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名传四代汾阳王,尾大不掉节度使

名传四代汾阳王,尾大不掉节度使

唐朝安史之乱的兴起离不开两个人,安禄山和杨国忠,一个积极囤兵,一个疯狂祸乱朝政,再加上李隆基的自暴自弃,三个人一同努力之后,安禄山带着范阳的精兵造反攻破了长安,既然有乱,就需要有人平定叛乱,而这也离不开两个人,一个叫郭子仪,一个叫李光弼,李光弼作为大将,加上性格刚烈,虽然有战功,却也是不得善终,相比之下另一位郭子仪历经四朝而不倒,到了唐代宗甚至儿子郭瑷都敢说出“我爹不是皇帝,是因为他不想做”这样的骄横之语,而皇帝也只能笑笑,置之不理。由此可见郭子仪威望之高,令朝廷都投鼠忌器,没有鸟尽弓藏的原因可能就是这只鸟,已经不是弓能处理的了。

郭子仪,出身平民,早年参加武举入官,为人耿直,曾被人诬陷而判刑,得当时名声正盛大诗人李白的辩护,得以再次重审,最终无罪,得以逃过一劫,结下了因果。后来的郭子仪一路顺风顺水,在开元年间屡立战功(李隆基好大喜功,边军都喜欢挑衅,以战功升迁)而升迁,一路火箭搬上升,开元末期,就已经担任振武军使,后来更是担任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迅速成为军方的一颗新星。天宝八年,郭子仪入长安担任左武卫大将军(掌管禁军,位高权重,非皇帝心腹不得仁),同时兼任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可见和安禄山一样,郭子仪也是深受信任,多次调动镀金在为担任节度使做准备,天宝十三年,郭子仪担任九原太守,兼任朔方节度使,镇守一方,不久之后因为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之后便是安史之乱的爆发,朝廷召回郭子仪带兵,被夺情启用,统帅灵武,朔方军讨伐叛军。他一路东进,收复靖边军,斩杀周万顷,随后兵发云中,接连收复失地,加封御史大夫。之后叛军攻克常山,占领河北,而郭子仪和李光弼兵分两路进入河北,与赵郡会师,稳固局势,可惜,安史叛军推进速度太快,潼关贸然出兵导致局势的恶化,本来郭子仪都准备乘势推进范阳,攻敌后方,结果长安被攻破,兵变之后李隆基入蜀,皇长子李亨历经曲折到达灵武,自己登基为帝,召集各路军马平叛,郭子仪迅速带兵撤回灵武,向李亨宣布效忠。之后的事情有些迷离,郭子仪被重用为朔方节度使,兼任同中书门下(宰相),兵部尚书后南下讨逆,结果和宰相意见相左,于是宰相带兵出征,大败而归,这时候李亨手中可以依靠的就只有郭子仪的朔方军队,说实话,疑点重重,而又没有其他办法。之后的郭子仪联合回纥出兵讨伐安禄山,平定河曲的同时,回纥也在不断地壮大。

757年,郭子仪出动大军和崔乾佑交战,在派出次子拼死力战的情况下,斩杀敌军过万,攻克了永平仓,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同时,安禄山身死,郭子仪被授予河东军副元帅,带兵反击。结果呢?我觉得很大的可能是养寇自重,一场兵败不可能动摇郭子仪的地位,但是安庆绪可能会被消灭,于是郭子仪退守武功,虽然被降职,并不影响其兵权,不久之后更是被升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担任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和全盛时期安禄山有的一拼,随后整兵长安城下,和叛军交战多日,而安庆绪需要稳固自己的政权,郭子仪需要给李亨一个交代,于是长安沦为弃子,不久之后,郭子仪攻破长安,安庆绪派出严庄率兵十万对抗郭子仪,最终在回纥帮助下,唐军击退了叛军,乘势进攻洛阳,收复两京之地。758年,郭子仪生擒安守忠,极大的鼓舞了唐军士气,唐肃宗下令九大节度使共同商讨出兵事宜,这次唐肃宗派出自己的亲信鱼朝恩担任慰军使(实际的元帅),李光弼和郭子仪相互制衡,他以为这样既能打胜仗,又能平衡权利,他忘记了,这不是30年前的唐朝了,前期的战事顺利让唐军有所松懈,之后史思明带领三十万军队增援安庆绪,唐军仓促之下惨败,这就是相州之败。战后鱼朝恩把过错都推给了两位副元帅,最终郭子仪被罢免兵权回到长安,李光弼辅助赵王李系继续平叛。之后呢?战事开始节节失利,甚至史思明能够组织反攻,再次占领洛阳,不得已之下,郭子仪再次被唐肃宗命令掌握兵权,这时候的唐肃宗极其为难,不用郭子仪无法稳固天下,任命后又尾大不掉,只能饮鸩止渴,毕竟别无他法。762年,河东节度使和朔方一位诸军都统被杀,朝廷为了稳固局势只能让郭子仪赶紧出山,甚至不惜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虽然是二字郡王,也开唐之先河,也代表着皇权的没落。结果军队还未开拔,唐肃宗病重,最终托孤郭子仪,郭子仪在新皇登基后迅速斩杀军队中不安分者,稳固皇权,可惜碰上了新的对手,自以为有拥立之功(得新皇信任的大宦官)的程元振,作为唐代宗的心腹,他把郭子仪看成了对手,多次诬陷,打击郭子仪,最后郭子仪被派到肃宗那里修皇陵,郭子仪不得已之下把肃宗赐予的一千多件诏书给代宗,以表明忠心,代宗感觉到愧疚,但是在鱼朝恩,程元振影响下,还是没有任命郭子仪出兵。763年,吐蕃入寇,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负责长安防护的兵部尚书猝不及防被杀,长安军事力量薄弱,而李光弼畏惧流言不敢带兵救援,加上山南东道节度使叛乱,仆固怀恩暗中捣乱,结果居然导致长安被攻破。不得已之下,唐代宗启用了郭子仪,这时候的郭子仪能调动的只有30名骑兵,然而面对王献忠裹挟几位王爷,想要叛逃的想法,甚至那句“君王不在,何不自立”的蛊惑人心的话语,还是选择把宗室送回代宗身边,随后联合各地军马,回纥等部落,再次光复长安,将代宗迎接回去,可惜经过再一次战乱,唐王朝的威望已经所剩无几了。764年,仆固怀恩正式谋反,勾结吐蕃,回纥,郭子仪单骑前往回纥营地,说服了回纥倒戈相向,有时候个人的威望确实可以影响天下局势,吐蕃被击败,赶出中原,而经过这件事儿,郭子仪的威望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唐代宗都望尘莫及,只能后悔自己亲信了两个宦官。773年,已经晚年的郭子仪再次带兵击破吐蕃,774年入朝,请求乞骸骨被代宗拒绝。779年,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尊为太尉,四朝元老,劳苦功高,却依旧恪守为臣之礼。781年病故,谥号忠武,葬代宗庙。

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是忠于唐朝,恪尽职守的一生,尽管他和李光弼之间有矛盾,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异样的想法,却丝毫不能改变他是拯救这个王朝的大英雄,可正是因为这种过于庞大的个人影响力,导致了君王的权威被一定程度上分散,郭子仪作为朔方,灵武,河东等地的领头羊,精神支柱,注定藩镇会长期存在,慢慢侵蚀皇权,而代宗,德宗两位皇帝又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唐朝朝廷的地位一降再降,最终在藩镇和权宦的争斗中消亡。而郭子仪,为国为民,却也要维护自己身后集团的利益,因此不免导致节度使尾大不掉,不过保大唐百年基业,当的起一声老令公之称,国之柱石,莫过于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安禄山,长安,叛军,唐肃宗,郭子仪,军队,安庆绪,节度使,李光弼,汾阳王,观点评论,安禄山,唐肃宗,郭子仪,安庆绪,李光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安禄山,长安,叛军,唐肃宗,郭子仪,军队,安庆绪,节度使,李光弼,汾阳王,观点评论,安禄山,唐肃宗,郭子仪,安庆绪,李光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安禄山,长安,叛军,唐肃宗,郭子仪,军队,安庆绪,节度使,李光弼,汾阳王,观点评论,安禄山,唐肃宗,郭子仪,安庆绪,李光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