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真感情:相互成就的君臣模范

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真感情:相互成就的君臣模范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岁的时候,狄仁杰参加了隋唐时期的初代科举,一举高中。

春风得意马蹄疾,少年郎意气风发,却不料刚当上判佐这样的小官,就被另一位小吏诬告,差点下狱,亏得工部尚书阎立本明察秋毫,为他平反。

在审问时,阎立本发现他才思敏捷,忍不住夸赞道:“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于是后世便用“沧海遗珠”来比喻被埋没的人才。

仕途之路开局就被冤,似乎注定了狄仁杰以后与“神探”名号不断地纠缠。

后来阎立本推荐狄仁杰回老家并州(山西太原)担任法曹,法曹就是掌握着一地司法的官职,相当于法官与检察官的混合,专管刑狱诉讼。狄仁杰这次很踏实,吸取了年轻的教训,沉下心来,服务老家的基层司法事业。

没有想到,这一干竟然就是26年。

一、

47岁以前,狄仁杰并不出名,也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大量的青年才俊在官场涌现,其中不乏许多世家大族的子弟,既有深厚的背景,又有丰富的学识,狄仁杰在这群人里当然声名不显。

曾经的优秀青年,就这样在基层默默锻炼了20余年,终于在虚岁47岁的时候,累功升任大理寺寺丞,还是做熟门熟路的司法工作。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长安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主管刑狱的新任大理寺寺丞,一上来就判决了多起陈年旧案,涉及一万多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喊冤,全都心服口服,了不得啊。

从此,狄仁杰就成了大唐司法界的奇迹,这也是后世人称其为“神探”的来源。

唐高宗李治,很快也注意到这位六品的官员,但不巧的是,狄仁杰站在他的对立面。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

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处置了一名犯法的士兵,这名士兵怀恨在心,于是就举报了权善才曾经不小心误砍过昭陵(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陵墓)的树木,这下子权善才可就闯了大祸了。砍伐先皇陵墓里的树木,那可是大不敬,唐高宗李治向来以孝闻名,当即就要处死权善才。

危急时刻,狄仁杰却站出来硬刚,他说,依照大唐法律,“盗园陵草木”应该判处两年半的徒刑,权善才又是可以享受“八议”(八种特殊人物犯罪,应当根据情况商议减免刑罚)减刑的大将军,罪不当死。

狄仁杰还对唐高宗说:“陛下为昭陵的一棵柏树,就要杀一个大将军,千载之后,人们把陛下当作什么样的君主?这就是臣不敢奉命杀权善才的缘故,臣唯恐使陛下背上不仁的骂名。”

这句话才说到了李治的心坎上,他清楚自己没有父亲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在一众兄弟们之中也不是特别出众,可既然最后当上皇帝的是他,他也不想离父亲差的太远,于是李治就平息了怒火,放下了处死权善才的想法,仅仅把他免了职。

随后,狄仁杰更是做出了一件震惊大唐的事,他竟然向唐高宗直接上书,要求依法惩治大臣左司郎中王本立。王本立何许人也?乃是唐高宗的宠臣,仗着天子喜爱,利用官职为非作歹,到处犯法,但是朝中人人畏惧,无人敢言。

唐高宗当然有点生气,你一个小小的六品官,竟然还敢状告皇帝的身边人,这不就是不给我面子么?但是狄仁杰再一次挺身直谏道:“国家虽然缺少英才,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可太多了,今天陛下如果因为偏袒这样的不肖罪人而使王法得不到伸张,那就把我流放到无人之境,让那些忠贞的臣子以我为戒,不要再像我一样秉公申诉了。”

唐太宗与魏征“以人为鉴”的佳话相去未远,因此当狄仁杰拿出这种大义凛然的气势的时候,把唐高宗给折服了,无奈下,李治同意依照法律给王本立治罪。朝野上下纷纷赞赏狄仁杰敢言直谏,唐高宗善于纳谏,狄仁杰这个老家伙,终于火出圈了。

二、

狄仁杰出圈后,记住他的不只是唐高宗,与李治一起并称为“二圣”的武则天,也把他的举动看在眼里。

后来里狄仁杰被外放为官,又碰上唐高宗驾崩,武则天忙着与李治的继任者、名义上的皇帝唐睿宗李旦争权夺利,加紧谋划称帝,渐渐的忘记了还有一位被自己看好的大臣。

而在武则天的支持下,“请君入瓮”典故的来源者酷吏来俊臣等人大肆制造冤假错案,陷害李唐宗室和支持李唐的大臣。

在这种恐怖的政治氛围下,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河南汝南)起兵反抗武则天,武则天任命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很快便平定了豫州,但急需派出一名官员安抚当地。这时,有人推荐了狄仁杰。

在过去的几年里,狄仁杰担任宁州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百姓的爱戴,宁州百姓甚至为他立碑刻石,颂扬他的德政,因此狄仁杰才会被推荐前往豫州处理叛乱后的民政事宜。

武则天也想起来了这位曾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大臣,于是就采纳了建议,任命狄仁杰为豫州刺史。但让人没想到的事,在武则天高压的统治下,狄仁杰第一次任职,就敢违反她的命令。

原来,叛乱刚刚平息,被判定要株连处死的罪犯家属多达六七百人,还有五千多的老百姓要没籍入官为奴,武则天给狄仁杰指示说,要尽快将罪犯家属全部处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狄仁杰却连连为这些罪犯家属求情,这些罪犯家属只是无奈被叛军裹挟,其本心并不想造反,因此恳求武则天能哀怜饶恕他们的过失。

狄仁杰的言辞情真意切,最终打动了武则天,允诺特赦了这批死刑犯,改为发配丰州,发配途中,他们路过了宁州,在宁州百姓为狄仁杰刻的石碑前痛哭流涕,感恩不已,斋戒三日后方才继续前行。

这是武则天第一次给狄仁杰释放好意。

两年后,公元690年,在将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先后赶下台后,武则天正式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年号“天授”。

改朝换代,自然少不了杀人的事。那些酷吏们积极地发挥着他们的作用,以至于当时人人自危,朝臣们上朝时都要战战兢兢和家人诀别,宛如奔赴刑场一样。

上层的大臣们越杀越少,特别是来自于关陇集团的官僚们,武则天对他们极度不信任,所以武则天就打算任用来自于山东、山西那些家世相对平凡的寒门官员做大臣,来填补那些被杀的大臣和关陇集团官僚的缺位。

于是狄仁杰再一次进入武则天的视线。狄仁杰不仅家世相对平凡,而且与她一样,都是山西并州人,他们是老乡,现在帝位得手,治理天下,当然要靠得住的人才,还有什么能比狄仁杰更合适的人选么?

就这样,在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被女皇心仪的能臣干吏、靠谱老乡狄仁杰,直接被升任为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式成为武周的宰相。

三、

升得快,被免职也快。狄仁杰的第一次宰相经历,只有短短四个月。

狄仁杰才华出众,干练忠直,又秉公执法,当然就成为那些奸臣酷吏们的眼中钉,于是酷吏来俊臣就联合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诬告狄仁杰“谋反”,把他软禁起来。

在软禁的狱中,狄仁杰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布帛,写下自己的冤屈,让人偷偷的带给自己的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持帛书向武则天申冤,于是武则天便把来俊臣叫过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未对狄仁杰用刑,连冠带都未曾拿下,饮食寝宿都还是之前的待遇,是他自己承认的谋反。”

于是武则天就让人前往探望狄仁杰,但是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穿戴齐整,又暗地里威胁被派来的官员,还冒充狄仁杰的名义承认谋反事实,写了一封《谢死表》让这名官员拿回去复命,狄仁杰被下狱。

酷吏王德寿在狱中还想要让狄仁杰诬陷其他官员,甚至许诺说,只要狄仁杰肯松口,就可以免去狄仁杰的死罪,对此狄仁杰十分悲愤,竟然一头撞在柱子上,当场血流如注,他宁愿自杀,也不愿冤枉诬告同僚,吓得王德寿灰头土脸的离开了。

狄仁杰想要以死明志的事情传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谋反,狄仁杰说:“我如果不承认,恐怕早就被他们用酷刑杀死了。”武则天又让人拿出《谢死表》,狄仁杰立马就指出乃是伪造的他的字迹。

至此,若有所悟的武则天才免去狄仁杰的死罪,尽管武承嗣一再请求诛杀狄仁杰,也被拒绝了,只是将狄仁杰贬谪到彭泽(江西九江)去当县令。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知名的人物都曾在彭泽县当过县令,除了狄仁杰以外,还有一位叫做陶渊明,正是东晋时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那位,而今,狄仁杰不愿给酷吏低头,恰恰是继承了前人的衣钵。

而在逐渐稳固统治后,为了与朝臣们和解,提升自己的威望,武则天转头开始对那些酷吏们下手,一代女皇武则天清楚地知道:谋权,可以用酷吏铲除异己,但是治国,最终靠的还是那些干实事的朝臣。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武则天不仅稳固了国家的内部,也多次应对了与吐蕃、突厥等游牧政权的冲突,公元694年,世界各政权当时的掌权者们在波斯大帝亚伯拉罕等国王的号召下,用铜铁造了个大柱子,铭记功德,赞颂武周。

武则天兴致勃勃地给柱子上题词道:“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在武则天的题词下面,是文武百官和万国掌权者的名字,这个柱子被立在洛阳皇城外,标志着中国古代国际地位达到顶峰,当然也标志着武则天个人的权势达到顶峰。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次年,武则天登嵩山,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但不到几个月,随着“通天宫”(《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通天塔的原型)的建成,武则天又改元为万岁通天。

在这一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前文曾经讲到,狄仁杰善于处理民族关系,于是武则天为了稳定局面,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随后升任幽州都督,抵御契丹入侵,但孙万荣知道狄仁杰在陇西、河北一代的威望,于是便不战而退。由此狄仁杰获赐紫袍、鬼带,武则天还亲自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来表彰狄仁杰的功绩。

公元697年,狄仁杰再次被拜为宰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这一次,一直到他去世,武则天都对他信任有加。

四、

狄仁杰第二次拜相后,为武则天伐契丹、抗突厥,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才华横溢,因此,这位一生杀人无数、残酷暴虐的一代女皇,在狄仁杰面前,却是个十足的温柔和蔼形象,两个古稀老人,在朝堂上君臣相知,惺惺相惜。

武则天对狄仁杰,在这一时期开始称之为“国老”,并且特许狄仁杰在朝堂上不用下拜,她说:“每见公拜,朕亦身痛。”此外,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义务,并且常常告诫官员说:“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就不要去打扰狄公了。”

确实,狄仁杰已经老了,实际上,在第二次拜相的时候,狄仁杰已经68岁了,虽然武则天还比他要大六岁,但是狄仁杰晚年东征西讨,身体反而赶不上武则天。

但风烛残年之际,狄仁杰心心念念的,仍然是武周的未来,以及李唐的复名与延续。

从始至终,狄仁杰却都是坚定的护唐派,这也是当初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一心想要除掉他的原因。武承嗣一直在谋求太子之位,并且几次三番,试图加害武则天活着的儿子李显和李旦(武则天亲手杀死了另外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

值此之时,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中武则天在下双陆(古代一种棋盘游戏),却始终不能赢,十分疑惑,便叫狄仁杰过来解梦。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双陆不胜,是因为没有子了,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要保全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两位皇子,否则天下就危险了。”

狄仁杰解读完梦境,又对武则天说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么?况且,姑侄和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来没有听说过将姑姑配享太庙的。”

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回应狄仁杰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预。”但内心却逐渐地动摇了。

公元698年,三月,武则天秘密地将亲生儿子庐陵王李显从贬黜地房州(湖北房县)接回了洛阳。她将李显藏在帐后,然后召见狄仁杰,故意说起来李显在房州的生活琐事来,狄仁杰听闻后,情真意切,再次表达了想让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的想法。

这时,武则天便将李显唤出,对着狄仁杰说了一句:“还卿储君。”

狄仁杰抬头看见李显出现在自己面前,当即跪倒,泣不成声,扶都扶不起来,他这一辈子,都感谢唐高宗对他的知遇之恩,让他年过半百,从一个无名官吏变成了天下闻名的谏臣,如果不是唐高宗的宽厚,当初的六品小官,又有几个脑袋可以砍呢?

如今武则天肯立李显为太子,他狄仁杰总算可以报答先帝的恩情了。见到狄仁杰痛哭这一幕,武则天也泪流满面,她抚摸着狄仁杰的后背,同样哽咽地说:“你果然不是朕的臣子,你是大唐的肱骨之臣!”

在这一刻,两个老人也都打开了心结。

对于武则天来说,虽然起用狄仁杰短短几年,但狄仁杰帮她抵御外寇,平定天下,治国理政,整个朝堂上下,只有他不阿谀奉承,了解她的内心,亦臣亦友。

对于狄仁杰来说,武则天虽然窃据李唐江山,但在政权稳固后,她逐渐不再血型暴虐,而是修复民生,稳定朝堂,威慑异族,给李唐留下了一丝希望,这是他尽心尽力辅佐武则天的根基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则天成就了狄仁杰,狄仁杰也成就了武则天。

五、

李显被确立太子后,狄仁杰了却心结,在生命的最后两年,相继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姚崇等武则天后期的名臣。

公元700年九月,狄仁杰最终在宰相任上去世,武则天为此留下了眼泪,之后她常常向身边人感叹道:“朝堂空矣。”

后来再碰到决断困难的大事,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就会对朝臣缅怀道:“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狄仁杰去世的第五年,武则天禅让帝位于李显,同年冬天,武则天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后来,狄仁杰的子孙无意中找到了一张武则天写给狄仁杰的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

朝堂之上,与卿推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治,君臣,权善才,豫州,陛下,王本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成就,观点评论,李治,武则天,狄仁杰,李显,唐高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治,君臣,权善才,豫州,陛下,王本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成就,观点评论,李治,武则天,狄仁杰,李显,唐高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治,君臣,权善才,豫州,陛下,王本立,武则天,狄仁杰,唐高宗,成就,观点评论,李治,武则天,狄仁杰,李显,唐高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