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第一神人一一一黑衣宰相姚广孝

明朝第一神人一一一黑衣宰相姚广孝

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个雷人,也是个猛人。

当初光着脚从皇觉寺出发,一无所有,不久投靠郭子兴,凭借自已的胆识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最后用破釜沉舟的勇气击败张士诚,打跨陈友谅,用生命换得了天下。

朱元璋画像

然而到1399年,一切都变了,因为根据朱元璋"立嫡立长”的规定迎来了朱允炆时代。

可朱允炆刚即位就面临两大难题,如何解除戍边藩王的军权以及朝廷政权的再分配。显然,后者相对容易,所以他启用了齐泰和黄子澄等一般文臣,但后者却路漫漫而修远,所以削藩、解除潜藏对手便甚嚣尘上。

事后证明,朱允炆急功近利了吗?朱允炆放下对朱元璋的承诺了吗?朱允炆盲目冒进了吗?表面看起来的确如此,但站在朱允炆的角度并不是这样。

因为朱元璋早就给他埋下了难以计数的地雷;因为在他二十五个皇叔中不信服他的至少占了三成;因为他们各自手握重兵,雄踞一方,大多还跃跃欲试。

南京那把龙椅看似稳固,但朱允炆在上面却如坐针毡:“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宁王让他彻底难眠,燕山脚下的朱棣又野心勃勃;代王、岷王也绝非善茬,他的想法是削夺和收拢,这既是一种政治决心,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错了吗?没有。朱允炆操之过急了吗?也没有。不有句成语叫“趁热打铁”吗?难道非要等到各路藩王树大根深再去连根拔起吗?若到那时,朱允炆更是遗憾难填。

但作为最高决策者朱允炆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从弱者开刀,让强者感受到了巨大威胁,怎不叫他们找足各种理由以身犯险,更重要的是朱允炆优柔寡断,削藩很不彻底,在灭掉代王、岷王之后居然采用了迂回战术,白白送了藩王一件最宝贵的东西一一一时间。

朱允炆画像

相反,这一切让朱棣看在眼里,同时也包括他的谋士一一一姚广孝。

今天,我们不讨论朱棣实现战略大反转,赢得胜利的具体细节,而重点讲述姚广孝。

事实上,姚广孝正式出道在1399年,那一年他47岁,那一年朱元璋谢幕,那一年朱允炆登基,从那一年开始,朱棣和姚广孝把风平浪静的大明朝造得天翻地覆。

从年龄结构讲,600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长,在世俗眼光中或许已半身入黄土,有条件丰衣足食的大多享受天伦去了。

但姚广孝呢?一口气活了83岁,47岁正值壮年,仿佛是安插在大明朝的一颗锲子,仿佛朱棣的第三臂,料敌于先,决胜千里,仿佛朱棣的神助手,注定在永乐时代掀起血雨腥风。

姚广孝,江苏长洲人,聪明绝顶,家族世代行医,到他这一代正值家道中兴,乃父对其期望颇高,考功名、谋士途,娶妻生子,延续姚氏一门,光大门楣。

事实上,姚广孝也曾经做过,只是最后主动放弃,出家当了和尚。但他又是和尚中的另类:胸有大志,冀希望反天下、抚帝王,一展平生绝学。

所以他不仅吃斋念佛,之后又入道教拜席应真为师,修习阴阳之术一一一这正好体现了他的个性,冲破世俗藩篱,让佛道归一,不断进行参悟,仿佛吃透通天玄机,看到了未来,同时又是那个走进未来的践行者。

另外,他还有一幅特殊长相,相士袁拱把他勾勒得活灵活现。

“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这本来是差评,但姚广孝不怒反笑。袁拱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更喜欢做一个刘秉忠似的人物,或者说刘秉忠就是他崇拜的偶像。

虽然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有理由相信姚广孝一定敬奉着这样的座佑铭:要么遗臭万年,不求名留千古。首先他报定遗臭万年,同时名流千古又与历代的能臣志士不同,因为他只信奉两个字:践行,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这就是高深莫测、可怕的姚广孝。

姚广孝影视剧照

姚广孝为什么选择朱棣,历史也没有记录。到底什么原因让他义无反顾地投向朱棣,可能再过百年也不会有答案,因为六百年前的玄机也许没人能解开。唯一合理的猜测:姚广孝是个穿越者,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不过马皇后的死却给姚广孝提供了接近朱棣的机会。

其实,在为马皇后超度诵经之前朱棣与姚广孝素不相识,但姚广孝为什么在众多皇子中就看上了燕王?他为什么不选择“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宁王呢?此时的宁王比燕王有实力得多,而且陈兵北境,还手握朵颜三卫,完全具有与朱允炆一争高下的实力。

而此时的朱棣呢?除了野心之外,只有王府800兵丁一一一之前出兵蒙古,军队大都来自燕地驻军和北方防线的守备。有理由相信姚广孝这时候对朱棣并不了解,或者关于朱棣的消息大多是道听途说,所以在这里大胆猜想,那时民间可能已经有了朱棣谋逆的谣言或是其他,不然姚广孝断不会把那顶白帽子扣在朱棣身上。

朱棣画像

1382年,姚广孝随朱棣去了北平。身份既不是官员,也不是管家,仍然还是一名僧人一一一主持郊外的庆寿寺。

但他有个特权,可以蒙着面纱,一身黑衣自由出入王府,与朱棣秉烛夜谈,没人知道他是谁一一一这也是他日后成为黑夜宰相的来历。

自由出入王府,他和朱棣在秘谋什么?按说,从祭奠完马皇后然后前往北平,两人之间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为什么姚广孝就突然得了朱棣信任,担任庆寿寺主持,成为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呢?难道仅仅是空口许诺的那顶白帽子?我想并不是这样,以朱棣的雄才大略肯定有自己的判断一一一除非他直击了朱棣的内心,除非姚广孝让朱棣百般信赖,除非姚广孝已彻底为朱棣勾划出了未来的蓝图。

这期间没有更多波折,因为他们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等着朱元璋故去。

相关资料显示,朱棣靖难起兵时面对的是于自己十倍、百倍的对手一一一北平城防军,边境一带抵御蒙古人的大军,敌我力量的悬殊让朱棣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一切对姚广孝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没有兵可以借,没有枪可以造,所以靖难之役发起后,朱棣向宁王借兵可以说是神操作,有理由相信是宁王的大军以及手握的朵颜三卫助力了朱棣,对朱棣获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造枪造炮也颇有意思,后世记载朱棣是被迫起兵的,实际众人皆知燕王府地下室制造兵器早就体现了朱棣的决心,至于在地上养鸡鸭无非欲盖弥彰,迷惑北平城的官员而已。

最精彩还是朱棣装疯卖傻,居然真的迷惑了朝廷巡视的官员,让朱允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差点放弃了对朱棣的警惕。

姚广孝影视剧照

以下几个事例更体现了姚广孝的高明和神通。

靖难起兵当日,燕王府上空狂风四起,一时间飞沙走石,按古人的吉凶观,这本是大大的凶兆。

但姚广孝却说:“燕王,这是吉兆啊!这就是传说中的飞龙在天,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随。府内青瓦落地,不正预示着青瓦要换黄瓦吗?”

实际上这个理由很牵强,事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姚广孝胸有成竹,面对各种困难作好了充分应对,在程序设计上毫无遗漏。这个小插曲让凶吉得以反转,更重要的是为朱棣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必须让他走上那条不归路。

另外,姚广孝还找了条讨伐朝廷的理由: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渚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这就讲究了,这个理由表明此次靖难并非叔侄之间的兵戎相见,也不是刻意兵锋南京谋夺皇位,而是利用皇祖训以“清君侧”铲除奸妄,维系社稷江山。这一点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既能迷惑不明就里的士兵,也可以激发部队的斗志,一招胜过百万兵,以至让靖难之师成了擒王之师,最后变成胜利之师。

这就是姚广孝的高明之处,让靖难之役这场谋逆仗变得名正言顺、合理合法,消除了朱棣心中乱臣贼子的阴影。

姚广孝影视剧照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个问题,靖难期间北平保卫战为什么燕军能取得胜利?而当时的情况是万分危急的。

朱棣向塞上的宁王借兵去了,北平的守卫交给了世子朱高炽和母亲燕王妃。有理由相信是姚广孝谋划了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因为燕王妃母子是很难办到的。

当时朝廷派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剿北平城,而北平城的军队加妇嬬老幼勉强可算万人,面对敌人守卫军士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姚广孝却选择了主动出击,在夜间出奇兵骚扰李景隆部队,这次奇袭虽然没造成过大伤亡,但向李景隆表明了一个姿态,燕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为此李景隆居然后撤十里,在北平城外驻扎。

最意外的是李景隆的进攻,他派小股部队去夺城,结果当然是惨败,最后竟带着几十万大军灰溜溜地跑了。无意中还造就了几个有意思的结局。

一:燕军保住了唯一的根据地,并为朱棣顺利借兵赢得时间,增强了实力;

其二:世子朱高炽一战成名,燕王妃挺身而出,发挥了后宫以及妇嬬老幼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姚广孝精心策划,实视战略大反转,自己却甘居幕后。实际上这一仗决定了燕军的生死,可以说,没有北平保卫战的胜利之后的靖难之役就无从谈起。

最疑惑的是李景隆为什么撤军 ?这一点成了靖难史上的千古之谜。但从朱棣攻入南京,李景隆开城门迎接这一点来看北京保卫战完胜却并不意外。

有理由相信,姚广孝出奇计震慑了李景隆,让他暗中倒戈变节一一一难道是姚广孝告之了他天机?当然朱棣的威仪和胆识肯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景隆剧照

姚广孝还有一道杀手锏。

靖难之役前,朱棣环估天下大势,为起兵征讨发愁,全然没有信心,所以他给姚广孝讲:藩王起兵造反,师出无名,天下百姓都支持他(朱允炆),我能有什么办法?

而姚广孝却给出了一个逆天的理由:臣观得天象,识得天机,你是未来之主,只尊天道,不管民心。

这就骇人听闻了!什么是天象?什么是天机?姚广孝凭什么就可以说朱棣是未来之主?

此时,靖难还未起兵,朱棣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难道姚广孝这时候就看到了坐在龙椅上的朱棣?难道他真的开了天目,在幻影中遥感到了未来?又或者从送给朱棣那顶白帽子开始就知道了结果?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姚广孝的修炼已经炉火纯青,换句话说他不是人而是神了!

这就更好理解姚广孝为什么会一生无怨无悔的辅佐朱棣了。所以他才会一直不停地在朱棣耳边聒噪:起兵、谋反、当皇帝。

可他为什么能做到呢?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姚广孝影视剧照

朱棣靖难功成的过程在这里不再多讲,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战略层面姚广孝为他作了精心安排,战术层面朱棣照样言听计从一一一该进功时毫不手软,该撤退时一点不含糊,并且让朱棣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居然在长达四年的靖难战争中毫发无伤。

朱棣太厉害了,姚广孝太神了。

反过来,大功告成,朱棣当了皇帝后姚广孝却清心寡郁,分毫不取。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正常的,因为一个人从开始的壮志凌云到后来的清心寡郁是不符合逻辑的。

朱棣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人称黑衣宰相,姚广孝接受了,但条件是白天穿官服上朝,晚上继续为僧,以青灯为伴住在庙里,杜绝人世浮华。

朱棣赐他豪宅、美女、家奴,姚广孝婉言拒之,所得金银赏赐全部散发给乡亲,一分不留,仿佛从没经历过刀光剑影,只是俗世里的一个苦行僧。

解缙倒在雪泊中,《永乐大典》无人主持编修,姚广孝欣然接过大旗续编完成,才能不输解大学士。

永乐大典

那么姚广孝一点要求也没有吗?答案是一一一有!

刚入南京城,他曾保全过方孝儒,因为时局的需要朱棣灭了方孝儒十族,姚广孝没有其它目的,只为提振寒门士子的忠孝之心。

姚广孝还救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一一一当年协助建文帝逃亡,住在他的寺庙里,这是追寻朱允炆下落的一条主线,所以溥洽被关了几十年,但最后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要求。

姚广孝到底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还是悲天悯人的救世主?这又是一个难以揭开的谜。

事实上,当他回老家整治河道,即使散尽家财,众乡邻仍对他不理不睬,其中还包括他的妹妹,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逆天而行,做了一件让人们永远不能原谅的事。

姚广孝83岁而终,一生未娶,仿佛一道薄云,来无踪、去无痕,这或许就是他的宿命。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姚广孝朱棣就无法夺得天下。当然,没有朱棣,姚广孝就更不会出现了。

参考文献《明史》.《明纪事本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神人,朱元璋,理由,历史,黑衣宰相,画像,朱允炆,刘秉忠,朱棣,观点评论,北平城,姚广孝,李景隆,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神人,朱元璋,理由,历史,黑衣宰相,画像,朱允炆,刘秉忠,朱棣,观点评论,北平城,姚广孝,李景隆,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神人,朱元璋,理由,历史,黑衣宰相,画像,朱允炆,刘秉忠,朱棣,观点评论,北平城,姚广孝,李景隆,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