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位号称“诗鬼”的李贺,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他所做的诗歌《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句特别出名即“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句诗彼时只有这上半句,唐朝一些诗人都未能接上后半句,直到宋朝才出现一个能接上下半句的酒鬼诗人!
李贺天赋异禀而自幼佳作频出
这个能对出佳句的宋代人是谁?他就是著名的大才子石延年!
一日,他与一众诗友聚会饮酒而在半醉半醒中听闻他人正议论李贺的诗句,性格豪放的石延年遂脱口而出对其下半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此句一出艳惊四座而后传诵至今,众人纷纷赞扬它才是最为匹配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
宋朝本就是我国文化璀璨发光的又一个时代,朝廷“重文”也使许多的文人墨客涌现,也难怪出现诸如石延年这类传奇才子了。
至于诗鬼李贺何以能创作出不朽诗句,或许自他生平我们能瞧出一些东西。
追根溯源,生于安史之乱后中唐时期的李贺,祖上还是大唐宗室的远房亲戚。
但历史变迁下,这个名门望族最终还是家道中落了,到了其父亲那一代便定居于河南一个小县城。
尽管彼时家庭条件不佳,但李贺还是以自己是唐朝李氏宗亲为荣,乐观聪慧的他年仅六七岁便能独自作诗,而大文豪韩愈的肯定亦使他自此声名鹊起。
据传韩愈等听说幼童李贺才华横溢后便拜访其家,小小的李贺毫不怯场而当面赋诗一首《高轩过》,韩愈他们佩服到五体投地,李贺就这样年少成名于京师。
李贺也没有浪费自己的这种天赋,愈发勤勉学习,待他15岁时就已经能和一些社会名流相提并论了。
18岁时李贺写出的《雁门太守行》迅速成为唐文坛乃至今后传唱的佳作。
遭小人陷害无缘科考,纵使当上官也郁郁寡欢
韩愈见李贺如此有才华便推荐他进京赶考,然而父亲却在此时撒手人寰,这令李贺得在家守孝三年。
加上父亲离世使得家境每况愈下,他不得不留下照顾家人们,欲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李贺便暂停下赶考一事。
三年满后,李贺参加了科举初考且顺利通过,只要再参加京城的最后一轮进士考试就可入朝当官了。
然而这世间君子不多而小人常有。
有人嫉妒李贺出众的才华便诋毁他,说其父“李晋肃”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字同音,触犯唐朝的“嫌名律”即父讳,作为儿子的李贺理应避嫌而不参加进士科考。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尽管韩愈为李贺引经据典地辩解,但拗不过一些顽固派而使得李贺最终放弃了考试。
回家乡的李贺因此事备受打击遂写下上述提到的名诗《雁门太守行》,此诗宣泄了其怀才不遇的愤恨,寄托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韩愈依旧没有放弃这个可惜的才子,既然科考行不通那就给予他其余机会,韩愈力荐李贺让其在一年后进京考核,总算获得了一个九品官官衔。
纵使是个九品芝麻官,好歹也让李贺的才华不至于埋没。
直爽的李贺为官三年间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挚友,却也瞧见了官场及社会的黑暗,官场的尔虞我诈令其极度不适,他只能将志向转到诗词创作上。
唯有在作诗写文时,李贺才能找到自我,而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现实以及突显出讽刺黑暗的主旨。
李贺英年早逝,留下的名句供后人赏味
李贺一生的诗歌多数也是在当官期间所做的,他写下了六十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亦奠定了他在唐朝诗坛中的地位。
文学有所成就而官场升迁无望使李贺失望至极,恰逢心爱的妻子病逝则更令他忧郁悲伤了,于是他选择辞官隐居。
归家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正出于此处,在这首诗中李贺借金铜仙人辞汉的事件抒发爱国苦闷,凡读此诗之人无不感伤。
极具才华的李贺病亡于自己的家乡河南昌谷,享年才27岁,不得不说他的英年早逝是古文学艺术史上的损失。
而流传甚广的他所做的那句诗,纵使中唐及以后的朝代诗人层出不穷,即便他们绞尽脑汁搜刮腹中辞藻作出相对工整的下句,亦不能完全匹配上李贺该句的意境。
大家心想怕是再没人能对出下联了......
直到石延年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魔咒”,他对出的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广受好评,就连大文学家司马光对此也赞不绝口。
再之后还有文学家将他们的诗句拼成了一副完整的对联:“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堪称是个绝妙的什锦拼盘!
结语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被称为“唐代三李”,由此可见其文学造诣堪比后两位,如果他活得更长一些或许还能实实在在同李白再去较量一番。
其擅长用神鬼玄幻故事来作诗,通过描绘令人震撼的场景来抒发真情实感,可谓立意新颖而使人百读不厌。
李贺虽然年轻,但他的诗歌却体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沧桑感,加之所选题材偏门神奇,故称之为“诗鬼”。
他的诗句特色是和本人的生平经历息息相关的,完全诠释了那句“艺术源于生活”。
李贺颇有才气却被小人嫉妒而限制了发挥,好不容易进入官场却瞧见之中种种黑暗,一切造就了其忧郁的性格,个性使然又赋予了他作品哀伤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