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皇帝中,要说勤政除了朱元璋、朱棣以外,恐怕就只有崇祯了。也难怪,崇祯在煤山上吊前还说“朕非亡国之君”,显然在大明王朝灭亡之时,崇祯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皇帝。
崇祯是从哥哥天启的手里接过皇位的,他不像之前的皇帝那样是先从太子的位置上过渡而来的,因此在早年的教育上略有欠缺。所幸崇祯自幼颇爱读书,读过不少历史著作,对于《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鉴图书》这一类帝王必修的历史读物相当熟悉,就是后来当了皇帝也将这些读书放在案头随时翻阅。
喜欢读书自律性又强,这是崇祯皇帝身上两个显著的特点。崇祯继位之初,也就是从天启七年十月起,他就开始参加“日讲”。日讲是明代皇帝的必修课,但在崇祯之前已经荒废了一百多年了。
日讲是内阁和翰林院的饱学之士为皇帝讲解四书五经、通鉴、祖训等经史著作,这是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按规定除了节假日和大典朝仪之外,每天都要进行的。但自从正德皇帝时起,天子们或懒惰或贪玩,很少有坚持日讲的。
只有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间,规规矩矩地参加了十七年的日讲,寒暑不断。此外,崇祯还参加每月三次的“经筵”,这是一种仪式性更强、规模更大的理论学习。这也说明,崇祯皇帝的自律性确实很好。
好学、自律是当好皇帝的根本,从这两点来看,崇祯已经具备。此外,崇祯还具备优秀帝王的另一个特质——勤政。从崇祯在位的十七年来看,这一点他确实也做到了。可为何大明的江山还是断送在崇祯的手里呢?
崇祯刚继位的时候,每天都要仔细阅读朝臣们的奏本、题本,这个习惯他也一直保持了十七年。而且自从打掉了魏忠贤的阉党集团后,崇祯对于朝政几乎是事无巨细,钱粮军马,人事司法无不亲自过问。然而崇祯却不知道,他这样做其实已经和大明原有的体制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崇祯的勤政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明国运的迅速衰败。
我们知道,明成祖之后的诸帝,大多是埋头深宫或沉溺于游乐,很少理政或根本不理政,有的则是勉强支应,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朝事活动。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明代的政治运作中就逐渐形成了由内阁拟票和司礼监批红这一套由臣仆为皇帝代劳的制度。
明中期以后,正是有了这套制度才得以让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换句话说皇帝就是不理朝政也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实际的损伤,即便是嘉靖、万历那样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不会灭亡。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代内阁大臣的文化水平和理政能力普遍胜过皇帝,如果和司礼监配合得当,那么比皇帝亲自理政的效果还要好。像隆庆皇帝和万历初年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大明在没有皇帝的参与下,不照样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吗。
从儒家思想和君为臣纲的角度而言,大臣们表面上总是希望皇帝能够亲政、勤政,经常要求天子认真批阅本章,定期召见群臣。可明朝的情况是:如果皇帝真的勤政起来,真的对于各种政务关心备至,那么臣子们反而会觉得不适应,甚至产生极大的反抗情绪。崇祯朝的情况大抵如此。
崇祯的好学、自律、勤政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朝局艰难被逼的。同时与生俱来的还有崇祯的自负和多疑,这两个缺陷一旦和勤政结合在一起,就会让朝臣难以接受。
崇祯的勤政主要表现在认真批阅本章和召对朝臣议政两个方面,对于所有的本章和内阁的票拟他都十分认真地仔细阅读,还经常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让内阁重拟。
本来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定制,内阁的票拟虽然只是一种没有法律效力的建议,却是极受朝廷尊重的,除了在个别情况外,皇帝一般不去修改内阁的票拟。但崇祯一反常态他更看重自己的权力,只要觉得票拟不妥立刻驳回内阁。
就事论事,如果崇祯具备高超的治国能力,有着朱元璋、朱棣那样的政治嗅觉,那么驳回内阁票拟就说得过去,也可以用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政务。但崇祯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他在显示自己的最高皇权。
此外崇祯还启动了荒废多年的“平台召对”,屡屡召见高级大臣和言官。并规定除了酷暑和严寒以外,每天将所有奏章和各位辅臣面商定议,最好他还要求群臣要和自己一样秉公勤奋。
这些制度在崇祯朝一直被贯彻执行,直到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勤政加上各种新的制度约束,给明朝末年的政治带来许多新的因素,使得自正德以来形成的已经适应于懒汉皇帝的政治运作机制突然变得非常不适应。
固执的崇祯却没有发现,这些新的制度给大明王朝造成的伤害,远远要大于一个平庸、懒惰而无所事事的皇帝。说白了,崇祯如果也像他的先祖一样沉溺于后宫,历史还真的有可能会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