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之师对弱鸡之兵,可想而知的结果。朱允炆这帮智囊团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就了不起,以为别人都会听他们的话,实在是大错。
朱元璋应该给朱允文,选王守仁和张居正这类的人来辅佐自己的孙子,而不是黄 方 齐这样的书呆子,另外朱允文如果早点用名将盛庸,而不是李景隆这样的废材,也许历史就要改写了。
朱棣者,久经沙埸战阵,拼杀出来的真英雄也;朱允文者,从小生长在皇宫的,只知仁义道德的学子也。此二人比拼,胜败还用过多的评论吗?!如果是和平年代单说治国,朱允文也许能是个“明君”,但放在一个刚刚立朝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年代,朱允文绝对比朱棣差着不止一个档次!
耿炳文把朱棣打的已经所剩无几了,朱棣哭着去求宁王帮忙,宁王没防着他,被朱棣绑架了。朱棣乘机要挟宁王,假装抓住朱棣,刺杀了耿炳文及几乎所有将军,宁王因此只能和朱棣绑在一条船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后世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耿炳文及其将军都死了,部队却几乎完好无损。
个人觉得不是建文帝无能,削不削蕃朱棣都会反的,建文帝不是打不过朱棣,而是手下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导致没人敢杀朱棣,本人认为建文帝的意思应该是朱棣可以乱箭射死,乱枪捅死,病死,饿死,烧死,怎么死都行,就是不能拉回来让他给处死。方孝儒天下之学者,名声在外,治理天下没问题。最关键是朱允文没有能打的将,被老朱杀光了,朱允文并不想杀叔背骂,但无形中激化了矛盾。老朱为什么杀将?那些都是不要命的,朱棣懂,所以不会妇仁之仁,这就是为什么武将会怕他。甚于参谋团,秀才遇到兵。所以不能单方面甩锅。
你想谏言,一要确定你谏言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道德致天下人于不顾还是为了天下人;二是确定你有没有谏言的能力,根据你的能力确定你谏言的重要性。
从年号就可以看出,朱允炆就是个书生气很重的书呆子,他爷爷年号洪武,也确实崇尚武力解决问题。朱元璋在位时是中华民族反贪治腐最重的时期,想多了很多酷刑惩治贪官污吏,什么‘剥皮填草‘都是朱元璋制定的,仅胡惟庸案就杀了几万人。而朱允炆又心太软,估计就是看他爷爷杀人杀怕了,有好几次可以直接斩杀朱棣,一直不下令。不然哪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的事。
小朱这边本来一手好牌被他打烂了,唯一一个厉害点的耿炳文都被他自己洗白了,手下已经没有猛将可用,而朱棣身经百战有勇有谋,运气又好。怪来怪去怪老朱,不跟小朱留几个猛将,几条小奶狗怎么打的过一条猛犬嘛。话说如果小朱不削藩朱棣会不会反。明慧宗朱允文不懂孙子兵法,并且妇人之仁,想真抓朱棣,有的是办法,别说一个朱棣,就是十万个朱棣也有办法,上对不起祖皇朱元璋,中对不起生父朱标,下对不起后世子孙,实际上朱允文等于接太子朱标的位置,属于代位继承,万古蠢才。
说来说去就是朱允炆自己不行,没有将领。就不能御驾亲征了吗?自己也没有识人之明,不知道谁能胜任那个大将军的职位。 刘邦并没有大肆杀戮功臣,大都是吕后杀的,李世民也没杀功臣。就他朱家杀得最多,杀到最后连个能和朱棣抗衡的大将都没有。
冷兵器时代靠的大将的武功高低,由于朱元璋滥杀功臣臣,导致武功高强的蓝玉等大将被杀,如果徐迖,常遇春,蓝玉等大将在,燕王朱棣根本就不可能打到南京,朱元璋滥杀功臣,这是报应,有因必有果。建文帝有一条很牛的圣旨,朱棣是皇叔,要讲究孝道,谁不许伤害朱棣!朱棣多次被困,要被歼灭,朱棣在前面开道,明军纷纷退避,让开通路,让朱棣及军队大摇大摆的离开!那里有危难,只要朱棣到一切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