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呢?朱元璋: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呢?朱元璋: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

前言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究竟是死在大火中、悄悄逃出宫去、还是远渡南洋,各种传说让历史充满了神秘和扑朔迷离。虽然现今只能根据史书中的零星记载去猜测和编撰,但无疑这个谜题一直吸引着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除了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外,明朝立储之事也是备受瞩目的历史事件。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立储抉择影响着明朝的未来走向。

靖难之役后,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去世,这让他面临了重新考虑立储问题的局面。朱元璋为什么没有立朱棣为太子?而是越过了儿子这辈,直接选了当时的皇长孙朱允炆。

一、大明开国,寄予厚望,立嫡立长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称帝,年号洪武,一统天下,功德圆满。此时的朱元璋已不再是当年跟随朱元璋起义的贫苦儿子,而是九五至尊、神武穆穆的明太祖。他一生共育有二十六子十六女,子嗣辈出,自有大明江山可承之人。

而在这其中,朱元璋最看重的,便是长子朱标。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母亲马皇后地位尊崇,生而受万民瞩目。朱元璋非常期盼,朱标能够嗣继大统,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镇宁万世。因此,朱元璋对朱标可谓悉心培养、寄予厚望。

朱标从小便展现出聪慧好学的品质,他温文尔雅,有风度有涵养,举止大方,不随波逐流。朱元璋便请来当世名师,日夜教导。

朱标也不负父亲期待,勤奋向学,涉猎经史,考察古今,博古通今。在诸弟中间,朱标温润仁厚,处事不露锋芒,有能士才臣的时候,便多多提拔重用,所以深得人心。

朱元璋见大儿子学业日进,气质不凡,便欣喜异常。1368年开国之时,他立刻册封朱标为皇太子,以嫡长子身份明确其继承人地位。

朱元璋又选拔官员辅佐太子治理东宫事务,亲自示范如何处理朝政大事,言传身教,一心一意培养朱标成才。朱元璋寄望于朱标能够学习如何经国致用,惠泽民生,将他治世的基业发扬光大、推向更高峰。

如此看来,江山社稷已有传人,朱元璋老去之后,朱标接班顺理成章,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朱元璋还曾设想,等朱标继位之后,自己就可以退隐江湖,隐居乡野,过起悠闲的晚年生活。他白手起家,功成名就,也该卸下身上的重任,让儿子承担统治天下的重担。

二、变故突生,储君之位悬空

然而,天不遂人愿。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年仅30岁。朱元璋震惊不已,他最宠爱的嫡长子,继承人意外夭折,此为奇耻大辱,亦是明朝开国以来最大变故。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竟然比自己先行一步,这简直是上天对他的最大嘲弄。

朱标英年早逝,储君之位一空,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立储大事。按照祖制家法,嫡长子去世后,应由次子继嗣皇位。但朱元璋诸子中,多有缺点:秦王朱樉骄奢淫逸,晋王朱棡残忍易怒,成为储君几乎毫无希望。

此外,还有一层因素牵动朱元璋心思——兄终弟及。朱标去世后,诸王中以燕王朱棣年长资格最优,若立燕王为储,其他兄弟必不甘心。一旦爆发兄弟相争之事,后果不堪设想。

燕王朱棣性格强悍,若得志登基,必然要清除异己,让其他弟弟无机可乘。到时恐怕会出现兄弟阋墙,甚至兵戎相见的局面,王室自毁长城。

为了避免这种惨剧出现,朱元璋必须审时度势,慎重选择合适的储君人选。他想来想去,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传位予孙,跳过儿辈。他将目光投向了朱标遗留的儿子们,希望从中找一个品学兼优、文雅之人,以稳固大统。

三、鹿死谁手,内外顾虑

朱标一生两室妻妾:元妃常氏生有两子,但长子早殇;继妃吕氏生有三子。朱元璋将目光投向了这三个外孙——朱允炆、朱允熥和朱允桓。

继妃吕氏被尊为皇太后,其子朱允炆按嫡长子顺序成为第一候选人。朱允炆聪慧机敏,温柔坚强,颇有先帝风范,朱元璋对他颇为欣赏。且朱允炆为文官之后,母亲无外戚背景,日后不易生出权倾朝野的局面。

但是,此举势必会招致儿辈们的不满。燕王朱棣年长有功,若被一个8岁的外甥夺去皇位,只怕难以平息他的野心。朱元璋不得不慎重考虑。如果立了朱允炆,燕王极有可能大加反对,以“违背祖宗家法”为借口,发兵造反夺位。

而原妃所出另一孙朱允熥,其母常氏乃常遇春之女,出身名门望族。一旦朱允熥被立为储君,常氏势力可能壮大到难以遏制的程度,外戚专权也将难免。到时朝政将为常氏所把持,皇帝也将沦为傀儡。

内有野心难定之虎,外有强权难制之患,朱元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立储不仅事关宗社大业,更关系到武功文治的延续,必须慎重应对。他必须找一个既能倚重以制衡朝局,又不致走上外戚专权的危险道路,这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实在考验太大。

四、种种布局,志在稳固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做出了决定——传位予孙,立朱允炆为储君。1382年,朱元璋亲自为8岁的朱允炆上册为皇太孙。尔后,又拔擢儒臣执掌东宫教导之事,严格考核太孙的学业进度。

朱元璋明白,仅仅立孙为储还不够,更需要通过种种手段巩固朱允炆的地位,防止儿辈和外戚势力的反扑。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首先,大肆诛杀当朝重臣,防止他们结党营私。1388年,以蓝玉为首的十三位开国大臣遭革职抄家,命丧黄泉。明太祖亲自主持此案,以儆效尤。

诸王都受到震慑,不敢妄动。这一次诛杀,足以让朝野所有人看清,朱元璋已经定下了决心,谁要是再敢妄议朝政,后果只能是万劫不复。

其次,制定严苛的藩王制度,防止儿子们进京交结权贵。没有特殊批准,藩王一律不得入京。即便有朝觐祈愿,也必须逐个前来,不能聚集。如此一来,儿子们联手谋反的可能大为减少。朱元璋了解自己的儿子,防微杜渐,才能镇住他们的动向。

再次,订立详尽的《明祖训》,明确规定皇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不得更改。以家法来约束子孙,巩固朱允炆的地位。明太祖死后三年内,各藩王不得进京,为朱允炆赢得运筹帷幄的时间。朱元璋不想再看到藩王像自己当年那样乘乱夺权的事发生,所以事先设想每一种变故,并制定应对之法。

朱元璋以随时可诛杀的权力威慑儿子,以严法家规箝制子孙,一步步为朱允炆夯实储君之基。可历史终究难以掌控,谁也不知道这一切布局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的变故。亦或许,朱元璋在立储一事上,终究还是想錯了一步。

五、新君登基,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根据其生前部署,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然而,皇位交接的波澜还在后头。建文初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最终发动靖难之变,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为成祖。

究其原因,建文帝登基之初,外戚势力过度膨胀,招致藩臣不满。且建文帝本人书生气息太浓,错误处理了靖难局势,使得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朱元璋选择传位于孙,固然有其先见,但关键还在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建文帝的失败,并非朱元璋立孙之举完全错误,而是继任者应对变局能力不足。历史发展远比人算计更复杂。朝代盛衰,皆由天意。

朱允炆稚龄即位,终究难敌叔父朱棣的野心。燕王只等这一机会,待建文帝母族过分专权,即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建文帝不敌叔父铁骑,无奈出奔,后下落成谜。朱棣得志即位,正是朱元璋生前所忌惮的局面。

结语

也许立孙为储终究不是上策,朱元璋在垂暮之年,也难免有失算之处。

立储大事,关乎国家社稷。朱元璋一生力图寻找一个贤明之君传位给,但最终也难逃时运功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长子,朱元璋,历史,朱标,儿子,朱允炆,太子,朱棣,外戚,故事传记,建文帝,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长子,朱元璋,历史,朱标,儿子,朱允炆,太子,朱棣,外戚,故事传记,建文帝,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长子,朱元璋,历史,朱标,儿子,朱允炆,太子,朱棣,外戚,故事传记,建文帝,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