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英宗,一位看起来并不称职的皇帝,改变了明朝殉葬制度

明英宗,一位看起来并不称职的皇帝,改变了明朝殉葬制度

导语:幼年饱受苦难的朱元璋建立了一个大明王朝,而大明王朝的先进性以及当时的民意代表来看,已经绝对意义上把元王朝赶到了一边,并且继承了大统。在此之后,明王朝彻底登上历史舞台,而在明王朝的统治时间里面有一项极其奇特的制度,我们称之为殉葬制度。什么叫做殉葬制度呢?简而言之,一代君王的去世往往需要从后宫当中挑选出若干位嫔妃,在她们活着的时候直接与自己的主子埋在一起。这种制度其实是非常不人性化的,而且在汉唐时期以及其它的封建王朝时期,似乎很少有君主愿意使用这样的制度。为什么朱元璋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使用这种看起来非常残酷的制度呢?在殉葬制度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而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明英宗对于殉葬制度又有着怎样的改革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历史的迷雾,细细的窥探一下吧。

明朝之初的殉葬制度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天下很开心,当然他也有开心的必要。从最开始的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小子,到最终竟然成为了一个皇帝,普天之下除了自己之外,再也没有人和自己争夺地盘的人了,这样一个大的变动朱元璋在短时间之内很容易迷失自我。

当然也正是因为身份变化太快,以及朱元璋的内心思想依然有一些隔阂或者说忌讳,所以朱元璋对于身边的臣子往往有了很大的疑心。而朱元璋所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王朝长治久安下去,如何让自己的王朝能够传千世、传万世。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朱元璋费尽心机写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而在这诸多规章制度当中,最不人道、最为血腥的就是殉葬制度。

开朝皇帝朱元璋相比较而言,朱元璋的明朝比元朝似乎要更加优秀,只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国家也是如此。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妄图通过一些严苛的刑罚来让官员知道该怎样做,该怎样不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只不过这一系列的严苛刑罚,从最终的效果来看,似乎有点失败。

当然此时的朱元璋并不灰心,因为他已经把绝大多数精力用在了另一个角度: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来延续自己的封建王朝,具体规章制度如下:

第一点,确定了子嗣的继承顺序,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避免皇子之间的纷争。

第二点,对于后宫当中的绝大多数礼仪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后宫不得干政,比如太监不能认字等等等等。当然至于第二点规定,其实也留了一点后门,因为朱元璋与马皇后之间的关系,使得马皇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压着朱元璋一头,而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喜爱使得马皇后有了干政的基础,当然马皇后干政对于整个明朝来说是一大幸事。

第三点也是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确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划,而在这绝大多数礼仪规划当中,从皇帝出生开始直到皇帝死亡都有规章可查,而且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允许任何人更改的,哪怕是自己的子孙。

朱元璋制定的规定殉葬制度即将登上历史舞台,而且这样的殉葬制度在隔绝了多年之后,仍然再一次被搬上来,似乎有些惨无人道。

而且朱元璋所采用的殉葬制度并不是普通的殉葬制度,而是通过活人殉葬,简而言之,在妃子活着的时候,如果你所侍奉的皇帝去世了,那么你也需要陪同你所侍奉的皇帝去一起去地下。

只不过有两类人可以免除殉葬制度或者活着的时候不殉葬。具体规则如下:

第一类人是已经确定了殉葬名单,只不过确定这个殉葬的名单之后,在皇帝死之前的这一个段间隔时间里面,你已经死掉了,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换殉葬了。

第二类人则是对整个大明王朝有重要功绩,有着重要贡献的人,这一部分人,因为她们可以依托自己的家族势力在朝廷当中或者在后宫当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毕竟是对整个明朝有好处或者对整个明朝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皇帝也可以格外开恩免除她们的活人殉葬。

除了这两类人之外,绝大多数人但凡只要名单上写到你了,而且在皇帝去世的时候你依然活着,那么非常不幸,你就必须按照这样的规章制度行事。

后代子孙的态度因为朱元璋在制定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自己的后代子孙,可能不会按照自己设定的规章制度来行事,所以下达了几个必要条件。在这几个必要条件当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后代子孙必须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事,绝对不可以做任何变革。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去世的时候一共46个宾妃子殉葬,而这46个妃子当中,因为其中有两个人已经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所以真实的殉葬人数是44人。相比朱元璋而言朱棣更加人性化,因为给朱棣殉葬的并不是嫔妃,而是后宫当中的宫女,朱棣殉葬的总人数一共有30人。只不过朱棣殉葬的人数以目前来看,真实性有待商榷,其中明朝的历史记录当中是16人,而朝鲜方面给出的数据是30多个人。

至于朱元璋和朱棣中间的那个人朱允炆,因为自己比较悲剧,皇帝当了四年,竟然被朱棣推了出去,并且自己最终生死不明。所以与朱允炆相关的殉葬制度我们暂且不谈。而朱棣的儿子老实忠厚的朱高炽,也有5个媳妇陪着自己殉葬了。

这一切直到一位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发生了拐点变化,这个拐点变化的创作就是明英宗,而明英宗也正是因为凭借这一贡献以及其它方面的表现获得了明英宗的称号。

殉葬制度背后的考量

殉葬制度的起源殉葬制度的起源要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早,在商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殉葬制度。而最开始殉葬制度之所以能够顺利执行,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一种迷信思想。

在商朝人的思想认知当中,自己一旦死亡之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而自己身为贵族进入另一个世界之后,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做的话,是极为不妥当的。换句话来说,在这个世界里面某些贵族是主子,那么进入另一个世界之后,他们依然想要当主子的身份。

可是问题的关键来了,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很难拥有适合自己或者愿意跟随自己的仆人,怎么办呢?于是商朝的贵族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让自己之前的这些仆人直接陪着自己一起去地下就可以了。

于是新的制度堂而皇之的登上历史舞台,而在商朝的时候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在真正的商朝大贵族当中,往往一个大贵族的去世会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人陪着这位大贵族一起去世。更为过分的是,不但还人陪着这位大地主去世,而且这位贵族所能够接触到的动物,比如说牛马狗之类的动物,也需要陪着这位贵族去世而去世。

在商朝之后,周朝和秦朝也依然有着这样的殉葬之路,只不过从秦朝开始殉葬制度的总人数慢慢降低,毕竟,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影响力。直到汉朝和唐朝的时候,殉葬制度才彻底取消,因为在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作为一个盛世王朝,他们更加注重人的一种自由选择权利。而且这个时候因为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所谓的活人殉葬也不再允许了,一般情况下是流行死人殉葬。

什么叫做死人殉葬的?简而言之,这位皇帝去世后会安排在一个陵墓当中,这个陵墓的四周会安排出几个空位来,一旦这位皇帝所中意的朝中大臣或者自己喜欢的媳妇去世之后,便直接把他们的灵柩安排在这边。

南北宋时期因为蒙元的入主,使得殉葬制度再一次活泛起来,只不过殉葬制度已经受到了当时广泛的抵制,所以殉葬制度并没有大面积传播。

殉葬制度背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殉葬制度流传最广,而且最猛烈的往往是在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在那个社会当中奴隶也好,或者自己的仆人也罢,他们的性命似乎并不高贵,而且往往受到了各种无端压迫。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奴隶主或者上层的贵族人员,他们认为让这些奴隶陪着自己一起殉葬,是对他们的至高无上荣誉。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毕竟谁还不愿意活着呀。可是在绝对意义不公平不平等的那个年代里面,似乎说啥都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说啥都显得很无力。

明英宗的糊涂账

兜兜转转一个圈,我们已经晓得在明朝朱元璋建立国家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殉葬制度,而且殉葬制度是通过活人殉葬的。朱元璋为了做表率,挑选了46位嫔妃来给自己殉葬。46位嫔妃在那个年代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每一位嫔妃她们的背后都可能有着自己的家族势力,而所有的家族势力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或者自己的家人陪着朱元璋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因为在绝对意义的皇权面前,在一个拥有相对影响力的皇帝面前,似乎一切都显得虚弱不堪。

明英宗的不务正业而在朱元璋的统治当中,终于有那么一位皇帝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玩味,可是他所做出来的贡献是其他几位皇帝都不敢去做的。

我们就先来讲讲明英宗的不务正业,在明英宗早期的时候他非常信赖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王振。王振是谁呢?简而言之,他是一个太监,而且是一个非常有理想并且非常平庸的太监。

这是一个要了亲命的事情,因为我们晓得在历朝历代,但凡是一位非常平庸的太监都是非常难对付的,而相比于平庸的太监而言,有理想的太监更难对付。

因为昏庸的太监无非通过一些金银钱财或者说一些比较拍马屁的话,就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并且全方位的支持你。相比较而言还比较好糊弄,可是对于拥有理想的太监而言,他们往往会做出愚蠢的事情,而这一系列的愚蠢事情将会将明王朝带入下一个深渊。

没错,在王振的指挥之下民众已经进入了那个深渊,并且就差一脚进去的前提之下,王振又踹了一脚。北方的敌人前来进攻,王振为了达到自己名垂千史的愿望,挑唆着皇帝陪着自己一起御驾亲征,皇帝既然出来了,那就得好好打一仗,这场仗打完整个明朝所有的精锐之师统统没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北京保卫战,而且北京保卫战当中诞生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他的名字叫于谦,针对这一点咱们不在细谈。

明英宗的权力争夺明英宗通过此次战役被敌方俘虏,而且通过千辛万险终于再一次回来,可是明英宗回来之后发现天地大变,自己已经不是之前的自己了,自己的皇位也被自己的弟弟抢走了。

之前我们讲过,在历朝历代当中皇权是最具有吸引力而且最具有诱惑力的,任何一个人抢夺皇权的话,必须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而此时的明英宗正在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困境,他非常希望能够再次拥有皇权,可是此时的弟弟已经不认账了,反而把自己给囚禁了起来。

最终明英宗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朝中某些大臣和太监们的暗中帮助,又重新夺回了皇权,在夺得皇位之后明英宗做了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禁止殉葬制度。

明英宗的点睛之笔

殉葬制度的非处殉葬制度竟然再一次横空出世,那么必然有着它的过人之处,朱元璋最开始的时候选择殉葬制度也必然有着他个人的考量,那么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呢?我们继续来看。

其实相比于其他多数皇帝而言,朱元璋很难从之前的固有思维当中跳出来。换句话来说,朱元璋从一个普通的穷小子,甚至连下一顿饭吃什么都不晓得的情况之下,竟然能够当成皇帝,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而在突然之间成为皇帝之后,往往会有穷人乍富的小心思作祟,可是朱元璋没有,可以说朱元璋在无时无刻的克制着自己,让自己知道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只不过朱元璋尽管在克制自己,可是某些思想也是很难转变的,这其中的一部分思想就是那个在元朝统治之下所残留下来的下人思想。相比较而言,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疑心大起并且大肆的杀害功臣,就属于那一段时间当中的变态的思想并且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朱元璋的思想认知当中,自己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既然不是一个普通人,那么自己的死亡也绝对不能与其他人相同,怎样能够与其他人不相同呢?把自己的妃子、宫女、自己喜爱的女人通通拉下来就可以了。

这种事情似乎很难说谁对谁错,如果说朱元璋血腥残忍的话,可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似乎这一切又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明英宗的压力我们不得不说,朱元璋制定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了提防自己的子嗣不能够继续传承,所设置的条件以及更改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简而言之,如果后代的皇帝想要更改朱元璋对于整个皇家的体制建设需要面临很大的非议,而这一部分非议并不是死去的朱元璋是朝中的绝大多数文臣以及普天下的百姓。

这正是朱元璋的巧妙之处,他通过无形当中的一些规章制度,让自己之前编制的皇家体系影响力无限扩大,而且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认知当中树立了这样的一条线:皇家体系绝对不可以更改。

因为在朱元璋的思想认知当中,自己所经历的这些体系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既然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那么孩子也就只能忍忍了。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好不容易给你们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别一眨眼都给我毁了。

而明英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极端压力之下,就是在这样满朝文武以及普天下的百姓的反对之下,毅然决然的把这个制度彻底更改,并且将之前的殉葬制度统统抹除。

没错,这就是事实

有人曾经问我,明英宗是好皇帝吗?

当时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愣住了,想说是似乎又想说不是,因为如果明英宗是好皇帝的话,就绝对不会杀害功臣于谦,也绝对不会盲目的听从王振的指挥,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可是如果说明英宗是坏皇帝的话,在那样的一个危急关口,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没有对自己的弟弟清算,与此同时,在他临走前的最后一个时刻,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殉葬之路,这似乎只有绝世英明的皇帝才能做出来。

我们只能说明英宗一个普通的皇帝,在他当皇帝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因为他个人的坎坷经历以及他个人的发展,更多的能够体会到阶级层次以及下层人民百姓的苦衷。而在明英宗知道这些苦衷之后,以及知晓一个普通人无能为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明英宗未必是一个好皇帝,未必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但是就殉葬制度而言,他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他对于整个明朝的皇家制度所做出来的重大改革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忽视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明朝,朱元璋,后宫,规定,皇帝,制度,王朝,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皇帝,制度,明英宗,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明朝,朱元璋,后宫,规定,皇帝,制度,王朝,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皇帝,制度,明英宗,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明朝,朱元璋,后宫,规定,皇帝,制度,王朝,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皇帝,制度,明英宗,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