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她是大明王朝小宫女,生下一子即位,没想到母子二人结局凄惨

她是大明王朝小宫女,生下一子即位,没想到母子二人结局凄惨

“以后不许再提这件事!”

1581年,明神宗去慈宁宫给李太后请安,看到一位年少宫女温顺可爱,于是一时兴起宠幸了她。

李太后一向对明神宗管束极严,所以事后明神宗不敢声张,既没有按照惯例给宫女留下赏赐,也没吩咐随身侍从做好记录,想从此就忘记这件事和这个人。

可是,让明神宗没想到的是,恰恰是这件他最不想提起的事,成为日后长达数年困扰自己的噩梦,使他非但不能册立最爱的孩子为太子,还要随时承受来自大臣的质询。

一、宫女王氏

被明神宗朱翊钧临幸的这位宫女姓王,她的父亲在大明王朝担任锦衣卫百户的官职。

万历初年,明神宗即将大婚,于是从民间选了上百名秀女入宫,后来的王皇后、刘昭妃、杨宜妃即从中遴选产生。

年少的王氏也在这批秀女之中,或许因为太过年幼,或许资质方面略有欠缺,王氏没有被选中封为妃嫔,而是被分配到李太后,也就是明神宗的生母,所在的慈宁宫做了一名宫女。

李太后在历史上比较有名:她本来是裕王宫中的宫女,因为生下朱翊钧而被册封为妃,朱翊钧即位后顺利晋封为太后,负有照顾新君生活起居、引导教育的责任。

明神宗大婚后,李太后就搬离乾清宫,回到慈宁宫居住,可是她没想到,自己跟前的宫女竟然得到了重演自己历史的机会。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在这一点上远远不如他的父亲裕王,因为他压根儿不敢承认临幸宫女一事。

二、就是不认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王氏被临幸几个月后,身形发生很大变化,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结果:她怀孕了。

看到身边的宫女怀孕,李太后心里当然明白,能做出这事的除了自己的儿子,再没有别人,于是马上把明神宗叫来问个清楚。

结果,明神宗的表现很让人大跌眼镜:他根本不承认有这件事!

李太后没办法,只好使出杀手锏:派人取出《起居注》,上面清楚地写着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帝与何人做了何事。

面对白纸黑字的铁证,明神宗再次深刻地意识到,宫中跟随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宦官宫女,原来根本不把自己的旨意当回事!和母亲的懿旨相比,他说出的话轻飘飘得没有任何分量!

看到儿子神情颓丧又尴尬,李太后反倒十分坦然,她好言好语地对明神宗说道: “我老了,还没抱上孙子呢!假如她怀的是个男孩,岂不是宗庙社稷之福?母以子贵,原本没有什么差别,你就不要嫌弃她的宫女身份了!”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李太后看出了明神宗心里的忌讳,可是她能坦率地说出这份忌讳,明神宗对其却一直挥之不去。

迫于李太后的压力,明神宗封王氏为恭妃。

1582年八月,王恭妃为明神宗生下皇长子朱常洛。

虽然又是被封为妃又是生下皇子,但是王氏并没有赢得明神宗更多的恩宠,因为明神宗马上就有了最宠爱的人。

三、心有所属

那位牢牢占据明神宗内心的,正是后来生下皇次子和皇三子的郑贵妃。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没有郑贵妃母子备受恩宠的对比,也就没人会注意到王恭妃母子的备受冷落:

皇次子朱常溆的待遇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出生当天即夭折,没人会去和他争宠。

皇三子朱常洵出生以后,明神宗的表现震惊朝廷和后宫:他不仅取银十五万两以示庆祝,还下旨准备晋封郑贵妃为皇贵妃。

明神宗如此厚爱郑贵妃母子,朝廷群臣很快看出不妥,大家都担心在立储一事上明神宗会“废长立幼”,于是他们纷纷上书阻止郑贵妃的晋封,认为此举会威胁到正宫王皇后。有的大臣还提出,如果晋封郑贵妃为皇贵妃,那也应该同时晋封王恭妃,并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看到这些奏疏后,明神宗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将上书的大臣贬谪、降职,然后根本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将郑贵妃封为皇贵妃,王恭妃的地位则原地不动。

从1582年被封为恭妃,之后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王恭妃的妃位一直稳定不变,即使后来她又为明神宗生下皇四女,即使她的儿子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明神宗都没有给她一丝晋封的希望,一直到1605年,朱常洛的长子出生,明神宗借着给李太后加徽号的机会,这才将王恭妃晋封为皇贵妃。

四、国本之争

名号终究是虚的,人身安危、实际待遇才是实的。实际生活中,因为明神宗的漠视,郑贵妃的敌视,王恭妃母子的安危一直都是问题,多亏有正宫王皇后出面维护,母子二人才得以保全。

明神宗盛宠郑贵妃母子,晋封郑贵妃为皇贵妃,目的是为册立皇三子为太子铺路,可是他的想法还没有提出就被大臣们铺天盖地的奏章淹没了。大臣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坚决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明神宗越是宠爱郑贵妃,大臣们就越是将她看作蛊惑人心的“妖女”,他们没能成功阻止她晋封为皇贵妃,那就要阻止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

从皇三子朱常洵出生,明神宗就有立他为皇储的想法,可是,他为此和大臣们争执了十几年,却始终没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李太后,她对出自本宫的王恭妃或许有更多偏爱,于是用一句“你也是宫女之子!”结束了君臣之间进行了十五年的争议,明神宗迫不得已,下旨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即使儿子被立为太子,王恭妃独居幽宫的处境也没有得到改善,儿子年幼时她还可以把他养育在身边,如今儿子长大了,被立为太子,她甚至失去了和他相见的机会。

她就像一枚永远的弃子,孤零零地居于深宫一角,只等待生命的凋零。

五、我有何恨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十年后,1611年九月,王恭妃病重,通过恳求父亲,朱常洛终于得到了探望母亲的机会。

截止到此时,朱常洛已经有整整十年时间没有见过母亲。他年近三十,已为人父,对亲情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当他看到母亲居住的深宫仍然大门紧锁时,不由心急气怒,让人把锁撬开后直接冲了进去。

还不到五十岁的王恭妃已经病体沉重,她视力模糊,根本看不到来人,只能听着声音试探着摸索。当她的手哆哆嗦嗦地摸到儿子健壮的体格时,不由喜极而泣,叹息道: “我的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我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恨呢!”说罢含泪而逝。

对于王恭妃的死,明神宗并未显出有多么悲伤,甚至对于她的丧葬事宜,他也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朝中自然有大臣出面,试图主持公道。在大学士叶向高的强烈建议下,明神宗这才同意“礼宜从厚”,给王恭妃赐下谥号,葬于天寿山。

六、不得宠的太子

虽然贵为太子,虽然知道母亲在宫中受苦,但是朱常洛却始终不敢出面为母亲叫屈,因为他自己的太子地位始终岌岌可危,自保不暇。

明神宗不喜欢他,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即使被立为太子后,朱常洛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父亲几次,而他那位得宠的三弟朱常洵,却能天天都见到父亲,承欢膝下,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皇位继承人,明神宗居然不把对朱常洛的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曾经停止东宫讲学达八年之久。

幼年时期成长于危险重重的处境之中,及至成年,虽然锦衣玉食,却没有必要的教育引导,朱常洛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担心焦虑的竟然只有朝中大臣,明神宗作为父亲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儿。

各种表象都像在向朱常洛强调:三弟才是父亲的真爱,自己只是个意外。

而最终,坐上九五之尊宝座的,还是这个意外。

1620年七月,明神宗病重去世,八月,38岁的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

明光宗即位十天后,突然重病不起,一个月后去世,在位仅一个月时间。

后记

据史料记载,明光宗之所以突然生病,是因为郑贵妃给他进献了美女的缘故。

明光宗重病之际,王恭妃的娘家、太子妃郭氏的娘家等外戚四处拜访朝中大臣,他们哭着讲述明光宗在宫中的凶险景象,一致认定其中必有阴谋。

从20岁被立为太子,到38岁即位,朱常洛度过了漫长而又危机四伏的储君生涯,而后只在位一个月就突然崩逝,其中的阴谋显而易见,可是这疑案几百年来却始终没有确切答案。

当病重的王恭妃“看到”儿子平安长大时,她心怀安慰;如果她泉下有知,看到朱常洛居然是这样的生命结局,她是会后悔当初与明神宗的相遇,还是后悔没能亲自教导儿子在危机中强大自己,学会必要的自保手段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即位,生下,结局,明神宗,李太后,王恭,王朝,太子,母子,郑贵妃,故事传记,明神宗,朱常洛,李太后,王恭妃,郑贵妃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即位,生下,结局,明神宗,李太后,王恭,王朝,太子,母子,郑贵妃,故事传记,明神宗,朱常洛,李太后,王恭妃,郑贵妃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即位,生下,结局,明神宗,李太后,王恭,王朝,太子,母子,郑贵妃,故事传记,明神宗,朱常洛,李太后,王恭妃,郑贵妃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