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巅峰,一战擒双王,经典的围点打援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巅峰,一战擒双王,经典的围点打援

620年6月,李唐内部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皇帝李渊和一班朝廷重臣、亲王等研究了当时的天下大局。

经过一番商讨后,李唐方面认为,大唐要想最终完成天下一统,首先就必须夺取关东地区。

而此时关东地区正好被王世充所占据,自从击败天下民军之首的瓦岗军后,王世充不仅吞并了不少瓦岗部众,而且收揽了大量的人才,实力迅速增强,俨然一方霸主。

王世充的野心也跟着不断膨胀,于是宣布自立,国号为郑,定都洛阳,并且时不时地派兵攻击李唐边界。

鉴于种种原因,李渊决定由秦王李世民挂帅,出兵讨伐王世充。

七月一日,李世民正式奉诏出征,开启了讨伐王世充的军事行动。

本来这是一场攻灭王世充的行动,谁知窦建德突然在中间插了一脚,李唐方面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加。

关键时刻,李世民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水平,实施了一场围点打援作战,在虎牢关一战擒双王,奠定了李唐一统天下的基础。

李世民也因此一战封神,创造了自身军事生涯的最巅峰。

事实上,虎牢关之战如果把前后战役串联起来,实际上是分为两个阶段。

不过,在两军交战之前,我们得了解一下王世充在洛阳的一个致命问题。

原本,几个月前李世民攻灭刘武周、宋金刚时,王世充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将成为李唐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所以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按理说,王世充既然准备充分、防守严密,唐军又是客场作战,王世充方面属于以逸待劳,再不济也得打成对峙局。

然而,当两军开战之后,王世充方面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战场局势迅速朝着李唐有利的方向一边倒。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王世充在李世民的打击下,迅速败亡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开战之前,洛阳方面的情况。

事实上,在开打之前,王世充已经丢尽了军心、民心!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得从大将裴仁基说起。

裴仁基这个人其实也算是一员名将,早在隋炀帝时期,他曾经打败吐谷浑、击破靺鞨部族作乱,还跟随杨广参与了讨伐高句丽的战役。

接着又担任河南道讨捕大使,据守虎牢关,以抵挡瓦岗军的攻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才投降了李密,成为瓦岗军大将。

李密败亡后,他被王世充俘虏,才又成为王世充的属下。

然而,裴仁基由于战绩斐然,在军队和隋朝的朝廷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威望,甚至早些年连王世充都得膜拜他。

所以,自从王世充废了傀儡皇帝杨侗后,觉得裴仁基威望太高,对自己是个威胁,于是想方设法架空裴仁基的权力。

裴仁基也深知自己受到王世充的猜忌,而且王世充这个人十分迷信,说不定哪天又因为什么天文异象把自己给杀了。

惊恐之下,裴仁基联合了一帮隋朝老臣,试图发动政变,斩杀王世充,扶植杨侗登基,复辟隋朝。

没想到事情泄露,被王世充提前掌握消息,王世充一怒之下,将裴仁基等人灭三族,不久之后又杀了废帝杨侗。

值得注意的是,裴仁基被灭族时,他的小儿子裴行俭还是婴儿,被罗士信悄悄救下,后来被李世民收养,并成为苏定方唯一的弟子,40多年后,这个孩子打得突厥人闻风丧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言归正传,此事发生后,搞得王世充阵营的文臣武将人人自危,作为王世充的下属,他们深知王世充猜忌心重,生怕哪天自己也被杀了,于是人心惶惶,有些甚至叛逃到李唐阵营。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关键的是,王世充因为裴仁基政变事件,变得更加多疑,对谁都信不过,总担心有刁民要害自己。

所以,为了遏制叛逃现象,也为了防止有人谋害自己,王世充制定了几项十分苛刻的政策。

首先,他规定每户人家,如果有一个人叛逃,那么全家无论老幼,统统处死,如果举报揭发自己家人的,则可免罪。

其次,他还将自己地盘上的全部百姓重新编组,每五户人家构成一个基本单位,如果其中一户人家出现叛逃的情况,则这五户人家一起处死。

还有,在军队中,军官和士兵每次打仗之前,所有的家属都要交给朝廷来无偿照顾,如果士兵战死,则发放抚恤金,如士兵叛逃,则全家处死。

好了,这几条规定一经出炉后,顿时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士兵们也对此十分不爽,简直是恨透了王世充。

就这样,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王世充彻彻底底地把民心、军心一块儿给丢了。

正是因为这种致命的原因,李世民打过来之后,王世充阵营的局势瞬间恶化,没打几仗就直接被打残了。

进攻王世充的前锋正是从洛阳叛逃出来的罗士信,同样是由于猜忌和疏远,罗士信也对王世充不满,于是投奔了大唐,成为进攻王世充的前锋。

王世充当即率军3万在慈涧扎营列阵,迎战唐军,但初次交锋的主角并不是罗士信,而是李世民。

双方尚未开打时,有一天,李世民带着一队轻骑兵就跑到敌军营寨附近侦查,谁知被敌军撞见,而且敌军人数众多,不一会儿就冲了过来。

这时,李世民展示出了一种过硬的军事素质!

当敌军围上来时,只听李世民一边张弓搭箭,一边对着身边护卫喊道:你们先撤,我来殿后!

话音刚落,只见李世民骑着战马,手里的弓箭“嗖”的一声就射出一箭,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当场中箭身亡。

紧接着,李世民一边后撤,一边不断地射箭,追击的敌军士兵无不应弦而毙。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箭术简直是百发百中,在这种远程狙击战术打击下,敌军的心理防线直接被打崩了,只好放弃追赶。

而李世民在作战的过程中,还和他的护卫们顺便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燕琪。

战事结束后,李世民已经是蓬头垢面,回到唐营时,士兵们甚至没认出他来,差点把他当成敌军捉拿,好在他及时摘掉头盔,才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这是一场极小规模的战斗,李世民却展示出了高超的军事素质。

首先是临危不乱,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军进逼,李世民还能冷静地指挥战斗。

最重要的是,骑在马上边跑边射箭,由于颠簸,会严重影响射击精准度,射击的对象还是移动的敌军骑兵,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和技术是极大的考验。

可李世民却每发必中,不仅射箭技术高超,而且心理素质极强。

他在最危险的时候,让士兵先撤,自己留下殿后,这种做法贯穿了李世民年轻时候的整个军事生涯。

作为统帅,他愿意和自己的士兵们一起冲锋陷阵,一起面对危险,同生共死,危急时刻甚至亲自为士兵殿后。

这样的统帅,让士兵们打心里服他,甘愿为他效死命,因此李世民麾下的唐军战斗意志强悍,士气高昂。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立即亲率5万大军找王世充决战,结果王世充受此挫败,谁知到了慈涧才发现王世充已经退兵回洛阳固守。

王世充的目的很简单,经过前一天的小小挫败,他决定避敌锋芒,先消耗唐军锐气,再择机进攻。

李世民当然也明白王世充的算盘,于是立即调整作战部署:

命史万宝从宜阳南下占据龙门(今洛阳城南),切断王世充南面的援兵。

命刘德威从太行山往东,进攻河内(河南沁阳),切断王世充与突厥的联系。

命王君廓自洛口(河南巩县)出兵,切断洛阳的后勤补给线。

令黄君汉从河阴(河南孟津)出兵,进攻洛仓(河南偃师),切断王世充另外一条补给线。

李世民本人则亲率大军屯兵于北邙山,从北面向王世充进逼。

这个部署简直绝了,王世充原本打算避敌锋芒,结果先把自己陷入困境当中。

因为李世民的部署使得王世充面临着粮尽、援绝的极端不利情况!

在这种军事压力下,王世充势必自己内部先乱起来,哪儿还有工夫避敌锋芒,耗敌锐气?

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王世充地盘上不断有地方官员献上土地投降大唐,黄君汉所部又攻破洛仓城,并摧毁王世充的20多个军事堡垒。

接着,名将李世勣又用计在宋州、管州一带制造混乱,迫使各州各县接连不断地投降大唐,王世充的地盘越来越小,洛阳变得越来越孤立。

到了9月底,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一次,李世民和尉迟恭带着500骑兵在邙山脚下的景陵(北魏宣武帝陵墓)侦查地形和分析战场,结果王世充带着一万多人准备进攻唐军大营,正好撞见李世民。

走在前面的单雄信一看是李世民,顿时杀心大起,于是提着马槊就朝着李世民飞奔过来。

李世民的武力水平显然不是单雄信的对手,正当李世民要被单雄信一矛刺死时,单雄信却突然坠马了。

原来是尉迟恭赶到,这位猛人也提起马槊,一下就把单雄信给挑落马下。

紧接着,尉迟恭保护着李世民在敌军包围中左冲右突,终于突出重围,把李世民放到安全位置后,尉迟老哥实在过于生猛,当即转身竟然组织起了反冲锋。

就这样,双方激战一会儿过后,唐军大将屈突通率大军赶到,并加入战场,一番厮杀后,郑军(王世充国号)直接被打崩。

此战,唐军斩杀一千余敌军,俘虏6000余长矛兵,连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也被俘虏,只有王世充和单雄信狼狈地逃回洛阳。

此后的三个月里,洛阳外围的重点城池、战略要地,几乎全部被唐军攻破,洛阳基本陷入了唐军的重围当中。

无计可施的王世充,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可以救命的办法——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当时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各路反王互相攻伐、兼并,经过多轮淘汰后,整个中原变成了三分天下,分别是李渊占据关中,王世充占据河南,窦建德占据河北。

窦建德收到王世充的信后,感受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王世充被灭,李唐势必进一步壮大,下一个被灭的可就是自己了。

所以,窦建德决定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亲率十余万大军救援王世充。

鉴于窦建德赶到洛阳还需要时间,咱们镜头再回到李世民和王世充之间的角逐。

到了621年正月,李世民和王世充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半年之久,洛阳也被紧紧包围着,可王世充也不是善茬。

就在正月底的时候,一次,李世民的舅舅窦轨和大将屈突通带着一行人巡视营垒各处,谁知王世充突然率军袭击。

李世民闻讯后,立即亲率刚刚组建不久的大唐精锐玄甲军救援,在这支天下第一精锐的打击下,唐军斩杀并俘虏6000余人,王世充再次狼狈逃回洛阳。

2月底,李世民觉得发动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大营移驻到青城宫。

谁知,唐军连营垒都还没来得及修筑,王世充又带着两万兵打了过来。

李世民当机立断,当场进行了军事部署,他命令精锐骑兵在北邙山脚下列阵迎敌,自己则带着一帮将领登上景陵高处观察敌情。

眺望一阵后,只听李世民对身边将领说道:

王世充已经穷途末路了,这次他是倾巢而出,带着全部家当,试图与我决战,如果我们今天把他打败,以后他就再也没勇气,也没实力再出城作战了。

接着,李世民开始了他的军事部署:

他命令屈突通带着五千人渡过谷水主动进攻王世充,并嘱咐屈突通在和敌军短兵相接时,要立即放烟,李世民看到烟雾,就立即率玄甲军冲击敌军。

这是李世民的惯用战术,先用主力大军和敌军正面对决,等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时,自己则亲率精锐骑兵突然冲击敌军薄弱环节。

正在厮杀的敌军被突然袭击后,必定受到惊恐,阵型大乱,再打败敌军就很容易了。

随即,李世民亲率几十名玄甲军一阵冲杀后,敌军被突如其来的冲击打得溃不成军。

谁知,李世民这次想了解王世充军阵兵力分布情况,所以冲得猛了一些,一阵冲杀后竟然和身边的亲兵冲散了。

这时,李世民回头一看,自己完全冲进了敌人窝,眼前密密麻麻全是敌军。

敌军见状,一边把李世民围起来,一边纷纷向李世民放箭,不过这些敌军似乎箭术太差,没射中李世民,倒是他的战马被乱箭射死。

关键时刻,唐军将领丘行恭出现在现场,并连发数箭,当场射翻了敌军弓箭手,随即下马让李世民骑着,自己则一边牵着马,一边挥刀砍人。

在这位猛人的冲杀下,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救出秦王。

李世民回来与大军汇合后,王世充也在不断聚拢溃兵,重新摆出阵型,组织冲锋,郑军被唐军冲散好几次,都重新聚拢起来再战。

就这样,李世民和王世充之间爆发了开战以来打得最激烈的一战。

双方从上午七点一直打到下午一点,王世充所部拼尽了全力,唐军也用尽全力拼杀,最后还是王世充先坚持不住,开始溃退。

无奈之下,王世充只好指挥军队往洛阳城内撤退,李世民当即发起追击,一直追到城门口。

此战,唐军斩杀和俘虏的敌军共七千余人。

自此,王世充最后的元气被打掉,只能困守洛阳城。

然而,接下来唐军将洛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在十几天内,昼夜不断地猛攻,愣是啃不动洛阳城。

原来,王世充对洛阳的防御工事下了血本!

城里不仅部署了可以投掷50斤石头的抛石机,还装备了巨型弓弩——床弩,这种兵器的箭矢就跟长矛一般粗。

加上洛阳本身是隋朝的东都,各方面的工事都是顶级的,所以唐军尽管昼夜不停地进攻,可还是攻不破。

连续猛攻十几天,洛阳没啃下来,唐军倒是累趴了,而且唐军开始动摇了。

这时,不断有人劝说李世民,建议他班师回朝,甚至都惊动了李渊,老李头也给李世民下密旨让他班师。

关键时刻,李世民再度展现出一个合格统帅的眼光。

他一方面对部下将领表示,洛阳如今只剩一座孤城,其势必不能长久,王世充弹尽粮绝,是耗不过我们的,成功在即,决不能放弃。

并且强硬表示,洛阳不破,绝不班师,军中谁敢再提班师,一律斩首。

自此以后,再也没人敢说班师回朝的话了。

另一方面,李世民专门派封德彝回长安,向李渊陈述利弊,表示王世充虽然地盘不小,可如今只有洛阳已经是孤城,一旦撤军,王世充必定聚拢各地旧部,东山再起,到时候想再灭他,可就难了。

李渊权衡之下,决定相信儿子的判断,让他继续围攻洛阳。

不久之后,唐军又攻克洛阳东边第一大险关——虎牢关,这里是洛阳东部的门户,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然而,夺取虎牢关不久,窦建德的十余万援兵即将抵达虎牢关。

此时的唐军经过连番猛攻洛阳后,早就疲惫了,将士们面对十余万强大的敌军,这士气还真不好说。

于是李世民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它将决定战争的走向!

会议上,有不少人认为唐军作为疲敝之师,无力再和窦建德争锋,应该班师回朝。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一旦撤军,让窦建德和王世充联合起来,王世充本来已经到了绝境,一旦得到窦建德的物资补充,两边势力联合起来,就更难对付了。

最终,李世民也反对撤兵,他认为王世充损兵折将,粮食也吃完了,只能困守洛阳,不需要花大力气对付他,只要放一部分兵力围困洛阳,不出半月,他自己就会完蛋。

而窦建德虽然兵力多,但他刚刚打败孟海公,将领骄傲、士卒疲惫,而且远道而来,我们疲惫他也好不到哪里,只要我们占据虎牢关,他如果与我们冒险决战,我们很容易打败他。

反过来,如果撤兵,放任窦建德和王世充结盟,一旦王世充得到补充,东山再起,势力只会更强大,如今正好一次打败两个敌人!

就这样,李世民拍板决定,派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则亲率大军和主要将领进驻虎牢关。

李世民进驻虎牢关后,鉴于唐军上下面对窦建德十余万大军,普遍士气有点不足的情况,李世民决定以自己为诱饵,给大军提振一下士气,顺便给窦建德一个下马威。

于是,当窦建德在虎牢关外扎下营盘后,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和500骑兵抵近窦建德营寨侦查。

谁知被窦建德的巡查兵发现了。

按理说,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撒腿就跑才对,可李世民竟然不跑,还对着窦建德大营方向大喊道:我就是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在此........

话音刚落,窦建德大营中的士兵顿时炸了锅,要是抓住李世民,那封侯拜相肯定不在话下,这辈子就不用愁了,于是窦建德大营不一会儿就追出五六千人出来。

好家伙,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事情显然没这么简单,关键时刻,李世民再次上演一个好领导必备的品质,他又让士兵们先撤,自己和尉迟恭两人留下殿后。

当追兵不断迫近时,李世民立即张弓搭箭,随着一箭又一箭地射出后,只见冲在最前面的敌军纷纷中箭坠马。

那些试图逼近李世民,又来不及射杀的,全被尉迟恭给送进了地府。

两人就这样配合着,一边打一边撤,敌军见状,虽然继续追赶,但又不敢追得太近,生怕被射杀。

就这样,敌军追出很长一段距离后,道路两边突然喊杀声四起,天空随即下起了一阵箭雨,追兵瞬间被射倒一大片。

随即,李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等率军杀出,窦建德的追兵顿时被打得四散奔逃,阵亡300余人后,狼狈逃回大营。

李世民在此战中不仅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连窦建德的勇将殷秋和石瓒也被俘虏。

这是李世民给窦建德的见面礼,也是告诉唐军将士,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没什么大不了,这不照样被打得大败,以此提振唐军士气。

在此后的日子里,双方从3月下旬到4月底在虎牢关对峙了一个多月。

期间窦建德三番五次派兵前来进攻,但每次李世民都会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上阵冲杀,将窦建德的军队给撵走。

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派王君廓带着一千多轻骑打劫了窦建德的粮草运输队,顺便生擒了窦建德麾下大将张青特。

就这样,一个多月下来,窦建德一点便宜都没占到,不仅被李世民设计打败了两场,虽然都是小规模战役,但长期的对峙,加上虎牢关久攻不克,窦建德大军开始士气低落。

士兵们普遍开始有了渴望班师回朝的想法,而窦建德也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

这个抉择就是到底应该继续进攻虎牢关,还是班师回朝。

留下来进攻吧,这虎牢关又啃不动,班师回朝吧,自己十余万大军大张旗鼓地要来帮助王世充,如今自己仗没打几场就先溜了,岂不是背上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还有面子往哪儿搁?

关键时刻,窦建德手下谋士凌敬向他进言,建议窦建德挥师北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再翻越太行山,进入上党(山西长治),再攻占汾州、晋州,接着进攻蒲津。

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唐军主力集结在虎牢关和洛阳一线,以上这些地方没有重兵,可以轻易占领。

二是可以扩张地盘,壮大实力,三是可以威胁关中,迫使李世民回援,到时候洛阳之围自动解除。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绝佳的建议!

《孙子兵法》说:

窦建德北上进攻的这些地方,大概属于山西南部一带,山西又是中原以及关中的重要屏障,这里也是李唐的核心地盘,一旦失守,则关中就会直接受到军事威胁。

所以这些地方是李唐必须要救援的,只要窦建德北上攻略这些地方,长安的李渊绝对坐不住了,李世民也势必率军回援。

所谓“攻其所必救”,就是这个道理,也是典型的围魏救赵战术。

然而,窦建德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因为王世充派到窦建德军中的使者花费巨资大量买通了窦建德手下将领,让他们反对这个建议。

再加上王世充的使者也每天不断地在窦建德身边极力劝说,又是卖惨,又是各种理由。

这种情况下,窦建德的耳根子终于软了下来,最终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他决定继续留在虎牢关,与李世民一决雌雄,哪怕他平日里十分尊重的老婆出面劝说,他也不听。

到了五月一日,李世民突然收到一条谍报:窦建德探听到唐军草料耗尽,试图趁唐军将战马赶到黄河北岸牧马之际,袭击虎牢关。

值得注意的是,唐军草料耗尽,要将战马赶到黄河北岸牧马,这个事情在史书上没有迹象表明唐军要去黄河北岸牧马之说。

而且李世民收到窦建德将要袭击虎牢关的消息后,决定将计就计,故意亲自带着一千多匹战马去黄河北岸牧马,做给窦建德看,引诱窦建德出击。

所以,窦建德得到的所谓唐军草料耗尽,要去黄河北岸牧马的消息,极有可能是李世民故意放出的假消息,目的就是引诱窦建德主动出击决战。

事实上,李世民将计就计之后,亲自前往黄河北岸牧马,但马匹是留在那边了,他本人则是秘密潜回了虎牢关。

第二天,窦建德果然中计,拿出了全部家当,十余万大军倾巢而出,在虎牢关前面列阵。

李世民则登上了一块高地观察战场情况,不得不说,窦建德这阵容还真是够排场,那队伍绵延二十余里,一眼望不到头,十分壮观。

李世民身边的将领也望见了这一幕,纷纷面露难色,显然是底气不足。

可李世民却断言:过了中午,我们就可以攻破窦建德了。

众将听完,纷纷面面相觑,敌军势大,这秦王是不是说胡话了?

面对众将的不解,李世民才解释道:敌军起兵于山东,自起兵一来未尝遭遇强敌,如今身涉险地却很喧嚣,是没有纪律的表现,逼近城池排列战阵,有轻视我们的意思。

如此一来,我们只要按兵不动,跟他们耗着,时间一久,士卒长时间列阵,必然体力耗损严重,就会饥饿和疲惫,士气和战力必然大打折扣,到时候就会萌生退意,等敌军退走时,我们再追上去发起突击,便可一举攻破敌军。

这番分析简直是精彩,相当精彩啊!

还未开打,李世民就已经把战局看得如此透彻,这是一个合格统帅才有的独到眼光。

不过,正式开战前,双方还有个小插曲。

窦建德提议,双方各派几百人出来,光明正大地打一架玩玩儿。

李世民当即应战,窦建德方面派出了三百骑兵,可李世民却派了几百名步兵迎战。

步兵打骑兵,这不是送死吗?

如果这样认为,显然是低估了李世民的智商。

因为那不是一般的步兵,他们用的武器是加长版的马槊,步兵出战后,迅速结成方阵,将长马槊斜着刀尖向外,一眼看去,就像一只巨大的刺猬。

窦建德的骑兵根本找不到下手的地方,这种阵型,谁敢冲上去,那直接就得被扎死。

因此,窦建德的骑兵只是把唐军步兵围了起来,不停地围着唐军步兵转,而唐军的步兵也长时间保持方阵,不敢散开,因为一旦散开就得被骑兵冲杀。

就这样,这两支几百人的队伍在两军阵前干耗着,剩下十几万人也只能这么干看着。

所以,眼见没法打下去了,双方一致决定撤回小部队,再准备搞点大动静。

谁知,就在窦建德的骑兵撤回时,李世民看着对方一名敌将,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琬,他骑着的那匹马简直是宝马啊。

李世民这种爱马之人,顿时脱口而出道:彼所乘真良马也。

旁边的尉迟恭听完,当即带着两名将领直接突入敌阵,一番冲杀后,生擒了王琬,顺便带走了那匹宝马。

窦建德就这么被李世民又胜了一阵。

这段突袭事件结束后,双方各自收兵回营,而李世民则迅速派人前往黄河北岸将战马牵回来,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准备。

这时,李世民通过观察发现窦建德的士兵们已经在虎牢关前列阵站了七个小时,水米未进,如今又是疲惫,又是饥饿口渴,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军中开始乱哄哄的,甚至还有争抢饮水的。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悄然来临。

于是下令宇文士及率三百骑兵前去试探性进攻敌军,并嘱咐他,如果敌军阵型没有松动,就不要真打,赶紧撤回,如果敌军阵型松动,你要拼命攻击敌军。

此时,黄河北岸的战马已经全部收回,玄甲军和精锐骑兵已经骑上战马,准备随时作战。

宇文士及发起进攻后,窦建德的军队果然一片混乱,于是宇文士及直接发起了猛攻。

李世民见时机成熟,当即发起总攻,虎牢关中的数千唐军骑兵倾巢而出,直插窦建德大营。

然而,此时的窦建德,他竟然在开朝会!

窦建德显然是没把李世民放在眼里,疏忽大意了,两军对垒,双方只不过暂时收兵,他还真敢在战场上开朝会。

不过也难怪,此时的李世民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在窦建德眼里只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子,而且窦建德的兵力具有绝对的优势,轻视李世民也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但错误是需要有人买单的,窦建德也不例外。

当李世民发起突袭后,窦建德大营瞬间陷入混乱中,那些正在朝会的官员们纷纷陷入惊恐状态,当场四处乱窜。

由于官员人数太多,造成拥挤和喧闹,窦建德原本还想找传令兵传自己的命令,组织抵抗的,结果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喧闹中。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传令兵,结果由于太拥挤,命令根本传不出去。

窦建德这十几万人,虽然人数众多,可刚刚列阵了七个小时,又累又饿,士气低落,所以直接被唐军冲得七零八落,只能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双方厮杀一阵后,李世民当机立断,他在战场上骑着战马,一边冲杀一边将秦叔宝、程咬金、史大奈等人聚集到自己身边,然后给他们下了一个给窦建德火上浇油的命令。

他让这群猛将亲自率领玄甲军从正面杀入敌军阵营,一直冲杀到敌军背后,然后在背后竖起大量的大唐军旗。

不久之后,在这群猛人的冲杀后,很快便穿透敌军阵营,抵达敌军后方,然后大片范围内突然竖起了大唐军旗。

窦建德士兵见状,以为自己被唐军包围了,顿时军心大乱,战意全无,直接被唐军打崩溃,于是纷纷四散奔逃。

李世民随即率军追击三十里,斩杀三千余人!

窦建德也在交战过程中被刺伤,逃跑路上又被唐军将领追上,差点被一刀砍死,好在他及时大喊:我是夏王窦建德,不要杀我,把我送给秦王,你们可以得到荣华富贵。

就这样,一生奋斗十年,经过艰苦创业后,成为一方霸主的窦建德,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紧接着,李世民押着窦建德和他的一干属下到洛阳城下,向王世充示威。

城里的王世充见状,顿时陷入绝望当中,自知无力回天的王世充,只好宣布开城投降。

受降仪式上,王世充率领2000余大小官员,身穿白衣,王世充本人趴在李世民面前,汗流浃背,十分恭敬。

这时,李世民开口了:

你一直把我当成小孩,今天见到了小孩,却为何如此恭敬?

然而,此刻的王世充,已经成了菜板上的一块肉,除了叩头谢罪之外,已经没别的办法了。

至此,虎牢关之战宣告结束,李世民成功应用了围点打援战术,围困洛阳这个点,打击窦建德这一强援,一战擒双王。

此战,李唐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自此以后,李唐一统天下已经成为定局。

事后,李世民亲自押着窦建德和王世充回长安,到太庙献捷。

李渊认为李世民功高盖世,没人能比得上,朝廷里的现有职务和封赏已经配不上他的功绩,于是给他封了“天策上将”这个独一无二的封号,并且加封食邑2万户。

然而,风光背后,引来的是威胁和不安。

我相信,换做任何一个人是李建成,只要不傻,在这一刻,都能感受到威胁。

玄武门事变的种子,也从此开始埋下。

不过,站在李世民的角度,这天下,也是自己拿命打下来的,凭什么要把皇位给别人呢?

他想去争一争那位置,也很正常。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仁基,巅峰,一战,王世充,李世民,双王,经典,军事,李唐,生涯,唐军,王世充,李世民,虎牢关,窦建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仁基,巅峰,一战,王世充,李世民,双王,经典,军事,李唐,生涯,唐军,王世充,李世民,虎牢关,窦建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仁基,巅峰,一战,王世充,李世民,双王,经典,军事,李唐,生涯,唐军,王世充,李世民,虎牢关,窦建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