包括出使经费和出使人员等方面,也先知道朱祁镇对大明王朝的价值已经不大,他希望把朱祁镇这个包袱早日还给明朝,杀掉朱祁镇也毫无意义,再说真要杀朱祁镇,可能会招来明朝的报复,要知道朱祁镇虽然是个废物是个包袱,但对明朝来说,脸面上肯定是搁不住的。杨善具体说服也先的话就不用描述了,总之杨善带着朱祁镇到达了居庸关。朱祁钰万没料到,杨善真把哥哥接回来了,他不高兴也没办法,但他只是为这个过期了的哥哥皇帝简单地搞了迎接仪式,让有些大臣都看不过去。而朱祁镇却非常喜悦,朝思夜想回到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钱皇后终于和丈夫在一起了!朱祁镇也是百感交集,但是他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几天。那个原本和气亲善的好弟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六亲不认、心如铁石的陌生人。朱祁钰得知哥哥回来,反应很冷淡,他不顾大臣胡濙等人的请求,而是将哥哥朱祁镇安排住在了偏远荒凉的南宫,并且还安排人员监视朱祁镇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朱祁镇等于就是过的囚徒生活。而朱祁镇也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他认为这总比在荒凉大漠、担心受怕的蒙古瓦剌那里强多了。哎,过一天算一天吧。

朱祁钰没有料到哥哥能够意外地回来,他已习惯被人称为皇上,他害怕因为朱祁镇的回来,使他的皇位发生动摇。因此他变得越来越偏激,行事越来越过分。

当初,朱祁镇立他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朱祁镇被俘后,朱祁钰当上皇帝。按理来说,朱祁钰驾崩时,皇位就应该还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但是,随着朱祁钰皇权的稳固,他渐渐有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想法。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初二,朱祁钰废掉了侄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想到了第二年,只当了一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逐渐病重。

朱祁钰本来不是暴君,就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和他的哥哥朱祁镇相敬如宾,感情融洽,但皇权的诱惑将他推向了黑暗的深渊,使他变得自私、冷漠、多疑、残忍。囚禁自己的哥哥,废黜自己的侄子,打死反对他的大臣,谁敢挡他的路,他就会要谁的命。他对囚徒哥哥到了非常过分的地步,不说吃饭伙食越来越差,就连院子里能够乘凉的大树,也被朱祁钰派人砍掉了。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因为病重朱祁钰无法举行郊祀,更让他心灰意冷的是,大臣们不问候他的病情,却只管上书让他早立太子。朱祁钰没法,只得让石亨代他主持祭祀。此时石亨非常怨恨于谦和朱祁钰,因为石亨想为自己的儿子谋官,却遭到了于谦的拒绝,朱祁钰也认为,石亨原是败军之将,不是于谦提拔,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哪有今天给他的封赏?

石亨找到了两个同盟者,一个是太监曹吉祥,一个是张辅的弟弟张轭,他们经常串联,私下里搞阴谋诡计。但是,曹吉祥见识短,没读过书,石亨自己又是个大老粗,张轭又是个眼高手低的家伙,要想谋反,岂不痴人说梦?于是石亨找到他的老熟人太常寺卿许彬,许彬给他出主意,只要有徐有贞(即徐珵,当初要求南迁的那个坏蛋)支持,何愁大事不成?果然,徐有贞出手就不同凡响。他说,你们搞谋反,成功后难道自己当皇帝?这可能吗?现成的太上皇还在,为什么不与他取得联系?石亨三人如梦初醒。

徐有贞,当初看到也先大兵压境,上奏要求南迁,结果被很多大臣看不起,认为他是逃跑分子。这几年他在朝中受尽了大臣们的白眼,自己感到非常压抑。只有于谦不计前嫌,还在朱祁钰面前保举他的官职。但是徐有贞没有良心,他嫉妒于谦的才能,反而认为他的政治上不得意,就是于谦这个绊脚石在皇帝朱祁钰面前太过耀眼所故。

正月十三日,朱祁钰抱病举行朝会,决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为是否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朝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搞得朱祁钰不胜其烦,他最后总结了一句,说他正在染病,但立侄子朱见深为太子,所请不允。

于是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等人连夜密谋,决定张轭率一千士兵进入京城,石亨打开内城城门放士兵入城,然后去南宫释放朱祁镇,趁景泰皇帝朱祁钰病重,趁机让朱祁镇复位。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没有南宫的钥匙和大内宫城的钥匙!只要有任何响动,城防部队和侍卫就会立即赶到,那么他们三人就会沦为刀下之鬼!朱祁镇已经联络上了,他辗转反侧,心里极为不安!

正月十六日夜,几个野心家开始了行动。此时,除了徐有贞,石亨等其他人心里却慌张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如果失败了,谋反之罪足够他们受的。石亨一行来到了南宫,因没有钥匙打开宫门,只得用木桩撞开宫墙而入,那个被监禁了七年的囚徒终于走了出来。做完之后,大家立即拥护朱祁镇去东华门,只要进了东华门,到奉天殿敲响钟声,召集百官前来,大权就会掌握在囚徒手里。然而野心家门没有钥匙,进不了东华门,就连足智多谋的徐有贞此时也无计可施了。关键时刻,那位囚徒大喊一声:“我是太上皇,开门!”守门人惊呆了,只好开门放他们进去。这就是“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

“太上皇已经复位了!诸位赶紧快去祝贺吧!”

此时已经奄奄一息的朱祁钰躺在自己的寝宫内,迷茫之中他听到了钟声。当他从左右中知道了真相后,朱祁钰沉默了一会,忽然,他抬起头来,笑了。他笑得很从容,并吐出了三个字:“好,好,好!”

朱祁钰虽然囚禁了哥哥,夺走了朱祁镇的一切,但朱祁钰其实活得并不快乐,这八年来,他一直生活在恐惧和孤独之中。哥哥,皇位还给你吧,我已经厌倦了!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朱祁镇摇身一变,从正统皇帝变成了天顺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

后记:

在阴谋家徐有贞等人撺掇下,于谦被冤杀,事后朱祁镇知道真相后非常后悔。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因为争功矛盾加剧,开始了内斗。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被一个叫李贤的大臣全部打翻在地,为于谦报了仇。但经历了大漠烽烟、宫廷争斗,朱祁镇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他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天顺八年(1464年),三十八岁的朱祁镇病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军,朱瞻基,明朝,朱祁镇,部队,皇帝,王振,京城,蒙古,政局,观点评论,于谦,朱祁钰,朱祁镇,王振,石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军,朱瞻基,明朝,朱祁镇,部队,皇帝,王振,京城,蒙古,政局,观点评论,于谦,朱祁钰,朱祁镇,王振,石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军,朱瞻基,明朝,朱祁镇,部队,皇帝,王振,京城,蒙古,政局,观点评论,于谦,朱祁钰,朱祁镇,王振,石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