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 赵昀)
赵昀能当上皇帝纯属意外。
他的身份是根不正来苗不红,只是先皇宁宗赵扩的侄子。
非但只是侄子,还不是亲侄子,只是个堂侄。
不仅是堂侄,而是远房的。
可以说赵昀和皇位是八竿子也打不着关系。
可偏偏他成为了南宋时期最负盛名,也是最具争议的帝王。
如果要探究赵昀“上王者”的道路,我们必须先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史弥远。
史弥远,字同叔,浙江宁波人,淳熙十六年进士出身。
刚刚参加工作时任南宋朝廷的礼部侍郎。
礼部,顾名思义是负责国家礼仪、祭祀这部分工作,并不能算是政府的核心权力机关,这让一心想要干大事的史弥远很不满意。
想要升官,一靠干出业绩,二靠托人找关系。
史弥远工作能力马马虎虎,所以只好找关系。
一般想在南宋政府升迁,通常都是找一找自己的领导啊,上司啊,看一看有没有调动或者升职的可能,这些领导可能是各部的尚书,或者吏部(人事部)的一些干部,但史弥远思路清奇,他直接奔着后宫去了。
他找的这个人是皇帝的妻子,皇后杨氏。
现在看来,这的确是一种很聪明的办法。
南宋是大家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皇帝的。
直接去找皇帝要求升职当然不靠谱,皇帝日理万机,怎么可能会把你一个小小的侍郎放在眼里。
但皇后就不一定了。
(杨皇后 画像)
杨皇后早有掺和掺和朝堂政事的心,但奈何自己深居后宫,很难和官员们联系上,史弥远一来找她办事,俩人可以说是互利互惠。
史弥远通过杨皇后这层关系,很快混到了丞相的位置。
因为当时的皇帝宁宗赵扩刚和金朝打了一仗,而且还输了,导致皇帝的心情非常郁闷,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国家大事,杨皇后一看有戏啊,跟皇帝极力推荐史弥远,皇帝哪儿有心思想这个啊,看也不看就同意了。
这回好了。
杨皇后和史弥远成了一对政坛cp,把南宋帝国整个给把持起来了。
皇帝虽然糊涂,但当时的太子赵竑心里很不是滋味。
宰相是什么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这么重要的官职,怎么能让史弥远这样投机取巧的人干呢?
所以赵竑曾在公开场合进行过表态,说过这样一句话:
“弥远当决配八千里。”
这话不是什么好话,翻译过来就是太子赵竑认为,史弥远这人贼不是东西,应该让他到千里之外的荒凉小城当个小官,应该抓紧给他撵走。
史弥远知道这话之后,深感不安。
(史弥远 画像)
杨皇后是自己人,老皇帝对自己也算过得去。
但眼见宁宗赵扩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以后老皇帝归位,天子登基,第一个收拾的人不就是自己?
老史慌了,他越想越怕,于是一个阴谋在他脑海中诞生了。
自己虽然位极人臣,但无论再怎么抗争,倘若新皇登基,自己也是必败无疑。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太子羽翼尚未丰满,把太子先收拾了,另立新皇。
这个新皇的候选人找来找去,就找到了赵昀的身上。
彼时的赵昀作为老皇帝的远房堂侄,跟皇室的关系已经非常疏远,只是在县城当个芝麻大的小官,生活跟平民区别不大。
小赵同志幸运地被选中了,他被史弥远接进宫来,立为沂王。
一个穷乡僻壤的,人生一眼能看到头的年轻人,突然被推上了帝国的权力中心,还被立为亲王,可以说是一跃实现了人生的三级跳。
然而更加的惊喜还在后头。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
一生糊涂,毫无建树的宋宁宗赵扩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撒手人寰,临死之前,皇帝下诏,传位太子赵竑。
皇帝明确了帝国的法定继承人,这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史弥远当然不可能让这事儿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
他要拼死一搏,因为如果太子赵竑登基,那就等于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于是,他联合杨皇后修改了皇帝的诏书,假传遗诏,册立自己栽培的赵昀当了皇帝。(即宋理宗)
偷天换日,颠覆之举。
赵竑走了,因为没当上皇帝,被安排到了湖州任职。
赵昀登基了。
皇帝登基那天,风和丽日,天朗气清,百官在大殿之上山呼万岁,似乎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了。
新时代真的开始了,但似乎又什么都没改变。
杨皇后(太后)依然和史弥远沆瀣一气,朝政仍然牢牢把持在两人的手里。
但也不算完全把持,对宋理宗来说,虽然他的皇位来得很突然,但是他对自己当皇帝这事儿还是很有胸有成竹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做甩手掌柜或者傀儡皇帝,就算赵昀看上去只不过是个被史弥远操纵的帝王,他也是想自己干一番大事的。
做百姓就做百姓,当皇帝就当皇帝。
在其位谋其职,这是宋理宗的人生信条。
有着一番雄心壮志的新皇帝很快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抉择。
蒙古使者来访南宋,希望南宋可以和自己联手,把金朝政权给收拾了。
当时的格局是这样的。
原本中原大地,只有南宋和金朝两位选手,金朝选手仗着力气比较大, 经常把南宋选手按在地上捶,南宋一来孤立无援,二来打不过金朝,为了防止总是挨打,只好定时向金朝交保护费。
但近年来江湖上,又出了蒙古这么一号人,也想分一杯羹。
(蒙古军队)
蒙古在右边,金朝在中间,南宋在左边。
这样局势一下子就变了。
三位选手都是居心叵测,其中蒙古大哥最近准备把金朝收拾了,但是光靠自己很难办到,所以他派遣使者到南宋政府,问问南宋政府啥意思,能不能搞个联合,咱们俩打一,把金朝给灭了再说。
大臣们针对此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部分大臣举双手欢迎合作,因为宋朝这么多年一直被金朝欺负,加上“靖康之耻”这种新仇旧恨,南宋对金朝这个怨恨程度那是相当大了,现在有机会和蒙古联手,把老仇人消灭了,何乐而不为呢?
这部分大臣主张“联蒙灭金”。
另外一部分大臣则认为此举不妥,因为这样的事儿不是没出现过。
北宋的时候,宋朝政府常年和辽朝交战,当时金朝也说跟咱们搞联合,可以一举灭掉辽朝,咱们也信人家了,又出人又出力,辽朝倒是灭了,但是我们也失去了辽朝的屏障,金人打完仗翻脸不认人,长驱直入,反过来攻打咱们,这才有了“靖康之耻”啊。
这部分大臣认为,金朝处在南宋和蒙古之间,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如果金朝被蒙古灭了,那么蒙古下一个收拾的对象就是南宋。
蒙古铁骑天下无敌,金人都时常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咱们南宋连金朝都打不过,到时候蒙古打咱们,那还不和流氓头子打小学生似的?
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但最终决定权仍然在皇帝手里。
宋理宗赵昀的脑回路很有意思,他认为此时蒙古国派使前来,要求联合,一起收拾金朝,乃是上天赐给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本来他这个皇位来路就不正,时常受到朝臣非议,现在好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历代帝王没能实现的雄心壮志要在自己这一朝实现了。
若能覆灭金朝,那么自己必然青史留名啊。
而在这种幻想和狂喜之中,皇帝什么都没想,立刻答应了蒙使的请求。
蒙古使者一看有戏,立刻承诺,只要南宋肯帮着自己对付金朝,以后把金朝灭了,就把河南地区归还给南宋。
当然,只是口头承诺,没签合同也没有文件。
也就是说,这份承诺纯属信口开河,随便胡诌,没有任何保障。
金朝听说南宋要和蒙古联合收拾自己,也坐不住了,同样派遣使者前来,这位使者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但在南宋朝堂之上,他使劲浑身解数,希望可以说服宋理宗不要跟蒙古搞联合,但都被宋理宗拒绝了。
临走之前,使者说了这么一段话:
“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
使者人微言轻,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听,在史书中也被一笔带过,但这短短的二十一个字,却已经提前把南宋王朝的命运说明了。
蒙古帝国覆灭了四十多个国家,包括西夏国,也被蒙古灭了。
西夏灭亡的时候,我们金朝没有出手相处,所以现在我们也面临被蒙古灭亡的危险,倘若此时南宋不帮助我们,我们一定会灭亡,但这份凄惨的命运不会停止,还会落到南宋头手上。
这不是恶毒的诅咒,而是一个极为尖锐的道理,帮助金朝,就是帮助南宋自己。
但宋理宗将永远不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金朝灭亡)
孤立无援的金朝被蒙古和南宋两面夹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靖康耻,终得雪,但一切远远没有结束。
南宋没有等来当初说好的归还土地,反而等来了蒙古军队的大举南倾。
宋理宗太幼稚了。
他根本不明白一个道理,在国与国的较量中,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联合,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承诺,更没有所谓的朋友。
有的只是勾心斗角,翻脸不认人,南宋政府再一次上当了。
而且是如出一辙的上当,就像当年被金朝摆了一道一样。
南宋帝国的末路由赵昀打开,帝国的未来不会最坏,只会更坏。
赵昀曾经自比太阳,认为皇帝是天下之主,是烈日当空的威严和体统。
但太阳总是会风雨无阻地照常升起,而南宋帝国这艘巨轮,已经快到了沉没的时刻。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宋理宗驾崩。
临死之前,边境战事频发,蒙古大军压境。
这个帝国和他马上崩塌的身体一样,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