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山东人王薄举兵造反以后,河北也乱了起来。
为了平息河北的民变,隋炀帝派出杨义臣讨平,在他的努力下,河北的叛乱几乎被平定。
出人意料的是,杨广忌惮他的战功,解除了他的兵权。
隋朝一代名将,郁郁而终。
一、杨义臣其人
杨义臣本不姓杨,而是姓尉迟。
他的父亲尉迟崇,是北周的大将军。杨坚出任定州总管,他与之交好。
杨坚以阴谋手段成为北周辅政大臣以后,尉迟迥等三位总管起兵反叛。
尉迟崇与尉迟迥来自同一个家族,为表示忠诚只能自请入狱。叛乱平息下来后,他被释放出狱,隋朝建立后封为秦兴县公。
在与突厥作战中,尉迟崇力战身亡。
父亲死了,年幼的尉迟义臣成了孤儿,杨坚不忍心,将他养在宫中。后来,赐姓为杨,将他编入皇室户籍,做了自己的孙子。
长大后的杨义臣,性格谨慎宽厚,而且武艺精湛。
开皇十九年(599),他奉命北上出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抗击突厥人。
次年,与史万岁一起,在大斤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大破突厥主力。
可惜的是,史万岁回朝以后被杨素陷害至死,杨义臣应得的赏赐也没有得到。
隋炀帝即位之初,汉王杨谅起兵造反。杨义臣奉命救援代州总管李景。
杨义臣见敌众我寡,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下令集中所有的牛和驴,驱赶牛驴潜伏到山谷。
日落以后,在与叛军对战时,数百军士敲鼓驱赶牛驴向敌人奔来,一时间鼓声大作,尘埃漫天。
敌军以为有伏兵,纷纷溃逃,杨义臣就这样大获全胜。
战后论功行赏,杨义臣成为相州(今河南安阳)刺史。
在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杨义臣也领兵一路,浩浩荡荡奔向辽东。在鸭绿江畔,他多次作为先锋,与高丽乙的支文德交战,一度七战七捷,但他的努力没有改变大势。
由于隋炀帝的瞎指挥,隋军一败再败;由于他不顾民生,国内百姓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
从辽东战场回来后,杨义臣没来得及洗去身上的征尘,就被调往河北战场镇压起农民军。
二、窦建德的奋斗
当时的河北,有在大小十几股队伍,有三股力量最强:高鸡泊(今河北故城县西)一带的高士达、窦建德,清河县一带的张金称,豆子岗一带的格谦。
其中,最有实力的是窦建德部。
作为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窦建德出身并不高,东汉大司空窦融是他先祖的说法是手下人抬高他的身价的说法。
征讨高句丽时,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还当上了二百人长,相当于现在的连长。
就在窦建德即将开赴辽东前夕,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一天晚上,同乡孙安祖不想去前线当炮灰,一气之下,把县令给做了。事后,他慌忙逃到窦建德家求保护。
窦建德当即为他分析天下大势:
今上连年征战,国家疲敝,百姓困窘,天下非乱不可。高鸡泊方圆数百里,完全可以容身。不如以此为根据地,聚拢豪杰,且观时变。
孙安祖深以为然,带着窦建德招募的人手去了高鸡泊。
和孙安祖差不多时间,张金称和高士达也宣布起事。在经过窦建德的村子时,他们勒令手下秋毫无犯。
此举引起了官府的怀疑,差役们认定他与农民军有勾结,杀死了他的妻儿老小。
来不及悲愤,窦建德准备投奔孙安祖,却被告知,他在与张金称的火并中已然遇害。
于是他带着二百来人,投靠了高士达。老高待他不错,帮他找了新老婆不说,还让他做了二当家。
他们的势力日益壮大,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于是派出郭绚征剿。
起初,他把窦建德一伙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生死存亡之际,窦建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诈降。
第二天,他派出使者商谈投降事宜,高士达得知此事,下令杀掉他的妻小(其实是俘虏代替的)。
郭绚本来半信半疑,听到这一条信息,放下了心中戒备,约定好受降时期、地点。
当天,郭绚早早赶到,却迟迟不见窦建德前来,副将提醒他窦建德可能有诈。
郭绚如梦惊醒,准备派兵阻击,但为时已晚。窦建德率大队人马赶到,一通猛打,还将郭绚斩于马下。
一时间,窦建德声震河北。
三、杨义臣平河北
郭绚被杀后,河北更加混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杨义臣引精兵数万,来到了河北战场。
经过一番审视度势,杨义臣打窦建德,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实力较弱的张金称。
当然,杨义臣是个谨慎人,没有因此大意。
在对峙期间,任凭敌人如何叫骂,始终坚守不出。眼见敌人慢慢懈怠了,杨义臣鸣鼓升帐,下令出兵。
其中一位青年将领立下了大功,他就是日后击突厥、平西域、灭百济的名将苏定方。
在这一战中,他袭击了敌营,一把火烧掉了他们的辎重。
这一战,杨义臣最终俘虏了张金称,将他闹市处死。带着士气大振的部下,他开始进攻高士达与窦建德。
面对善战的杨义臣,窦建德主张避其锋芒,然后反攻。高士达不愿意窦建德功高震主,执意带领手下精锐与杨义臣拼命。
在与苏定方的对战中,他连赢三场,心中豪气顿生,当夜就大摆宴席,喝得烂醉如泥。
他哪里知道,这是骄兵之计。
三更时分,杨义臣亲率大军袭营,杀死了高士达本人。
看守大本营的窦建德见状,连夜跑路,事后聚拢残军,只剩下3千。
窦建德眼下已不成气候,杨义臣又调转枪口,去消灭自称燕王的格谦。
他虽说比窦建德起事要晚,但实力不容小觑,手中有十来万人,官军屡次征剿,始终没有将他消灭。
杨义臣连胜两场以后,派人对格谦集团的人传话,说朝廷要招抚他们。
对这件事,一派认为杨义臣威名赫赫,打是打不过的,既然他们想招安咱们,不如就着台阶下了。
另一派认为,招安是件好事,可立马答应了他们难免让官军小瞧,而且他们有多少诚意还是未知数。
最后,格谦拍板了,俺们可以投降,但要和李德饶谈。李德饶是河北有名的孝子,在当地很有声望。
李德饶接到任命,当即前往,没想到路上被贼人害死了。
杨义臣派人将他的脑袋扔给格谦,指责他们背信弃义。格谦赶忙表示,这是误会,我们一定会查查是哪个家伙杀了义士。
趁着格谦集团忙着找出真凶,疏于防备的当口,杨义臣来了一出阴的,他又一次夜袭敌营,俘虏了格谦和手下的头目。
就这样,河北三大造反势力烟消云散,连豆子、孙宣雅、郝孝德等小股势力也被镇压,河北地区的叛乱,除了窦建德所部,几乎被平定。
眼见河北动乱止息,虞世基趁机进言召回杨义臣。
隋炀帝也担心杨义臣造反,于是调他回朝出任礼部尚书,算是夺了他的兵权。
就这样,一代名将杨义臣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