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世家大族在官场打拼,除了面对君王猜疑之外,还要面临一个境况,就是忠孝难两全尴尬处境。“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不是那么好做,真的很考验人。如果说战场上面临骨肉至亲,是否要与之动手,都会十分犯难。
明朝大将徐辉祖是徐达长子,是朱棣的小舅子,靖难之役坚持站在朱允炆这边。没有对姐夫手下留情,在战场英雄杀敌,让朱棣对他又爱又恨。死后他的子孙后代牢记祖先遗训,守护好大明江山。
自幼被父亲悉心教导
徐辉祖自幼被父亲精心教导,亲历过无数次战争,磨练他的军事能力。继承除了父亲的军事才华之外,还有就是“家业”。洪武三年徐达北伐归来,不仅俘获元朝贵族,更收回燕云十六州。把朱元璋高兴到极点,册封他为魏国公,开启徐家辉煌一时。
那时候在军中与徐达“相提并论”常遇春已去世,成为朝廷第一人,却也是最危险,有可能被君王猜忌。徐达为人低调,丝毫不张扬,对于子女教育严格,生怕出“不孝子弟”。徐家孩子中知名度最高有长子、四子和长女。长子徐辉祖继承父亲魏国公的爵位,四子徐增寿支持朱棣,被册封为定国公。长女嫁给朱棣,就是有名徐皇后。
徐辉祖作为父亲的长子,从小被家族寄予厚望,徐达出征北伐时,家中就是他主持。按照父亲的教导,教育好弟妹。等到弟妹长大之后,追随父亲在军中历练。朱元璋这一朝开始提拔“军二代”,对徐辉祖很看重,希望未来接过他父亲“衣钵”。
日后徐达在北京练兵,旧疾复发,次年2月去世,徐家军落在“徐辉祖”手中。民间有说法徐达被朱元璋给害死,真相并不得而知。为徐达守孝完毕后,长子继承魏国公爵位,开启辉煌军事生涯,像父亲那样平定四方。那时不少“军二代”、“官二代”崭露头角,军方中公认“第一人”为徐辉祖。
建文帝朝屡受猜忌
为了能够让大明朝第2代将领快速成长,朱元璋花费很大心血,给了他们好多机会。多次派徐辉祖到各种练兵,去过山西、北平、山东和河南。在洪武朝功劳很大,曾平定过元朝降将造反、沿海训练士兵、征讨西番,备受朱元璋看重。
赶上那时军方“更新换代”,徐辉祖重要性显而易见,成为部队“中流砥柱”。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承皇帝,明朝历史进入“新的一页”。建文帝继位后,对于徐十分尊重,很多军事方案都会询问对方。那时朱允炆想要“铲除藩王”,做事越发极端,开始对北平的朱棣下手。面对这种情况,朱棣没有坐以待毙,暗中筹划准备。
朱元璋第一年祭日,朱棣派三个儿子去南京祭祀,没多久有害怕被扣下。朱允炆这边有人建议皇帝这么做,建文帝询问徐辉祖建议。这时他讲三人当中,朱高煦最为厉害,为人不服别人管,建议及时动手。
讲出这话,代表徐辉祖态度是先君后臣,宁可牺牲外甥,只不过建文帝没有听从。而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的表现,让建文帝后悔,没有听从他意见。双方撕破脸后,朝廷一开始没有重用徐辉祖,担心临阵倒戈支持朱棣,重用李景隆。
战场上身先士卒
哪怕后者在战场上里吃败仗,建文帝依然不该“初衷”,就是用李景隆。后来朝廷和朱棣军队在白沟河交锋,建文帝生怕出事,让徐辉祖带3万兵马北上。早先徐就讲过对方轻敌中了别人埋伏,果真事情发展如徐辉祖预料,李景隆几乎“输光”朝廷家底,很长一段时间很难恢复元气。
虽然朝廷军队失败,但是徐辉祖3万人马,发挥重要作用,挡住燕军的追击。如果没有他及时出手,朝廷军队几乎要被“吃光”,当时朝廷军马落荒而逃,只有他率领人马保住大部分力量。建文4年朱棣绕道济南攻打灵璧,建文帝派徐辉祖援助,双方展开生死大战。徐辉祖对姐夫丝毫不手软,冲入燕军阵地大杀四方,重创燕军的主力。
此战对朱棣“触动”很大,都有了撤兵的念头,就在胜利天平朝着朝廷“好转”。建文帝这个“猪脑子”再度出主意,认为南京不能没有大将压阵,把徐辉祖召回京城。无形中给了朱棣机会,立刻折返回来,迅速击败朝廷军队。等到朱棣快要打到南京城,建文帝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对徐辉祖委以重任。
宁死不愿投降朱棣
浦口之战双方打的难解难分,朱棣根这方没有办法击败小舅子,眼看要再度无功而返时,杀出两支“援军”。对于朱棣来讲就是及时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徐辉祖根本支撑不住士气上涨燕军,朱棣得以渡江。
哪怕大势已去,徐辉祖并没有甘心屈服,依然战死在最后一刻。等到朱棣在南京称帝,改年后为永乐,徐辉祖依然不认可。你做了皇帝,我不肯去叩见,把自己关在祠堂里,跪在父亲牌位前请罪。朱棣对小舅子并不怨恨,这份忠诚他很认可,更希望对方归顺自己。被抓入大牢当中,亲自去问话,但是这小子就是不投降。
把朱棣气的咬牙切齿,几度想要斩杀,终究顾念岳父,妻子,还是不忍下手。犹豫再三后将徐辉祖送回原本府邸,把他爵位和俸禄去掉,算是“小惩大诫”。徐皇后从北京到达南京后,亲自上门劝解,但是徐辉祖仍然不愿意投降。“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在家中待了5年之久,郁郁而终。
小结
徐辉祖一生对得起忠义二字,如果他追随谁,无疑就是一员“臂膀”。如果建文帝一开始对他唯一重任,不至于落败。自从继承魏国公的爵位到去世,20年一直牢记忠义,让朱棣对他是又爱又恨。最终还是尊重对方意见,给与最后体面。
他去世后长子继承其爵位,但是家族很难恢复昔日荣光,此后朱棣迁都北京,徐家这一支一直镇守南京。徐家以后子孙牢记忠君爱国,10代子孙辅助明朝皇室,可以对得起老祖宗徐达,无愧于忠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