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家风故事丨唐朝名相张九龄后裔奉旨入川 “治家报国”祖训传承千年

家风故事丨唐朝名相张九龄后裔奉旨入川 “治家报国”祖训传承千年

(来源:廉洁四川)

唐朝开元年间,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名相张九龄,曾断言安禄山“必反”。张九龄返乡祭祖扫墓因病去世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奔蜀,追思张九龄的卓见痛悔不已,专门派人到广东曲江祭祀张九龄,追赠其为司徒。

“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张九龄生前说过的这些话,是张氏家族的祖训,其“治家报国”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在四川省大竹县,张九龄的后人据此立下“渐滩张氏家规十条”,至今已传承300余年。

张氏族谱上关于张九龄的记录

四川省大竹中学的美术老师张云仙,正是张九龄的后人。日前,在“天府好家规”征集过程中,他翻开族谱,讲述了张九龄后裔奉旨入川并教育后人坚守信义、报效家国的故事。

奉旨入川

“渐滩古渡”见证家族壮大

清康熙年间,经历了连年的战乱之后,瘟疫频发,四川人口锐减,天府之国百废待兴。为此,朝廷决定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

根据朝廷政策,凡家中三男抽一,凡有功名、经商、富贵者奉旨入川。张九龄的后人张世据(字约印)文武双全,青年时期考取功名,为当地绅士首领,故名列其中。

张氏后人保存的张世据画像

清康熙庚寅年(1709年)正月,张世据和二哥张世亮两兄弟,携夫人子女、姐夫罗大伸及几位仆人一行十余人,从广东曲江的老家出发,取道水、旱两路,经湖南郴州、衡阳、邵州、怀化入贵州,后与其他入川队伍会合结伴同行,辗转到达万州,溯长江而上最终抵达四川顺庆府大竹县,驻扎安顿于县城的广东会馆。

张氏族谱上关于张世据的记录

“据族谱记载,清顺治时期,张家有黉字辈先行到川东绥定府大竹县牌坊定居,所以张世据一行把大竹县作为目的地。”张云仙介绍,定居在大竹县西厢外渐滩后,张世据取出老家黄土,在笔架山上种下金桂一棵,并在石壁上题刻“渐滩古渡”四个行楷大字,右侧题刻“康熙四十九年入川修”,左侧题刻“广东醇儒张约印立”。

“渐滩古渡”

在大竹定居后,张世据带领家人和仆人们勤俭创业,修建了祖堂、朝门、厢房、桂花书院和演武厅。很快,张世据有了后人,遂命长子张万勋读孔孟书登科取士,命次子张万熹学习孙吴武术保家卫国。

多年后,张家的人力逐渐茂盛,银钱逐渐增多。康熙六十年至乾隆四十年间,张世据共买田地、房屋28契,价值6300余两白银。家境殷实的张世据热心赈灾、修路、创办书院、举办团练等公益事业。张世据六十一岁时,大竹县令为他赠送《行端表正》牌匾;七十一岁时,当地文武官吏受邀出席,亲友为其制锦、送寿幛。

不忘祖训

立下“渐滩张氏家规十条”

清康熙四十九年,张世据根据祖上“爱国爱家、有信有礼”的家风精髓,拟定了“渐滩张氏家规十条”,作为张氏族人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纵览家规,其管理对象包含父子、兄弟、叔侄以及耕田的、读书的、持己的和治家的,各自该做什么,不可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家规的内容涵盖“孝敬双亲”“和睦乡里”“怜悯孤寡”“立志成业”等,中心思想是从“治家”出发,培育栋梁,行“报国之志”。

“入则家法森严,出则衣冠整肃。”据族谱资料记录,张世据非常重视家规家教,“但凡孙子、曾孙有不率家教者,重责不殆”,同时还要处罚父兄管教不严。张世据刚直不阿、磊落豪爽,曾被委任为绥定府大竹县团练,主要负责训练乡勇士兵,消灭匪乱,保一方平安。

大竹渐滩张氏家规特别规定:“以上十条,都是修齐要语,凡我子孙,不可干犯。若是小事,请族理出处;若是大事,送官法制。老者不是罚油十斤,少者不是用刑四十,言出法随,慎行无违。”

受家训约束,张氏后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大竹渐滩张氏人才辈出。清代时,出了不少进士、县令、国子监太学生、秀才等,多成为国家和地方人才,事迹写入地方志。近代以来,大竹渐滩张氏后人在各行各业践行“修身齐家、立业报国”,成绩斐然。

继往开来

接续传承“治家报国”祖训

“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如今的生活条件,比我们以前好多了。生在‘福窝窝’里的你们啊,一定要修身、要治家,多为社会作贡献,要报效国家!”今年春节,张氏族人中的百岁老人、张云仙的叔祖母傅联书,向后辈们讲述家族往事,传授家风家训,叮嘱后人“不能忘本”。

在保存完好的张家老屋,张氏族人每年都会在新春佳节阖家团圆,由家族长辈向后辈宣讲家风、讲述家训故事。孝亲尊老方面,张氏族人每年都会为百岁老人祝寿,传承孝道家风。

张家老屋保存完好

除了清明祭祖,每次家庭聚会,大竹渐滩张氏的后人还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传承家族流传下来的文化技艺。例如,木刻和书法,已成为小朋友们的“必修课”。他们手捧一方木,一刀一槌一雕一凿,赋予木以生命;他们挥毫落纸,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书写正气人生。

“学习书法,其实跟做人一样,一定要端端正正。”身为美术教师的张云仙,经常义务教授后辈书法和绘画,在教学过程中,他会将家规内容融入课堂,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张云仙致力于书画研究、教学二十余年,培养出多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院等高校的优秀学生。张云仙的作品曾被教育部、北京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及日本京都大学收藏。

张云仙为后辈讲述家风故事

“张钟型、张培植,1942年参加陕西省大包山抗日战斗,张培植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张培璁,1943年考入空军学校,后来也参加了抗日战争;张培君和他的儿子张钟跃,都是大竹县的名医;张云海,曾执行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阅兵升旗任务……”翻阅族谱上的张氏后人,张云仙满脸都是掩藏不住的骄傲。

张氏后人,在这新时代,在祖国大江南北,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并发展着张九龄1200多年前留下的“治家报国、有信有义”祖训。

张氏后人学习木刻技艺

大竹渐滩张氏家规十条

一、为父的,务要严气正性,克尽父道。凡教子教孙,必须谨严,不可任子豪强,纵孙凶暴,以致姑息养奸,不成父道。

二、为子的,务要下气柔声,克尽子道。凡事父事母,必须恭敬,不可说父不是,道母不然,以致年迈受气,不成子道。

三、为兄的,务要宽洪简重,克尽兄道。凡当家为人,必须耐心,不可持己能干,耍己行家,以致手足分心,不成兄道。

四、为弟的,务要奉令承教,克尽弟道。凡兴家立业,必须忍让,不得今日赶场,明日入市,以致家务堕颓,不成弟道。

五、为叔的,务要光明正大,克尽叔道。凡家庭纷纭,必须公平,不可这家刁是,那家拨非,以致合族解体,不成叔道。

六、为侄的,务要谦卑逊顺,克尽侄道。凡长上面前,必须温和,不得欺他无钱,笑他无志,以致刻薄折寿,不成侄道。

七、耕田的,务要尽心竭力,克尽耕道。凡春耕夏耘,必须勤苦,不可打枪为事,耍雀为业,以致田土荒芜,不成耕道。

八、读书的,务要光宗耀祖,克尽读道。凡作文做诗,必须奋发,不得在家耽搁,在馆懈怠,以致名利两失,不成读道。

九、持己的,务要安分守法,克尽己道。凡持身接物,必须保重,不可邀人赌博,嫖人妇女,以致罪过深重,不成己道。

十、治家的,务要和睦亲爱,克尽家道,凡家人妇子,必须约束,不得因贫做盗,因气惹祸,以致玷污祖宗,不成家道。

悬挂在张氏老屋内的“家规十条”

来源:封面新闻

变相用公款送礼,如何认定?

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方法论”

省委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大竹县,名相,入川,张氏,传承,后人,唐朝,张九龄,后裔,张世,大竹县,张氏,张世据,张云仙,张九龄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竹县,名相,入川,张氏,传承,后人,唐朝,张九龄,后裔,张世,大竹县,张氏,张世据,张云仙,张九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竹县,名相,入川,张氏,传承,后人,唐朝,张九龄,后裔,张世,大竹县,张氏,张世据,张云仙,张九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