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靖康之耻”之后,中原大地上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刷新了大明王朝开国以来的耻辱。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等人的煽动和挟持下,准备第四次北伐,但朱祁镇因情报系统失灵兵败瓦剌被俘。
情景再现:靖康之耻
这次事变,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不但明英宗朱祁镇被掳,而且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骁勇、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也近乎毁于一旦,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另外,铁骑的肆虐践踏,导致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京城大厦几近倾颓,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千钧一发之际,大明重臣于谦力排众议,为了京城安危,在征得太后的同意之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朱祁镇尊为太上皇。
然而,朱祁镇被俘期间,三次被也先诛杀都绝处逢生,这是惊天巧合,还是英宗命不该绝?笔者试从三个角度梳理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上演的历史大逆转,拨开历史迷雾,重现朱祁镇二次复辟的前前后后。
剧照:朱祁镇
一、“三杀”英宗均出意外,朱祁镇命不该绝
“土木堡之变”以后,瓦剌也先想利用英宗朱祁镇作为人质而大捞一笔。可惜的是,大明于谦等人拥立新帝,对旧主朱祁镇“全然不顾”,一时间朱祁镇变成了烫手山芋,留之无用。于是也先就想杀了朱祁镇。但我们知道,朱祁镇最后不但没有死,反而重回大明做了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也先“三杀”朱祁镇说起。
自从朱祁钰当了皇帝之后,本想借朱祁镇大捞一把的也先彻底凉凉。既然没有了利用价值,对于一个俘虏来说,杀他是分分钟手起刀落的事情,何况朱祁镇在瓦剌部落的时候,竟然跟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关系搞得非常好,二人称兄道弟。也先很不爽,没有捞到钱不说,居然还想把自己的弟弟给策反,也先心想必须杀了这个居心叵测的皇帝,以解心头之恨。
剧照:也先
一杀朱祁镇:当也先抽出自己多年的佩刀时,这把刀却意外断了。多少次横刀立马,多少次塞外征战,也先自己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杀朱祁镇的时候突然断了,于是也先暂且放过朱祁镇。
二杀朱祁镇:也先为了除掉这个俘虏,在第一次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他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把朱祁镇捆绑个结实扔进水里。不曾想,朱祁镇却奇迹般地浮在水面上,英宗并没有被淹死。
三杀朱祁镇:既然白天杀他不得,那就选择夜晚行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也先骑马直奔关押朱祁镇的地方而去。谁知又一次出现了意外。也先骑马飞奔时,突然也先头顶划过一道闪电,闪电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他的坐骑,马被闪电劈死了。也先慌了,这差一点自己就给劈死了。
三次杀戮行动都莫名其妙地失败了,也先心想,莫不是天意要留朱祁镇?既然天命不可违,朱祁镇肯定杀不得。既然杀不得又留不得,看来只能送回去。
剧照:朱祁镇大难不死,在瓦剌绝处逢生
二、做个顺水人情,送还英宗竟然成了一道难题
两难之际,也先决定将英宗送还大明。对于这一步也先有自己的考虑。随着大明实力和势力的不断壮大,与其交恶,不如主动示好,而且还能免遭明朝的剿杀。可是,令也先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把英宗送到大明城楼门外的时候,明朝的大门却没有向这位昔日的皇帝敞开,也先觉得此事不妙。
话说朱祁镇来到城门外,本以为朝廷上下会高调挂彩、夹道欢迎,谁知吃了个“闭门羹”。其实朱祁镇不知道,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自己已经不再是明朝的皇帝,而是太上皇的存在了,城内庙堂之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朱祁钰。
江山易主,同胞怒目。面对家门朱祁镇却难以迈入半步,他顿时觉得物是人非、人心薄凉。可即便如此,让自己回来安度晚年,不至漂泊异族,为什么也这么难呢,朱祁镇来不及细细思量,又被带回了瓦剌。
剧照:朱祁钰
三、英宗奇迹复辟,兄弟命运上演大逆转
《明史列传58》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也先欲求和,但景泰皇帝朱祁钰不愿意,最后和于谦商量,决定派杨善等人前往瓦剌谈和。朱祁钰本意不想接“太上皇”回朝,谁知杨善竟把朱祁镇接了回来。然而,到手的江山岂能再有拱手送还之理,这一对同胞兄弟即将上演一场精彩对决。
自古以来,皇家子弟手足相残已是历史宫廷里不变的政治法则,他们为了一统江山,不惜反目成仇,甚至血刃相见,什么亲情、友爱已经变成了水上的浮沫。
关于兄弟俩的见面,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剧照:朱祁镇、朱祁钰
不管是见面寒暄还是冷眼相看,朱祁镇北狩一年终于回家,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弟弟朱祁钰怎么会占了自己的龙椅,更让他寒心的是,自己虽然久违回国,不但没有受到礼遇,反而被朱祁钰深锁南宫,而这一关就长达7年时间。
七年间,朱祁钰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加派锦衣卫严加看管,就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更有甚者,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为了贴补家用而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代卖。朱祁钰的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为避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朱祁镇,他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剧照:朱祁镇被软禁南宫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地让人玩味、百转千回,犹如时下的电视剧情节似的,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故事性。
朱祁钰为了让自己独脉相承,他软禁兄长,重用大臣于谦等人,甚至废掉了皇太子朱见深,而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可惜的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朱见济不久夭折,皇储之位空置,景泰八年,朱祁钰又重病不起,大明朝又一次陷入前途未卜的边缘。
在旧臣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的密谋下,他们决定重新拥立朱祁镇执掌大明。“夺门之变”让明朝的政治生态又重新发生惊天逆转。朱祁钰拖着病体,自认大势已去,而只能默默接受“南宫复辟”的事实。此后不久,在位短短8年的朱祁钰病亡,被他一手提拔的王公大臣也无一幸免。
剧照:朱祁镇“夺门之变”
时运有常,命运无常,不禁为朱祁钰的“皇帝梦”感到唏嘘。也许从朱祁镇大难不死的那一刻起,利欲熏心的朱祁钰已被钉在历史的道德柱上,已注定了其悲惨的结局,不是吗?
结语:常言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朱祁镇在明朝二度称帝,在历史上是个奇迹,这更是顺天而为。也先“三杀”英宗均有“异相”,这是天意使然吗,非也,这是时运相济、国运之需。在朱祁钰看来,什么兄弟手足、同胞骨血,“成王败寇”才是封建王朝不变的法则,有道是自己生不逢时,未能将大明江山稳攥自己手中,只是心有不甘,命中亏欠罢了。不得不说,这又是逆天行事。
突然想起一句民谚:“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可惜的是,朱祁钰只顾眼前利益,而全然不顾整个大明的气数,试想,如果朱祁镇没有复辟,朱祁钰又能坐稳江山几时呢?很难说。
剧照: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