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一》中有写到:"曹州,隋济阴郡。武德四年,改为曹州,领济阴(现山东曹县西北方)、定陶(现山东西南部菏泽中部)、冤句(现山东省菏泽市西南)、离狐(现山东省菏泽市西北部的东明县)、乘氏(现山东省菏泽市东部)、并置蒙泽(现山东曹县南方)、普阳(现河南省北部)等七县。在这之后,在梁州、载州相继被废的情况下,曹州最终转变为拥有济阴(后范围扩大将定陶和蒙泽纳入)、冤句、离狐、乘氏、考城(现陕西汉中)、成武(现山东西南部)六个县的州级行政区域,当时的曹州放到现在就是山东、河北、河南三大省的交界区域。
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从地理上来说,唐代曹州能成为山东、河北两大省的大门其实很好解释,但如果要具体分析为什么在河北、山东那么长的交界线上只有它被称为大门,则需要具体分析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局势。
一:行政区域的不同划分方法造就了身份特殊的曹州
1.从都督、州、县向州、县二级制的转化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这段时间,行政区域的划分方法一直都在变,从最开始沿袭秦朝的州-郡-县三级划分法到隋朝的州-县二级制,再到唐朝的道-州-县三级制。可以说,在这段时间,各地的州、县管理区域一直在发生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四起,各地为了自保,纷纷自建体系、军队来保护自己,因此,各个州开始变得独立,地方实力逐渐强大。
到了隋朝、唐朝大一统时期后,国家为了改善当年因为各地战乱所造成的地方势力过强的情况,纷纷采取了改变行政区域划分的方法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唐朝时期,曹州当时的位置位于河南道的西北边,出于唐朝两大都城所在的京畿道(长安,即陕西西安所在道)和都畿道(河南洛阳所在道)的距离都比较接近,因此曹州天然具备一定的时政敏感度。
2.唐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曹州——北临河北东临山东
唐朝时期曹州所处的河南道包括现在山东省、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省、安徽省的北部地区,而曹州北边的河北道则包括了现在的山东省、河南省的北部地区以及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而曹州的西边则是曾经设立过都城洛阳的都畿道。
唐朝作为历史上统一了中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家,其本身实力之非常强悍自不必说。但实际上,在唐朝表面大一统的和谐之下,是基本贯穿整个唐朝年间的各个地方政权的不断试探与挑衅。
当安史之乱后,国家为了让各地派援兵救援,下放了部分权力,这让之前在两晋南北朝就积蓄了一定实力的地方政权一下子拥有了极大地军事储备和自主决定权,从而导致了日后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在藩镇势力强势崛起之下日益重要的曹州
1.和都城所在位置"关系暧昧"的曹州
在各地藩镇相互倾轧虎视眈眈之际,处于政治风暴周边的曹州就像是一个胜利果实的大前门,它所处的位置注定了它无法在这场战争中保持平庸。
作为离前都城洛阳所在的都畿道,现都城长安所在的京畿道都极近的河北道曹州,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非常雄厚。
当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地方势力开始肆意崛起后,曹州北侧的河北道直接形成了以幽州(现河北北部)、成德(现河北中部)和魏博(现河北南部)三镇为代表的河北藩镇,而曹州身处的河南道也并不落后。
在各地藩镇都在想着怎么侵吞周边势力时,地处黄金位置且外表看起来并不像山东其他地区那么凶悍的曹州自然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2.藩镇势力日益严重使得曹州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可以说,攻下了曹州就来相当于直接攻到了河北道的大门边。这个时候,向左可以向代表着国家权力中心的都城发起进攻,向右则可以侵吞经济实力雄厚且粮食储备丰富的河南道(现山东)各藩镇。
最后,就算两边都打不下来,军队在兵强马壮粮草丰富,经济实力雄厚的曹州也可以得到一段时间很好的休息。在当时,曹州作为河北、山东两大实力雄厚地区的大门,可以说,其必须拥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的强悍的实力才能在各大军事大鳄的相互斗争倾轧下保住自己。
三:为何说唐代曹州既是山东大门也是河北大门?
1.唐朝特殊的行政体系使得曹州拥有了双重身份
唐朝时期,因为有了魏晋南北朝地区动乱的前车之鉴,统治者特意在州、县之上又设置了一个用于监管各州的"道"。《山东通史·隋唐五代卷》有记载:"唐前期全国分为10道,今山东地区分属河南道与河北道。划分道的目的,是为了巡察。简单地说,唐朝统治者所专门设立的"道"本身,其并不像州、县一样拥有一整套完整的行政、军事体系,它存在的本身只是为了起一个监督的作用。
在唐朝将全国划分为包括河南、河北道在内的十道后,地处都畿道、河北道及河南道三大道交界处的曹州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现山东、河北两大省的大门。
2.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就具备一定的"守门"性质
由于曹州的位置特殊,据《两晋至隋唐时期山东地区城市体系及演变研究》记载,曹州在唐朝时期的人口数在全国排名第六,而排在曹州之上的是齐州、莱州、青州、德州、兖州无一不属于现山东。
山东省在唐朝时期的人口数量和实力从此可见一斑。而当安史之乱,各地地方势力开始复出后,山东省内各大州的势力及河北省内各大势力纷纷为了保护自己地区居民开始飞速崛起。
当藩镇局面初具模型后,当各地藩镇内部的情况开始逐渐平稳后,藩镇统治者开始把贪婪的眼光瞄向周边地区。这个时候,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非常强悍的河北、山东各势力都会盯上曹州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作为中国四大武术乡之一的曹州,因其地方本身的经济、农业实力足够强悍,其地的人才也大多文武兼备。在地区实力和地区人才交相辉映之下,面临各大藩镇威胁的曹州在保护住自己的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坐稳了山东、河北大门这一守门员的位置。
3.动荡的时局让曹州的重要性不断上涨
作为河北、山东的地方藩镇开往都城的最佳路线必经地——曹州,其在动乱的一开始就被各大军事家、政治家盯得紧紧的。可以说,曹州在作为山东、河北大门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唐朝都城的外围大门。
在交通设备不发达的古代,偏远地区想要攻上都城显然没有周边地区来得容易。在行进路线这一条就已经非常吃亏的情况下,偏远地区的综合实力偏偏也远远落后于河北、河南道这些都城周边地区。因此,当时对中央威胁最大的,或者说最招中央忌惮的就是它周边的这些地区。
在中央和河南河北都互相亮獠牙试探的阶段,曹州这块地区非常容易的就被摘了出来作为山东、河北大门。对于中央来说,它是一道河北、山东各藩镇势力与自己之间的一道屏障,而对于河北、山东各地的藩镇来说,它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之地。
一旦夺下曹州这块地方,军队们退可蚕食周边地区补充实力,进可向都城方向进发,直捣皇宫大殿。因此,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下的曹州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山东、河北两大地方各大藩镇眼里的大门。
而至于唐朝早期,在藩镇势力还没有冒头的时候,作为全国人口排名第一的河南道的属州,其所在的位置离都城最近。
有利的地理位置让其本身的地位变得与众不同,在山东和河北两省交界的漫长边界线附近,曹州因为其离都城最近的特殊属性和其本身足够强悍的实力而在众多州县中脱颖而出,成为赫赫有名的山东、河北大门。
四:总结
唐代曹州既是山东大门又是河北大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唐朝当时特殊的行政区划和动乱时局。
单纯从地理上来说,位于山东、河北交界处附近的曹州理所应当被看为两大地区的大门,而如果再加上唐朝的行政区划和时局,作为河北、山东各拥有雄厚实力的地方势力开往中央的必经之地,作为中央、河北、河南三个地方交界区的所在地,曹州成为各方重视之地理所应当。
在河北、山东两地之间的藩镇互相试探,在中央对河北、山东两地时刻警惕监察,在河北、山东内的野心家处心积虑的谋划时,曹州是每种情况下每一方都不得不考虑的地方,作为一个地处如此重要位置的地方,曹州被誉为山东、河北大门再正常不过。
参考文献:
1.《旧唐书》
2.《山东通史·隋唐五代卷》
3.《两晋至隋唐时期山东地区城市体系及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